APP下载

“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

2023-10-24徐红云

科技风 2023年29期
关键词:贵州省文明考核

徐红云

贵州民族大学生态环境工程学院 贵州贵阳 550025

生态文明是人类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中所取得的文明成果,生态文明建设已经纳入我国“十四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1]。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目前各高校都在将生态文明思想贯穿在不同课程的学习中,以推动生态文明思想在课程思政教育中的改革。但截至目前,学生将专业知识与生态文明思想结合不够深入,且难以将相关理论转化为实际行动。自2018年开始,贵州省各高校将“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作为本科阶段必修的通识课程。“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是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进教材、进课堂和省政府、省教育厅专题会议要求的基础上设立的必修地方课程。该课程是时代和国家发展的现实呼唤,是人类文明及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提升方式。“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通过对生态文明的基本理论、研究背景、生态系统及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道路、国家战略和贵州生态文明实践经验的解读,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深化素质教育内涵建设,大力推进“知行合一”的生态文明教育新模式,强化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在引导实践和培育生态文明一代新人的历史任务中的作用[2-4]。

生态文明观是高校思政教育的关键内容,生态文明观教育和高校思政教育都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发展。但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内容空泛、融入不深、理论与实践转化效率低。如课程以教师的讲授为主,教学方法缺少创新,较多学生尤其是文科类专业学生兴趣不大、主动思考能力较弱、参与感不强,课程内容和专业知识结合较少,缺少课程实践等。这将导致学生无法充分掌握和理解生态文明思想,更无法将这样的知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能切实意识到生态文明思想对于当代社会发展的指导意义,不能真正认识到生态文明思想的价值[4]。基于此,以贵州民族大学为例,立足新世纪人才培养方案和当前专业人才需求,以适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与地区经济发展需求为导向,开展贵州民族大学“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教学改革与探索性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教学模式的改革:基于“探索—翻转—实践”模式的教学方法尝试改变目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弊端;(2)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3)补充最新的热点知识,完善教学内容;(4)成绩评定机制改革;(5)课程评价的形式改革。从而结合学生专业特点,优化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考核方式,增加教学手段及考核指标,加强实践教学,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果。

1 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1 教学方式单一,学生参与度低

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上课方式是以教师进行多媒体讲授为主,减少了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同时也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上课过程中融入较少,难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课程内容的深刻理解。加之,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在贵州民族大学是面向多个专业开设的通识必修课程,因不同专业的差异,学生对生态文明的理解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文科类专业的学生兴趣不大、主动思考能力较弱、参与感不强。此外,因“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所教授内容及案例不能够全覆盖不同的专业领域,导致不同专业的学生对生态文明的深刻理解缺乏,难以将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融入对应的专业领域。因此,缺少实践的教学环节,易使学生以后从事相关工作的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将生态的理念有效融入生产实践中去。

1.2 教学理念应与时俱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把制度建设作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大力推进生态文明顶层设计和制度体系建设;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因此,生态文明思想和理念产生以来,其历史地位和重要性随着历史的车轮发生着转变。该课程的教材内容及教师的思想储备应时刻更新,以体现最新的国家层面、省级层面相关的生态文明理念。由于课时有限,教师只能在课堂上讲解重点的内容,教师应督促学生在课后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获取更多更新的知识,自主完成相关内容的学习。

1.3 课程缺少过程考核

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采取60%期末考试+10%平时成绩+30%平时作业的考核方式,因教学模式相对单一,没有具体考核学生学习过程。因此,以往的考核方式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

1.4 课程评价方式不足

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评价采取的是学校教务系统评教系统。因评教内容相对固定,难以体现学生对教学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准确评价,也无法体现学生的真实想法。因此,有必要增加课程评价的多样性,进而总结学生的意见,以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

2 课程改革对策

2.1 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

通过构建“探索—翻转—实践”教学模式,结合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方式,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将“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基础知识传递给学生,并让他们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践行生态文明思想,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激发他们学习兴趣,锻炼他们创新创业能力。改变教师多媒体教学为主的单一教学模式,开展“探索—翻转—实践”的教学模式。首先,在课前设置线上探索自学阶段,学生通过课程视频、课程PPT、课程案例的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及自主思考能力,让他们带着疑问进入课堂。其次,设置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翻转学习阶段,通过学生对视频学习的反馈情况,分小组进行讨论、辩论,然后教师进行问题答疑及知识点总结,从而实现了教师单一讲授、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主动吸纳理论知识的教学模式。具体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和能力要求见表1。

表1 “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教学内容、目标与学时分配

2.2 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可以设计与学生专业相关的生态文明案例;积极开展与专业相关的生态文明社会实践活动。如对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开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道路桥梁设计过程中;对生态环境专业学生开展将生态文明思想融入环境治理规划等活动中。此外,可在课后设置主题演讲、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等方式,让学生践行所学的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代大学生生态文明素质的提升及其生态素养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

2.3 补充最新的热点知识,完善教学内容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每学期更新教学课件,以视频、图片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讲解,同时要穿插最新的有关生态文明的热点问题。例如,在2022年的教学过程中融入关于生态文明最新理念的政策和要求;结合当前乡村振兴过程中涉及的城乡建设、产业发展过程中涉及的生态文明相关的部分进行剖析和讲解。同时还要加强有关生态文明最新的、具有代表性的相关领域的研究论文让学生课下阅读,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2.4 成绩评定机制改革

改变以往课程考核模式,更加注重过程考核。将课程成绩分为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20%)、课程实践环节成绩(占总成绩的3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50%)。其中,平时成绩包括到课率(20%)、课堂作业为课后布置的主题演讲(40%)、举办创新创业活动等相关完成情况(40%)。课程实践环节为结合本专业设计的有关生态文明的案例(100%)。期末考试成绩包含学生围绕生态文明的论文(占期末考试的50%)和期末闭卷考试(占期末考试的50%)。具体考核方式见表2。

表2 “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考核方式

2.5 课程评价的形式改革

以往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只能通过学校教务系统网站进行评教,难以准确体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意见的总结和后续对课程的进一步改革,亟须进行优化与完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网络调查、学生评教等多种形式对“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的各个环节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在课程评价过程中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干扰,以保证课程评价的有效性。在收集各方面的评价后,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总结,并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地改进和探索,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3 课程改革实施效果

通过构建“探索—翻转—实践”教学模式,对“贵州省生态文明”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都有所提高,教学模式改革所在班级的学生均能完成教学模式中各个环节。大部分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创新创业活动以及实践环节对“贵州省生态文明”课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课堂上可以主动发言、提出问题,并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可以认真思考。其中,通过探索教学法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发现问题,以此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通过“翻转课堂”较好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实践环节增加了学生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并将理论实践化。通过“探索—翻转—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贵州省生态文明”课程的成绩大幅提升,学生优秀(90分以上)比例占比超过5%、良好成绩(80~90分)占比超过65%。还有很多学生积极报名参与生态文明相关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通过课程评价模式的改革,学生对改革后的课程认可度较之前更高,同时学生们也提出了一些课程可以继续改革的意见。

结语

“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是为贯彻落实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文明进教材、进课堂的必修地方课程。当代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中流砥柱,加强大学生生态文明意识教育、深化素质内涵建设具有引导实践和培育生态文明一代新人的重要意义[5]。目前“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作为贵州民族大学所有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目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单调、缺少实践环节、考核模式缺少过程考核等教学问题。本研究以贵州民族大学的“贵州省生态文明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探索、翻转以及实践的教学模式,提出通过结合不同学生所学专业开展社会实践等活动、补充知识热点和完善教学内容、改革考核方式等教学改革模式,有助于全面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基于“探索—翻转—实践”模式的教学方法,不仅充分发挥线上线下资源优势,而且秉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在课前、课中和课后不同阶段融入这种教学模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实践性均能得到提高。同时对教师专业知识储备、课程教学方式、课堂组织方法、课堂把控能力也有较好地锻炼[6]。

猜你喜欢

贵州省文明考核
贵州省种公牛站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内部考核
创新完善机制 做实做优考核
不动产登记地方立法的思考——以贵州省为例
贵州省党代会开得最成功
对不文明说“不”
公立医院 如何考核?
文明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