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2023-10-24谢文强
谢文强
【摘要】新课程改革下,改变了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要求物理教师传授知识时,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问题发现能力、处理能力,提升物理学科素养。应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初中物理教学的相关问题,分析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应用效果,仅供参考。
【关键词】任务驱动 初中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3)09-0184-03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现状,设计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要设计多种类型的任务,比如提出物理问题、自主完成物理试验、编写物理报告。教师设计任务中,包含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比较多,学生按照教师布置任务开展学习活动,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不断加强物理应用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可以为学生提供自学机会,减少教师对学生学习的干涉,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讨论与操作空间,强化自主学习意识,发挥出任务驱动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1.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意义
1.1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作用
开展初中物理教学时,科学使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法,能够改变应试教育思维,促进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化,全面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加强物理学习能力。在传统教学任务中,教师多采用“满堂灌”教学法,学生要时刻记录笔记,被动接收知识,严重影响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畏惧物理学科。教师要采用创新教学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分析和解决问题,全面提升物理学习效率。
1.2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任务驱动法可以改变教学理念,加强物理教学的抽象性、逻辑性。教师采用直观方式,为学生呈现学习内容与形式,高效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建立学习信心。同时可以提升物理学习质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按照教材知识,持续引发学生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和想法,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可以通过光束、形象、声音等元素,使学生深入感受生活中的物理知识。比如教师将钢尺放在讲桌上,用手拨动钢尺的一端,引导学生听钢尺的声音与频率变化,观察钢尺与桌面摆放形态、距离。注重加强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全面提升课堂学习效率,找寻学科知识的关联性。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开展实验,在实验过程中体会物理变化,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通过驱动任务教学法的使用,能够帮助学生锻炼意志力。此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精神,以小组方式完成学习任务,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通过小组学习法,学生可以了解自身的学习需求,通过物理教学媒介,科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注重小组成员的合理化分配,使学生找到自我定位,强化合作意识,全面提升小组学习效果。比如在学习温度知识时,教师将学生划分为多个小组,指导学生观察温度原理和作用。使用酒精灯加热水,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观察玻璃泡与物质接触后产生的反应。采用不同的实验可以使学生了解任务实践过程,突出任务驱动的教学作用。
2.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落实现状
2.1任务驱动教学的了解不足
在課堂教学中,教师是重要的参与者,对于任务驱动教学的认知度,会影响具体教学效果。通过调查可知,物理教师不太了解任务驱动教学方法,导致物理驱动教学的问题非常多,很难获得理想的教学效果。
2.2教学任务的形式化严重
任务教学落实中,物理教师要正确认知任务驱动教学。然而多数教师在教学工作中,没有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研究新教学法。部分教师认为任务驱动就是为学生布置一系列的学习任务,学生完成任务就行了。因此,教师布置教学任务非常随意,导致任务的乏味性、枯燥性明显,很难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教师没有全面认知任务驱动教学法,也没有提供相应鼓励,对学生探究动力的制约明显,加强了任务驱动教学的形式化。
2.3任务完成效果不佳
学生在完成教师布置的教学任务时,任务完成度是任务驱动的重点。调查显示,物理知识影响下,教师往往设计复杂的教学任务。开展课堂教学时,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经常集中讲解大量知识,很少为学生预留探究时间,致使任务完成率较低。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时,教师采用统一的教学方法,很难实现预期教学效果。此外,任务驱动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在建立知识体系时,要同时提升学生的素养。教师在设计教学任务时,不太关注学科素养目标,导致教学任务缺乏明确目标,影响任务驱动教学效果。任务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没有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很难凸显出任务驱动教学的针对性。
2.4教学评价和任务驱动的不相符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要确保教学评价的有效性,从而落实任务驱动教学。调查可知,教师开展教学评价时,长期受到传统教学评价方法的影响,并没有结合学生的具体表现,导致教学评价的客观性不足。采用传统教学评价方法,教师忽略学生的参与性,很难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3.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3.1建立教学情境,优化任务设计
由于物理知识非常抽象,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要求高,由于中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薄弱,因此对物理学科的畏惧心强。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建立教学情境,围绕教学内容设置问题,使学生深入感受物理知识,不断提升学习兴趣。为了有效实施任务驱动法,要求教师掌握任务目标,避免出现盲目探究问题。比如在声音知识教学中,教师可以建立教学情境,从而引发学生思考。教师将钢尺放在课桌一端波动,学生可以听到钢尺发出的声音,在此种课前引导下,教师可以设置一系列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开展振动实验操作,掌握声音响度、声源振动幅度的关系。确定任务目标之后,学生要及时开展实验操作,教师做好示范和指导工作,处理实验操作的不良问题。建立教学情境,有助于加强学生的体验感,积极投入到探究活动中,正确认知物理学科知识。
3.2建立合作机制,细化任务分工
任务驱动应用到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小组,合作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全面提升学习效率。教师联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宜的分组方法,比如自由合作、组间异质分组等。不管使用何种方法,都要立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确保组员分配的合理性。完成分组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分工,明确各自的任务与职责。教师在布置任务时,按照各小组情况分配任务,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比如在温度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各小组分配测量温度的活动,探究温度计原理与构造,明确温度计使用的注意事项。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测量物体温度后,由教师评判测量准确性。小组成员参与到集体活动中,观察温度计的构造与原理,最后获得结论。温度计遵循热胀冷缩原理,测温液体,测量热物质时,数值会升高。如果遇到冷物质,数值就会下降。学生通过观察温度计得出,主要由玻璃泡、毛细管、刻度、外壳组成。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为了确保物体温度测量的准确性,要将玻璃泡接触被测物,待数值稳定后再读取数值。在读数时,视线应当与液柱平行,减少读数误差。
3.3丰富任务开展形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在物理教学中,为了提升任务驱动法的使用效率,要求教師采用多种任务形式,转变单一的小组合作模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的求胜心,积极参与到比赛活动中。初中生的思维活跃,独立意识强,教师优化设计教学活动,可以加强学生的驱动力,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能力。在学习升化、凝华、水循环知识时,教师要布置课前任务,要求学生联合实际思考升华、凝华现象,通过比赛方式检验小组任务的完成度,以提升学生的探究兴趣,还可以为课堂学习奠定知识基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可以展示收集的资料信息,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比如冬天晾晒湿衣服时,虽然衣服被冻得很僵硬,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后会变干,这就是升华现象;冬日植物会出现白霜,这就是凝华现象。教师布置课前预习任务,可以为学生建立相关情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任务活动中。在合作探究中,学生能够发现、分析、总结各类物理现象,加强认知分析能力。
3.4扩展任务训练,培养学生的品质
开展物理课堂教学时,通过训练教学能够加大任务驱动的落实度。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中,必须做好创新工作,不能采用传统方法。教师按照学习内容、学生能力,设计多元化的任务。物理知识训练形式比较多,要求教师全方位考虑设计,才可以加强训练质量。比如在平面镜知识教学中,平面镜成像试验的教学难度大,主要是由于平面镜成像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当充分考虑影响因素在实验设计过程中,需要制定完整的实验计划。学生使用蜡烛、镜子开展实验,但是发现风会影响蜡烛的形态,很难形成稳定像。部分学生采用茶杯做实验,然而发现物体、影像很难重合。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操作,教师获得正确的实验方法:固定平面镜,使用记号笔标注位置,确保移动成像物体后,能够与影像重合。尽管实验操作比较简单,然而在多种因素影响下,会出现一系列不良问题。学生在探索实验时,教师要给予充足的时间与空间,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敏锐性,可以及时发现探究问题,分析和总结问题。
3.5实行激励性评价,帮助学生建立信心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多数学生的学习难度大,因此要求教师放慢教学进度,多鼓励和表扬学生,确保学生认识到任务驱动的价值,建立自信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掌握、方法应用等。深入挖掘学生的优秀品质,发挥出不同学生的特点。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使用自评、互评方式,基于任务驱动,可以使学生正确认知自我。通过互相评价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全方位认识自己,指导学生更好地发展,完善学习系统。在评价机制中,教师评价的影响非常大,要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度、学习方法正确性,以鼓励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勇敢克服物理学习的难题。比如在“熔化与凝固”知识教学中,针对学习态度积极、知识基础薄弱的学生,教师要时常表扬和鼓励,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能够主动发现和处理问题。传统评价方法,多集中在部分学生群体中,在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教师要关注到每一位学生,为其提供客观、公正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发展。
3.6提升物理教师的素养
任务驱动属于科学教学法,因此对教师的能力要求高,要求其掌握系统化知识,加强教学设计能力,顺利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法。第一,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任务驱动教学法的使用,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确保教学任务设计的实用性。同时筛选适宜的教学材料,保证教学方案的差异化。第二,教师的任务操作能力。基于任务驱动法,教师要确定教学内涵,按照学生的具体情况下发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第三,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为了顺利开展任务驱动教学,教师要及时反思和分析教学过程,明确教学设计的优势与缺陷,从而做出针对性改进,顺利开展驱动任务教学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合理应用任务驱动法,从而提升教学效率与质量。教师要认识到任务驱动教学的价值,优化设计教学情景,实行合作式学习,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深入体会物理探究过程,有助于科学思维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伟.基于任务驱动的初中物理深度学习——以“力弹力”教学为例[J]. 物理之友,2022,38(8):32-35.
[2]赵爱平.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2022,29(15):42.
[3]王涵俊.“互联网+任务驱动”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学探索——以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运动的相对性”为例[J]. 初中生世界,2021,13(24):67-69.
[4]于明鑫.基于任务驱动 探究物理规律——以“物体的沉浮条件”的任务驱动式教学为例[J].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29(3):44-45.
[5]张宇.“任务驱动”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实践研究——由密度测量引起的思考[J].新课程,2020,11(28):132-133.
[6]柳宣.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以《摩擦力》为例[J]. 理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0,18(3):172+174.
[7]罗洪彬.目标导引 任务驱动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以生为本的初中物理“自导式”课堂教学环节[J].中学物理,2019,37(4):26-28.
[8]姚晓君.初中物理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探索——以“设计简单电路”教学为例[J].物理之友,2018,34(9):16-18.
[9]李敬华.发挥网络优势 优化教学过程——基于网络的任务驱动式初中物理教学[J].教育家,2018,18(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