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研究
2023-10-21闫蕾宇河南工业大学
闫蕾宇 河南工业大学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对身体素质的重视度也有所提高。倡导人们强身健体,提升身体素养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工作之一。自2009 年,我国出台全民健身相关的条例,人们对全民健身的认识更加清晰。在全民健身视角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采取了多样化教学方式,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体系,及时解决教学问题,培养学生运动技能,使学生提升对体育运动喜爱度,深入全民健身理念,为体育教学发展奠定基础。
一、全民健身内涵及与高校体育教学关系分析
(一)全民健身内涵
全民健身面向对象为全国人民,不区分男女老少,全民参与到健身活动中,强身健体,增强身体柔韧性、协调性、力量性。全民健身的目的是全面提升全国人民的整体身体素质,随着我国对全民健身重视度的提升,将每年8 月8 日定为“全民健身日”。高校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未来核心,体育教学应倡导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运动技能,并定期进行身体检查,使学生们健康成长[1]。
(二)全面健身和体育教学关系分析
高校是教育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基地,学生通过良好的教育,可以提升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每年高校为社会输出大量优秀人才,为社会进步与发展提供驱动力。在全民健身视角下,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始终秉承教育核心,深入国家方针与政策,不断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和支持,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学习体育技巧,提升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全面发展。在教育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应深入理解全民健身理念,科学设计体育活动,明确教育目标,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方法与技巧,培养学生良好运动习惯,注重身体健康,充分发挥体育教学价值。全面健身工作的推进,需要加强对高校体育各方面投入,为学生提供宽敞的运动场地,设置各项运动设施,创建良好的运动环境,在高校逐年扩招背景下,学生数量增多,这就需要学校具备一定的硬性条件,使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提升学生的运动意识和身体素质,使学生健康成长,掌握运动技能,深入全民健身理念,推进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2]。
二、全面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结合高校体育教学现状,虽然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有所提升,但教学中依旧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一)体育排课较少
为促进高校体育教学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学校在安排课程时应合理规划课时,确保有足够的教学时间,各项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开展。但实际教学中,部分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不高,课程安排较少,一般一个星期只安排一节课,或一个月只安排两节课,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很难落实教学计划,也无法高效开展体育活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体育素养的提升。虽然学校定期会组织体育活动,但学生缺少体育锻炼,体育课堂学习的运动技巧有限,再加上体育活动频率低,每学期仅举办一两次,很难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学活动无法顺利开展,教师更注重学生的专业课成绩,对身体素养的重视度较低,短短的体育课堂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学无法发挥真正的教育价值[3]。
(二)内容不够丰富
高校体育教学的开展,需要丰富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活动,从整体上提升教学水平。现阶段,高校将体育课设置为选修课程,学生可按照自己喜好来选择体育项目,这为学生创建了多样化的选择机会,也使体育教学内容更多元化。但事实上,很多高校并未明确划分体育项目,学校教学资源有限,体育课堂很少会针对某项运动进行全方位的讲解,更多时候是向学生传授运动方法,注意事项和如何做好防护等,教学内容比较单一,久而久之,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降低。虽然部分学校清晰划分了体育项目教学内容,但大多数都以体育知识为主,如体育教学排球项目主要讲解排球知识和自我保护方法,对技巧方面的训练较少,学生缺少训练时间,对全民健身理念的理解不深,这将对体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产生一定影响[4]。
(三)缺少创新教学方法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相对比较单一化,从教学发展角度来看,十分不利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和身体素质提升。现阶段,部分高校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体育教师在课堂上做运动示范,学生练习机会较少。如在讲解篮球运动教学时,体育教师向学生展示带球过人和三步篮的方法后,让学生自主训练,再如:排球运动教学中,体育教师只向学生示范发球和接球动作,学生只需模仿,但对于技巧的研究不够深入,且教师示范次数有限,学生观看角度不同,对运动技巧的掌握情况也不同。另外,单一化教学模式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示范模仿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多样化教学需求,全民健身理念无法有效融入到体育教学中。
(四)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不强
随着国家政策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全民健身的重视度有所提升,高校也提升了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但对学生锻炼意识培养的关注度不高。全民健身需要引导学生主动锻炼思想,培养学生自主运动的意识,在体育课堂上,积极向教师学习运动技巧,但实际教学中,很少有学生参加日常训练,除体育课堂锻炼外,课余时间主动锻炼的学生少之又少,学生缺少锻炼规划,制定的训练计划不够合理,随心所欲,认为体育锻炼只是简单的动动即可,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到体育锻炼是一套系统化的内容,是需要长久坚持的运动,也正因为学生锻炼意识不强,在毕业后很少进行体育锻炼,这对全民健身工作的有效开展有很大影响。
(五)缺少完善的能力考核体系
在全民健身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掌握锻炼技巧,提升锻炼能力,结合学生的运动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体育项目,强身健体,通过日常体育训练来提升自己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现阶段,部分高校仅按照教学要求制定教学计划,将更多精力放在教学要求的实施上,对于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缺少系统性和针对性,大部分学生虽然对体育运动有一定了解,但对于锻炼技巧掌握不够全面,无法高效完成锻炼任务。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提升,加大了该方面的投入,为学生创建良好的锻炼环境,但对于学生锻炼情况缺少考核和关注,部分学生课堂上自由散漫,锻炼积极性低,片面认为体育课“打打酱油”就可以通过考试,对自己专业成绩不会有影响,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终身锻炼意识的形成,也无法使全民健身和体育教学有效的结合起来,无法发挥教学作用[5]。
三、全面健身视角下高校体育教学策略研究
高校体育教学各项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全民健身工作推进,结合全民健身内涵和意义,体育教学应加快教育改革,充分发挥教学作用,使全民健身理念与教学实践有效结合,为社会培养更多综合能力强的人才。
(一)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思想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思想会引导行为,会影响实践效果。在体育教学改革逐步深入的背景下,改变传统理念,创新教学思维十分重要。全面健身时代的来临,高校体育教学必须与时俱进,建立新理念新思想,注重培养学生体育素养,加强运动技能训练,制定明确的教育目标,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有效的教育方法。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为学生创建轻松愉快的锻炼氛围,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使学生形成锻炼意识,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教师应发挥带头模范作用,引导学生思维意识,传授技能,使学生作为体育教学主人,推进体育教学的有效开展[6]。
(二)合理规划体育课程安排
为提升高校体育教学水平,在设置课程方面应提升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度,适当增加体育课堂,合理设置教学时间,如每周可安排两堂体育课,注重知识技巧讲解和锻炼实践,多开展体育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坚持锻炼,依托智慧体育平台,要求学生每学期按时打卡,将锻炼打卡情况计入成绩考核中,督促学生锻炼,提升学生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学生通过长久坚持,对体育运动看法有所改变,锻炼意识增强,为全民健身理念在教学中的融入打好基础。
(三)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和形式
高校每学期举办体育活动的次数有限,无论体育教师还是学生,都应珍惜活动机会,做好体育活动组织工作。除活动外,应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体育日常教学中,改变单一化教学模式,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在课堂设置中按照运动分类划分,为学生提供更多锻炼选择,使学生可以结合兴趣学习运动项目技巧,提升体育技能。高校体育教学应加强教学针对性,设定多元化教学内容,使学生通过体育学习获得更多知识,掌握运动技巧,并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日常锻炼中[7]。
(四)创新体育教学模式
体育教学作为参与感强的活动,教学中不能仅依靠教师讲解理论知识,而是需要理论与时间结合,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提升学生参与度,激发学生的锻炼兴趣。体育教师应按照体育教学大纲相关要求,丰富体育课堂内容,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对教学的重视度,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中,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科学设计教学环节,对学生每个环节的表现进行指导和监督,从学生视角出发,了解学生问题与困惑,鼓励学生坚持锻炼,带领学生一同研究体育项目形式,可分组讨论,给予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和机会,教师把控整体教学节奏,发挥辅助作用,不过多干预学生锻炼,向学生传授运动技巧,增进与学生之间的沟通。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开展教学,创新教学方法,使体育教学更具趣味性,学生积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师生共创和谐的教学氛围,从整体上提升体育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和身体素质。例如:教师在讲解篮球运动技巧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运动项目的动作分解,和学生一同分析运动技巧,观看运动员运动视频,分析动作难点,通过此种方式,学生可以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运动,对运动项目的了解更加深入,结合自己日常锻炼,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改善和提升运动技能。教师可以在体育运动项目中融入游戏环节,吸引学生注意力,提升运动积极性[8]。
(五)树立安全意识
为加快全面健身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推动,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锻炼意识,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在日常教学中,加强思想引导,使学生深刻意识到全面健身的重要性和体育锻炼的意义,学生在学习运动技巧时对体育锻炼有哪些好处深有体会,对全面健身内容理解更加透彻。学校为学生创建更多锻炼的机会,加大对体育教学的投入,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增设运动场地,使学生有更多运动空间,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良好习惯,增强身体素质。高校体育教学中,学生运动时可能会存在危险性,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前,体育教师应向学生讲解安全运动的方法,树立安全意识,督促学生运动过程中应做好防护,并向学生讲解运动可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完善安全运动制度,对学生训练行为严格把控,使学生在安全环境中高效完成运动项目。高校应对校医工作情况做好管理,如学生出现安全问题,确保医务人员及时处理,为学生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六)完善学生体育能力考核体系
现阶段,随着全民健身理念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的深入,不仅在教学中应注重锻炼学生的体育能力,还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注重日常锻炼,提升自身运动能力,辅助学生掌握运动技巧,打消学生对体育锻炼的抵触心理,引导学生思想,向学生传授体育运动知识,与学生一同探索体育运动的快乐。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锻炼情况进行考评,建立完整的体育考核体系,从体育运动专业知识、技能、实践、身体素质等多个方面对学生考核,提升学生对体育项目训练的关注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深入全民健身思想,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运动积极性,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提升。通过不同方面的考核,制定评分标准,多方面评价学生锻炼情况,将考核结果与学生评奖评优联系起来,充分发挥体育教学考核的作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全民健身与高校体育的有效融合,符合全民健身的时代背景,在社会不断发展的形势下,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结合社会需求,培养学生锻炼思想,为社会输出更多优秀人才。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还存在很多问题,缺少明确的教育目标,教育改革的方向还不够清晰,缺少丰富的体育教学内容,对教学资源开发较少,部分体育教师专业度有待提升,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未能及时处理。由此可见,应逐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体系,提升对学生思想意识培养的重视度,挖掘学生潜在能力,锻炼学生运动能力和协调能力等,使学生掌握技巧,为未来全民发展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