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新发展格局: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

2023-10-21曹鹤鸣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2023年6期
关键词:格局经济发展

冯 刚 曹鹤鸣

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要求。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际,习近平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大战略构想,强调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一个理论课题,又是一个实践命题,需要从历史、理论、实践三重维度深刻把握其内在逻辑,充分认识这一路径选择的历史必然、理论支撑和实践要求。

一、历史逻辑:新的历史条件下的转变

从历史逻辑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自我扬弃的过程,新事物的形成来自对旧事物的扬弃。新发展格局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对改革开放以来逐渐形成的“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外向型发展格局的转变,主要表现在新的发展阶段对供需关系消长、发展质量提升、科技创新推进的认识和实践方面的深化。

(一)着眼供需关系消长

根据国民经济实际情况和发展预期不断深化对供需关系消长的认识,将供给侧或需求侧作为特定时期经济发展的重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观点的鲜明体现。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30 年内外向型经济发展格局构建的根本依据。

经济体制的转型和对外政策的转变,要求我国经济发展格局的转变。改革开放初期,在“对内经济搞活,对外经济开放”的发展方针指导下,相较需求侧,供给侧在供需关系中更为重要,党和政府一方面通过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以乡镇民营企业、个体劳动者等为代表的多种微观经济主体形成;另一方面则通过设立经济特区等方式重点发展对外贸易,积极吸引外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优秀人才,创办外资、合资企业,以激发市场活力,使市场经济的发展前景持续向好。

1992年,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通过金融体制改革、分税制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等一系列措施切实增强了市场活力,进一步推进构建外向型发展格局。2001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在“走出去”战略引领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在全球经济循环和国际分工中的作用和地位愈发重要,外向型发展格局基本形成,不过也存在供给能力不足、外需内需比例不均衡等情况。为此,“坚持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成为“十一五”期间党和政府的工作重点与解决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国内产能过剩等情况的重要举措,供需关系的重点也自然落于需求侧。

进入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为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的逻辑基点。习近平指出:“现阶段我国经济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已转化成结构性问题,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主要表现在供给结构不能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1](p.235)此次供需关系的消长变化在内容上主要表现为以结构调整为重点,通过供给创新满足需求、创造新需求,进一步催生新的供给形成,从而实现更高水平的供需动态平衡,相较于以往历次调整来说意义更为深远,是我国社会发展迈进新阶段,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

(二)聚焦发展质量提升

习近平指出:“抓住重点带动面上工作,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一贯倡导和坚持的方法。”[2]如何处理发展速度和质量的关系,成为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提出了在讲求发展质量的前提下加快发展速度的要求,他指出:“能发展就不要阻挡,有条件的地方要尽可能搞快点,只要是讲效益,讲质量,搞外向型经济,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心的。低速度就等于停步,甚至等于后退。”[3](pp.375)具体来看,以农业、能源、交通为重点加快经济建设是这一阶段的发展重点,旨在通过快速、优先发展上述基础性产业补强经济循环的薄弱环节,增强发展的后劲和可持续性。强调发展速度是尽可能争取时间、抓住时机,充分利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加快经济循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的必然要求,也是基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实际情况的客观选择。不过,若过于追求发展速度,缺乏对发展质量的关注,就难免会对经济持续向好的发展趋势造成影响。

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速度和效益的关系,既是20 世纪90 年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难点,也是这一时期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江泽民指出:“我们讲发展,难就难在把速度和效益有机结合起来。问题往往出在偏重数量扩张,单纯追求增长速度,而忽视经济质量,效益不理想,整体素质不高。”[4](p.462)相较于一味追求速度,强调发展质量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和基本施策方向。21世纪初,我国经济虽然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良好态势,但是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却逐渐增多。胡锦涛提出“把发展作为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关键,……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更加注重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5](p.365)的要求,强调转变发展观念、模式、质量等,促进经济运行良性循环,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成为当时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

习近平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了新时代。”[1](p.237)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不再简单以生产总值论英雄,经济发展速度也不再是衡量经济发展情况、评判经济发展势头的关键指标,而是更加追求发展质量、效益与可持续性,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促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四大要素之间畅通循环,实现经济发展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转变。

(三)稳抓科技创新推进

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重视推进科技创新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而且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增强。

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把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决策,把集中精力促进社会发展作为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把科学技术与经济建设密切结合、将科学技术视作生产力等,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关键和直接推动力,凸显科技创新蕴含的重要价值。

世纪之交,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推动世界科技革命,不仅丰富发展了科学技术的内涵,而且进一步增强了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联。江泽民指出:“我们进行科技创新,就是要使科学技术成为我国跨世纪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量。……必须抓住那些对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的重大科技课题,抓紧攻关,自主创新。”[6](p.65)科学技术作为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是促进生产力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发展的先导环节,在经济建设中处于首要地位,必须要推进科技创新,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内在支持。科学技术以其自身的高速发展不断提高其与经济之间的耦合程度,深刻改变着经济发展的动力与模式。胡锦涛做出指示,“要坚持把科技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把科技进步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到现代化建设整个进程中”,[7](p.599)进一步提升了科技创新在经济发展全局中的地位,将其视为把握发展先机和主动权的关键所在。

进入新时代,世界各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占据科学技术制高点也就意味具备了核心优势。不断推动科技创新,成为深度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敲门砖”。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的渗透融合更为迅速,社会发展更加依赖科技创新,“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不仅是破解西方技术封锁的必然选择,而且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了强大动力和坚实支撑。

由是观之,适应供需关系消长调整经济发展重点,反映出发展格局构建过程的辩证性以及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性;在更高的发展阶段提升发展质量,不仅体现了党和政府对经济发展规律的把握,而且反映着不同发展阶段回应与解决经济领域重大问题的逻辑延续,折射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清晰脉络;把推进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我国经济建设全过程,是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之一。

二、理论逻辑:以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引领理论建构

习近平指出:“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才能始终保持马克思主义的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8](p.17)以对立统一的辩证逻辑引领理论建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创新发展,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坚实的科学理论支撑。

(一)蕴含深刻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

毛泽东指出:“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9](p.336)根据唯物辩证法,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绝对性,贯穿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矛盾也具有特殊性和相对性,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各有特点。构建新发展格局蕴含深刻的对立统一辩证思想。

第一,供给和需求的辩证关系。供给与需求是推动市场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是商品社会中影响商品或要素市场价格的两大因素。根据西方经济学,供给与需求分别反映了供给量、需求量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通过相互作用即买卖双方在市场中围绕商品价格调整供给量和需求量以实现供给关系平衡,其理论基础是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的均衡价值论,更多强调价格而非价值对供需关系的影响。与此不同,马克思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分析供需关系,认为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受价值规律支配,市场价格围绕市场价值进行波动,供求一致只是偶然现象,“在任何一个场合供求都是不一致的,但是它们的不平衡的接连发生……从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使供求总是互相一致;然而这种一致只是作为过去的变动的平均,并且只是作为它们的矛盾的不断运动的结果”。[10](p.211)质言之,供给和需求在现象上与价格、数量有关,但实质上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与经济政策内在关联,通过供给和需求之间的辩证运动实现供需关系长期的相对平衡。在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供给和需求的辩证关系构成理论依据,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动态平衡成为内在要求。

第二,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的辩证关系。列宁指出:“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11](p.556)以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认识国内大循环和国际大循环,是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理论逻辑的关键。进言之,既要对“双循环”进行一分为二的内在审视,也要避免把“双循环”割裂开来,片面孤立地强调国内大循环。理解“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和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首先要弄清楚为什么把国内大循环作为主体,即明确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性。加强国内大循环意味着把满足国内需要作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支点,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挖掘内需潜力、建立内需体系为目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建设,充分发挥我国现有的市场、资源优势,提高国内经济的循环能力和稳定性。其次,要搞明白双循环的实质。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实际上是对“两头在外、大进大出”的转变,需要充分发挥国际大循环对国内大循环的促进作用,利用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人才队伍推动国内产业升级和发展动能转换,优化供给结构,提高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国内外市场需求,通过不断提升国内大循环水平促进国际大循环。

第三,深化改革与对外开放的辩证关系。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基调,也是推动国民经济基本面持续向好的重要举措。改革与开放相辅相成、互为动力。改革是开放的前提,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为对外开放提供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开放是改革的动力,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扩大,倒逼改革,激发经济建设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习近平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12](p.225)深化改革和对外开放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鸟之两翼”“车之两轮”,共同为其提供动力。深化改革是促进“双循环”的内向动力,以畅通经济循环为首要目标,推动体制机制创新,调整与优化国内大循环的各环节各部分,促进与保障生产要素在国内各区域之间的高效流通,推动政策设计与落实,加快内外资融合发展,为构建“双循环”创造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和营商环境;高水平对外开放是促进“双循环”的外向动力,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以国内市场为依托,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增强外资吸引力,将国外资源要素引入国内大循环,促进“双循环”协同发展,同时以高质量的产品供给为着力点推动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通过国际大循环为国内大循环提供支撑。

(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指出:“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党的理论是来自人民、为了人民、造福人民的理论,人民的创造性实践是理论创新的不竭源泉。一切脱离人民的理论都是苍白无力的,一切不为人民造福的理论都是没有生命力的。”[8](p.19)人民至上体现在党的理论创新全过程,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发展为了人民为价值遵循,以发展依靠人民为基本路径,以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为根本目标,形成三位一体的逻辑进路。

第一,发展为了人民。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共产党人同其他无产阶级政党不同的地方只是:一方面,在无产者不同的民族的斗争中,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整个无产阶级共同的不分民族的利益;另一方面,在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所经历的各个发展阶段上,共产党人始终代表整个运动的利益。”[15](p.44)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最鲜明的品格,人民性强调发展不是为了某一阶级或团体,而是为了每个人能够自由而全面发展,这一点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体现得尤为明显。首先,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扩大内需为基本要求,将发展的重点落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居民生活保障上,通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优化土地、住房政策,提升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和能力,切实增强居民的生活质量。其次,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优化供给结构适应消费升级,释放消费潜能,加强公共产品供给避免消费需求外溢,匹配消费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第二,发展依靠人民。列宁指出:“以往的理论从来忽视居民群众的活动,只有历史唯物主义才第一次使我们能以自然科学的精确性去研究群众生活的社会条件以及这些条件的变更。”[11](p.425)发展依靠人民,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民群众观的本质要求,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不竭动力。一是凝聚思想共识,筑牢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思想基础。在观念层面,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战略构想的时代背景、现实意义和基本内涵,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二是夯实工作基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创造性。在实践层面,增强人民群众的主体意识,汇集经验智慧,从建好微循环、区域循环做起,逐步破解、疏通“双循环”建设过程中的难题、堵点。三是完善政策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这要求在“双循环”建设过程中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通过政策设计和制度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进一步完善公平的竞争机制和分配机制,打造新型政商关系,让人民群众在参与构建新发展格局过程中始终怀揣信心、笃定前行。

第三,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马克思指出:“社会也是由人生产的。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16](p.187)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和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要求社会发展创造的一切物质、精神成果由每一位社会成员共享,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通过深化改革和推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破除制约要素顺畅流通的制度机制,降低要素成本,提高国内外企业的投资意愿,拉动内需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基本物质条件;通过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人才支撑,为产业升级赋能,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人才基础,增进民生福祉,让社会发展成果真正落到实处,让经济效益惠及千家万户。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与创新

构建新发展格局以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为内核,在把握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主要特征,围绕“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大环节进行理论建构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实际进行深刻阐发,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再生产理论的运用与创新。

社会再生产不同于社会生产,更强调生产过程的连续性和流通性。马克思指出:“不管生产过程的社会的形式怎样,生产过程必须是连续不断的,或者说,必须周而复始地经过同样一些阶段。一个社会不能停止消费,同样,它也不能停止生产。因此,每一个社会生产过程,从经常的联系和它不断更新来看,同时也就是再生产过程。”[13](p.653)确保生产过程的连续性,是社会再生产的基本前提和内在要求,任何一个环节出现断裂都会给经济发展带来潜在风险。此外,流通过程是社会再生产必不可少的一环,若产品不经过流通直接被使用,社会再生产也就无法进行。因此,马克思认为要想实现社会再生产,就必须要保证“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的连续性和流通性,进言之,完成从生产到分配到交换到消费的全过程是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上述环节分别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马克思指出:“生产制造出适合需要的对象;分配依照社会规律把它们分配;交换依照个人需要把已经分配的东西再分配;最后,在消费中,产品脱离这种社会运动,直接变成个人需要的对象和仆役,供个人享受而满足个人需要。因而,生产表现为起点,消费表现为终点,分配和交换表现为中间环节,这中间环节又是二重的,分配被规定为从社会出发的要素,交换被规定为从个人出发的要素。”[14](pp.12-13)构建新发展格局以促进“双循环”畅通为重点,意在打通“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之间存在的梗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使经济循环更多依托国内市场,推动供需关系实现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诸环节中,生产为消费提供对象,在社会再生产总过程中起决定作用,是其他环节得以进行和整体循环的基础。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求创新引领,加强科技创新逐步完善生产链,推动生产力发展;另一方面要优化供给结构,增强供给能力,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中高端供给,从根本上解决供需结构错配的情况。分配和交换是社会再生产的中间环节,对生产和消费具有促进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流通是从总体上看的交换,交换一般被当作生产要素包含于生产。生产和分配决定交换,反过来,交换对生产也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交换的扩大范围即市场不断发展,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着力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通过治理方式加快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政府职能转变,破除地方贸易壁垒,促进土地、生产力、货币、技术等市场要素和商品服务在全国范围内的流动畅通,通过规范市场体系降低交易成本,激发各类企业的生产活力,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消费与生产分别位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两端,消费的需要决定着生产,不断创造出新的生产需要。构建新发展格局要求把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发挥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优化需求结构,释放需求潜力,通过拉动国内供给能力和水平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从而形成内外需的良性互动。

三、实践逻辑: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要求

习近平指出:“进入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贯穿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12](p.178)这“三个明确”阐释了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构建新发展格局的作用,蕴含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现实逻辑的基本思路。所谓发展格局,指的是通过深刻把握发展规律,对当前发展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以及对发展趋势进行科学预测。把握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实践逻辑应当坚持问题导向和系统观念,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以新发展阶段为时间起点,准确认识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发生的深刻变化,以新发展理念为逻辑起点明确实践指向。

(一)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习近平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8](p.21)作为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以“双循环”建设为主要内容,以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为重要目标,与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内在契合,是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第一,构建新发展格局关乎国计民生。从宏观上看,经济循环的畅通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环节之间的畅通;二是各环节内部要素之间的畅通。任何一个环节、要素出现堵点,都会影响经济正常有序循环,从而影响社会稳定发展。当下,就业是最大的民生,构建新发展格局旨在通过加强产业链、供应链建设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工作岗位,通过促进“双循环”的畅通保持经济持续向好发展的势头,提升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过逐步建立现代经济体系扩充市场容量,通过制度设计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从多方面切实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第二,构建新发展格局谋求互利共赢。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与构建新发展格局所要求的高水平对外开放相匹配。受西方民粹主义、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等思潮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受到一定阻碍,国际关系的不确定性也大大增加。针对这种情况,我国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意在实施积极主动的对外开放战略,通过推动“一带一路”倡议,倡导“共商共建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应对逆全球化趋势,以我国超大市场的规模优势为重要依托,畅通国内国际两大循环,在加强国际合作为世界各国提供更多经济发展机遇和空间的同时,补齐自身短板,不断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话语权,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第三,构建新发展格局注重协同发展。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8](p.22)构建新发展格局一方面要求全面推动乡村振兴,科学扩大乡村产业规模,因地制宜打造产业特色,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强城市治理,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良好的生活、工作环境与配套保障;另一方面则要求发挥各区域的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促进区域之间协同联动,全面深入参与国内国际循环,实现城乡区域协同发展,防止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二)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实践的必然选择

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所处的新发展阶段,就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同时是其中经过几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12](p.162)新发展阶段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一个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阶段,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时空方位。

第一,立足新发展阶段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所谓战略机遇期指的是由国内外各种主客观因素相互作用而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推动经济发展和提升综合国力的“窗口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是战略机遇期的基本特征,既要把握发展机遇,充分利用好我国长期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积极参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革命和国际市场竞争,也要直面受国内需求结构升级、全球需求总量萎缩和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复杂等带来的种种挑战,坚持问题意识、危机意识和底线意识,保持战略定力,视挑战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通过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可持续性。

第二,立足新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2020 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正式提出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从关注量的积累到关注质的提升,不仅是经济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要求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基本途径,既要把着力点放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上,通过高质量的供给满足当前国内外市场消费需求的升级,创造新的需求增长点,也要逐步推进以居民、产业、政府为主体的内需体系建设,带动供给能力不断提升,实现供需关系的高水平动态平衡。

第三,立足新发展阶段完善宏观经济治理。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则之一,“加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新发展阶段推进经济建设的基本遵循。作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重点,“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是经济领域中加快推进治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旨在通过“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发挥国家发展规划的战略导向作用,加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着力扩大内需,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8](p.29)这在内涵上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基本要求契合,在实践上也以治理的方式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坚实支撑。

(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引领实践的内在要求

第一,以科学的发展理念为引领,是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关键。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先导环节,相较于构建新发展格局来说既是时间在先,亦是逻辑在先。在时间维度上,2015 年,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论述了新发展理念的提出背景与现实意义,在2020年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首次正式提出了“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一重要战略构想。在逻辑维度上,新发展理念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实践进路。由此可见,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新发展理念的逻辑顺承,也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发展,指导经济工作开展的实践产物。

第二,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新发展理念所要求的创新落实在实践上就是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这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内在要求。从路径上看,一是要在被“卡脖子”的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保障高新技术产业的独立自主发展;二是要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等更新升级原有的高污染、高能耗、产能过剩等行业,提升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要加强创新链建设,以面向市场需求为基点加强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四是要推进制度建设,通过建立与完善促进科技创新的相关制度机制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构建多元主体参与的创新队伍,赋予创新更为深厚的动力。

第三,贯彻新发展理念兼顾发展与安全。发展与安全不是此消彼长,而是相互支持的关系。习近平指出:“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17](p.201)经济发展需要以安全的发展环境为基础,社会的安全稳定也需要以经济发展为依托。安全的发展环境是实现开放、共享的前提,在经济层面上表现为加快“双循环”建设,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构建完整的产业链、供应链,提高我国经济发展面对国际环境变化的抗干扰能力,推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对内稳固经济发展基本盘,对外逐步加深国际分工中的参与程度,调整在国际循环中的角色,全面构筑安全屏障。

猜你喜欢

格局经济发展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格局
联手共建 努力打造大调解工作格局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小人物的大格局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