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背景下《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的探索与实践
2023-10-23李煜
李 煜
(宁夏理工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 753000)
在新文科的背景下,高校正在不断地开展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等的教学建设、探索与实践。日语专业作为高校的外语类专业,在时代的洪流下,也需要不断地去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日语教学的教学方式以及课程思政。
一、背景及《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介绍
2019年,教育部和科技部等13个部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和新文科建设[1]。截至2023年8月16日,在中国知网上,以“新文科”为主题,可搜索到论文数共有4,890条[2]。新文科是教育领域热门的话题。2003年,何克抗倡导了开展混合式教学[3]。受疫情影响的加持,各线上教学平台涌现、优化,支撑混合式教学的线上资源更是浩如烟海。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论述,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基于此,高校不断的开展新文科、混合式教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建设探索与实践。在AI技术日新月异的变化下,日语专业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日语专业的课程,更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断地探索新文科背景下混合式的日语教学及课程思政。
《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四课分为导入、学习的重点、导入文、正文、作业介绍、新的单词、学习指南、文法的讲解、课外读物九部分组成。其中,重点为正文,除课外读物以外的七个部分皆为正文服务。第四课的正文文章以“小孩子的时候,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的问卷调查为切入点,最终引出“小孩子时对人的看法是正确的”的观点。导入针对正文提出相关问题,引出下文的同时,锻炼学生的日语口语表达能力。学习的重点说明本课的重点,为学生指引学习的方向。导入文帮助学生了解正文。正文侧面设有对正文内容的提问(此部分下文提到时省略为“正侧提问”来使用),加深了解正文的基础上,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习指南用于帮助学生理解正文,学生可以通过做学习指南确认自己是否明白了正文。
本课程的课程目标可分为三维目标:内容目标为读懂正文篇的内容等;技能目标为锻炼学生听说读写译的技能等;素质目标为增加学生的文学赏析能力、思辨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体系等。
《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作为日语专业大三学生的使用教材,为助力课程改革,在课程思政方面有着自己的特色。基于此,本论文欲以《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四课为例,探讨新文科背景下日语专业课程的混合式教学与课程思政。
二、以产出为导向的《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的探索与实践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其根本目的就是能使用日语语言与人进行交流。导入、学习的重点、正侧提问和学习指南都是很好的工具。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利用这几部分辅助教师,以产出为导向,锻炼学生的口语能力。
以学习指南的第三题为例:“捕捉笔者的主张”一题,通过本题,可以让教师了解学生有没有理解正文的意思及其内容。在确认学生理解的基础上,可以锻炼学生的主旨概括、逻辑思维能力等;另一方面,学生对“捕捉笔者的主张”的日语的陈述,可以锻炼学生的日语口语能力,确保学生的口语产出能力。
同时,如果课时量不足,教师可以用写的方式,让学生做“捕捉笔者的主张”一题,将产出的重点,从口语能力转变成读写能力、翻译能力…
以产出为导向,不仅仅是产出日语,还应该为问题产出答案。以问题为导向,不仅仅是“笔者主张”“主旨大意”之类的问题,还应包括现实的问题、社会的问题。这便是说,需要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发掘课程思政。
三、《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的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教师近年来的重点课题之一,是时代赋予教师的责任。教师在讲解《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四课时,可以利用单词和正文深挖教学思政的内容。
就单词而言,教师在讲解单词时,例句、日语解释等都是很好的课程思政的素材。这些素材在为学生讲解单词时,自然而然地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并不需要教师生搬硬套。教师在讲解“秉性”一词时,可以使用宇治拾遗物语里的例句,以此为依托,让学生了解日本文学,拓展学生的日本文学素养。在讲解“贪污”一词时,可以列出贪污罪的法条,以此让学生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律素养,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在讲解“组织”一词时,可以引用正文中出现的“森林组织”一词,让学生与“中国林学会”进行对比,引导学生了解中日文化的异同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了解文化对比类的论文要如何构思,为一年后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给予铺垫。除以上例子以外,还有很多的单词可以进行课程思政。日语课堂,不仅仅是学生在习惯日语思维,教师也是在习惯将课程和思政相融合,一旦形成了这样的融合的思维,课程思政就不再是一个任务,而是一种习惯。
就课文而言,在讲正文时,教师可设置辩论赛。对正文的“小孩子的时候对人的看法是正确的”进行思考。对于作者的意见,将学生分为赞同方和否定方,进行辩论。通过辩论赛,学生对于认知、社会化等方面的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同时,以辩论的方式对作者主旨进行思考,以图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表达能力,增强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协作等能力。考虑到学生的日语水平,为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用中文进行辩论。第一轮中文辩论结束后,再行进行第二轮辩论。第二轮让学生将刚刚自己表达的话用日语再次进行辩论。对于没有进行演讲与辩论类课程的学生,此次辩论,教师可以按照正规辩论赛的方式,设有表达观点的一辩、总结陈词的五辩、司仪等角色。在帮助学生锻炼日语水平、训练辩证思维的同时,让学生了解演讲与辩论,为后期开展课程进行铺垫。在导入时,教师可以询问学生小孩子时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在辩论赛后,教师可以询问学生现在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与导入形成闭环。引导学生得出“不忘初心”的结论。同时,现在的学生对于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受大环境的影响,有部分的学生,会说:想要成为有钱人。对于这个答案,教师可以先行询问学生为何要成为有钱人,是不是真的想要成为有钱人,以及如果真的想要成为有钱人需要怎么做。通过这些问题,引导学生得出“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思考”的结论。教师如果直接否定学生的想法,不能保证可以说服学生,还可能使得学生产生逆反的心理,觉得教师都是在说大道理。所以需要使用引导的方式,引导学生使用正确的手段,获得自己想到得到的东西,而不是一味地去否定和批判。
除去单词和课文,语法、习题、课外读物等的部分也可以进行课程思政,只要想要去课程思政,就能发现它时时刻刻地陪伴在教师和学生的身边,甚至是课堂上随口的一个例子、一件趣事,都可以发人深省。课程思政,不仅仅是让教师时时刻刻地在思,实际上,更是要引导学生时时刻刻地去思。
在进行课程思政的同时,可以发现,教师不仅仅在进行日语的教学,也同时在向学生传输社会学、教育心理学等方面的内容。在新文科的背景下,学科的交叉融合是大势所趋。
四、学科交叉融合下的《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的教学
新文科提倡学科的交叉融合,文科与文科的融合、文科与理科的融合。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日语作为文科类目下的课程,要不断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不断增加自身知识能力素养。因此,对于文科与文科的融合,就微观层面而言,《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四课的课文内容,能很好地与法学、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文学等学科的知识有机统一。
在讲解单词“受贿”时,展示了“受贿罪”的词条,利用日语将受贿罪进行翻译,是将日语和法学、法律进行了结合。其次,上文也有提到在讲解单词“秉性”一词时,教师可以使用宇治拾遗物语里的例句,在讲解例句之外,可以为学生介绍宇治拾遗物语及其文学背景。为学生拓展文学素养的同时,为日本文学类课程提供前期铺垫,将日语和文学相结合。
在进行辩论赛时,“小孩子没有进行社会化”是学生根据网络资料调查说出的语句,根据“社会化”一词,教师可以扩展法学、社会学的知识,将日语教学和法学、社会学相结合。同时,学生在辩论赛中,套入了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的小辩论,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翻译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用日语解释人性本善与人性本恶。在传输中国声音的同时,将哲学与日语进行交叉。
在讲解课外读物里的“近代教育制度”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介绍近代教育制度,也可以让学生自行学习,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的同时,将教育学与日语教育相统一。
最后,正文选自大江健三郎的《在自己的树下》。教师可以拓展大江健三郎的生平及其文学背景,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日本的近代文学。将日语与日本文学形成统一。
除文科类的相融合外,也可以与理科类进行结合。除了让学生制作PPT、使用电脑上交辩论赛的感想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正文中提到的一样,制作调查问卷,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进行数据录入,再根据录入好的数据,利用EXCEL工具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可以制作饼状图、树状图等图表,为辩论赛提供证据支撑。制作饼状图、树状图等图表,对于现在的大学生而言,不是一件难事,同时,这些技能,也是之后就业所需的技能。而这些步骤,在研究生的阶段,需要更加科学和严谨,但是在本科阶段,可以先行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也为大四的毕业论文做一个铺垫。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进行研究伦理、统计学的简单的介绍。形成文科与理科的交叉融合。更进一步,教师可以让学生尝试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等类型的国家数据,寻找可以成为辩论赛材料的数据。大数据发展至今,智慧化、数据化、AI化是未来的趋势,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多多利用高新科技,让学生跟上时代的步伐。
以上的交叉融合,是就教学的微观层面而言的。就宏观层面而言,语言+计算机、语言+旅游等“语言+”的项目在高校逐渐铺开,为日语专业的学生提供更多的可能。
日新月异的高科技,不仅仅需要学生适应,也需要教师适应,教学适应。经过疫情三年,教师的教学手段已经不能完完全全地回到以前的传统式线下教学模式,教师的教学进入了线上线下相混合的新阶段。
五、混合式教学下的《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的探索与实践
疫情之前,做混合式教学的困难之一就是没有足够的资源,但是受三年疫情的影响,大量的线上资源出现在了网络上。学生想要学习些什么内容,不一定非要教师进行教授,可以自行在网上寻找。这些网络资源可能比线下的老师讲的还要好,还要生动有趣。为教师开展混合式教学提供了资源的支撑。在高校的课堂,不仅仅是讲授知识,更是要让学生知道如何去学习,能够进行自主的学习。另一方面,高校的线下课程受课时的影响,部分的内容需要被精简、取舍。舍不一定意味着不要,教师在取舍的时候,可以将舍的部分的内容,让渡给学生自学,让渡给在线资源。而且,学生除了可以在课后利用线上资源自学,也可以利用线上资源进行预习,使教师的线下课堂能更加灵活、有效率地进行。因此,混合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已刻不容缓。
除《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自带的数字化平台,钉钉、云班课、学习通乃至中国大学慕课平台等资源都是教师可以利用的教学手段。教师在讲解单词时,可以利用自带的数字化平台让学生先行预习读音,也可以利用微课先行让学生自学,在之后的线下课程里,再行对重点的单词进行讲解,在让学生对单词的印象更深刻的同时,也可以减轻教师的学时的压力。同样,在讲解语法时,教师也可以先发布任务,将微课等优秀的资源先行发给学生,让学生先行预习,在预习的基础上,到了线下课程,教师对预习的内容进行提问,对重点、难点以及学生有困难的地方进行讲解。如单词讲解一样,这样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印象深刻的同时,使教师的线下课程更加的高效化。高级阶段的日语语法,与初、中级阶段不同,如动词连用形、被动态这样的成系统的需要教师详细讲解的语法,基本上是没有的。且大三阶段的学生已经有了两年的日语学习经验,对于自学日语词条,并不是不能完成的任务。因此,高级阶段的语法,可以充分利用混合式教学,为教师的授课减轻负担的同时,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仅仅是单词、语法、课文等的知识可以进行线下线上相混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样,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平台,将作业进行数字化,将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与日语学习相统一。
结语
至此,可以发现,不论是新文科、还是产出导向或是课程思政,它们都不是独立的个体,是彼此相互融合的存在。不是说今天教师进行了课程思政,就不能产出导向,或是说今天教师进行了产出导向就不能混合式教学。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些教学方法、教学理念都是希望将学生培养为国家需要的人才,培养成有着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国之栋梁。日语专业作为外语类专业,在国家需要将声音传播出去的今天,更需要积极地去探索与创新。本论文以《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第四课为例,进行了日语类课程在新文科背景下,对混合式教学和课程思政的探讨,不仅仅是《新经典日本语高级教程第一册》,还有更多的教材和资源,值得教师去挖掘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