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 护理模式对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种植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2023-10-22吴黎霞陈瑞红杨艺敏

中国医疗美容 2023年10期
关键词:牙列种植体牙龈

吴黎霞,陈瑞红,杨艺敏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福建 福州,350004)

牙列缺损不仅对患者咀嚼、发音等功能造成不良影响,还可能影响其外貌美观度,不利于患者生理及心理健康[1]。临床治疗牙列缺损的方式较多,目前仍以种植修复作为改善咀嚼功能的主要方式,其可有效减轻组织受损状况,促进口腔修复,但由于治疗时间较长,在此期间患者会产生一定不适感,严重影响心理状况,难以保证治疗效果,因此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干预[2]。常规护理主要侧重于口腔功能恢复等生理方面干预,忽视患者心理需求,护理人员仅依靠过往经验提供服务,存在一定盲目性,效果不佳。PDCA护理模式(戴明环模式)将护理过程分为四个环节,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充分体现患者的主体地位,针对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提出有效应对措施,给予患者系统化服务[3-4]。基于此,本研究对80例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进行分析,旨在探讨PDCA护理模式对种植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行种植修复治疗的牙列缺损患者共计80例,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0)与对照组(n=40)。

纳入标准:①接受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治疗;②年龄在18岁以上;③符合种植修复相关指征;④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②合并严重传染或感染性疾病者;③合并其他口腔疾病(牙周炎、根尖周炎等)者;④口腔黏膜或牙齿初期稳定性较差者;⑤既往接受过口腔手术者;⑥合并心脑血管疾病者;⑦处于特殊时期(妊娠期、哺乳期、经期等)的女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实施牙齿种植修复,首先使用X线片对患者进行检查,对患者牙槽骨等情况(牙槽骨高度、密度、周围组织等)进行观察,确定患者是否能够进行牙齿种植修复。确定患者手术部位后,对其进行消毒处理,给予患者局部麻醉,麻醉药物起效后,对牙槽骨合适位置进行选择,使用电钻进行钻孔,注意孔洞与固定螺钉大小相符合,然后对孔洞进行清洗,植入螺钉,最后缝合软组织。术后4d常规使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手术1周后将缝线拆除。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患者入院后对其展开常规健康教育,术前详细介绍种植修复基本流程,协助患者完成影像学等检查,保证口腔处于清洁状态,同时评估患者心理状况,利用积极、鼓励性语言给予其心理支持,术后指导患者日常口腔护理,叮嘱其定期复查。

研究组给予PDCA护理模式干预,具体如下:(1)计划:由主治医师1名、护士长1名作为主要负责人员,带领组建一支专业的PDCA护理小组,5名组员均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并接受过专业培训(PDCA理论、技巧等),保证其在岗期间均考核合格;召开小组会议,通过搜索关键词方式,在数据库(维普、知网、万方等)中查找“牙列缺损”“种植修复”“PDCA”等相关文献资料,根据现有资料及过往经验,结合患者基本特征与需求,制定初步护理方案,采用头脑风暴方式,列举围术期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提出解决对策,制定最终护理方案。(2)执行:护理人员根据牙列缺损、种植修复相关内容,制作健康手册、动画视频、幻灯片等,保证患者均能够理解,并将其通过微信等方式发放给患者,结合手册、视频等内容,向其进一步讲解治疗过程中及术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说明术前、术后注意事项,如饮食等,列举治疗及恢复良好的病例,强调手术安全性,告知患者良好心态及积极配合对治疗效果的意义,并与患者共同探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尽可能满足其提出的要求,若患者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则由心理咨询师为其提供专业心理疏导服务;术前对患者口腔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做好牙齿清洁等工作,保证口腔处于卫生、无炎症状态,仔细核对患者信息及医疗器械、药物等,再次强调手术安全性,并指导患者进行深呼吸,促使其身心全面放松;操作前,护理人员将适量金霉素软膏等药物涂抹于患者口唇周围,严格遵守无菌要求进行操作,及时将口腔中血液、唾液等清理干净,保证手术视野清晰度,操作过程中给予患者冷毛巾冰敷等操作(间断性),同时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视频;术后对患者创口变化进行密切观察,给予其抗感染、止痛、消肿等药物,指导患者使用漱口水,讲解术后饮食注意事项,循序渐进增加食物硬度,避免使用辛辣刺激性食物,对患者进行日常口腔维护(刷牙、牙线使用)指导,强调剧烈锻炼的危害性,叮嘱患者按时复查。(3)检查:护士长作为主要负责人,监督、巡查护理方案实施、落实情况,及时发现存在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4)处理:定期召开小组会议,总结、分析当前阶段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产生原因,进一步调整、优化护理方案。

两组患者均干预1个月。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状态: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采用贝克抑郁量表(Beck Depression Inventory-Ⅱ,BDI-Ⅱ)、贝克焦虑量表(Beck Anxiety Inventory,BAI)评估,均包括21个条目,分值范围在0~63分,评分与抑郁、焦虑程度呈正比(与心理状态呈反比)。②牙龈指数:干预前、干预1个月后评估牙龈变化,采用0分(健康牙龈)~3分(牙龈明显红肿)计分方式,评分与牙龈健康程度呈反比。③并发症:统计两组种植体松动或脱落、感染、牙龈出血等发生情况。

1.4 种植效果判定标准

优:经X线检查显示,病灶及种植体恢复良好,未见松动状况,周围组织无红肿;良:经X线检查显示,病灶及种植体恢复尚可,种植体松动程度在Ⅰ度及以下,甚至无松动,周围组织虽见红肿,但程度较轻;差:经X线检查显示,病灶及种植体恢复较差,种植体出现明显的松动状况,周围组织红肿严重;种植优良率=(优+良)/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种植效果、并发症)用率描述,组间比较行χ²检验,计量资料(心理状态、牙龈指数)用(±s)描述,组间比较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缺损部位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2 两组种植效果比较

研究组种植优良率为97.50%(39/40),与对照组的80.00%(32/40)比较更高(P<0.05)。见表2。

2.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干预前,两组BDI-Ⅱ、BA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均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s,分)

2.4 两组牙龈指数比较

干预前,两组牙龈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有所降低(P<0.05),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4。

表4 两组牙龈指数比较(±s,分)

表4 两组牙龈指数比较(±s,分)

2.5 两组并发症比较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与对照组的25.00%(10/40)比较更低(P<0.05)。见表5。

表5 两组并发症比较[n(%)]

3 讨论

牙列缺损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包括外伤、牙周病、龋病等,同时还受到发育、颌骨缺损等影响,作为一种临床较为常见的口腔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5]。通常情况下,牙列缺损状况不会对患者生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更不会危及患者生命安全,但如果病情进一步发展,将导致患者口腔功能退化,影响咀嚼肌张力及下颌功能正常发挥,阻碍机体营养摄入与吸收[6]。作为临床治疗牙列缺损主要手段,种植修复技术能够给予患处充分支持,促进牙齿及外观美观度提升,增强牙齿功能,该术式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等方式,安全性较高,在多种口腔疾病中均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该术式属于侵入性操作,不可避免使患者产生一定不适感,引起恐惧、紧张等不良情绪,影响手术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预后[7-8]。

研究表明,种植修复围术期给予患者有效干预服务,能够提高患者舒适度,改善其心理状况,促进患者术后恢复[9-10]。常规护理主要采用健康教育、情绪安抚等措施对患者围术期进行有效支持,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消除肿胀等症状,但对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有效,无法满足不同患者需求,且难以及时察觉患者生理、心理变化,难以保证治疗效果[11]。PDCA护理模式以患者需求与实际情况为依据,制定个体化、整体化干预计划,强调患者为干预中心,严格按照护理工作不同环节(计划、执行、检查、处理)要求实施服务[12]。该模式及时对当前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归纳,不断完善护理方案,保证护理工作质量持续性改进,又在哦避免出现突发事件,减少医疗纠纷,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13-14]。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种植优良率为97.50%(39/40),与对照组的80.00%(32/40)比较更高。推测其原因,PDCA护理模式给予患者针对性健康教育,加深其对种植修复操作的了解程度,提高其重视性,促进患者依从性提升,保证手术顺利进行,从而提高种植效果。

本研究中,研究组BDI-Ⅱ、BA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更低。推测其原因,PDCA护理模式注重患者心理状态干预,不断强调手术重要性及安全性,借助榜样的力量,帮助患者树立治疗信心,减轻其心理压力,从而促进其心理状况改善[15]。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0.59±0.11分)牙龈指数与对照组(0.82±0.17分)比较更低。分析其原因,PDCA护理模式通过术前、术后对患者进行个体化口腔护理指导,如正确刷牙方式、牙线使用等,保证患者口腔卫生状况,防止细菌等造成口腔污染,同时给予患者冰敷、抗感染等措施,缓解牙龈红肿状况,有效降低牙龈指数[16]。此外,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0%(3/40),与对照组的25.00%(10/40)比较更低。考虑其原因,PDCA护理模式术前及术中给予患者有效心理疏导,通过指导其进行深呼吸,并结合患者理解能力等进行多元化(视频、幻灯片、健康手册等)健康宣教,有助于患者术前做好心理建设,使其能够以相对平稳的心态接受种植修复操作,有效缓解心理、生理应激反应,减轻手术刺激性,促进术后恢复,降低并发症风险[17]。

综上所述,在牙列缺损种植修复患者干预中,应用PDCA护理模式能够促进种植效果提高,改善心理状态及牙龈健康状况,对预防并发症发生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牙列种植体牙龈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毁容”警告:你的“牙龈线”正在后移
牙龈之伤
牙龈与牙齿
怎样呵护牙龈
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应用
种植修复与固定义齿修复对牙列缺损的治疗效果对比观察
微种植体与J钩内收上前牙后的切牙位置变化比较
短种植体在上颌后牙缺失区的应用分析
口腔种植修复牙列缺损142例临床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