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紫砂艺术作品《逸安赏瓶》的传统技艺和文人审美

2023-10-21张丹丹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3年9期
关键词:泥绘文人雅士鹌鹑

张丹丹

江南宜兴自古以来就有着“中国陶都”的美誉,7000多年的制陶史让这一片土地蕴藏着丰富的技艺传承和历史积淀。紫砂艺术作为独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经过紫砂匠人们的不懈传承和发展,融合了诸多的中国传统艺术元素,特别是在陶刻艺术的装饰之下,许多的紫砂雅器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之中,成为书房、客厅的陈列装饰,浓浓的书卷气息和金石味道赢得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对于中国文化感兴趣的朋友更加地喜爱其中的文人审美,能够把古代文人那种超然于物外,喜欢无用之用的特点展示得淋漓尽致。

这组紫砂艺术作品《逸安赏瓶》采用了非常别致的形态设计,再加上彩绘装饰的锦上添花,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紫砂艺术的完美融合,也能够从中体会到中国古人的生活方式和艺术审美。赏瓶作为我们日常生活之中常见的一种装饰,造型多样,风格迥异,这组赏瓶的瓶身采用了方圆结合的形式,器型可以一分为二,下面是一个斗方的形态,线条笔直之中微微带有一点弧度,让我们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传统器型的艺术审美和整体的把握,而上半部分则是在优雅弧线过渡之后的方口设计,两边的兽耳装饰也是威严之中流露出些许的灵动之气。对于赏瓶,我们最为关注的就是上面的泥绘题材。一瓶上面绘画兰花、太湖石、百合花和鹌鹑,另一瓶则是巨石、鹌鹑和谷子的组合。从画面的布局和形态的描绘等等方面,我们都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工笔画意的浓情流露,以及对作者深远的影响。鹌鹑作为画面之中的主题,作者把它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都演绎得栩栩如生,让我们能够感受到紫砂彩绘独特的魅力。从整体上来看这组作品《逸安赏瓶》,充满了中国古代文人雅士的兴趣选择,以及对美好安逸生活的向往之情,这样的作品陈列观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美好的祝福之情,也是一种不落于俗套的收藏选择,而且不同颜色的搭配和整体风格的塑造更加有利于传统紫砂艺术的表达,在别具一格的体验之中领略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鹌鹑,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禽类,它的形体似鸡,在古人的笔下头部比较的小,尾部则是光秃秃的,羽毛为赤褐色和暗黄色交织。鹌鹑的生活习性比较的抱窝恋家,所以有着家庭团聚的含义,而且它总是看起来憨态可掬,生机勃勃,从宋代开始,就是工笔画之中的重要题材,登上了大雅之堂。而这样具有艺术审美趣味的生物,如何更好地体现出它的文化价值呢?在紫砂这样一种材质上面得到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尽管鹌鹑的色彩比较丰富,但是紫砂天然的五色土能够提供很好的条件,让许多的文人雅士采用彩色泥绘的形式展示出来。再搭配其他的装饰,诸如具有浓郁江南气息的太湖石和清香一脉的兰花等等,都能够和鹌鹑形成和谐共处的画面。所以,“逸安”二字体现的是从古至今我们许多的文人雅士所追求的那种人生的态度,特别是隐逸之士,在仕途不顺的时候,希望能够借助文化的力量来涵养志气。唐代诗人李中在《留题胡参卿秀才幽居》之中写道:“竹荫庭除藓色浓,道心安逸寂寥中。扣门时有栖禅客,洒酒多招采药翁。江近好听菱芡雨,径香偏爱蕙兰风。”其中的安逸用竹庭、苔藓、兰花等等元素表现出来,和这对紫砂《逸安赏瓶》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在紫砂泥绘装饰的点缀之下,都表现出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审美,具有一种淡泊宁静的高雅之风,以及对于内心的关照和自省。

结 语

紫砂艺术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表现形式,特别是不仅仅局限于我们寻常所看到的紫砂壶,而是包含着许多紫砂雅器,诸如花盆、赏瓶、茶宠等等一系列的呈现,通过紫砂质朴的肌理和不同颜色的搭配,在陶刻、泥绘装饰等等元素的加持之下,带来了更多艺术创作的可能性和审美的全面提升。

猜你喜欢

泥绘文人雅士鹌鹑
鹌鹑与猎人
浅析紫砂泥绘作品“游鱼图”的工艺特色与文化内蕴
浅析紫砂泥绘装饰艺术的表现形式
歲朝图 文人雅士篇
古代文人雅士的合称
论紫砂壶“德韵”的泥绘艺术造诣
浅谈作品“中国龙”壶上的泥绘装饰应用
我孵出鹌鹑宝宝啦
鹌鹑街的秘密
鹌鹑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