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减”背景下小学音乐教学的变革与挑战

2023-10-23周育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双减学科音乐

周育

“双减”工作是党中央从“两个大计”的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量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未来,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解决学生校内校外负担,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此背景之下,自2021年9月北京市东城区革新里小学正式进入史家教育集团以来,我们深感平台高了、资源丰富了,压力和责任也更大了。作为史家教育集团革新里校区的教师,身在教改主阵地,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实践,在集团的引领和校长王欢的指导下,教师们力求从全方位、多渠道、长链条进行“双减”工作的探索与实施,通过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强化学科育人实效,赋能学生成长。特别是,我们积极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在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的经验,也欣喜地在学生身上看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

完善制度,转变观念 本学年,集团总校长王欢身先士卒,既挂帅又出征,走进革新里校区,带领教师们以“双升”为工作目标,以“双减”为工作重点,逐步规划出集团校区教育改革的顶层设计。集团梳理、完善各类管理制度及文件共计48份,统一了办学思想,规范了工作流程,为提升办学品质奠定了基础。我们一方面在吸纳过程中,不断研讨实践,充分认识到“双减”背景下教育改革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作为集团人,也势必要积极投入改革,为提升学校的办学品质和口碑贡献一份力量,躬身实践、落实改革理念。

多种途径,落实规划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依托集团“大教研组”优势,开展大年级组制集团研究,深入推进交流互动、减负强基等工作。仅九月份,音乐教研组就开展了线上线下教研8个学科20次,共有124人,275人次参与活动。同时,最大化、最优化发挥优师、强师、名师的资源优势,通过对“双师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探索,有效落实了“减负提质”。而我作为音乐学科的市级骨干教师,也即将进行后续“双师”课堂的教学,以达到相互学习,取长补短的目的。

在“双减”背景及要求下,集团音乐学科依托国家课程,在“双减”促“双升”的理念指导下,以“五育融合”“以美育情”为育人目标,深入探索艺术课堂教学模式。艺术学科教师采用交叉培训、互帮互学的“协作式备课”,实现了“学科关联”“优势互补”“博采众长”的良好效果,积极构建出“学科综合”和“综合学科”的课程内容。

课内教学,提质增效 一是大教研—提升能力。作为音乐教师,我们紧跟集团大教研的脚步,多次开展线上线下大小教研,聚焦学科素养与艺术综合,积极尝试打破年级、打破学科的课程综合研究,在承认学科差异的基础上不断打破学科边界,在凸显音乐学科主体的基础上,积极开展促进学科间相互渗透、交叉的活动,努力将音乐学科与美术、舞蹈等多门艺术学科相融合,保证学生在学校学会、学足、学好。同时,我们还积极将课内教学延展到课后服务,构建从课内到课外的一体化系列课程,让课内外课程的培养互为补充。

二是大单元—整合教材。大单元教学就是要站在整体的角度通盘考虑,进行知识的有效迁移,重构符合教学实际的新知识系统,是使课堂内容无重复倍增、教学环节紧凑的一种教学思路和授课方式。结合学校实际与特色,基于小学阶段整学段梳理教材的角度,我们将音乐学科的实施分为两大版块、共八个单元,分别为人文版块的红色作品单元、民族作品单元、现代作品单元、戏曲作品单元、外国作品单元和表现版块的民族鼓单元、舞蹈单元和音乐剧单元。其中,表现版块的三个单元均为依据学校特色原创的单元内容,每个单元依据教学实际又有不同的教学主题支撑。这样在授课时,就有了更聚焦的育人目标,同时年级、年段间的培养也更为顺畅,梯度科学合理。此外,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我们依托核心素养内涵中所提到的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进行了艺术姊妹学科的跨学科课程建设与实践。基于学校金帆戏剧团的优势资源,分别以音乐、美术、舞蹈和戏剧为核心学科构建不同主题的学习。例如,以中国鼓为核心素材,融合舞蹈、戏剧、美术等学科,创编了大单元“锣鼓喧天过新年”。这个主题以“新年”“锣鼓”为核心,设计明暗两条主线。在“新年”这一明线中,通过赏“新年”(乐曲)、唱“新年”(歌曲)、庆“新年”(情境)三种不同体裁、形式的作品,带领学生完成“春节”相关作品的学习、积累与拓展;在“锣鼓”这条暗线中,学生们完成了从初识“鼓”到表现“鼓”,再到创编“鼓”的递进式学习,“年”中探寻“鼓”的意蕴,“鼓”中品味“年”文化,使学科素养、音乐情感螺旋上升,让绽放千年的文化自信根植心田。明暗两条线的相互作用与融通,促使学生得到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审美素养的提升,乃至价值观的升华。

三是中国鼓—传承经典。作为表现版块的中国鼓单元,我们也将它有效落实到常态教学中。将中国鼓引入课堂,是因为它作为我国传统的打击乐器,不仅具备打击乐器易于上手的特点,同时也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千年来的传承与发展造就了很多经典传统曲目和不同的风格流派,如绛州鼓乐、陕北腰鼓、安徽花鼓等,是传承民族文化、丰富音乐音响、辅助课堂学习的一个好选择。我们的音乐课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节奏训练模式,每节课前三分鐘的训练,能够让学生在节奏中感知音乐、表现音乐。良好的节奏掌握奠定了学生对打击乐器易于接受、上手快的基础。而众人一起打鼓,不仅能形成极具震撼力的音响效果和声势效果,还能够丰富歌曲的音效、提高学生对于歌曲的理解力和演奏表现力。同时,我们也借助单元整合带领学生进一步学习、了解民族鼓经典曲目,拓展音乐技巧,启发音乐节奏创编思维。基于此,依托国家级课程,为了凸显音乐课程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特点,我们尝试将中国鼓与国家级课程相融合,将中国鼓中的节奏知识、节奏相关能力按照《北京市中小学生能力要求及标准》渗透到各个年级、年段中,并注重通过游戏化、体验式的教学模式循序渐进夯实学生的素养。学生通过对中国鼓的学习,不仅丰富了文化内涵,获得了更多的展示平台,更厚植了爱国情怀,能够在艺术的滋养下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热爱艺术,懂得合作、懂得感恩。

四是音乐剧—创美展美。作为表现版块的另一个单元——音乐剧单元,在课堂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儿童音乐剧符合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情感外显、活泼好动、爱表现等年龄特点,能够吸引他们主动参与音乐实践。相较传统音乐课,能够给予学生更多的参与空间,为他们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真正实现了“面向全体”及“个性化教学”。在音乐剧表演中,各种水平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不仅能够帮助他们树立勇于表达的信心,充分发展想象力和创造性思维,还能让学生增强合作能力,逐渐形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并能从中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例如,在《小白兔和小乌龟》一课的学习表演中,学生兴致非常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很快分配好角色。看着他们一本正经地表演着调皮高傲的小白兔、敦厚老实的乌龟大哥……一会儿趾高气扬地问话,一会儿又做出跑得气喘吁吁的样子,还会适时将刚学的歌曲唱进表演里,他们的认真与可爱让人忍俊不禁。可见,儿童音乐剧不仅能够给学生营造一个真善美的童话世界,还能给他们一个天真烂漫、快乐无邪的音乐课堂。

课后服务,提能增趣 在集团引领下,依托“修艺润德,阳光成长”的办学特色,我校积极延展各类课程资源,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多角度、多门类、多融合、有温度、有广度、有色彩“阳光·艺术”课程,即扎实而富有实效的课后服务活动,确保艺术教育的百分百覆盖,切实为家长解决实际困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减负赋能”。学校每周开设学科类课程和素质提升类课程共计244节。其中,素质提升类课程115节,艺术学科承接的课程20节,涉及合唱、管乐、打击乐、舞蹈、戏剧、戏曲等方面,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与此同时,我们积极搭建平台,加强与集团各校区的生生互动,彰显育人活力,实现“减负展优”。学校金帆话剧团、追梦舞蹈团、花儿朵朵管乐团登上北京市艺术节比赛的舞台,彰显了学校阶段性育人成果,展现出“双减”后学生的活力绽放。以下分享两项特色课程:

一是民打课程—延展成果。我校的“中国鼓”校本课程在充分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本着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神,以“学会鉴赏、学会创造、学会合作、参与体验、乐于展示”为目标,进行从基础普及到深入学习递进式设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艺术普及课程”,面向社团学生开设“艺术涵养课程”,旨在通过“艺术普及课程”增强学生艺术兴趣,提高学生艺术素养,通过“艺术涵养课程”培养学生艺术特长,形成学校艺术特色。

首先,基于在常态音乐课上实施的民族鼓普及课程,很多学生选择继续参与学校中国鼓队的深入学习,并积极参加比赛、展示活动。星光管乐团尝试将西洋鼓与民族鼓进行有效结合,排练了《将相和》这个中西合并的行进打击乐节目,并在东城区学生艺术节的比赛中获得金奖,即将参加北京市艺术节展演。其次,校园艺术节是学校一年一度的特色活动,多年来均开展了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校园艺术节活动,并逐步从学校操场走上电视台、中国儿艺、德国歌剧团等艺术殿堂,将中国鼓搬上舞台,通过对经典片段进行艺术加工,再加以生动演绎,使每个学生都能精彩绽放;“10·13建队日”中全体学生共同演唱、演奏《牢记核心价值观》,抒发昂扬斗志、振奋人心;升旗时刻的风采展示作为一项常规活动,也是学生寻找自信、体味成功的舞台……富有创意的激励性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潜能,并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最后,我们积极为学生提供科学、适切、多元的艺术发展平台。带领学生走进剧院,拓展学习,提升艺术鉴赏力;登上舞台,积极展示,提升艺术表现力;走出国门,交流实践,提升艺术表达力;艺术追梦,执着不懈,收获艺术累累硕果。2019年5月,学校花儿朵朵管乐团获评东城区先进班集体;2020年6月,花儿朵朵管乐团(鼓乐队)获评先进班集体。2021年学校星光行进打击乐团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荣获东城区学生艺术节第一名的好成绩。实践证明,学生在“修艺润德”的培育中才华横溢、精彩绽放、阳光成长,中国鼓社团的学生们更是展现了独特的风采。

二是戏剧课程—丰富体验。作為北京市屈指可数的金帆戏剧团承办校,学校充分挖掘话剧教育的发展点与生长点,进一步拓宽育人功能,让学生因艺术而融入,因阳光而快乐。在积极打开学校壁垒、拓宽教育宽度的实践中,不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进步,学习能力和核心素养得到不断提高。学生们将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瞬间以戏剧的方式搬上荧屏,登上舞台,达到了教育与自我教育的效果。例如,学校师生共同编排的儿童音乐歌舞剧——《谁的颜色最美丽》,剧情生动有趣、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剧中学生们载歌载舞,分别扮演了“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的小蜡笔。讲述了小蜡笔纷纷争先恐后地向小画家“明明”炫耀自己最美丽,又一一被“明明”所否定,最终认识到一个人的渺小,并合作完成画出了“美丽彩虹”的故事,让学生知道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完美地完成一件事情的道理。此剧荣获北京市第十届艺术节比赛小学组二等奖。又如,为了有效贯彻中央决策部署,深入推进“双减”工作,提升中小学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金帆话剧社团将《乌鸦喝水》这篇经典寓言故事改编为音乐剧,并成功亮相东城区中小学艺术节的舞台。成绩的取得正是对“音乐剧应该走入音乐课堂”最好的验证!

从小学舞台到大学舞台,从国家舞台到国际舞台,革小学子带着艺术美走过了全国十几所大学名校,登上国家与世界顶级舞台。他们也带着艺术梦走向更广阔的天地,不管已经是中学生、大学生或是职场人,都以全新的角色在新的舞台上继续精彩着。

实践证明,经过一个阶段的实践,在与集团情感共融、制度共通、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学校教师们也主动思考、研究、实践,在得到全方位学习锻炼的同时,能够更加积极昂扬,勇于探索,乐于展示;学生经过课堂中的一次次锤炼、在课后服务的一次次滋养,变得更加有自信、有底蕴、有活力。作为东城教育人,史家集团人定不遗余力地落实好“双减”工作,不负期待,勇于突破、勇于挑战、勇于创新。每一位教师也将以“革新”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办身边老百姓满意的教育。

猜你喜欢

双减学科音乐
【学科新书导览】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超学科”来啦
音乐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