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肉羊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思考及建议

2023-10-24刘焕文张洪军张新竹曹立东潘雪闵令男尹利利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北方牧业 2023年18期
关键词:饲草肉羊母羊

□刘焕文 张洪军 张新竹 曹立东 潘雪 闵令男 尹利利(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

在当前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 农业产业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围场县作为中国北方地区重要的畜牧养殖基地, 肉羊养殖业务发展势头良好,然而仍存在一些问题和瓶颈。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围场县肉羊全产业链发展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建议,以进一步推动围场县肉羊养殖业的发展, 提高其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为围场县政府和相关企业提供有效的指导,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

一、肉羊产业发展现状

(一)肉羊养殖规模不断扩大

截至2022 年底,全县羊饲养量53.83 万只,其中存栏26.11 万只,出栏29.99 万只,全县有肉羊养殖户3000 多户,规模养殖场93 个。 县内饲养母羊品种主要有小尾寒羊60%、 乌珠穆沁羊15%(黑头、单羔)、蒙古羊5%、湖羊5%、其他杂交羊10%,山羊5%。 公羊品种驳杂,以小尾寒羊串为主,部分萨福克、杜泊、澳洲白等杂交羊。肉羊养殖势头在该县明显提高, 羊存栏量达万只以上的乡镇5 个、千只羊村26 个,万只以上羊场3 家、千只以上羊场14 家。

(二)肉羊产业链不断延伸

围场县全面构建以育种育肥、 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品牌营销的肉羊产业链发展体系。 目前依托津垦奥、津垦猎苑、津垦塞羴等肉羊产业化龙头企业, 县域内津垦奥牧业建设有6000 只基础母羊扩繁示范场1处, 津垦猎苑建设存栏10000 只基础母羊扩繁场1 处,年可出栏湖羊、澳湖基础母羊2 万只,大型育肥场3 处 (津垦猎苑蓝旗卡伦乡、 牌楼乡、朝阳地镇),年可出栏育肥肉羊7 万只,建成精深加工屠宰线1 条,年屠宰加工能力达75 万只,产值达2.77 亿元。

(三)构建良种繁育体系

肉羊繁育体系主要以小尾寒羊和新引进湖羊为基础母羊,利用夏洛莱、杜泊羊、澳洲白羊、萨福克羊等优质肉羊作为父本,育种、扩繁、推广到全县。 目前, 肉羊品种改良率达到60%以上。 通过持续调整优化肉羊品种结构,全县能繁母羊一年两胎和两年三胎成功率明显提高,肉羊个体增产潜能不断释放, 羊肉产品品质进一步提升。

(四)打造特色产业品牌

强化政府主导作用,制定品牌战略规划,突出顶层设计, 建立品牌管理体系, 鼓励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申请注册肉羊商标、创建品牌、质量认证,注册了“御塞”、“塞坝鲜”、“牧原”“裕泰和”等羊肉商标。 进驻承德山水、脱贫地区农副产品网络销售平台、5283 网等平台销售,使产品闯入天津、北京、上海市场,打造围场羊产品的省级、国家级品牌,实现羊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与产业振兴。

(五)加强饲草资源开发利用

利用中央“粮改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等项目,积极引导农牧民调整种植结构,种植燕麦、青莜麦、全株青贮玉米及其他一年生优质饲草,构建种养结合、粮草兼顾的畜牧业生产体系。 全县农作物秸秆产量30 万吨,青贮饲料45万吨,青干草2 万吨。 山地草场因禁牧舍饲利用率较低, 可利用草场约200 万亩产草量20 万吨。 做好饲草种植、加工技术的指导和服务,提高饲草料自供能力和青贮加工技术水平。

(六)不断提高技术服务水平

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基本完善, 县级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兽医药政监督管理站、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以及11 个动物防疫检疫监督分站,负责全县动物疫病防控、畜牧业投入品监管工作,人员编制112 人, 人员及工作经费列入财政全额预算管理, 做到人财物全部财政供养。 建设覆盖全县312 个村的村级防疫员队伍,强制免疫病种做到春秋两季全部免疫, 多年来未发生重大疫病疫情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 确保畜牧业高质量发展。

二、肉羊产业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良种繁育体系构筑较慢

县域内种羊场、 基础母羊繁育场扩大规模繁育能力不能满足市场的发展要求, 数量更为广泛的散户养殖品种比较单一。 目前,全县饲养的基础母羊60%以上都为小尾寒羊、 小尾寒羊串品种。 而小尾寒羊虽然具有多胎性,但其泌乳性能差、羔羊成活率低。 依托津垦奥牧业、津垦猎苑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构筑的以湖羊为主要品种的繁育体系,种公羊培育技术不成熟、数量较少;规模养殖场只注意到短期育肥,不重视肉羊的良种繁育;散户养殖虽然以自繁自育为主,但种公羊水平与基础母羊素质底下, 难以构筑良种化的体系。

(二)龙头企业带头效果不明显

以育种育肥、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品牌营销的肉羊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龙头企业尚未能全覆盖。 现有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未能充分发挥,缺少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牵头发展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优化。 肉羊产业链各环节、龙头企业、规模养殖场与散户未能形成有效的利益联结,不利于形成有效衔接、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

(三)肉羊规模养殖效益较低

近些年来围场县肉羊养殖产业发展迅速,虽然“家家户户有圈舍”的现状已形成,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养殖户的圈舍实际面积与存栏数不相匹配的现象, 导致养殖所带来的效益无法充分发挥;一些养殖户只追求养殖场的规模,场区建设前期投入大量资金在基础设施上, 待购入羊只时资金不足, 养殖规模受限, 养殖效益下降,资金回收周期延长,形成恶性循环,无法达到预期的经济效益。

(四)饲草利用率不高

县域内饲草资源理论载畜量180 万羊单位,目前超载近80 万羊单位,导致饲草饲料严重短缺,外购饲草导致养殖成本加大,压榨了养殖环节效益。 肉羊养殖户饲喂存在饲料质量不稳定、营养不足或过剩、有疾病传播的风险等问题。 这限制了养殖规模的扩大,制约了肉羊养殖的经济效益。

(五)羊肉产品精深加工程度落后

产业链松散,肉羊养殖整体组织化程度低,存在产、加、销脱节问题,肉羊产品以活体初加工为主,附加值不高、产业链条短,特色产品开发不够,还没有形成产品优势。 肉羊养殖体系缺乏多样化的加工产品,传统的羊肉主要以鲜肉、冷冻肉或者一些基础的副产品(如内脏)为主;缺乏创新的加工技术和工艺, 市场上同质化的羊肉产品较多;高附加值产品较少,无法完全满足消费者对高品质和高营养价值食品的需求。肉羊养殖户和产业链下游的畜产品加工企业联系不密切,未形成规模化现代农业生产形式,不能形成现代肉羊产业利益共同体, 不仅造成养殖户销售成本的浪费, 还制约了企业在肉羊产业化发展方面的带动作用。

三、肉羊产业链发展的建议

(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争取和利用中央“粮改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畜禽统计监测、羊产业集群等项目, 构建种养结合、 粮草兼顾的畜牧业生产体系,在适度规模养殖、饲草种植、机械设备购置、养殖场标准化改造提档升级,实现羊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五化”要求,用于养殖场建设,购置设施设备,引进优质品种,智能化、数字化建设。 落实自治县特色农业保险实施方案, 充分发挥肉羊特色保险政策的激励作用,推进羊全域投保,降低全县农户肉羊养殖风险。 肉羊每只保险金额1000 元, 费率4%, 财政补贴60%, 农户支付40%。 利用县本级资金实施育肥羊贴息贷款政策,有效鼓励“母畜分户饲养,仔畜集中育肥”的产业发展模式。

(二)加快建设品种改良体系,提高肉羊生产力

利用津垦猎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和环境的优质湖羊品种,通过遗传改良、优化选配、家系建立等方法,提高肉羊的生产性能和品质。 建立起科技人员、技术服务人员与肉羊养殖者之间的紧密联系,提供相关技术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 推广先进的养殖管理技术和方法,如合理的饲养管理、疾病预防控制、饲料营养调配等,提高养殖效益和生产力。 促进养殖户之间的合作与联合,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助、风险共担。 通过规模养殖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形式,共同投资养殖设施、购买优质种羊,并进行养殖管理和市场推广,提高经济效益和生产力。

(三)做大做强肉羊龙头企业,逐步实现一体化发展

强化整合资源能力:津垦奥牧业、津垦猎苑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联合整合养殖基地、 饲料供应、养殖技术、销售渠道等资源,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建立科学的管理体系,包括养殖管理、饲养技术、疫病防控等方面的规范和操作程序。通过标准化的管理, 提高肉羊的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加大科技投入,开展肉羊育种、繁殖、饲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提高肉羊的遗传改良效果和繁殖性能。 同时,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与养殖者、饲料企业、屠宰加工企业等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产、供、销一体化。 通过有效的市场营销策略和渠道布局,占据市场份额,提高产品竞争力。

(四)合理开发利用饲草资源

依托“粮改饲”、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项目,积极发展人工种草,推行种养结合、就近利用模式,优先满足区域内饲草需求。 饲草品种重点发展全株青贮玉米、燕麦、青莜麦等品种。 推进农作物秸秆与优质饲草混贮, 提高秸秆饲料化利用效率。 饲草产品以裹包全株青贮玉米、青莜麦、青贮燕麦为主,部分区域可适度发展一部分优质苜蓿、饲用燕麦干草。

(五)提升羊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

依托龙头企业,延伸产业链,引进德德食品公司进驻围场。 建成后设计日加工牛羊内脏规模4000 套/天,全年实现约120 万头牛羊副食深加工,年产冷冻食品、熟肉制品9600 吨。 打造有品质保证和信誉的羊肉产品品牌, 通过市场推广和宣传活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加消费者的认可度和购买意愿。 促进养殖户、加工企业和销售渠道的合作, 形成羊肉加工联合体或合作社,共同开展羊肉产品的加工、销售和市场开拓,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产业的整体效益。

四、总结与发展规划

围场县肉羊产业链的发展以育种育肥、饲养管理、防疫灭病、屠宰加工、冷链配送、品牌营销为基础,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通过分析, 认识到良种繁育体系、龙头企业带头、肉羊规模养殖、饲草利用率、羊肉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存在不足之处, 与产业链发达地区还有一些差距。 通过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加快建设品种改良体系、充分调动发挥龙头企业带头作用、合理开发利用饲草资源、提升羊肉产品精深加工能力的措施, 进一步优化围场肉羊全产业链的发展,打造“围场肉羊”品牌,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在此基础上, 围场肉羊产业链发展规划如下:2023 年底, 全县基础母羊存栏达到20 万只,优质种公羊覆盖率达到85%, 肉羊出栏30 万只,屠宰企业持续运转,羊产业实现产值4.5 亿元。

2025 年, 全县基础母羊存栏达到30 万只,优质种公羊覆盖率达到90%, 年出栏优质育肥羊45 万只,屠宰企业正常运转,打造“塞坝鲜”羊肉省级、 国家级品牌, 羊产业实现产值7 亿元, 羊产业+旅游实现新增带动2000 户从事肉羊养殖增收。

2027 年, 全县基础母羊存栏达到40 万只,优质种公羊覆盖率达到100%,年出栏优质育肥羊60 万只,屠宰企业满负荷运转,创建“塞坝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商标,羊产业实现产值9亿元, 羊产业+旅游实现新增带动4000 户从事肉羊养殖增收。

2035 年, 全县基础母羊存栏稳定在50 万只,优质种公羊覆盖率达到100%,年出栏优质育肥羊75 万只, 屠宰企业满负荷持续运转,建成“塞坝鲜”国家地理标志品牌商标,羊产业实现产值15 亿元, 羊产业+旅游实现带动10000农户从事肉羊养殖增收。

猜你喜欢

饲草肉羊母羊
母羊不同时期的饲养管理
繁殖期母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的饲养管理
肉羊育肥技术的要点
肉羊人工授精技术
基础母羊的饲养管理
母羊的几个常见疾病
三法喂牛可省粗饲料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关于西藏饲草种植模式探讨——以拉萨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