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黄瓜种植技术探析

2023-10-24张群英冯丽丽

种子科技 2023年16期
关键词:温度控制虫害苗床

张群英,冯丽丽

(北京市大兴区种业与植保服务站,北京 102629)

目前,我国大棚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采用该技术能提高黄瓜的质量和产量。尽管大棚黄瓜种植技术在我国已相当成熟,但仍有一些问题难以解决,比较突出的是病虫害防治问题,如霜霉病、灰霉病、白粉病、病毒病、细菌角斑病、根结线虫、白粉虱等。因此,只有通过加强日常管理,进行技术创新,及时解决病虫害问题,才能促进大棚黄瓜种植产业高质量发展[1]。

1 大棚黄瓜种植的要点

1.1 苗床整理

苗床整理应该在土壤解冻后进行,苗床应设在保温好、光照充足的大棚内。通常情况下,苗床宽1.2 m,长10~15 m,一般采用小高畦。根据苗床面积,混合喷洒适量有机肥、堆肥,保障苗床的温湿度适宜。

1.2 种子处理

为保证大棚黄瓜高产优质,一般选用早熟品种[2]。先将种子放在55 ℃水中不停搅拌,待水温降至28 ℃左右时,捞出放在30~35 ℃水中浸泡6 h左右,用清水洗净后置于纱布内,然后放在20~25 ℃的环境中催芽。

1.3 播种

最好选择晴天上午播种,下午播种最晚不得超过14:00。按株行距4~5 cm 点入苗床内。

1.4 定植

北方地区一般采用日光温室育苗培育黄瓜幼苗,当幼苗长到1 叶1 心时即可定植。定植前先要对大棚进行整理、消毒及除杂草等工作。定植前1 d在苗床喷1 次杀菌剂,选择50%多菌灵500 倍液、77%可杀得700 倍液、75%百菌清1 000 倍液,防治效果良好。肥料施用应根据黄瓜品种和土壤肥力情况而定,一般施腐熟有机肥15 000~30 000 kg/hm2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450~750 kg/hm2。定植时间选择在晴天上午进行,垄上开沟浇水,待水渗至半沟时按株距32 cm 左右放苗,定植52 500 株/hm2左右,定植后在畦上扣小拱棚。将幼苗依照规定株行距种植在田垄上,之后浇水、围土,促进瓜苗新根快速生长。

1.5 水肥、温度控制

定植后要浇缓苗水,缓苗后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75 kg、硫酸钾复合肥45~75 kg。生长期,当黄瓜的生育温度在30 ℃以上时,需进行通风降温处理。白天温度控制在28~32 ℃,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 ℃,最高不能超过28 ℃;若遇连阴天气(早晨无露水)时,气温降低至15 ℃以下应及时放风;低温阴雨季节要尽量减少放风次数。进入夏季后,气温较高且降水多,需及时通风降温。同时,黄瓜喜肥但怕浓肥,生长前期要有充足的肥料供应,进入结瓜期后要控制氮肥的施用量和减少浇水次数并适当追肥;当黄瓜转绿时,要增施钾肥以促进果实转绿、提高品质和产量[3]。

1.6 种植管理

一是灌溉管理。做好灌溉和施肥工作,不仅能为黄瓜提供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还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之间的孔隙度,能有效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二是施肥管理。施肥应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肥方式以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根据黄瓜生长发育的特点、需肥规律、土壤养分含量和目标产量,利用专业施肥系统,确定施肥量,保证土壤中养分平衡[4]。

三是通风管理。黄瓜是一种产量很高的蔬菜,但容易发生病虫害,在种植大棚黄瓜时,温室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环境差异很大,容易出现气流不通畅的问题,导致温室内部湿度较大,从而引发各种病虫害。另外,温室内还需要适量的二氧化碳,否则会降低黄瓜的生长速度。

2 大棚黄瓜种植存在的问题

2.1 控旺过度导致植株长势受限

为促进花芽分化和保证结果数量,菜农普遍喷施增瓜灵或乙烯利。如果高温时间较长,喷施1 次增瓜灵或乙烯利能有效控制植株长势,若喷施次数频繁,植株长势会受到抑制,但是坐果数量和时间却没有相应的变化。

2.2 温度控制不当导致化瓜

黄瓜开花和坐果最适宜的温度在20~30 ℃,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季,温室的温度也可以超过40 ℃。如果通风降温不及时,黄瓜植株在高温的烘烤下,叶片会停止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加剧,蒸腾作用不断加快,导致化瓜数量增加。

2.3 病虫害侵袭

病虫害问题会影响黄瓜的产量和质量以及种植人员的经济收益。霜霉病、白粉病会直接为害叶片,造成叶片坏死影响光合作用,从而导致化瓜;蚜虫和白粉虱虽然不会直接啃食黄瓜果实,但分泌的汁液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如果这2 种虫害发病严重,会导致植株出现营养供应不良的情况,增加化瓜的概率。

3 大棚黄瓜种植的创新策略

3.1 采用科学的种植技术

3.1.1 种植地选择

应选择排水性能好、光照充足、保肥能力强的种植地,pH 值为5.8~7.8。土壤尽量选择煤渣(细炉灰)、园土、腐殖土等混合调配而成的混合质土壤,这种土壤疏松多孔、排水透气能力极强。如果在北方地区种植黄瓜,夏天降水较多,地势低的地方很容易被淹没;地势高的地方种植黄瓜,可以避免黄瓜受到雨水浸泡。

另外,最好选择有遮挡物的地方种植黄瓜,如山体、丘陵或者村庄附近等。因为在大风等极端恶劣天气的影响下,大棚整体结构容易被破坏,给黄瓜产量和质量造成影响。

3.1.2 搭建大棚

大棚的建造要求主要考虑有足够强度、有利通风降温、便于操作管理,还要节约建造成本。所以,各地应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经济条件,因地制宜地建造大棚。

与此同时,我国由南到北温度逐渐变低,保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北向南通风降温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因此,大棚的重要性越发凸显。

3.1.3 选种

选择合适的黄瓜品种,能够提升大棚黄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帮助种植人员取得较高的经济收益,同时满足人们对黄瓜的食用需求。如今市场上黄瓜品种繁多,这些品种的优劣性和实用性存在差异,如何选择合适的黄瓜品种,需要种植人员全面思考。结合大棚黄瓜种植特点,选择黄瓜品种时,可以从以下4 个方面。

一是选择符合种植区域的黄瓜品种。市场上的黄瓜品种较多,每一种黄瓜品种都有独特的种植条件,对种植区域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均有不同的要求,种植人员需要结合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选择合适的黄瓜品种。

二是选择适合当地人食用习惯的黄瓜品种。不同品种的黄瓜有不同的瓜条性状,其主要表现在瓜肉、长度、有无刺瘤、瓜皮颜色等方面。只有选择当地人们能够接受的黄瓜品种,才能提高黄瓜的销量,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三是选择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黄瓜品种。黄瓜生长过程中会面临多种病虫害,种植人员要选用抗病虫害能力强的黄瓜品种,以预防各种病虫害。

四是有条件的种植人员可以选用经过2 年以上对比试验的黄瓜品种,在种植的第1 年要和所在区域的主栽品种进行对比,确定检验结果优良的品种是否在第2 年继续使用。

3.1.4 种植

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要通过喷水预湿育苗基质,使其达到手握成团、掉地可散的状态。当干湿均匀之后,将种子装到经过消毒处理的育苗穴盘中,待装满后使用刮板等工具清除多余的基质之后,将其排在苗床中,用细土洒在苗床四周,达到保温保湿的效果。

种植人员要选择在晴朗的上午进行种植,使用手指在空穴内部按压出1.5~2 cm 的小孔,使用镊子等工具把种子放到孔穴中,让种子的牙尖朝下,在每个穴中播种1 粒发芽的种子,之后在其中覆盖1.5~2 cm 的基质并刮平,喷水浇透即可,然后覆盖地膜以保湿保温,待幼苗顶土时,种植人员要及时撤除地膜。

3.1.5 苗床管理

一是温度管理工作。温度管理工作主要分为4 个阶段。在播种—出苗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30~35 ℃,夜间温度控制在18~20 ℃[5];出苗—第1 片真叶长出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22~25 ℃,夜间温度控制在15~17 ℃;第一片真叶长出—成苗阶段,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 ℃,夜间温度控制在13~15 ℃;定植前7 d,要加强炼苗,提高通风量,白天温度控制在20~22 ℃,夜间温度控制在10~15 ℃。

二是光照管理工作。种植人员要及时清理棚面的遮光物,早晨要适时揭开草帘,到下午阳光离开育苗室前屋面1/2 距离时,及时盖帘。

三是水分管理工作。当黄瓜叶片呈蔫萎状时,要及时喷水;在晴天2~3 d 喷水1 次即可,可使用15~20 ℃的温水,喷水后做好通风排湿工作,将空气相对湿度控制在50%~60%即可。

3.2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3.2.1 病害防治

为有效防治大棚黄瓜各类病害,需要针对所在区域黄瓜种植情况,开展全面的调研活动,总结大棚黄瓜种植常见的病害,针对这些病害做好定量定性分析,制订有针对性的防治方案。在通常情况下,大棚黄瓜种植常见的病害有细菌性角斑病、灰霉病、白粉病等,种植人员可以通过喷洒药剂进行防治,降低病害对黄瓜的影响;也可以通过人工清除患病植株的方式进行防治;还可以选用高抗病性的黄瓜品种预防各种病害。

3.2.2 虫害防治

在种植大棚黄瓜的过程中,还会遭受一些害虫的侵袭,会给黄瓜植株带来严重影响,这些害虫包括斑潜蝇、白粉虱等,清除这些害虫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是选用抗虫害能力强的黄瓜品种。目前市场上有很多抗虫害能力强的黄瓜品种,有中农8 号、早青2 号、中农106 号、盛冬8 号、宁运3 号、申绿06等。可以结合这些黄瓜品种的特性,以及所在地区的土壤特点,选择最合适的黄瓜品种,从而提高黄瓜的抗虫害能力。

二是施用农药防治虫害。在虫害严重的大棚内,可以适量施用农药进行防治,这样能快速消灭虫害。但施用农药有一定的副作用,过度施用农药会导致黄瓜有农药残留,从而影响人体健康,所以在施用农药时需要严格控制好用量[6]。

三是使用物理防治方法。选用合适的物理防治方法,能有效防治大棚黄瓜虫害。在夏季,可以在地表覆膜,借助太阳光进行消毒,能消灭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在黄瓜结出瓜后,借助太阳光进行高温闷棚,能有效防治霜霉病[7-9]。在秋末冬初时,耕翻土壤,能借助低温杀死土壤中的虫卵和病菌。结合害虫的趋色性进行诱杀和驱赶,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例如,蚜虫避灰色,种植人员可以在温室大棚内悬挂银灰膜,以此达到驱赶蚜虫的目的。白粉虱具有趋黄性特点,可以在大棚内设置黄色机油板对其进行诱杀,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还有一些害虫对激素比较敏感,比如聚集激素和性激素等,可以借助害虫的这一特性进行诱杀,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通过设置防虫网能有效防治害虫。在大棚内部安装辅助诱杀装备,彻底消灭害虫[10-13]。

4 结束语

随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大棚黄瓜种植技术被广泛应用,也形成了较大规模,提高了黄瓜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但是在大棚黄瓜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也面临着诸多技术困难和病虫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需要采用科学的种植策略,提升大棚黄瓜种植效率,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收入。

猜你喜欢

温度控制虫害苗床
船舶主机温度控制方法优化
扦插苗床对桂花扦插苗生长的影响
桃树主要虫害及防治方法
不用农药也能治虫害
浅析白三叶的虫害防治
行道树香橼主要虫害及其防治
锻造温度控制
基于模糊控制的PLC在温度控制中的应用
容器苗苗床施工技术
海南粗榧扦插育苗技术及苗床环境调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