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以入境,“文”以化人

2023-10-23郝慧子田原郑青怡郭香廷朱莉凡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戏剧诗歌语文

郝慧子 田原 郑青怡 郭香廷 朱莉凡

近年来,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课程方案的颁布,统编版高中新教材的推广使用和新高考的平稳落地,使教育教学改革步入“深水区”。基于此,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高中语文组全体教师迎难而上,持续学习,深刻理解、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深入研究学生学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反思总结,探索创新,以期让语文教学为学生成才奠基,为教师成长赋能,为学校发展铺路。

基于高中语文新课标中对于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语文组教师立足教材,整合知识,梳理结构,从《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教学,到戏剧、诗歌版块的大单元教学,从写作能力的逐步提升,到“小学”内容在教学中的运用,都是通过教与学的探索实践最终指向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升,旨在由浅入深地让学生从学有所得的“入境”到学以致用的“化境”。

“新课改”强调“学生主体、素养导向、综合实践”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始终将学生的“学”放在第一位。基于此,为了回答好学什么(教)和怎么学(教)的问题,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高中语文教研组在《红楼梦》整本书阅读的单元教学设计中,首先梳理了近几年北京卷有关《红楼梦》的阅读题,发现其考查重点在于对关键情节的理解,而新教材也强调梳理小说主要情节,理解和欣赏人物形象,整体把握小说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以及让学生建构起阅读长篇小说的方法和经验,以达成核心素养的综合提升。其次,我们又在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后发布了问卷调查,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障碍和疑难困惑,从学生的问题和学习规律出发,由浅入深、由部分到整体地设计了能力进阶的《红楼梦》阅读教学框架。

文本细读——感受体会青春之美

整本书阅读,“整”字是核心,想方设法激趣让学生真正“读下来”“读进去”,沉浸其中是关键。这一环节,要将学生的自主阅读和教师的课上导读相结合,通过设计阅读学案提示各章回的阅读重点和细节,指导学生完成多样化的阅读任务,如梳理人物关系、给人物设计名片等。课堂上,教师将导读与精讲相结合,组织学生开展“红楼故事分享会”,诵读经典片段,并对重点章回、文段进行文本细读,着力赏析具体生动的青春场景,感受体悟大观园中的生命之美。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发现学生思考与表达的亮点,及时做好评价,并不断渗透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梳理情节主线,关注章回间的前勾后连及人物间细微的关系格局与性格差异,为后续自主探究打好基础。

专题探究——鉴赏评价文化之美

这一环节,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自选专题,从人物形象、贾府盛衰、艺术手法、主题意蕴等角度对《红楼梦》的文化内涵进行自主探究,同时通过成果交流分享,从点到面获得对作品更全面、深入的理解。其中,人物形象分析是探究重点,教师要以课例作为示范,引导学生领会人物分析的方法。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着力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逐渐感受、理解人物形象的丰富性、社会人生的多面性和作品内涵的复杂性,从而使他们真正走进或抵达《红楼梦》的思辨世界。

融通实践——再现创造红楼之美

基于前两个阅读阶段,教师应進一步指导学生进行读写融通和戏剧实践,只有当学生真正有了对《红楼梦》故事、人物、内涵的个性化理解,写作、演绎才可能有源头活水。随笔札记、诗文创作、文献综述、人物评论、剧本创作、戏剧表演、结课小论文等多样化的读写融通与实践,指向学生能力素养的综合提升,也让写作与表达变得更生动有趣、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年级大戏《梦幻红楼》的上演,在学生中掀起了阅读《红楼梦》的高潮,不管是剧本的创作者、戏剧的表演者还是观赏者,无不沉浸在“青春与毁灭”的大悲之境中久久难以平息,通过舞台再现的方式,让这部经典作品真正走进了学生的个体生命。在这一阶段,教师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特长和差异,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有选择地完成其中几项读写实践任务,在展示交流中进行师生、生生、家校多元评价,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获得语言思维的提升、审美的浸润、文化的熏陶和精神的成长。

除了《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我们还开设了“植物园曹雪芹纪念馆拓展”课程,将语文和历史学科相融合,通过带领学生研读纪念馆的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参与并观摩话剧表演等方式,“重现”曹雪芹的生活,体会《红楼梦》的创作与当时特定历史背景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拓宽视野,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感悟。此外,为了给对《红楼梦》和红学研究感兴趣的学生提供深入学习研究的机会,语文组教师集全组之力,各展所长,共同设计开发了“红楼梦中人”“漫话红楼”精品选修课程。多彩课程的建设与实施,不仅满足了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需求,也成为教师再学习、再成长的机会,不断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文/ 郝慧子)

戏剧作为四大文学体裁之一,其“本色当行”的特色在古今中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教师开展戏剧单元教学时,可以关注戏剧语言为路径,将品析人物形象、感悟社会背景作为整合教材、设计教学的核心。基于此,结合高中语文新课改对学生获得发展提出的“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拓展”“发现·创新”五方面要求,笔者确定了以“言”“研”“演”为素养阶梯的相得益彰、三位一体的戏剧单元教学,旨在让学生在“言”中言之有物,在“研”中研之有新,在“演”中演之有悟,从“戏剧单元”的学习逐步延伸到对“戏剧”和“人生”的理解。

言——整合文本,积累知识

作为“文学阅读与写作任务群”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戏剧文体从初中阶段就已进入学生视野,九年级下册戏剧单元的《屈原》《天下第一楼》等作品已经让学生对戏剧有了初步认知。因此,在教学高中必修下册戏剧单元《窦娥冤》《雷雨》《哈姆莱特》三部经典剧作时,教师就可以从戏剧基本知识入手,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间的联系,以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三部戏剧作品的共同和不同之处,对戏剧知识产生源自内驱力的扎实积累意愿,从而更好地进行文本细读,理解人物语言与人物之间的关系,把握戏剧冲突。

研——细读鉴赏,思考内蕴

本单元对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强调“心怀悲悯”“鄙弃丑恶”“追求正义”“坚守良知”几个核心词,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剧中人物的悲情遭遇,结合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剧作家所处的社会现实,感受他们诉诸笔端的寄托意味。为此,要在具体教学中把握以下几点:把握戏剧冲突、分析人物形象、品味戏剧语言、理解戏剧的舞台性、把握作品的文学性、延伸阅读全剧。例如,在分析《窦娥冤》时,强调在封建社会、礼教桎梏下窦娥这一人物形象的“顺从”与“反抗”,借以分析其命运的“无奈之悲”与“悲愤之壮”,让学生通过人物语言(即“唱”“白”)体会窦娥誓死不从张氏父子的“坚贞”,又因顾及婆婆年长而屈招就刑的“妥协”,以及法场之上咒骂天地、连发三桩誓愿的“叛道”三者之间的矛盾对立和内在统一;在阅读《哈姆莱特》时,重点分析哈姆莱特的独白,并结合影视作品为学生理解人物形象进行必要补充,同时对独白进行细致解读,分析其文学性的写作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作品里一位来自中世纪的复仇王子形象;在探究《雷雨》时,开展剧本围读会,引入曹禺的自序帮助学生理解其中人物的象征意义,同时让学生边阅读边以文字的形式在文中“发弹幕”,或分析人物台词背后的“潜台词”,关照每一位学生作为“观众”的“独特感受”,为后续的戏剧展演埋下伏笔。

演——身历其境,言传意会

对于戏剧的“本色当行”,不仅要作为读者隔着纸张与文字去感受,更要作为演职人员和观众去宣之于口、得之于目地去体会。为此,我们布置了《雷雨》全剧展演的单元活动,致力于引导学生在编排演出和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激发心中的良知与悲悯情怀,更好地把握戏剧作品的悲剧意蕴。一是剧组选拔。在年级内选拔《雷雨》四幕戏剧的剧组,每幕选出一位导演、一位副导演、一位编剧、三位舞台总监。选拔过程强调对于戏剧本身的理解,关注不同学生的能力。二是演员海选。剧组成立后,全体语文教师与导演、编剧共同作为评委在全年級范围内进行演员海选。三是剧组排演。演员确定后,四幕剧各组自行排练,全体演职人员共同商讨、打磨,从剧本删改、舞台布置、演员表演等多个方面在两周时间内在教师指导下高效推进。四是年级公演。经过课内课外的研讨、井然有序的选拔、紧锣密鼓的排演后,年级大戏青春版话剧经典《雷雨》在学校礼堂隆重开幕。台上学生化身为剧中人,一字一句都是对“本色当行”的真切领悟;台下学生从读者变成观众,每一次鼓掌与欢呼都是言传意会的最佳证明。五是心得感悟。演出结束后,以“演职人员创作谈”和“观后感悟”两个具体任务作为戏剧单元整体教学的收尾,让学生给语文学习中一次完整的戏剧体验画上句号。

(文/田原)

写作文一直是学生最为头疼的一件事,学生害怕写作文,久而久之甚至成了一种心理负担。针对此现象,如何才能让学生克服恐惧、爱上写作?新课改给高中语文教师提供了新思路。

学生意识。新课改强调学生意识,语文教师要坚持以生为本,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份,以引导、点拨为主,在创新语文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减少学生对教师的依赖,鼓励学生主动思考、自主探索、合作学习。写作教学应该鄙弃“给题目—写作文—讲评卷”的传统模式,积极创设学习情境,构建开放、多样的写作课程,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爱上写作。例如,加强实践性,将写作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增强开放性,在信息化背景下,借助信息教学手段实现教学方式的转变;强调整体意识,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和统整等。

实践意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提出:语文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课程,应着力在语文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要积累语言经验、把握语文运用规律,在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促进方法、习惯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发展。基于此,在课程设计时,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当学当用。例如,在教学必修上诗歌单元时后,教师设置了创写诗集的写作环节,要求学生在完成诗歌创作相关知识的学习后,以“青春”为主题写一篇诗歌。教师则将这些诗歌制作成班级诗集,并印刷成册。在此次写作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参与度非常高,不仅激发了写作兴趣、实现了语言经验的积累,还通过抒发青春情感、叙写青春故事、交流青春价值,促进了心灵的健康成长,培养了正确积极的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开放意识。带领学生体验外面的世界,才能让学生在写作时更有话可说。为了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体验世界,教师需要基于开放意识,探索信息化的教学手段,用教学技术给学生带来新的课程体验。例如,在教学《登泰山记》一课后,教师立足大单元教学,融合必修上第六单元对于山水游记的学习及第七单元对于景物描写、情景交融手法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写作课堂学会山水游记的基本写法,并锻炼学生熟练使用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为了带领学生在有限的条件下去了解窗外世界的江河湖泊,教师以现代科技为辅助,使用实景VR这一信息工具带领学生遨游冰岛,并进行游记创作。通过实景VR体验自然之美,培养学生游于真实情境的信念感,增强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知能力,提高语言表达的水平。

整体意识。注重打破篇章壁垒,充分理解学习任务群的特点,高站位整合单元篇章,有利于学生整体掌握知识、把握写作方法和写作特点。例如,在完成小说单元的教学后,教师为学生发放小说创作研究课笔稿,请学生通过横向对比小说各篇目的特点,总结小说写法。学生对于自己总结出来的小说写作方法和规律都摩拳擦掌地想要应用,并能够自如地运用于自己的微小说写作中。此外,在学生写完微小说后,教师还设计了生生间相互打分的表格,让每位学生的成果都能被看到,让好的作品被肯定。从结果来看,学生们经过这一系列学习后,充分了解了“好小说”是什么样的,他们打分的结果与教师打分的结果基本吻合。

总之,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在新课改背景下让学生爱上写作,就要充分立足学生实际,及时丰富课堂教学手段和方式,发挥语文学科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在热爱中写作,在写作中摸索,吸收语文学科的核心养分,实现全面成长。

(文/郑青怡)

诗歌是绵延千年的中华瑰宝,诗歌赏析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更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品位,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提升民族文化自信。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新课改对高中语文教学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针对诗歌教学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寻求更加高效的诗歌赏析教学路径。

朗读入手,增强情感体验。诗歌是一门文字艺术,更是一门语言艺术。为了提高学生对诗歌美的感受力和对作者情的理解力,教师要从“读”上入手,带领学生根据不同诗歌作品进行全链条朗读,即在课前、课中和课后进行连贯式朗读训练。具体教学中,在预习环节,让学生寻找心目中最合适诗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诵;课中,请学生对朗诵作品进行展示、互评,教师针对不同体裁的诗歌进行诗歌朗读技巧指导;课后,再次配乐朗诵,感受诗歌平仄、押韵等带来的美好感受,深度把握作者情感,提升对诗歌的鉴赏能力。在叙事诗教学中,还可以设计分角色表演的环节,通过正向引导,帮助学生爱上诗歌。

学科融合,深度知人论世。诗歌就像历史的缩影,展现遥远的过去,将诗人的喜怒哀乐定格。想要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诗人写作风格和想要传达的情感,就一定要对作者所处的时代特点和人生经历有非常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因此,语文教师应注重实施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融合教学。例如,与历史学科的融合,帮助学生在时空观念下了解特定时期诗人的遭际,走进诗人的内心,对诗人的壮志难酬、羁旅之思、忧国忧民、怀友思故等情感有更加具体深入的理解,从而加深对诗歌理解和体会。

关注意象,深度把握情感。意象是诗人创作的客观之景,是诗歌中熔铸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之物,它既可以让读者更加准确地把握作者传递的思想情感,又可以为诗歌增添独特的美感。意象虽多,但依旧有规律可循,教师在教学时可以从情感出发,梳理相同情感但却使用不同意象的事例,如同样可以代表愁绪的“流水”和“落花”,分析意象使用的妙处;可以从主题出发,梳理不同主题下使用的常见意象,如送别诗中的“柳”和“亭”,分析使用这些意象的原因和表达效果;还可以从相同意象表达的不同情感出发,结合诗歌和时代背景分析同样是“月”,但有时表达的是思乡思友的愁绪,有时却在展现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为更好地帮助学生把握作者情感,感受意象之美,还可以采取替换意象的教学方式,如在《虞美人》的教学中,请学生将“春花秋月”进行替换,再借由替换内容进行分析,得出“春花秋月”既展现时间的更迭,表现诗人对成为阶下囚生活的厌倦,又代表美好事物,表达作者对曾经美好生活的怀念。

创设情境,辅以信息技术。诗歌是一种具有凝练美的艺术形式,凝聚着民族共同的审美特征,充满想象力与感染力。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传统的静态课件已经不能满足高质量课堂的需要,想要吸引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人生平、感受诗人创作内容和所呈现的意境,进一步把握作者的情感。例如,在讲解《蜀道难》时,教师可以制作动态课件,加入奔腾的急流和瀑布之图景,辅之以“争喧豗”之音效,让学生仿佛置身蜀地,感受千山万壑传来的雷鸣之音和惊心动魄之感,进一步把握视听结合和动静结合的艺术手法。

新课标提出,要改变因循守旧的语文教学习惯。这就要求语文教师不断创新教学手段和方式,使诗歌教学更加适应新时期青年学生的特点,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主动地融入课堂,不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树立文化自信,将传统、优秀的诗词文化发扬光大。

(文/郭香廷)

“语言建构与应用”位列语文核心素养首位,其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落实主要体现在“语言积累、梳理与探究”“汉字汉语专题研讨”两个任务群中,不仅包括语义和语用,还有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这样的中国传统语言文字之学。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一起被誉为“小学”。其中,文字学在确保学生字形书写正确的基础上,能够帮助他们将字形与字义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理解与识记文字;音韵学对于理解诗词歌赋的韵律与节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有助于学生对课文进行诵读和记忆;训诂学更多体现在文言文教学中,字词的辨析与理解、阅读古书或资料的版本选择、作者文意的推究等都与之相关。在新课改背景下,开展高中阶段的“小学”相关内容教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把握语言文字运用规律,将课堂中的言语活动经验逐渐转化为适用于自身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进而在语言实践中自觉地运用。

文字学。文字学在高中语文实践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文言文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识记字词的义项,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认识文字背后所蕴藏的文化内涵。首先,在文字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分析汉字字形结构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字义。例如,在教学统编人教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一课《氓》时,对于学生十分好奇的“氓”字,课下注释为“民,这里指故事中的男主人公”。对此,教师可以展开剖析:早在《说文解字》中就有记载“氓,民也。从亡民声。”段玉裁又在《说文解字注》中加以补充“盖自他归往之民则谓之氓,故字从民亡。”由此推究,课文《氓》中的女主人公是卫国人,称男主人公为“氓”,则意味着他来自其他诸侯国。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见到《过秦论》中介绍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便可以举一反三地理解他所处的身世背景,进而推动对作者观点的深入认识。其次,通过文字教学,学生还可以了解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例如,在必修下第一单元第一课《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侍坐》的教学中,“风乎舞雩”注释为“在舞雩台上吹吹风”。其中“舞”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蕴:“舞”和“巫”实则同源,在最初的字形中表示人双手举起牛尾、羽毛之类的装饰起舞,由此可以看出后来表示表演艺术之义的“舞”便是由古时具有巫术礼仪意味之义的“舞”中分化而来的。“雩”字也可以从字形结构中看出文化意味,“雩”从雨,亏(于)声。《说文》:“夏祭乐于赤帝,以祈甘雨也。”古代天旱,祭神求雨执羽而舞,吹竽而號,故有乐舞祭神祈雨之意。通过解析汉字,学生可以品味其蕴含的丰富文化信息,从而传承汉字文化。

音韵学。音韵学是研究某种语言的语音和该语言语音系统等的一门学科,它把语音作为一个系统来观察,研究各种语音现象之间的相互关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对于诗词赋、散文等韵律和节奏之美的感受都离不开音韵学,其中诗歌教学经常会涉及对仗、押韵和平仄等音韵问题,以押韵为例,它可以使诗歌语言富有音乐美,但是随着语音不断发展和演变,可能按现代汉语去读,便缺少了韵律。例如,必修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芣苢》中第一章里“采”与“有”的韵部似乎相距甚远,但是从音韵的角度来探寻他们的古音,便能够发现二者的古音实则都押韵,这就与全章共同构成了回环往复、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特点。

训诂学。训诂学之“训”是解释字词,用以教人;“诂”是解释古代的语言,在语文教学中即用现在的语言解释古文。高中语文教学中,训诂可以帮助学生深挖词义,由此了解背后的语言文字知识,进而更理性辩证地看待文章内容。古人的文字经由笔墨相传,不免也存在一些传抄有误之处,利用训诂学的知识便可以迎刃而解。例如,必修上册第六单元第十课《劝学》中“蟹六跪而二螯”,“螯”为蟹钳,“跪”是蟹腿。众所周知,螃蟹应是八条腿,为何荀子的解释与之不符呢?翻阅《荀子集解》其中便有说明——“蟹有二螯而八足”“《大戴礼》亦同,此正文及注‘六’字皆疑‘八’字之讹”,由此便可推断出,荀子在创作时即写作“八”,而“六跪”实则是后人在传抄时不小心抄错罢了。这对于学生了解词义的演变是很好的例证,而这样钻研考究的态度,亦可以培养学生在阅读古文时的质疑精神与辩证思考能力。

(文/朱莉凡)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第二分校)

猜你喜欢

戏剧诗歌语文
诗歌不除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有趣的戏剧课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戏剧类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