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对黄褐斑MASI 评分、氧化应激及负性情绪的影响

2023-10-22李利霞张冠锋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10期
关键词:换肤微针果酸

程 帅,李利霞,张冠锋

(1.漯河市中医院 皮肤科,河南 漯河,462099;2.漯河市中医院 门诊部,河南 漯河,462099;3.漯河市中医院 疼痛科,河南 漯河,462099)

黄褐斑属于皮肤科较为常见的病症,在日光照射下加重并持续存在,多与黑色素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水平密切相关[1]。社会环境污染,手机及电脑普及,人们生活压力大,情绪不稳定等诸多因素都可能会引发黄褐斑发生。女性多发此病,一般病程较长难根治,表象为斑界清楚,面积分布不均,多呈现淡褐色至深褐色斑片,多生长于前额、面颊、鼻梁及口周等部位,无特殊临床症状[2]。黄褐斑严重影响美观,对患者心理造成了一定影响,且该病易反复发作,一般的治疗方法无法突破皮肤角质层,难以达到理想临床效果,对患者正常生活也造成了严重影响。临床常采用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Melasma Area and Severity Index,MASI)评分评价黄褐斑的严重程度,评分越高越严重。对黄褐斑的常用治疗方法有口服药物或局部外用药物及中医中药等,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增加皮肤对外用药物的吸收力,经皮给药技术包括超声波、点阵激光、微针等逐渐应用于临床,这些方法虽然对黄褐斑可在一定程度上发挥效果,但存在效果不明显,操作应用复杂及创伤面大、易出现不良反应等不安全因素[3]。纳晶微针是新兴的美容促渗技术,相比传统微针损伤更小,无痛安全,应用简便[4]。因果酸渗透性强,而且分子量小,可快速被皮肤吸收,改善色素沉着,果酸换肤已经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黄褐斑[5]。目前临床治疗中,通过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对氧化应激、MASI评分、不良反应及情绪指标的研究暂无,故本文以此为创新点,探讨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对黄褐斑的作用机制,为临床治疗黄褐斑提供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2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确诊黄褐斑的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不同分为对照组(47例)和研究组(51例)。对照组年龄26~45岁,平均年龄(35.42±5.51)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11±2.75)年。研究组年龄25~47岁,平均年龄(36.14±6.83)岁;病程0.5~9年,平均病程(3.56±3.44)年。两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了解本文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符合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标准。

1.2 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25~50岁,女性;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标准;雌激素水平正常;患者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存在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患者;治疗区患有皮炎、湿疹及疱疹等感染性疾病的皮肤病患者;果酸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精神系统疾病患者。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方式,患者口服维生素C含片,0.3克/次、3次/天,维生素E胶囊0.1克/次,3次/天,同时,配合复方维A酸霜早晚涂抹。

研究组:采用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法。对患者先进行皮试,确认患者无不良反应后,仰卧,操作者持选择3DL-Z型纳米微针以150μm为纳米触肤点长度,速度均匀,按照患者面部肌肉纹理进行从下到上及由内到外的精准无菌操作,以手术局部皮肤颜色潮红为标准,对皮损区加大刺激,控制在渗血标准以内。手术结束后,为减轻红肿,用生理盐水浸泡纱布,湿敷20min后,对受术部位进行再次清洁;取15%浓度的果酸对患者额头、脸颊、鼻子及下巴处均匀涂抹停留3min,喷上中和液。再观察患者的耐受度,重新使用25%的果酸对患者额头、脸颊、鼻子及下巴处均匀涂抹后停留3min,喷上中和液,结束后为患者做冰敷30min,以减轻痛感。每周一次,4周为1个疗程,手术完成后嘱咐患者注意皮肤的保湿和防晒,禁止涂抹美白祛斑类药物,口服维生素E和维生素C。

1.4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氧化应激指标: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4mL,高速离心机以2000r/min的转速对静脉血进行离心6min,取上层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患者血清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P-Px)水平。

(2)比较两组MASI评分:皮损颜色深度(D)和颜色均匀性(H)共0~4分,0分代表无,1分代表轻度皮损,2分中度,3分重度,4分极重度。皮损面积分为四部分,前额(F)、左MR)、右面颊(ML)分别占比30%,颏部(C)占比10%。皮损分布的区域占比评分(A)共0~6分,0分代表无,1分代表<10%,2分为10%~29%,3分为30%~49%,4分为50%~69%,5分为70%~89%,6分为90%以上。MASI=0.3A(D+H)F+0.1A(D+H)C+0.3A(D+H)ML+0.3A(D+H)MR。患者的总分是48分,记录患者治疗前及第1/2个疗程MASI评分情况,与黄褐斑严重程度呈正比关系。

(3)记录两组影响安全性的不良反应:皮肤色素脱失、色素沉着为严重不良反应,皮肤干燥发红及红肿为一般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100%(严重不良反应+一般不良反应)/患者人数。

(4)消极情绪指标:焦虑自评量表(SAS),50~59分表明焦虑症状轻度;60~69分表明焦虑症状中度;大于69分表明重度,分值高低与焦虑症状轻重成正比。抑郁自评量表(SDS),<50分为无抑郁;50<轻度抑郁<60分;≥60分为中度以上抑郁。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软件统计,临床资料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数据应用 (±s) 表达,组间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血清SOD、GSP-Px水平显著上升,血清 MDA水平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1,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GSP-Px 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OD、GSP-Px 指标比较(±s)

注:与护理前相比,*P <0.05;

图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DA 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MAS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2个疗程后研究组患者MASI评分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s,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ASI 评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

对照组不良反应率是8.52%,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是17.65%,两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n(%)]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极情绪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对SAS及SDS评分显著降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图3,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极情绪比较(±s,分)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极情绪比较(±s,分)

注:与治疗前相比,*P <0.05;

图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消极情绪比较

3 讨论

黄褐斑的临床诊断较为简单,但病症顽固,一直以来疗效不明显给医生和患者造成困扰,病因呈现复杂性,化妆品刺激、紧张、熬夜、劳累等可能都会使皮损加重,而且患病率呈现出递增趋势,逐渐年轻化[6]。当前临床采用的常规治疗方法虽可一定程度改善病情,但很多患者治疗后容易复发,预后不良,黄褐斑的管理对治疗医师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7]。微针首次应用于透皮给药领域,随着医疗不断进步,微针技术开始应用于皮肤美容。纳晶微针作为微针的新兴发展技术,在患者表皮或表皮层下微创无数微小通道,突破皮肤表皮屏障,将药物途径通道渗透于皮肤肌理,蓄积到皮损区域,直接作用于病灶,提升治疗效果。果酸具有强渗透活性成分,涂抹于患处皮肤表面后,可穿透角质层,直接作用于黄褐斑病位,为患者重塑表皮,改善色素沉积,促进皮肤新生,改善皮损。将纳晶微针与果酸换肤联合起来,在微创手术促进创面修复的基础上,外涂果酸,提高创面的循环性,增殖分裂表皮细胞,对患者的皮肤表皮及真皮进行修复更新。本文通过收集实验分组,探讨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对黄褐斑MASI评分及安全性影响,以期为临床医学提供参考。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氧化应激指标得到改善,说明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可通过提高患者SOD、GSP-Px及降低MDA水平减轻病情。氧化损伤的重要指标之一MDA,MDA值越高,氧化损伤越严重,患者抗氧化能力的敏感指标包括GSP-PX和SOD,GSP-PX及SOD值越高,氧化损伤程度越轻。果酸多是从甘蔗汁、酸乳酪中提取出的水果酸,其活性成分可加速胶原蛋白的生成,清除痒自由基,将MDA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从而减轻氧化应激反应减轻对皮肤带来的损伤,降低黄褐斑形成。有研究显示,果酸对氧自由基及损伤物堆积有抑制作用,通过提高SOD、GSP-Px及降低MDA水平,减轻患者氧化应激反应[8]。在果酸联合调Q激光对黄褐斑患者氧化应激指标的研究机制表明,果酸通过促进患者表皮新陈代谢,增强弹性纤维增生,减少患者的皮肤水分流失,从而抑制氧化应激损伤[9]。有关果酸换肤报道,果酸能够减少角质细胞间的粘连性,降低角质细胞表层结合力,激活真皮成纤维细胞分泌功能,加速老化角质层脱落,促进新皮肤再生,MDA、SOD表达失衡会导致病情加重,是反映病情的重要指标[10]。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MASI评分下降,说明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可改善MASI评分,减小黄褐斑严重程度。人体皮肤角质层厚度一般在30μm左右,对人体皮肤起到保护作用,大部分外用化妆品或药物无法被吸收,从而影响皮肤的治疗及护理效果,而纳晶就是用微针打开皮肤吸收通道的一种方法。有研究结果表明,纳晶微针在患者皮肤角质层制造多孔道,穿透屏障保护,提高皮肤的药物吸收率[11]。果酸是一种羟基乙酸,渗透皮肤性强,打乱角质层细胞间的连通性,剔除多余角质层,破坏部分表层皮,更新表皮细胞。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可在微创手术基础上,发挥对角质层的强渗透性,提高胶原纤维表达浓度,锁住皮肤水分,保护皮肤免收损伤。有研究表明,低浓度果酸可松解表皮,高浓度果酸在表皮松解基础上,其通过活性成分乙醇酸清除表皮损伤,每天使用20%的乙醇酸和2%的苯二酚可以改善黄褐斑和细皱[12]。两组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无差异,说明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研究表明,单晶硅制成的纳晶微针,纯度接近100%,直径仅有人类头发的千分之一,可以对皮肤表面形成多细微孔道,耗时较短,增强药物吸收性,因纳晶微针直径小,对打开的通道可在20min内自动关闭,与传统的微针相比,损伤更小,安全性更高[13]。果酸换肤联合纳晶微针对黄褐斑的研究较少,在果酸换肤与中药面膜联合应用于黄褐斑的研究结果显示,取20%到70%浓度的果酸涂抹于患者面部,可促进表皮新生,去除色素沉着,减轻黄褐斑[14]。有相关研究报道,纳晶150μm微针更为细小,在实现药物良好吸收的前提下,避免损伤神经及血管,不会出现疼痛和出血症状,且通道短时间会自动闭合,除偶尔短暂红肿出现外,减少皮肤感染及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恢复较快,安全性更高[1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消极情绪得到改善,说明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可帮助患者弱化消极情绪,促进患者恢复。有研究结果显示,黄褐斑患者的情绪及睡眠与病情存在密切关联,很多患者患病后精神长期处于烦躁状态,多梦易醒,睡眠质量较差[16]。黄褐斑为色素沉着性皮肤病,病损主要累及患者的前额、颧骨、鼻梁和下巴,虽然黄褐斑对画着生理健康不产生影响,但由于斑症多生于面部,损害患者美观,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滋生消极情绪。有研究表明,纳晶微针通过快捷简便微创手术,患者通过对术前、术后黄褐斑分布情况的对比,直观感受到黄褐斑的减弱及消除过程,有助于消除患者焦虑或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治疗信心,提高生活质量[17]。果酸联合药物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果酸可促进真皮释放出更多的透明质酸,增强皮肤的保水能力,使皮肤柔润,其中的甘醇酸本身也具有美白作用,能降解色素[18]。纳晶微针的直观手术效果,联合果酸换肤的美白降色素疗效,减少对黄褐斑治疗的抑郁或焦虑心理,从而增强患者情绪稳定,提高治疗依从性。

综上所述,纳晶微针联合果酸换肤方法相较于常规激光手术法,可以调控患者氧化应激指标,改善MASI评分,减少患者不良反应等不安全因素,提高治疗满意度,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换肤微针果酸
再也不怕打针的纳米微针
“刷酸”能变美采用要慎重
富血小板血浆盒联合头皮微针引入生发液治疗雄激素性脱发
“刷酸”过度可致“烂脸”
逯俭运用微针强通法治疗项痹经验
油痘肌的换脸术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齐墩果酸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对胰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微针疗法在中风后抑郁症中的临床应用
熊果酸对肺癌细胞株A549及SPCA1细胞周期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