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故事的现代演绎
——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的改编经验

2023-10-24陈肖彤

西部广播电视 2023年14期
关键词:花木兰木兰迪士尼

陈肖彤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花木兰》是美国迪士尼影业首部以中国传统故事为题材的动画电影,于1998 年6 月在美国上映,全球票房已逾三亿美元,是迪士尼动画电影系列中公认的经典作品。迪士尼主动将目光转向古老神秘的东方国度,寻找中国传统故事作为影片题材,着实是一次跨越文化的大胆创举。影片以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乐府民歌《木兰辞》为原型,对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进行了精彩演绎。影片的独特之处主要表现在对中国古典风格的视听语言设计和对原著内容的创新性改编两方面。

1 中国古典风格的视听语言设计

1.1 中国元素的吸收与呈现

将抽象的文学改编成具象的电影是文学作品的大众化普及与跨媒介传播的重要路径,在此过程中,电影的视听语言起到至关重要的连接作用。为强化视听语言带给观众的感官冲击,展现出真实自然的中国风格,《花木兰》剧组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对花木兰传说所处的时代背景和社会形势进行了深入了解,并聘请众多中国文化学家、历史学家、民俗学家加以指导,最终成功使影片的视听语言呈现出了浓厚的中国古典风格。

影片在开头便节奏紧凑地交代了匈奴入侵的战争背景,画面设置在边塞长城上,并展现出狼烟示警的功能,营造出紧张的战争氛围,这一设计显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长城为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向来是驰名海外的中国名片,以长城作为影片切入点能够激发观众的观影兴趣,增进对长城军事防御功能的认知,也能使不熟悉中国历史的观众快速理解影片所处的时代环境。

在影片细节方面,人物的衣着形制、言语行为、风俗习惯等均贴近南北朝时期的真实社会情况。例如:花木兰相亲时的发型、妆容、服饰便复原了南北朝时期颇为流行的妇女装扮,贴合了原著中“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的描述。还有影片中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书法象棋等文化符号,校场练兵时展现出的刀枪剑戟等传统兵器和武术动作,共同为西方观众营造出一场中国传统文化的视觉盛宴,原汁原味地呈现出了中国古代南北朝时期的社会风貌。

在表现风格上,迪士尼组织数百名动画师前往北京、西安、洛阳、敦煌等中国文化名城进行实地考察,并参观各地博物馆、美术馆,学习中国水墨画的写意技法,经过长达四年的打磨方使《花木兰》成为凝聚中国传统艺术特色的经典之作。影片吸收了中国水墨画的独特魅力,采用简笔勾勒的绘制方式,人物线条简洁流畅,神态生动灵活,山水、原野等自然风景幽美和谐,极具古典质朴的中式意境。较之迪士尼以往纷繁浓重、华丽浪漫的动画风格,影片《花木兰》的画面风格简约凝练、生动传神,给西方观众带来了新颖独特的视觉体验。此外,影片的多处配乐均采用了中式旋律,借鉴了鼓、锣等中国传统乐器的演奏音色,韵律古朴、悠扬动听。融会了大量中国元素的《花木兰》上映后,在西方一度掀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国热”,愈来愈多的中国元素开始出现在西方影视银幕上,可见优秀影视作品所具有的跨文化传播功能。

1.2 通俗化的影片台词改编

美国跨文化研究学者爱德华·霍尔曾认为,文化的传播依赖于语境,语境的形成与社会制度、价值观、风俗习惯密切相关[1]。中西文化语境的差异导致西方观众难以理解中国语言所蕴含的深层信息,从而造成信息传递的误差。因此,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影片语言的恰当改编是减少信息误差、构建文化认同的关键。

影视语言的特点在于其“聆听性、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和无注性”[2]。由于改编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特殊性,《花木兰》的语言设计既要体现中国古代汉语的简练特点,又要符合西方观众对中国文化的接受程度和审美需求。因而在影片制作过程中,如何将中国古代晦涩简略的文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现代白话,在保留中国风味的同时令西方观众喜闻乐见,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挑战。对《花木兰》的影片台词进行整体观照,可以发现电影中人物语速较慢,节奏舒缓,缩减了非必要的英文语法,具有凝练简洁的特点。同时,影片以情绪饱满的配音来渲染不同场景下的台词内容,使观众瞬时体会到影片氛围和人物情绪的变化,进而增强情感体验。

《花木兰》的台词简洁易懂而意味隽永,堪称动画电影台词改编的经典范例。影片开头,士兵点燃烽火时,出现了全片首句台词,“We’re under attack!Light the signal!”(遭遇敌袭!点燃烽火!)。随后多个烽火台相继燃起,勾勒出长城的雄伟轮廓。士兵又说道,“Now all of China knows you’re here.”(现在全中国的人都知道你们来了)。简洁有力的台词并未直接解释烽火和长城的作用,却使观众瞬时理解了烽火具有传达警报的信号功能,长城具有阻挡敌人入侵的防御功能,从中深刻感受到中国古代人民的战争智慧。随后,皇帝在宫殿里说道,“A single grain of rice can tip the scale.”。这句台词的英文直译应当是“一粒米也能使天平倾斜”,在影片中表达的实际意思是“小兵也能立大功”。使用符合国外观众的思维和语言习惯来表述中国特有文化,既能充分体现出影片的文化内涵,又能使观众建立起文化认同感。

影片还延续了迪士尼动画电影的一贯传统,在情节的衔接处将台词改编为唱词,根据情节氛围需要,韵律时而活泼轻快时而低沉忧郁,起到推动情节发展的作用,同时直观地表现出人物的内心感受,增强影片的感染力。例如,木兰相亲失败后,音乐从欢快转向低落,木兰重复唱了两遍“When will my reflection show who I am inside?”(何时我的倒影才能显现出真正的自我),流露出其内心对自由的强烈渴望。再如展现军营练兵的场景时,音乐激昂饱含斗志,唱词中反复出现的两句话是“Somehow I’ll make a man out of you.”(要努力成为男子汉不认输)和“Be a man.”(男子汉),表层意义是激励新兵刻苦训练,深层意义是指木兰虽然身为女子,但是其强大的意志和毅力远超男子汉。与这段唱词相应的情节画面是木兰在刻苦的训练中获得非凡成长,甚至超越了众多男性士兵,在音乐和唱词的烘托下,这一情节格外激励人心。

2 对原著内容的创新性改编

2.1 保留原著背景,扩充故事情节

在情节内容上,迪士尼做到了尊重文学原著和历史现实,影片所呈现的时代背景基本符合故事原貌。《木兰辞》讲述了少女花木兰替父从军的英勇故事,简要描述了木兰征战沙场的艰辛过程,最后拒绝封赏,归还故乡,褒扬了花木兰的忠孝之道。影片也遵循了原著的时间线,在开头便交代了匈奴入侵的时代背景,还原了朝廷点兵的环节和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与原著内容大致相符。

然而作为影视作品,必然要考虑播出效果与市场反应。《木兰辞》篇幅简短且缺乏细节,若完全按照原著内容改编,显然难以展现花木兰故事的传奇色彩,使影片效果大打折扣,从而无法表达故事的内核和特质。因此,迪士尼在保留原文框架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虚构性情节,对故事细节进行了充分想象,如木兰相亲、军营训练、战场立功等情景,均是原著未曾提及的内容,却充实了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成长过程,凸显了木兰的性格特点。除此之外,影片还设置了李翔、战友、单于、皇帝等角色来营造故事冲突,丰富了影片的表现内容。

考虑到动画影片的受众主要是低龄儿童,迪士尼还有意削弱了战争的血腥与残酷。影片《花木兰》对战争最直观的表现便是木兰在雪原上阻挡匈奴入侵,木兰射出一支火箭引发了高山雪崩,皑皑白雪吞没了匈奴军队,也遮蔽了战争带来的死亡情景。然而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彼时的中国尚未发明出火药,这一情节无疑是超越史实的虚构,却在保护儿童心理的基础上取得了良好的表现效果,可见对原著进行适当的虚构性改编能够使影片更加符合观众心理需要。

2.2 挖掘故事内核,彰显女性意识

迪士尼以全球市场为营销目标,对东方作品进行了西化改造,其关注点并不在儒家所弘扬的“忠孝之道”,而是注重赋予原有人物形象全新的具有现代意义的阐释[3]。《木兰辞》原文着眼于花木兰替父从军的勇敢,将她塑造成一位忠孝两全的传奇女性形象。在影片《花木兰》的重新诠释中,花木兰不仅是一位反传统的独立女性形象,其自身还具有英勇无畏、坚毅顽强等非凡特质。

在《木兰辞》原文中,花木兰的女性身份直到战后回家才得以坦白,“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在中国古代的封建社会环境下,如果木兰的真实性别暴露了便不可能顺利凯旋归家,甚至还会面临严重惩罚,给全家带来灭顶之灾。而动画电影《花木兰》的关键改编之一便是让木兰的女性身份提前暴露,使众人得知她的真实性别后,抛却了性别偏见,继续与其并肩作战。这一情节设计使影片的性别冲突得到深刻凸显,挖掘出了花木兰传说更深层的内核,那便是女性意识的觉醒。

首先,影片开头的相亲情节表现出花木兰对传统婚姻形式的抵触和反抗。彼时女子的姻缘被视作为家族争光的途径,但木兰渴望自由,具有强烈的自我解放意识。从军后与李翔情投意合,便是勇敢追求爱情自由的果实,这无疑契合了西方文化背景中的女性受众心理。其次,影片通过花木兰骁勇的表现彰显出性别平等的理念。进入军营后,花木兰并未囿于自己的女性身份而降低要求,而是格外刻苦地参加训练,最终成功赶超军营里的大部分男人,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在实战当中,木兰也表现出超人的勇敢,屡次以机智的行动击败敌人,拯救了伙伴和皇帝,展现出绝不逊色于男性的强悍实力。

在主题方面,《木兰辞》原文突出的是传统儒家所奉行的道德准则和家国意识,即以爱国为核心的“忠”和以爱家为表现的“孝”。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之所以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是因为人们钦佩她具有被默认只有男性才具备的“忠孝两全”的品质,赞扬她骁勇无畏的实际行动。诗歌以木兰“当户织”为开头,交代木兰替父从军的动机后,仅对战争过程进行了寥寥数语的描写。诗歌末尾,木兰回家后立即“对镜贴花黄”“著我旧时裳”,恢复了女性身份。动画影片《花木兰》则有意淡化了宣教意味,着重表现了花木兰的独立个体精神,颠覆了弱小、附庸男性的中国传统女性形象,塑造出一位拥有独立人格、智勇双全的新女性形象,彰显出女性意识的觉醒。

2.3 设置关键角色,推动情节发展

作为迪士尼动画电影系列的经典作品之一,《花木兰》亦体现出迪士尼讲述故事的固有习惯。影片中有两个创新性的角色设置值得注意,一个是花家祖先形象,另一个则是木须龙形象。在迪士尼以往的动画电影中,常常出现的一类角色是“仙女教母”,她们拥有神奇魔法,会在关键时刻给予主角莫大帮助,推动情节走向高潮,也使影片饱含魔幻色彩。例如在影片《仙履奇缘》当中,正是仙女教母为灰姑娘变出了华丽礼服和南瓜马车,帮助她参加舞会并邂逅王子;又如在影片《睡美人》当中,三位仙女在公主的洗礼仪式上给予祝福,又极力帮助公主避免诅咒,既起到了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又契合了西方社会的文化背景。

而在动画电影《花木兰》中,取代“仙女教母”的关键角色是中国传统的祖先形象。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是庄严肃穆、令人敬畏的存在,承载着中国人的血缘宗族观念,影片多次出现人物向祖宗祈求保佑的画面。然而迪士尼对此作出了诙谐处理,栖身宗祠的花家列祖列宗虽然是形象各异的灰色魂灵,但是他们仍富有活力,喜欢争吵,十分关心子孙后代的安危祸福。如此灵活的形象设计有利于西方观众理解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意义,并增添影片的幽默色彩。

木须龙这一小丑角色也继承了迪士尼动画电影一贯的配角设置。它活跃在主角身边,以各种插科打诨的滑稽行为为影片增添笑料,然而在危机时刻又能为主角提供帮助,推动情节的发展。众所周知,“龙”在中西方文化体系中有着截然不同的地位。在西方文化中,龙是邪恶可怖的负面形象;但是在中国文化中,龙是威严崇高的守护神。木须龙这一配角便是迪士尼在中西文化差异当中寻找到的平衡点,影片将木须龙设置为被贬谪的守护神,它滑稽搞怪,全然没有一条龙应有的神圣庄严,消解了龙的神秘感和崇高感,使这一东方神兽呈现出“接地气”、人性化的一面,然而它照顾木兰的责任感和奋不顾身的英勇精神却又是守护神的鲜明写照。由此可以将木须龙视为影片打破中西文化隔阂的一个象征符号,西方观众能够借此了解龙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信仰意义。

与之类似的配角还有“幸运蟋蟀”。在西方文化中,蟋蟀是好运的象征,然而在影片开头,“幸运蟋蟀”却给花木兰带来了不幸,它的滑稽行为毁掉了木兰的相亲,使木兰父母感到失望。随后跟随木兰一同从军作战,贯穿影片始终,与木须龙具有同样的反差喜感,承担着推动电影情节发展的作用。

3 《花木兰》对讲好中国故事的启示

在文化交流日益密切的全球化时代,迪士尼动画电影《花木兰》为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宝贵经验。对中国传统故事进行现代演绎,首先要有准确的人物角色定位,彰显富有中国味道的人物角色形象,充分挖掘动画电影角色所具有的人文精神,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电影角色形象设计的有效内嵌[4]。

其次,有学者提出“再民族化”的概念方法,即“在新与旧、世界与本土、传承与创新的融合中重建一个新的中国动画学派”,“对任何类型的民族题材的处理都需要具有现代意识、国际视野和人类共同价值观”[5]。亦即是说,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需要实现民族文化题材、现代电影技术与国际价值视野的结合,充分挖掘并表现好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与传统艺术。这要求国内文艺工作者既要增强文化主体意识,立足深厚的文化底蕴,保留中国元素和风格,又要遵循电影艺术的创作规律,从接受学的角度进行适当改编,使影片所蕴含的文化和价值观符合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共识,满足海内外观众共同的文化需求,建立起文化认同感,从而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声音,屹立于世界文化之林。

猜你喜欢

花木兰木兰迪士尼
木兰剧片段展示
花木兰
华特·迪士尼——制造快乐的梦想家
木兰词·拟古决绝词柬友
花木兰
若是木兰能网购
安阳有个“花木兰”
迪士尼与Netflix如何相杀?
迪士尼开业
去迪士尼畅游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