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旅游的制约因素与发展对策探析

2023-10-21王崇安顺学院

体育风尚 2023年19期
关键词:旅游体育发展

王崇 安顺学院

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快发展方式转型,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倡导绿色消费,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1]旅游业素有“无烟工业”之称,在城市发展、就业带动,文化传播、环境保护等方面作用日益凸显,已成为当前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众所周知,人是世界上最宝贵的资源,健康的身心状态是人从事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共同印发《关于大力发展体育旅游的指导意见(旅发[2016]172 号文件)》中强调“体育是发展旅游产业的重要资源,旅游是推进体育产业的重要动力。”

近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国家日益强大,人民收入与生活水平逐年提高。在“健康中国与全面民健身纲要”的指引下,民众对身心健康越来越重视,在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同时,消费观念也逐步向绿色、环保、健康的方向集结。健身与旅游已成为民众业余时间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观光与健身、怡心、益智融为一体的休闲养生方式,已成为推动全民健身、拓宽旅游消费、培育经济发展的新业态。由此可见,继续加强此领域的研究,就凸现出一定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一、基本概念的界定

体育旅游指游客以观赏或亲自参与体育运动体验为主要形式的一种外出旅游活动。也有学者认为,体育旅游是指游客借助体育和旅游资源,以静态观赏或动态参与为主要形式,以促进健康为目的,在旅游过程中获得旅游经历与运动体验的一种社会文化活动。[2]

体育旅游融合了旅游与体育,既为游客提供了直观、生动、多样、多元的体育休闲体验,同时也满足游客高品质、多元化的旅游观赏需求,有效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向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迈进。相关研究报道,自2018 年以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之下,我国体育旅游业发展迅猛,在二十大会议精神的引领下,体育产业和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与快速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中的新业态,体育旅游已成为振兴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二、体育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

在专家的指导下设置了访谈纲要,然后对抽样的社会民众、体育旅游工作人员及体旅游客的访谈结果进行了整理与归纳,结合实地走访调查,发现当前体育旅游发展中的制约因素如下:

(一)专业人才缺位

专业人才是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石。只有专业的体育旅游人才匹配专业岗位,才能更好地挖掘体育旅游产品的价值、更好地提升体育旅游服务质量、更好地确保本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体育旅游是一个交叉学科也是跨界融合发展的一个专业,从业人员既要深厚的旅游专业知识与熟练的专业技能,还要懂体育运动锻炼、熟谙管理学、社会学、体育观赏学与市场营销学等学科原理与方法。走访调查发现,目前国内体育旅游专业性人才缺位,多是由旅游专业的大学生和其他专业人士在从事化行业工作或兼职工作。众所周知,专业人才缺位就会导致缺乏智力支撑,不仅会影响到专业服务的供给质量等问题,同时也会影响体育旅游业在和谐可持续发展方面受限。为解决这一问题,必须重视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与引进工作养。

(二)民众对体育旅游的认知不充分

体育旅游集风景观光、体育锻炼、娱乐休闲、怡情养生于一体,具有低碳、环保、健身、怡心等多维功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今天已成为一种健康的消费方式与未来生活的流行时尚。由于社会群体多元化,消费观念也迥乎各异。访谈发现,当前社会民众对空闲时间的消费安排主要集中的网络信息浏览、商场购物、附近风景区的徒步旅游观光等方面。方式主要以小群体活动为主,例如与亲朋在一起喝茶、聊天、郊游、散步、下棋、聚餐等。由于消费主体对体育旅游的认知不充分和缺少主流媒体对体育旅游消费方面孜孜不倦的引导,民众在空闲时间的消费目前还没大面积转轨到体育旅游之上。古训云“知是行之始”。为此,设法提高社会民众对体育旅游的认知意识也是体育旅游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3]

(三)缺少品牌意识

体育旅游业既是一种朝阳产业,同时也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文化。为此,加强对体育旅游领域的建设,既是引导社会民众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之举,同时也是大力宣传体育旅游业、提高体育旅游核心竞争力的路径选择。访谈发现,当体育旅游企业品牌意识欠缺,一是体育旅游项目起步较晚,发展需要一个过程。二是部分旅游企业缺少战略眼光,对品牌的挖掘与创新程度不够,停留在“模仿”层面。在国家大力倡导绿色环保、低碳生活、健康消费的今天,要高度重视体育旅游产业、搞好顶层设计、做好规划、提高服务质量,以本地的旅游景点为依托,与地方民族文化、民俗体育文化、历史文化向结合,突出地域性特色,打造出风格独特、魅力四射的体育旅游品牌。可通过政府相关部门引导、媒体宣传,引导社会民众前往体育旅游企业所在地去旅游观赏、参与体验、健身怡心,在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大力传播了地方体育文化(包括传统民族体育文化与地方民俗体育文化)。为此,要独具精心地打造地方体育旅游文化品牌,树立品牌意识并主角地维护品牌声望。

(四)宣传力度不够

访谈结果发现,据抽样调查的对象反映,一是对体育旅游不够了解,不知体育旅游的多维功能,二是不知道去哪里?同时也非常想知道什么样的体育旅游适合自己。显而易见,由于信息渠道不畅通进而制约了个体参与体育旅游的行为。为此,体育旅游企业应拓宽宣传渠道,应加大宣传力度,首先使更多的民众理解体育旅游的内涵与益处,其次要做好舆论导向并营造氛围,引导更多的体育休闲爱好者与旅游观光,带动更多的旅游观光者参与景区的体育活动。宣传形式有多样性选择,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利用发达的网络资源与便捷的信息传播媒介,例如APP 平台、微信、快手、假期旅游向导网络界面等,向社会各阶层民众推送体育旅游景点视频,或通过制作的精美短片向受众宣传地方特色与传统民族体育特色与地方民俗体育特点,激发受众的参与动机,引导互联网受众绿色、健康消费。

三.发展对策

(一)培养专业人才队伍

体育旅游专业人才是指在体育旅游行业从事策划、经管、服务等专业岗位,具有专业知识与技能的从业者。专业人才是体育旅游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为此,解决制约因素的首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专业人才队伍。基于目前条件,一是科学规划、系统安排。对当前的从业人员进行在职培训。围绕体育旅游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夯实专业基本功,依据固强补弱的原则,分别对从业者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与技能培训。二是加大专业人才引进工作。可搭建体育旅游人才交流平台,出台专业人才招引计划,设置岗位,依靠优厚待遇与发展前景等条件与政策,为人才合理流动搭建平台,成功吸引更多、更为优秀的专业人才前来加盟创业、实现职业理想。三是政府牵线,体育旅游企业与高校、人才专训机构等进行深度合作,搭建人才联合培养机制,例如建立“校企联合”、“校培企用”“政管校培”等多元化培养模式。四是呼吁体育院校在学科跨界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已市场需求为导向,与时俱进,开设体育旅游专业,体育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应以体育学、旅游学、管理学为主线,结合互联网大数据进行专业化、数字化、系统化培养。总之,要多措同举,为体育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培养专业化的体旅复合型人才。[4]

(二)打造体育旅游品牌

打造特色品牌是体旅融合发展与提质增效的重要目标,体育旅游企业可以特色优势体育旅游资源为依托,以提升服务质量,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为路径,倾心打造特有的体育旅游品牌,将景区特色与传统或地方体育运动项目相结合,打造体育旅游创新发展的新视野。首先,充分发挥景区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安全系数高、新颖别致、生动有趣、休闲养生的体育旅游运动项目,休闲与娱乐相结合、观赏与运动参与相结合。其次,结合地域性优势,加大对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创新程度,探究出观赏、参与、传承与一体的,与邻近省市体育旅游企业众不同的体旅项目,做到眼光长远、统筹安排,设计出精品路线,避免体育旅游项目与形式的单一化、同质化,打造出让游客非常满意的体育旅游品牌。例如河北省张家口市在北京冬奥会后时代,传承冬奥会成功经验,推广扩建部分易操作的冬奥会赛场模式,充分利用本地冬季降雪量大、雪期较长、雪质较好的区域优势,开展冰雪体育旅游。前来的游客既可以观赏冰雪景观与本地的人文景观、又可以进行冰雪雕、轮滑、赛道滑雪等冰雪体育运动。每年冬季,游客络绎不绝,已形成了自己的体育旅游品牌效应。

(三)以“互联网+”为支撑,加大宣传力度

为使更多的民众成为游客,以“互联网+”为支撑,加大宣传力度。首先建设体育旅游网络信息窗口,主动整合新媒体,通过微博、微信、官网APP、抖音、快手等渠道推介体育旅游企业。一方面将旅游观光的景区景点、开展的体育运动体验项目等制作精美视频短片发布到互联网上,与媒体合作共发展,畅通信息渠道,让游客能轻松获取体育旅游企业所推介的免费信息。另一方面利用大数据平台,将所监测到车流量、景区附近宾馆的入住比率等数据及时景区每天课流量的承受力等及时发布,避免景区在每个时间段出现人车拥堵、宾馆一房难求等情况的发生。二是通过网络平台建立的公众号,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例如通过“地方体育旅游”网络平台公众号,网上订票、酒店预订等都可运用手机实现轻松搞定,此外,每天及时发布“吃、住、行、游、购、娱”等游客非常关注的准确信息,让游客错峰出游,享受出行的快乐。此外,由于安全高于一切。三是利用大数据进行科学预警、规避体育旅游潜存的各种风险。例如通过当地政府协调辖区各个部门,整合体育旅游景区气象、消防、交通、医卫等相关部门信息,通过网络界面、公众号等渠道及时发布天气、人潮、车流、交通等信息,有效规避体育旅游潜在的各种风险,为游客提供最优质的人性化服务。[5]

(四)发展赛事体育旅游

赛事体育旅游是指人们前往体育旅游目的地观看、参加体育比赛或者参加与体育比赛相关活动的旅游活动。提高办赛能力,发展赛事体育旅游可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观赏与亲身参与体验。举办体育赛事是吸引游客前来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因为旅游者在观看赛事与亲自参与运动体验的同时,会在交通、通讯、餐饮、住宿、购物等方面进行一系列的消费活动。既对当地经济发展一定的积极影响,同时会发挥辐射效应,带动更多的亲友、同事等慕名前来进行体育旅游。自媒体时代,游客更会成为文化的传播者,他们会将所见、所闻、所感等用文字或图片信息的方式通过网络媒介发布到互联网上,既有利于民众了解体育旅游企业,也有利于体育旅游企业的声望传播的更远、更为持久。赛事体育旅游已呈多样化的发展态势,相比之下,当前市场化程度最高的单项体育赛事,相较于其它的项目来说受众群体更大,更有吸引力。[6]例如近两年比较火的贵州省黔东南州台盘乡的“村BA”,不仅带动了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旅游业的发展,全国很多地方的业余篮球爱好者也纷纷组团,通过网上报名前来参加“村BA”篮球比赛活动。带动了贵州省黔东南州的经济发展,也推动了我国群众篮球活动上了一个崭新的台阶,同时也附带地将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民族体育文化进行了传承与传播,有利于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文化发扬光大。为此,体育旅游企业,特别是少数民族自治地区的体育旅游企业,可以学习与借鉴贵州省黔东南州成功经验,除了开展传统项目的比赛之外,还可以发挥区域性优势,传承中加以创新,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单项体育赛事。实践已证明,成功的体育赛事蕴含着文化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全民健身也往往能与民生、教育、旅游等事业同频共振。通过赛事搭桥牵线,让广大民众和健康同行、与运动为伍,让美好生活更加美好,让幸福终身相伴。

四.结语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旅游观光、健身怡心、娱乐益智融为一体的休闲生活方式,能有效推动全民健身、拓宽旅游消费、培育民众健康、绿色生活方式,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业态。体育旅游业能否实现高质量发展,首先需要专业人才队伍为支撑,其次需要政府部分来引导社会民众提高认知,积极参与。同时,体育旅游企业既打造体育旅游品牌、又要利用互联网加大宣传力度,利用体育赛事成功吸引更多的游客慕名前来,进而带到本地旅游业与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总之,要多措同举,克艰纾困,设法化解体育旅游目前的制约因素、规避各种潜存的风险,提高服务意识与服务质量,实现体育旅游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旅游体育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旅游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
谈体育实践课中知识的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