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体系优化路径
2023-10-21李芳丽程楠楠
李芳丽,程楠楠
(江西科技学院,江西南昌 330098)
随着近些年互联网技术的全面铺开,民办高校也在不断地向互联网应用模式进行转型与发展,并逐渐建立起以“互联网+”为背景的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模式。互联网已成为影响民办高校办学质量和发展改革的重要因素之一。但由于现阶段民办高校的发展模式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使得其发展相对缓慢。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办高校之间正在进行一场信息争夺战,只有实现线上线下、传统与新媒体之间的有机融合,才能更好地促进民办高校之间的良性竞争。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加大对互联网平台等各个方面的建设,不断地优化与发展互联网环境,通过互联网技术推动教育的改革与创新。
一、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发展现状
2020 年是“互联网+”与“新工科”的深化之年,以信息技术为核心技术的互联网产业与专业正在悄然改变着传统社会和经济结构,带动了新一轮高等教育布局变革。民办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民办高校不断开设信息类专业,对该专业的培养不仅为民办高校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也给教育行业带来了诸多新变化。数据显示,在教育部统计数据中,全国共有92 所民办高校开设信息类专业,其中民办高校本科共有64 所,专科共有32 所。近年来,各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分布在各领域、各岗位,需求十分强烈,就业市场十分火爆。目前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到89.8%,较2016 年提高了1.4 个百分点。在国家政策环境影响下,随着社会对信息化人才需求不断增加,我国各地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走入社会,为国家的信息技术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不过,在民办高校的信息类专业发展方面,高校教育部门及教育工作者需要从“互联网+”的发展背景着手,全面优化目前的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而实现教学水平的显著提升,为国家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后备技术人才。
二、“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实施的要求
(一)以专业发展需求为着力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社会对民办高校信息专业中复合型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民办高校对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不仅需要教授充足的学科知识,还需要培养学生对信息行业和计算机行业未来发展的全面分析能力。因此,在开设新一级信息类专业时,学校应把培养目标确定为:掌握必备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并能为社会领域的信息科学研究、企事业单位的生产管理工作做出一定的贡献。还要充分了解国内外信息技术发展动态,了解世界各国在IT 产业开发上的现状以及未来信息行业发展趋势。在人才培养目标制定过程中,民办高校要充分考虑所教授知识与所从事职业、国家发展需要之间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精神。民办高校教育工作者还要注意专业知识体系与技术路线之间的有机结合,要适应新一代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之间交叉融合的潮流,要注意突出教学优势与特色。
(二)以解决学科问题为关键点
在民办高校中各专业各具特色,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制定上要明确学习目标,凸显各专业的特点。比如,计算机类、软件工程类专业学生在大学里主要学习编程语言、程序设计语言、软件工程基础、计算机硬件基础、办公自动化技术等课程;软件工程和计算机软件教育类学生主要学习计算机软件设计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应用等课程。因此,不同学科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应根据学科自身差异,有针对性地进行设置。针对这些课程,教育工作者首先应针对不同学科专业学生所面临的问题,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其次,根据每个学生特点确定合适的培养目标以及相应基础知识(能力)要求。最后,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情况及实际学习能力确定个性化课程设置。
(三)以复合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
在“互联网+”背景下,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完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将成为21 世纪的一门重要科学,而这门新技术又是以计算机为主要载体来完成的。因此将这门学科和信息类专业融合在一起,可为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供良好的支撑。但是,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民办高校或专业教师在这一方面做得还不够,只注重学生知识理论的学习,而忽视了学生实践方面应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没有对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而为了解决民办高校在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需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将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相统一,以复合型人才建设为出发点,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活动解决现实问题。教师在实践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实践技能,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也能增强学生信息技术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体系建设不够完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办高校在信息类专业发展方面,需要意识到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实践教学的关键,教学工作需结合信息技术发展的趋势,不断优化课程体系,才能有效促进信息类专业的稳定发展。但是,在实际的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中,实践教学内容大部分都是围绕着专业目标知识展开,缺少从专业发展的角度对实践教学过程进行设计与分析,制约了信息类专业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民办高校需要针对目前的课程体系建设问题作出及时的改善与创新。
(二)教师队伍素质不高
目前民办高校中,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训练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很多教师存在只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对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专业课程之外缺乏对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从目前民办高校教师的普遍素质来看,存在以下问题:其一,国家对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师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教师并未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其二,教师在指导学生时对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学生只有在课堂上才能真正地接触到所学的知识,并得到相应的验证;其三,教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足以及教学经验少等,导致不能很好地开展实践教学工作;其四,目前很多民办高校的教师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在课堂上无法从知识的学习中提升知识整合与创新的意识。
(三)缺乏有效的考核激励机制
民办高校的教育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实践能力。在对学生进行考核时,教师不能只看学生是否完成了自己所教授课程的内容,也需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由于目前很多民办高校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导致教学中学生对于知识缺乏深刻理解和体会,影响了实践能力的提升。另外,受到激励机制不够完善的影响,学生通常在课程学习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经常出现不按时完成作业的现象。这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态度以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学的优化路径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需要以国家教育政策为导向,不断提高对信息专业学生培养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民办高校要结合信息类专业学生的特点,从社会、企业需要出发,创新课程模式,优化实践教学的方法,进而促进信息类专业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优化工作的开展,笔者结合自身经验与网络文献,提出了以下几点教学优化对策。
(一)推进实践教学工作改革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民办高校需要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工作,尤其在各类电子产品以及相关软件的研发和应用方面,应当以社会需求为基础推进实践教学工作。为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民办高校还需要积极探索适应当前信息专业学生群体的课堂模式,引导教师在信息专业实践教学中优化教学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教学工作改革中,教师可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进而激发学生参与实践的兴趣。同时,针对当前信息类专业学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教师要结合不同学生的情况,落实因材施教。教师在推进实践教学创新方面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的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相关实践内容贯穿到课堂教学中,并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软件、设施等辅助教学,帮助学生加深对信息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推进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提升信息类专业教师教学水平
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不仅关系到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质量,也关系到我国民办高校信息类专业的未来发展。因此,民办高校需要加强信息类专业教师的培养工作,提升信息类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其一,民办高校要加强信息专业教师培训工作的力度和范围,不能局限于内部培训。同时,高校要应加大对信息类专业教师的培训投入力度。在保证教师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前提下,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增加培训频次,不断提高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水平。其二,民办高校要建立完善的教师培训考核和评价机制,杜绝教师在培训中出现应付检查、应付了事的思想。其三,高校需要加强师德建设教育制度及相关工作政策的落实,在学校内部大力宣传对信息类专业教学做出突出贡献的教师,并进行嘉奖。同时,民办高校管理部门应当结合教师教学工作规律和特点做好日常培训及考核工作的安排,严格落实教师职称评聘标准、工资待遇、职称评定、评优奖励等相关政策。
(三)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
在“互联网+”背景下,大部分民办高校在开展实践教学中缺乏有效的教学评估体系。因此,高校需要结合信息类专业的特点完善现有的实践教学评估工作,并根据不同的评价体系对实践教学进行分类、分层次管理。一是需要明确评价标准。在优化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过程中,高校主管部门需要通过研讨的方式确定评价标准,并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完善,以全面了解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所掌握到的专业知识及技能水平。二是建立科学完善的评价体系。在运用评价体系推进教学的过程中,民办高校管理部门需要保证各个评价主体之间能够进行充分沟通交流,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进而促进评价工作的开展。比如,在实践教学考核过程中,教师可对学生课堂表现、作业完成质量以及实践结果等进行考核,从而有效促进大学生自身综合素质的提升。同时,学校也可通过考核对教师进行教学评分,并利用量化考核的数据进行奖惩和职位晋升。这样做既能让教师更好地把握实践教学评价标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也能促进相关部门更好地对实践教学进行优化提高。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为高校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当前背景下,由于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导致传统实践教学中的许多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制约着教学质量提升及人才的储备与培养。因此,民办高校需要通过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将“互联网+”技术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不断提升实践教学改革效率,进而为高校的信息类专业实践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