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英语作业讲好中国故事

2023-10-23李超

教育·校长参考 2023年6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育人

李超

“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是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所展现出来的理想追求,是对自己国家一种高度的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从古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到如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国情怀”源远流长,它流淌于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血脉之中,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心深处。

核心素养背景下,家国情怀所蕴含的精神品质和英语新课标中的立德树人要求高度一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将“涵养家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明确写进课程性质,并将“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坚定文化自信”纳入课程总目标。小学阶段是青少年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英语教师,应该始终牢记时代赋予我们要“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光荣使命,积极落实英语学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实现从“教”到“育”的转变。基于此,本文探究如何借助英语作业这一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途径,来涵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坚定新时代中国少年的文化自信,用作业讲好中国故事!

教材是教学的载体,更是学科育人价值的体现。英语作为一门培养语言技能和形成文化意识形态的学科,兼具“人文性”和“工具性”。因此,小学英语教材在编排中时时体现着对学生文化与情感的教育,并且充分关注英语课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设置了一些与中华文化相关的单元,旨在通过单元学习内容引导学生认知、理解、认同、传播中华文化。对此,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充分解读英语教材中呈现的中华文化要素,創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学习语境,再通过作业布置加深文化体验、加强实践创新,从而让学生对单元主题所要传递的家国情怀有更好的理解与更加深入的体验。

例如,英语(牛津上海版)四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2“Festivals in China”这一单元就是非常典型的中华文化单元,内容涉及我国the Spring Festival(春节)、the Dragon Boat Festival(端午节)、the Midautumn Festival(中秋节)和 the Double Ninth Festival(重阳节)四个传统节日。本单元的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在语言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多姿多彩的中国传统节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体验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但由于课时的限制,学生通过课堂学习了解和学习到的传统节日文化十分有限。因此,教师可以基于教材内容进行教学内容的丰富和拓展,通过不同形式的作业活动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节日,体会节日背后的历史涵义和文化底蕴。在本单元的作业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学习理解类的作业活动,通过阅读选择、判断、排序等形式让学生了解和学习这些传统节日背后的故事,体会其文化内涵;设计应用实践类的作业,让学生利用语言支架以“The Chinese Festival I know”为题,用5~6句话写一写自己所了解的某一个中国传统节日;设计迁移创新类的作业,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自查资料的形式,对其余传统节日如元宵节(The Lantern Festival)、清明节(The Qingming Festival)等,也能从这些节日的时间、食物、活动习俗等方面进行介绍。

从远古先民时期发展而来的中华传统节日清晰地记录着中华民族丰富而多彩的社会文化生活,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也是对学生开展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教学中,通过涉及递进性的单元作业活动链,能够有效锻炼和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在帮助学生丰富传统节日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能唤醒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增进归属感,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传播和弘扬中华文化,涵养家国情怀。

英语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六要素构成。其中,主题主要包括“人与自我、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三大范畴,为语言学习和课程育人提供了语境范畴。小学英语教材中的很多内容都是围绕Weather(天气),Seasons(季节),Food and drinks(饮食),Nature(自然),Clothes(服饰)等涉及学生实际生活方面的话题展开。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和作业设计时,要聚焦单元主题,深入解读单元内各版块的内容编排,充分挖掘特定主题所承载的育人价值,寻找家国情怀要素,建构语言学习活动与文化的有机融合点。在学习活动和作业活动中,引导学生学习、理解和鉴赏中外优秀文化,认识祖国文化的多样性,培育中国情怀,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优秀文化。

文化如水,源远流长。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积淀了大量的传统文化精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例如,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民俗,其中蕴含着悠久文化内涵的“二十四节气”就能与英语教材中“季节”“月份”“气候特征”等相关学习主题进行有效结合。英语(牛津上海版)四年级上册Module 4 Unit 3单元主题是“Weather”,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sunny,rainy,dry,wet等天气类核心词汇和十二月份单词表达不同季节所在的月份及其气候特征。在该单元的作业设计中,教师可以将“二十四节气”融入其中,设置形式多样的作业活动:设计读图填空练习,请学生根据所给的节气图片,填写相应的月份与天气信息;开展阅读理解练习,了解二十四节气与月份和气候间的更多秘密;设计分层开放性作业,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运用单元所学制作一张节气英文小报,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分享一个节气小故事……通过丰富的作业形式,学生可以在读读、写写、做做的过程中,熟练掌握单元语言知识,并在潜移默化中积累节气文化的相关知识,增进文化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引导学生成为一名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和传承者。

新课标强调教师要依托语境开展教学,引导学生在真实、有意义的语言应用中整合性地学习语言知识。教学如此,作业也应如此。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往往只会关注作业在巩固和提升学习质量上的作用,对作业所承载的育人价值考虑较少。此外,作业内容往往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脱节,作业内容多为没有语境的单纯语法操练与练习也是目前作业设计中较为普遍的问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应及时转变作业设计理念,关注作业设计的语境化、生活化,将相关的语言知识点放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让学生能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所学语言去解决问题,从而实现“做中学”“学中用”的教学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生活化的作业语境,巧妙地将作业内容与学科育人相结合,通过作业导语、作业配图等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弘扬时代正能量,深化家国情怀教育。

例如,英语(牛津上海版)四年级上册Module 2 Unit 2 这一单元主题是“Jobs”,教学目标为通过学习了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职业的表达、基本工作职责等,如doctor、cook、bus driver等。教材中虽然也提供了这些职业的相关插图,但由于插图内容年代较早,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存在脱节,会让学生产生一定的距离感。对此,教师在进行该单元作业设计时,可以将作业中使用到的配图进行改变和丰富,有目的地选用一些当前时代“特别的人”,向学生传递社会正能量。例如,84岁高龄却仍奋战在抗疫一线的钟南山爷爷,怀着“禾下乘凉梦”将一生奉献给杂交水稻的袁隆平爷爷,他们是杰出的医生(doctor)和科学家(scientist);点亮乡村女孩人生梦想的人民教师张桂梅奶奶(teacher),用生命保护一车人安全的最美公交车司机吴斌叔叔(bus driver),他们的事迹感动中国;创造亚洲新纪录的苏炳添叔叔(sportsman),首次进驻空间站的中国女宇航员王亚平(astronaut),他们顽强拼搏、不懈奋斗;逆火而行的消防员战士(firefighter),保卫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警察(police officer),他们是无名的英雄……

英雄,是时代的精神坐标和社会的价值引领,宣扬英雄、时代楷模等正能量,是深化小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师要善于在日常教学中做一个有心人,在深入解读单元主题和语篇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变化作业形式、创设作业语境、优化作业资源,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看的语言技能的同时,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弘扬时代正能量。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积极开发与合理、有效地利用多种课程资源,使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学习和使用英语,提升英语教学的效果。除了英语教材,学生生活中的所见、所闻都可以作为英语课程资源,这其中就包括乡土资源。乡土即故乡,是人们出生或久居的地方,包含乡土结构、乡土经验、乡土意识三个方面。乡土资源从狭义上来讲,指的是人们出生或久居地方的自然地理资源、人文历史资源等;从广义来说则可以包括学生的家庭环境、社区环境、城市环境和学生学习的校园环境等。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爱家乡是爱国的起点,了解家情,乡情是懂得国情的开始,只有了解乡情,懂得国情的人,才能真正热爱家乡,热爱祖国。”乡土资源作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教育的重要资源,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利用好这一资源,激发学生对“生于斯、长于斯”这一片土地的热爱,深化爱国主义教育?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开阔的教学视野,开放的教学态度,通过合理的作业设计,将乡土资源有机整合在语言学习活动中,助力学生的情感培育。

例如,英语(牛津上海版)三年级下册Module 3 Unit 3 这一单元的学习主题是“Seasons”,是一个与学生生活和成长环境紧密贴合的主题,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用所学语言描述自己喜欢的一个季节,感受四季之美。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景色旖旎的国家,不同的季节有着不同的四时风光,即使在相同季节,不同的城市也有着不同的风景。因此,在解构和设计这一单元的作业时,教师就可以将乡土资源融入语言活动,设计具体乡土特色、凸显我国地域特征的作业。如可以通过配图短文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感知我国不同城市的四季美景:樱花缤纷的武汉春天、凉爽宜人的青岛夏天、五彩绚烂的北京秋天和乐趣无穷的冰城冬天;也可以通过制作主题小报“The best season in my hometown”的作业形式,让学生借助语言结构支架“In my eyes, the best season in my hometown is… It’s…I can … How… ”来夸一夸自己心中家乡最美的季节。

家乡是美的,山美水美人也美;祖国是美的,景美物美情更美!只要善于发现,四季之美无处不在!通过在作业设计中融入乡土资源,学生对于“Seasons”这一单元主题意义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更深刻的解读,同时也在作业的完成过程中,领略了我们伟大祖国的大好河山,加深了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

英语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有着丰富的呈现形式。按照作业完成时间可分为课堂作业和课后作业;按照作业形式,可分为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按照作业性质又可分为预习型作业、复习巩固型作业、实践创新型作业等。新课标倡导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要求教师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實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教育理念,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开展学习活动。基于此,核心素养时代下的英语作业设计不应只局限于常规的抄写、背诵、语法练习等作业形式,更应关注学生在真实问题和情境中语用能力的发展和培养,注重通过实践创新型作业,深化课堂语言知识、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语用能力。同时,教师可以在深挖单元育人价值的基础上,通过实践创新型作业,厚植家国情怀要素。

例如,英语(牛津上海版)五年级下册Module 4 Unit 1“Museums” 这一单元的教学目标为学生能够运用所学语言对某一博物馆从Name (名称)、Address (地址)、参观内容(Things we saw)及所学知识(Things we learnt)等方面进行介绍。对此,教师可以结合单元主题,设计一个探究实践类的长作业,让学生以雏鹰假日小队的形式,实地参观某一博物馆,并运用课堂所学习的介绍方法,制作一个参观视频,从而让学生能对博物馆这一主题有切身的体验与体会。学生通过完成作业的过程,可以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感受人文、自然的变化,体验科技实力的进步,或许也在某一心动时刻悄然种下了艺术梦、科技梦、强国梦的种子……

“神舟”飞天、“天宫”遨游、“蛟龙”入海、“天眼”探穹、“北斗”导引……大国重器竞相问世、科技实力日益增强,中国的迅猛发展举世瞩目,这绝非一蹴而就、一日之功。祖国的腾飞,让每一个中国人自豪万千。而祖国今后的发展,则离不开少年们的奋斗。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起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的远大目标,坚定民族自信心。

总之,作业是一种学习方式,让知识与能力不断提升;作业是一种学习体验,让书本与生活紧密勾连;作业是一种沟通方式,让老师与学生心心相印;作业是一种育人态度,让素养与文化共同发展。学科育人视角下,英语作业应是有宽度的,听说读写看,通过丰富的作业类型,锻炼多种语言技能。英语作业应是有深度的,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让知识与素养同步发展。英语作业更应是有温度的,以学生为主体,以育人为目标,坚定文化自信,涵养家国情怀,让孩子们心中有梦,眼中有光,成为一名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家国两相依
家国情怀
但为家国 无问西东
略谈“家国情怀”
“五老”情怀
“珠”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