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课“影视教学法”革新与实践研究

2023-10-21

学周刊 2023年30期
关键词:影视教学法思政

李 鑫

(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山东济南 250000)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国两会、文艺工作座谈会、基层考察等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红色影视资源。文艺作品能够洗涤灵魂、温润心灵、启迪思想。中国影视产业飞速发展,主旋律影视作品如雨后春笋般频现。从建国初期的《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到新世纪后的《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再到近年来的《建军大业》《战狼》《湄公河行动》《流浪地球》《长津湖》《狙击手》《觉醒年代》等影视作品,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存在,在讲好中国故事彰显民族自信的同时,还能将红色文化传承与立德树人紧密结合,并且通过影视艺术的魅力对观者产生强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作为加强与改进高校思政课教学的优质资源,还能帮助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培育良好的精神风尚。因此,高校思政课程“影视教学法”有着极其重要的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

一、“影视教学法”实践的重要意义

“影视教学法”是指运用视听影像资料来对学生进行教育活动,并实现多学科互融共通的效用,它最早诞生于美国,并在美国发展得较为迅速,在视听教育技术较为发达的国家有着重要的引领作用。我国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也开始尝试“影视教学法”,并在80 年代迅速崛起发展,这得益于我国电视电影产业的发展,而今逐渐成为速度快、规模大的“影视教学法”实践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和思政课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从整体上看,思政课建设进入了质量提升、内涵发展的新阶段,迫切需要以“大思政课”建设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的统一,不断推动思政课和思想政治教育高质量发展。从学生这一角度分析,快速接受讯息,搭建知识框架良性体系,最终使得教学创新与思维创新相融合,跨学科教学使得教育真正落地,让真正的影视教学学以致用,在轻松的氛围中收获更多。因此,“影视教学法”对我国的思政教育正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产生深远影响。

二、影视文化与思政教育协同创新的基本原则

影视文化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元素与高校思想政治课一体化建设的内容是相适应的。思政课内容知识性和思想性并重,既传授理论知识和文化,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和理想信念。对于高校思政课的大部分教学内容来说,几乎所有与之相似的题材都可以在主旋律影视作品中找到,比如,建国初期的《地道战》,新世纪后的《建国大业》,近年来的《建军大业》《流浪地球》等主旋律电影,在这些影片中当代大学生都能将个体与主流意识形态实现互动交融,并由个人的情感指向想象中的“家国共同体”。主旋律影视作品的内容具有丰富的知识内涵和德育元素,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说服力,并与思政教育协同配合,协同创新。

(一)思想性与科学性原则

高校开设的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课(以下简称“两课”),是高校综合教育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当今融媒体时代背景下,影视传媒行业正在进行一场深刻的变革,媒体融合对高校的影视教育也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这也意味着影视产业人才培养方向和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势在必行。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科学性和思想性的统一,在授予学生科学知识的同时,结合知识教学进行综合教育。保持课程思政与影视教育的科学性与思想深度,创新授课模式,能够让高校学生找寻到高效的学习方法与学习模式。例如,《觉醒年代》中,青年们毫不犹豫地将理想信念融入祖国的发展之中,用他们的黑暗创造黎明的好光景,用炽热滚烫的鲜血勾画着中国的盛世蓝图,这同样也给当代大学生们做了最好的示范与引导。

(二)长效性与系统性原则

改革开放为我国带来了新的机遇,这也给中国的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新形势和新时局下,如何加强高校大学生的意识形态建设?如何改进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提升思政教育的高效性?这些是亟待解决的事情。尤其是要坚持优良传统与教学方法创新相结合,在坚持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方针政策的基础上,努力把握时代精神,探索出大学生思政教育的新路径、新范式,增强实效性,赋予创新性。例如近年来上映的《狙击手》《长津湖》《流浪地球》等主旋律影片,将家国情怀寓于情感共鸣,将精神内涵融入故事叙述中,在故事情节的发展进程中使观众与影片中的主流价值观念产生互动,影片中的“精神认同”在一定程度上也为当代大学生提供了精神的栖息之地。因此,当下大学生的思政教育可以借助影视的表达手段,在当代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形塑过程中发挥出潜移默化的作用。

“影视教学法”是经历过实践检验与理论赋值的,高校教师能够在影视作品中发现新的教学素材,通过放映情节生动、主题深刻、思想高尚的影视作品,让高校师生能够共同学习其中的思想与价值观念,在师生讨论其中所含思想后,对学生课程作业做相关规定、要求。教师在批改作业过程中不断纠正其思想误区,对学生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反馈,通过富有针对性的学习后,单独和部分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形成系统性的授课模式。这种系统性的授课方法是具有长效意义的,新颖的方法适用于实际的生活之中。

(三)适应性与超越性原则

受互联网、外来文化和传播渠道的影响,部分影视专业学生热衷于网络文化和流行文化,强调个体主体性,容易跟风盲从,缺乏信息甄别能力。因此,将影视课程与课程的思想政治要素有机整合,实现两者的适应性,在增强适应性的基础上增强超越性,是当前影视专业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加强影视行业后备人才思想培养的重要举措。在这种背景下,高校教师在教授学生过程中,应该以学生自身的情况为基础,找寻适应本校学生学习习惯的方式,进而打好基础,通过开设视听语言思政教育课,帮助学生建立思政学习的意识,不断超越固定学科的教授范围,跨学科学习,理论与实践联系,搭建全过程育人的专业课桥梁,指引学生不断通过影视学习提升自身的素养与学识。一方面,要让学生了解世界语境下的中国,在了解中国历史的前提下,弘扬爱党、爱国的主流思想,在完善自我和提升道德品质的同时,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的意识。另一方面,要切实完善专业教学质量,将实践技能与媒体理论知识相结合,让学生能够不断利用新媒体中的影视作品主动找寻具有思想政治教育的影视作品。例如充分利用并播放“学习强国”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片,就是对当代大学生的一次强力高效的动员,同时也在校园内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对提高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的效果有着重要意义。

三、影视教学与思政课程一体化建设路径策略

2020 年,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全国高校“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想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各课程育人作用,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要根据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和优势,深入研究不同专业的教育目标,深入挖掘和提炼专业知识体系中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精神内涵,科学合理地拓展专业课程的广度、深度和温度,从专业角度所涉及的国家、国际、行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增加课程知识性、人文性、先导性、时代性和开放性。”毫无疑问,全程推进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全社会人才素质的目标和根本任务。

(一)健全影视与思政协同融合长效机制

新兴的“影视教学法”除了可视的文字、图片外,还有更易于接受的视频资料,内容丰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同时,在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基础上,影视资料能够极大限度地调动利用和开发多媒体功能,使得二者融合并形成长效的教育机制。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教授模式,影视教学法不再是主要挖掘教师的表现能力和承载能力,而是通过教师的有效组织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在教学内容的载体上做到了根本性的变革,最终实现了优质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可见,影视教学法不仅实现了教学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同样也在提升教学效率上有着重要的意义与贡献。

(二)整合学段教学分层引导机制

在影视教学法中,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方面的,通过传统口授的方式很难做到让全体同学都能够准确有效地接受。一项调查显示,传统的口语教学效率不高,学生听3小时后只能记住60%的内容;3 小时后只让学生记住70%;90%的内容在视听并用3 小时后仍能被记住;3 天后,三种方法的记忆率分别为15%、40%和75%。因此,如何整合学段教学,推动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也是思政课“影视教学法”所需要革新和实践研究的,通过分层引导,在影视教学中深入展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宣传教育,团结和引导当代大学生在复杂的社会思潮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实现全景式感悟,优化教学效果,是嵌入大学生意识形态的重要内容。

(三)构筑类型化影视教学资源库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并运用思政课“中央厨房”教学储备,构建类型化的影视作品教学资源库,能够将其中的理论与现实生活中的实践相结合,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进行呈现,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一,影视主题要与思政教育有关;其二,影视片段不宜过长,三五分钟即可;其三,影视作品数量需精,质量需高;其四,影视作品需要以中国影视剧为重点对象,找寻中国故事的影片。

影视运用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反思现实和自身的素材,并让其在丰富的校园文化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进而转化为爱国行动,在实际生活中自觉投入爱国主义活动中,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趣味性、实用性和挑战性。另外,要想通过影视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在课堂教学前教师也要认真准备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活动,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优化具有现代传播思维与融媒视野的思政教师队伍

影视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具有全新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方法,包括:掌握多种现代教学方法的能力;善于把控影视课程的课堂教学能力;使学生达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优化具有现代传播思维与融媒视野的思政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一,在追求学习效果的同时,任课教师需要通过学习来建构课程改革的思想,让学生爱上思政课堂,爱上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法。同时,要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让影视教学成为冲击传统教学的改革力量,打破传统的“教师中心论”。教师也要坚持“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态度,明确其作用和意义,确保自己在课堂上更好地辅助学生学习。第二,从学生认识活动出发,通过对红色影视作品的应用,引导学生朝着积极方向迈进。在新课改的春风中,让学生主动地去学习,主动地去实践,让思政教育如涓涓细流,缓缓流入学生心田。

四、结语

把影视作品引入高校思政教学是一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这也给广大高校教师提供了党政教育与培训的新思路。但是这种教学方法的开展也同样有着现实的不稳定性,除了基础设施的客观需要外,也需要跨学科教师的培育。高校思政课教学没有固定的规律,重在得法、创法。“影视教学法+”是积极响应“教法创优”的一次大胆而有效的尝试,因此,也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最终将“影视教学法+”更好地应用到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去。

猜你喜欢

影视教学法思政
影视展
文学转化影视,你需要了解这几件事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