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下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育
2023-10-23肖延华
肖延华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马神庙街小学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核心素养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在当前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人才培养已经成为国家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是学校教育的前行方向。小学阶段是成人、成才的关键时期,尤其小学数学教育关系着学生的未来发展,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形成有很大影响。作为一线数学老师,一定要站在时代发展的最前沿,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积极渗透数学素养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只有重视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更好地提高整体教学质量。核心素养、数学思维作为教学的重要部分,教师在开展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深入探索,提出科学的教学策略,从而保证学生的知识体系不断完善、学生数学素养不断提升,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解读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内涵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基础教育,也是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先决条件,是数学基本价值观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关键能力的呈现。核心素养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目标,其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新课标也对核心素养培育提出明确要求,即核心素养是学生能力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学科教学中必须进行渗透的主要内容。因此,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要目标,教师必须深刻理解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积极地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特质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其目的是解决实践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特质可以定性为实用性和发展性。实用性指学生的行动能力。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将知识通过实践进行内化与迁移。发展性指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拓展知识和填补空白的能力。拥有数学素养的学生,可以看到解决数学问题的隐藏条件,并思考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数学素养的发展与实践发展相辅相成。因此,教师必须重视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育,注重其发展性和实践性,以促进学生数学素养的有效培育。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意义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意义重大,能够助力学生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掌握了数学基本知识后,学生可以正确理解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含义以及数学在某些情况下所代表的数量关系,从而能够从数学知识中总结数量规律。小学数学素养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维、数感、分析、建模和空间等能力,对全面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作用很大。
(二)能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
新课标非常重视小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当学生具备了这些数学思维能力之后,他们生活中出现的数学问题会迎刃而解。比如,面对简单的生活中购物问题,学生会自觉地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进行解决,明白购物数量与单价之间的关系,借助生活化情境,实现了数学知识的迁移,确定如何理性、科学地购买商品。学生也可以基于自身经验和已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论证、总结和综合分析数学问题的规律。
三、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策略
(一)树立生本理念,完成教学目标
首先,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小学生在对事物进行认知时,通常采取由整体到局部的方式,能够根据事物的现象观察进行深入探索,了解事物的本质,是一种形象具体思维向逻辑抽象思维的转换。因此,教师在设定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应当遵循学生相应的认知规律,更好地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在“抽屉原理”这部分内容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观察和模拟过程,了解抽屉原理的具体探究步骤,再根据其原理展开相应讲解。这样的方式能够更好地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进而更快速地达成教学目标。
其次,尊重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都能受到数学思维的锻炼。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数学水平、情感接受态度以及自身的特点都有所不同,因此,教师应当尊重学生存在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分层教学,给予学生一定的弹性空间,进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
例如,在“稍复杂的排列组合”教学时,有些学生很快理解两件上衣搭配三件下装有6 种不同的搭配方法,有些学生并不能第一时间掌握这部分内容。此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深入教学,先让学生采取自己组合的方式,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之后进行习题训练,通过这样的方式保证每名学生都能理解所学内容。
(二)立足学生生活,培养探究意识
小学数学教材蕴含丰富的内容,如植树问题、行程问题、几何问题、重叠问题、烙饼问题等,这些问题对小学生而言理解较为困难,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往往直接讲解答案。这样的教学方法容易导致教师成为学生学习中的主角,学生只是单纯接收知识,没有进行主动思考,容易丧失学习兴趣,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将所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帮助学生了解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例如,在数学广角中“烙饼问题”教学时,为了有效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避免学生觉得学习内容过于枯燥,教师可以根据所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提问:“你们喜欢吃烙饼吗?在家里烙过饼吗?大家知道烙饼的步骤吗?你们愿意学习更快的烙饼方法吗?”通过这一系列问题有效地提高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兴趣,并将所学内容与自身生活相结合。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在课堂上进行小品教学的方式,利用一系列自制教具让课堂气氛更活跃、数学知识更具象,使学生在合作交流、探究解决中提升学习效果。
(三)拓展教学资源,提升学习效率
教材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而言十分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应增强自身对教材的理解,深入了解教材,掌握其内涵,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相关教学内容。教师还需要根据重点、难点设置相应的教学内容,建立匹配的教学目标,进而更好地使用教材。学校则应针对这方面内容给予教师相应任务,将教材中的内容进行编制,使其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当中。
其次,教师还应当对教学资源进行整合,让教学内容更为完善,避免因为自身知识储备不够而造成不好的教学效果。除此之外,还应当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认知,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帮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进而更好地达成相关教学目标。
(四)注重学生差异,开展个性教学
相较于传统的数学教材内容,新教材内容更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但是在思维方面却具备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基础进行个性化教学,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进而获得整体教学质效的提升。针对一些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应对其进行提升,如果一味地讲解基础内容,会导致其对数学失去兴趣;对于一些数学基础较为薄弱的学生,教师则要避免对其进行过于复杂内容的教学,否则容易让其无法理解,失去学习自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面观察,根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了解其实际的数学水平,再根据其水平采取适当的教学方式,保证每一个水平阶段的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获得思维锻炼,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行为特征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放手,给学生说的机会,鼓励学生将所思、所想“说”出来,建立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彰显学生主体地位,达到师生之间的互爱,消除学生厌学的抵触心理,让学生能将自己的思维过程流露出来,有效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分数应用题”教学时,教学目标要求学生进一步明确比和分数之间的关系,题目中的分数也可以表示为比的形式。“桃树是苹果树的4/7”,通过这一关键句,启发学生说出:桃树与苹果树的比是4:7;苹果树是桃树的7/4;桃树比苹果树少7-4/7;苹果树比桃树数多7-4/4;苹果树和桃树的比是7:4 等。
(五)创设有效情境,培养学生思维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融会贯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生活实例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实例教学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提升思维能力。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思考,使其思维更活跃,进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学生则充分利用自身的思维,在探究实践中实现对知识的迁移和转化,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上课前,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创设音频情境、图片情境、故事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例如,在“简便运算”教学时,对于题目中的他“第一天看到66 页,第二天又看了34 页,这本书一共234 页,还有多少页没有看?”题目中给出三种算法,问学生哪种更简便。而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读清题目,找准题目中的关键句,弄懂题目的意思,如题中的“看到”与“看了”是不同的概念。读懂题目之后再做题。反过来看,这个题目并不难,先观察题目,再看看这些数字之间有什么关系,最后分析怎样才能算得更快,并思考根据哪条定律思考的,进而将抽象的思维过渡到直观思维。
(六)运用小组合作,培养探究能力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学生在课堂上参与活动的机会较少,课堂中没有自由表达的机会,还有的学生不愿意思考。为此,在教学改革背景下,教师需要做好备课,在课堂上创造适于学生学情的课堂环境,激发学生合作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例如,在“圆锥的体积”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三组,分组准备等底等高、等底不等高、等高不等底的圆锥、圆柱与量杯(圆锥和圆柱为容器),要求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量杯内液体的不同,通过小组成员一起动手实践进行实验探究,组员之间思考讨论,进而提高学生思考能力,增强团队协作意识,探索出圆柱与圆锥的体积关系,即若圆锥与圆柱等底等高,则圆柱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进而推导出圆锥体积计算公式。
(七)重视评价方式,激发学生信心
在传统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更重视知识讲解,忽视对学生的激励评价。而小学生贪玩、好奇心旺盛,我们可以创设情境,开展游戏教学,让学生参与其中,并及时认可学生、赞美学生,尤其需要帮助那些积极性较低的学生建立自信,鼓励他们尝试参与,只要他们敢于提出观点,无论对错,都应对其积极的课堂表现行为给予认可,赞美其回答问题的勇气。可见,通过教学情境创设、开展游戏化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参与其中,这样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能真正开阔学生的思维,使其在被认可的情况下学习,促进思维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课堂达标训练时,对以往不能达标的学生,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可以说“这次达标测试的结果还行,达标了。但是我们不能够停留在达标的基础上,要迎头赶上。老师看你对基础知识的掌握非常好,以后还需要注重练习与提高。将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练习来强化,这样才能够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这样对学生既有鼓励又有要求的评价方式,学生更加容易接受。
四、结语
总之,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学生的成绩,“灌入式”的教学方法已不能适应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制约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在不断深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创新教学手段,探究有效的教学方法,创设情境,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教师要了解学生,与学生及时沟通,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创新激励评价方式,不断反思、总结教与学的过程,促进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