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种鹅繁殖能力的十大措施

2023-10-24赵国旗

北方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抱窝公鹅种鹅

赵国旗

(承德市双桥区农业农村局,河北承德067000)

鹅属于草食性禽类,能够利用大量的青草,对草料中粗蛋白和粗纤维的消化率都很高,充分证明鹅的消化能力和抗病能力较强。 鹅肉还具有鲜嫩松软、高蛋白低脂肪的优点,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属于营养丰富的绿色食品,为此,鹅群的规模化饲养逐渐得到推广。 但是种鹅的繁殖能力相比种鸡低很多,是影响养鹅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因素, 所以如何提高种鹅的繁殖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也是广大畜牧界技术人员需要一起解决的难题。

1 选育优良种鹅

种鹅的繁殖能力与品种有很大关系, 因不同品种之间的繁殖能力存在很大差异, 必须选择优良品种,是提高种鹅繁殖能力的基础任务。各个地区自然环境和市场需求不同, 饲养种鹅品种也不一样,例如:四川和扬州地区主要饲养白羽鹅;潮汕地区喜欢饲养狮头鹅;鹅肝消费较多的地区通常饲养法国朗德鹅。 鹅对自然环境非常敏感,适应某个地区的优良品种,突然被引入另外一个地区饲养, 它们的生产能力会受到很大影响,往往无法发挥出优良品种的优势。

选择优良品种后,在鹅群饲养过程中,将体质健康、体重适中、产蛋率和受精率高的种母鹅选留下来,同时选择精液质量好、性器官发达的种公鹅, 为后续提高种鹅繁殖能力准备好充足的种源。

2 培育后备种鹅

在留种过程中,将70 日龄到配种前的仔鹅称为后备种鹅,整个培育分前后两个时期,一般70~120 日龄属于前期,此时采取圈舍饲养的,应提供营养平衡的饲料, 草地充足地区采取放牧饲养,需要在放牧后补充全价配合料,以保证后备种鹅体况发育良好。 从120 日龄到配种前属于后期,此时种鹅生长和发育速度较快,如果实施自由采食,种鹅体重容易超标,而性器官发育与体重生长不匹配,促使种鹅提前进入产蛋期,产蛋率、受精率和种蛋合格率都会受到影响,无法发挥出种鹅应有的繁殖能力, 甚至降低以后的生产性能。

后备种鹅生长后期,需要进行限制饲喂,适当降低精饲料的饲喂量,增加草类的供给量,并保持饲养密度合理, 促使种鹅增加活动量进而增强体质,为提高种鹅繁殖能力做好准备。 同时将种母鹅和种公鹅分开饲养, 以免影响公鹅性器官的发育或提前进入性成熟期而降低配种能力。 在种鹅开产前2~3 周,需要逐渐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帮助机体沉积足够的腹部脂肪,为产蛋期储备足够的能量。

3 优化鹅群结构

鹅群年龄结构合理是维持繁殖能力的必要环节。 生产过程中将体弱多病、年龄过大、产蛋率低下的种鹅及时淘汰, 随时补充年轻的优良种鹅。 种鹅一般最多使用3 年,因3 年后的种母鹅产蛋率明显下降, 种公鹅的配种能力也会随之降低。 所以需要优化鹅群结构,建议1 年、2~3年和3 年以上的种鹅分别占40%~45%、50%~55%和5%。 鹅群的年龄结构还需要结合养殖场实际情况和当地市场需求来合理优化。

4 适时进行配种

不同地区自然温度差异较大, 种鹅的鹅繁殖季节也不同,通常从秋季到第二年春季,每年有一个繁殖季节。 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养殖场均实施反季节繁殖技术, 通过人工控制光照促使种鹅由每年1 个繁殖季节增加到2 个,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种鹅的产蛋率和受精率, 从而达到提高种鹅繁殖能力的目标。

鹅通常在戏水过程中进行交配, 所以自然交配时需要提供充足的戏水时间, 并且根据体型大小来设计公母比例,一般是1∶3~1∶6。规模化养殖场建议实施人工授精, 可以减少饲养种公鹅的成本,并提高优良种公鹅的利用率。 因为人工授精时需要的公母比例为1∶12。 另外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还避免种公鹅通过交配将病菌传播给母鹅,起到了切断疾病传播途径的作用。

5 补充光照时间

在光照刺激下种鹅分泌性激素, 促使种鹅卵泡不断发育和成熟, 所以合理的光照能够提高种鹅的繁殖能力。 在光照时间13~14 小时,强度25 勒克斯的条件下,就能够满足种鹅生产需求。 如果在开产前连续6 周将光照时间逐渐延长到16~17 小时, 并且整个产蛋期均维持长时间的光照,就可以延长种鹅的产蛋期,从而提高种鹅繁殖能力。 光照管理应注意:一旦将光照时间延长到16~17 小时, 整个产蛋期需要维持不变,切忌随意增加或减少光照时间,否则会对种鹅产蛋率产生影响。

6 人工强制换羽

为了延长种鹅的产蛋周期, 需实施人工换羽方式,以缩短鹅群换羽时间,促进种鹅开始下一个生产周期。 一般情况下根据市场行情,在种鹅产蛋后期, 生产水平降低时, 才实施强制换羽。 前2~3 天停止光照和饲喂,供给饮水和少量青草,第4~10 天给4~8 小时光照,逐渐饲喂青粗饲料,然后尝试拔落主翼羽和副主翼羽,拔落困难时应等待4 天后再拔, 为了避免病菌通过毛孔侵入机体,控制拔落羽毛后的种鹅进水。 羽毛脱落后逐渐增加精饲料的饲喂量, 帮助种鹅逐渐恢复体况,结合称重情况,适时进行光照刺激,促使种鹅开始下一轮产蛋。

7 防止发生抱窝

家禽都具备就巢性, 也就是生产中常见的抱窝行为,母鹅抱窝后肯定停止产蛋,如果鹅群中抱窝的数量增加,会直接降低产蛋率。 饲养人员应仔细观察鹅群, 一旦发现长期在蛋窝内不出来的母鹅,将其放置在通风充足、光照较强、温度适宜的地方,然后只供给充足的饮水,经过3 天后才饲喂青草,并控制精饲料饲喂量,能够有效阻止母鹅的抱窝行为, 避免鹅群繁殖能力下降。

8 科学管理种蛋

每天早上将蛋窝内的粪便清理干净,补充干净松软垫料,保持蛋窝干净清洁,避免种蛋被病菌污染。 制定严格的捡蛋程序,避免种蛋在圈舍放置时间过长而影响孵化率。 种蛋捡出后,需要立即熏蒸消毒,可以有效组织蛋壳表面的病菌侵入种蛋内部,降低垂直传播疾病的感染率。 因为种蛋被污染后,病菌可以通过蛋壳孔进入蛋内,在孵化过程中对胚胎产生危害,致使后代雏鹅感染病菌而增加死淘率。

收集起来的种蛋要送往蛋库进行保存,蛋库温度要求维持在8℃~18℃,湿度在70%~80%,若蛋库内温度超标,种蛋内的胚胎就开始发育,一旦遇到较低的温度,胚胎停止发育或发生死亡,也会降低种蛋孵化率和种鹅繁殖能力。 较高的湿度能够防止种蛋失水,但是湿度过高也容易产生霉菌,不利于孵化出健康的雏鹅。 种蛋最佳保存时间是7 天内,并且在孵化前还要进行熏蒸消毒,能够明显提高孵化率。 另外严禁将种蛋放置于阳光照射的地方,否则会降低种蛋孵化率。

9 提高营养水平

根据种鹅不同生长阶段,供给营养全价的饲料。 例如:在开产前2~3 周将育成饲料更换为产蛋料, 产蛋率中的蛋白质达到15%, 能量为11.19 兆焦/千克,钙含量2.55%。 因鹅属于草食性水禽,对粗饲料中的蛋白质和纤维素能够更好地消化和吸收,适当增加青绿饲草的供给量,一方面能够补充饲料中维生素的不足,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种鹅抗应激和抗病能力,有利于维持母鹅繁殖性能。 所以在种鹅产蛋期尽量多增加青绿多汁饲料,对提高种鹅产蛋率、受精率和种蛋孵化率非常有帮助。

10 加强疫病防控

鹅群身体健康是保障繁殖能力的前提。 若种鹅感染疾病,机体体质变差、内分泌失调、代谢紊乱,对营养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随之产蛋率和种蛋合格率等繁殖能力发生降低。 即使有的种鹅未出现典型的临床表现,如果隐性感染病原体,也会通过种蛋传播给后代雏鹅,最终影响种蛋孵化率和后代健雏率。 因此加强种鹅疫病防控工作非常重要。

日常生产中,需要制定严格的消毒计划,主要对饲喂用具和活动场所等定期消毒,尤其在转群或分群前后,对空舍或空栏进行全面清理和消毒,切断病菌感染途径。 根据疾病流行情况,加强免疫接种,防控种鹅感染传染病。 每天认真观察和记录,有利于及时发现疾病征兆,并进行诊断和治疗,将疾病控制在初级阶段,避免感染疾病对繁殖能力产生影响。

总之,随着养殖水平的提高,养鹅业逐渐走向规模化,通过选育优良品种,培育后备种鹅,优化鹅群结构,适时进行配种,延长光照时间,防止发生抱窝,人工强制换羽,科学管理种蛋,提高营养食品,加强疫病防控等十项措施,来提高种鹅繁殖能力,进一步达到提高养鹅效益的目的。

猜你喜欢

抱窝公鹅种鹅
探讨提高种鹅养殖效益的几项措施
夏季五招提高种鹅繁殖性能
和鹅打架
鸡抱窝
提高种鹅受精率的几项关键措施
鹅,鹅,公鹅
散养柴鸡醒抱观察的一点体会
大公鹅勇士
地方良种——马岗鹅
难得一见抱窝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