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象学视域下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
——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
2023-10-23江弘
江 弘
在当今中西哲学研究中,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是受到关注的研究重点。瑞士学者耿宁(Iso Kern)的专著《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①耿宁:《心的现象——耿宁心性现象学研究文集》,商务印书馆,2012。和《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②耿宁:《人生第一等事——王阳明及其后学论“致良知”》,商务印书馆,2014。在这一研究领域进行了讨论。国内许多学者也进行了相关研究,如陈来老师所著的《有无之境——王阳明的哲学精神》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4 页。一书中就包含了从现象学角度对阳明心学进行诠释的内容。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最深刻地体现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之间的关联。意向性理论是现象学的核心,认为意识活动以朝向对象的意向性为根本特征,意识活动的对象是在意向行为中被构造的;而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强调“心外无物”,“物”不能脱离于“心”存在,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具有某种不谋而合的关联,这为从现象学角度解读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
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可以由《传习录》中的“四句理”概括:“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四句理”中的最后一句“意之所在便是物”,是阳明心学心物关系的核心观点,解释了“心外无物”的心物关系何以可能,也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关联最紧密。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的意向性理论分析,以及对“意”“物”以及心物关系的现象学解读,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阳明心学中的心物关系,并阐发心物关系的伦理学意义。这种分析与解读方式或许能带领我们更加接近阳明心学的核心,深入理解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丰富中西哲学研究的可能性。
一、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意”的分析——“心之所发便是意”
阳明心学的“四句理”中有三句都涉及“意”的概念,足见“意”这个概念的重要性。④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4 页。因此,理解“意之所在便是物”一句,必须先理解“意之所在便是物”中“意”的概念。王阳明对于“意”的解释受到朱熹的极大影响,对于“意”的理解与朱熹是十分接近的。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4 页。朱熹的 “意者心之所发”(《语类》五)与王阳明的“心之所发便是意”,都认为“意”是“心”的一种“已发”状态,因而对于“意”的理解又必须追溯到对于“心”的理解,以及“心”和“意”之间的关系。
王阳明在“四句教”中说“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传习录》下),认为“心”是一种无善无恶的本体,可以产生有善恶之别的“意”。具体来说,“心”有“未发”和“已发”两种状态,“前者是表象、思虑、情感未发的阶段或可能性,后者是它们已经发生的阶段或现实性”⑥倪梁康:《客体化行为与非客体化行为的奠基关系再论——从儒家心学与现象学的角度看“未发”与“已发”的关系》,《哲学研究》2012 年第8 期,第28-35、128 页。。“心”处于“未发”状态之时,如“耳目无所睹闻,众窍俱翕”(《传习录》下),此时“意”还未产生;而“心”处于“已发”状态之时,如“耳目有所睹闻,众窍俱辟”(《传习录》下),“意”就产生了。总之,“意”是“心”的“已发”状态,是“心”的运作活动,代表着外感、意念、意欲等种种意识。
根据陈来先生的分析,王阳明将“意”分为几类:一是指外感,“指作为知觉主体对于外部刺激所做的反应的感觉意念”①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5 页。,比如“其虚灵明觉之良知应感而动者,谓之意”(《答顾东桥书》)。二是指意念,指“作为内在欲求的另一种意念”②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5 页。,比如“意在于事亲”“意在于治民”(《传习录》上)。三是指意欲,“指某种实践的意向,一种主动的、积极的、要求有所作为的意”③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5 页。,比如 “意欲温凊、意欲奉养者,所谓意也,而未可谓之诚意”(《答顾东桥书》)。
尽管“意”可以分为外感、意念和意欲,但这些不同的 “意”本质上都是意识活动,并且这些意识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些事物的,无论这些事物是所感之“物”,还是像“事亲”“治民”这样的“事”。阳明心学中的“意”的特征,与作为意向性理论核心的“意向性”特征不谋而合。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认为,意识活动总是意向着某些事物,这是意识活动根本的“意向性”特征。同时,被意识活动所意向的某物是意向行为所构造的对象,这又与下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物”的分析有着紧密关系。
二、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物”的分析——“意之所在便是物”
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中讨论的“物”,并非一般意义上的“物”,而是作为“意之所在”的“物”。在一般意义上,“物”总被理解为独立于意识主体的客观实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中谈论的“物”常常被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物”,阳明心学“心外无物”、心物一体的观点也经常因此被误解和批驳。实际上,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中讨论的“物”并非一种客观实在,而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关系实在,是建立在心物关系基础上、只有在心物关系中才能理解的“物”。我们可以结合上文对“心”和“意”的意向性理论分析,通过对 “岩中花树”典故的现象学解读,理解阳明心学所讨论的 “物”的内涵,明晰“物”如何作为“意之所在”而存在。
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传习录》上)
“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一句,并没有否定 “此花”的客观存在,而是说这时候由于“未看此花”,“心”处于“未发”的状态,作为“心”的“已发”状态的“意”还不存在,因此“心”无法通过“意”朝向、把握“此花”,“此花归于寂”而无法通过“意”向“心”显现出来;而“来看此花时”,“心”已经处于“已发”的状态,作为“心”的“已发”状态的“意”存在了,因而“此花”通过“意”向“心”显现出来,“颜色一时明白起来”。对于“岩中花树”典故的这种解读,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是一致的。意向性理论认为,只有当事物被“直观”给予,被意向行为所捕捉的时候,才能在意识中显现出来,成为意识活动的对象。同时,作为意识活动对象的事物是被意向行为所构造出来的,不能离开意向行为而单独存在,离开意向行为的客观存在是现象学所要悬搁的。而借助意向性理论理解“此花不在你的心外”,就是说谈论“此花”时,谈论的不是作为客观实在的“此花”,而是对“心”的显现、通过“意”被把握的“此花”,它根本上是“心”通过“意”所构造的对象,不能脱离 “心”而存在,因此“此花”不在心外而在心中。
如此看来,阳明心学所讨论的“物”是一种关系实在,它建立在心物关系的基础上,只有在心物关系中才能被理解。实际上,阳明心学所讨论的作为关系实在的“物”,主要指的是“事”,“即构成人类社会实践的政治活动、道德活动、教育活动等等”④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8 页。。作为关系实在的“物”只有在心物关系中,即“在与意识、意向相关的结构中才能被定义”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8 页。,是不能够脱离意识主体的。“正如我们日常生活中看到的,一切活动(事)都是意识参与的活动,在这个意义上,离开主体的事物是不存在的,即‘心外无物’。”⑥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8 页。阳明心学所讨论的作为“意之所在”的“物”有两种,“既包括意所指向的实在之物或意识已投入其中的现实活动”⑦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48 页。,主要指的是后者,这为下文心物关系的伦理学意义阐发提供了基础。
三、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心物关系的分析——心物关系的伦理学意义
通过上文的分析,阳明心学的“意”是意向着“物”的“意”,而“物”是“意之所在”,阳明心学通过“意之所在便是物”将心物联系起来并合为一体,“心外无物”的心物关系得以可能。这是一种接近现象学意向性理论的进路。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的现象学进行分析,首先可以发现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具有认识论意义。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结构中,主体与客体的对立被打破,二者在意向性中建立起不可分割的联系;而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中,心与物的对立由“意”打破,“意”是“心”的“已发”状态,而“物”则是“意之所在”,“意”将“心”与“物”联系为一体。可以说,在认识论层面上,王阳明“敏锐地洞察到了人类意识活动及其对象之间的意向性结构关系”①张清民:《阳明哲学是东方存在主义现象学》,《哲学动态》2000 年第1 期,第33-34 页。。“王阳明的哲学体现了典型的东方式的‘天人合一’思维的特征,是一种不完全等同于传统中国哲学又有别于现代西方哲学的东方存在主义现象学。”②张清民:《阳明哲学是东方存在主义现象学》,《哲学动态》2000 年第1 期,第33-34 页。
实际上,通过对“意之所在便是物”中的现象学的分析还可以发现,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不只具有认识论的意义,它最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所具有的伦理学意义。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并不关注客观实在的“物”本身,而是关注意识主体是如何把握意识中呈现的“物”,本质上关注的是意识活动、意向行为本身;同样的,在阳明心学中,“物”是建立在心物关系上,只有在心物关系中才能理解的“物”,是作为“意之所在”的“物”,对“物”的讨论最终回归到心物关系,乃至回归到“意”本身。而阳明心学对于“意”的关注具有重要的伦理学目的,这是有别于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的地方。“现象学体现了西方哲学一贯的知识论取向,而阳明心学则代表了中国哲学固有的道德论传统。”③欧阳谦、Shao Yanan:《“心即理”的意向性诠释——从现象学看阳明心学》,《孔学堂》2015 年第4 期,第98-105、256-267 页。
王阳明在“四句教”中说“有善有恶意之动”(《传习录》下),说明“意”是具有善恶之别的,而“物”是“意之所在”,于是“意向行为本身决定着作为对象的物的性质”④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50 页。,“意念是决定事物道德性的根源”⑤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50 页。。对于王阳明来说,“物”是否具有某种客观实在性不是重要的问题,而“物”在其中构成的“意”是否具有道德性才是重要的问题。“对于阳明的目的而言,物不是主要以指现实的东西,而是指意向之物,由此最终回到‘意向的道德性’(康德)上来,为阳明的格心说提供理论基础。”⑥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55 页。如上文所述,阳明心学所讨论的作为关系实在的“物”,主要指的是“事”,即构成人类社会实践的政治活动、道德活动、教育活动等。“物”所指的种种活动可能是实现的也可能是未实现的,它们是否具有实践的道德性,最终要回归到“意”的道德性问题上去。“在这个意义上,阳明可以发展出一套现象学的伦理学。”⑦陈来:《有无之境——王阳明哲学的精神》,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第55 页。
四、结语
现象学与阳明心学之间的关联,最深刻地体现在现象学的意向性理论与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之间的关联,这种关联为从现象学角度解读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提供了一种可能。“意之所在便是物”是阳明心学心物关系的核心观点,通过对这一观点的意向性理论分析可以发现:在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中,“意”是“心之所发”,代表着意向着某物的外感、意念、意欲等意识;“物”是“意之所在”,建立在心物关系的基础上,不是客观实在而是关系实在,主要指的是作为意识参与的活动的“事”。阳明心学的心物关系不仅具有认识论意义,还具有极其重要的伦理学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