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2023-10-20汪明月李逸攀史延斌鲁植艳刘玉
汪明月 李逸攀 史延斌 鲁植艳 刘玉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安徽 合肥 230001;2.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放射科,湖北 武汉 430000)
子宫畸形主要是因副中肾管发育过程受各种因素影响,使得发育停滞所致,患者多是在妇科疾病检查时被发现[1]。超声是诊断宫腔疾病的主要手段,具有简便易行等优点,但其对子宫畸形的诊断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MRI因有着无创、无电离辐射、软组织分辨率高等优点,且能多参数、多平面及多方位成像,也逐渐应用于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中。相关研究[2-3]指出,MRI减少可清晰分辨子宫肌层及各组织结构,提示其或可用于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中。基于此,本研究探讨MRI在先天性子宫畸形诊断及分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16年7月—2022年2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87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以自然流产、不孕、痛经等原因就诊,经二维超声显示存在子宫结构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年龄16~41岁,平均(25.69±3.11)岁;孕次0~4次,平均(1.31±0.20)次;产次0~2次,平均(0.82±0.19)次;婚姻状况:已婚或离异162例、未婚125例。纳入标准:①影像学资料完整者。②有明确诊断者。③于术前行超声、MRI检查者。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严重宫颈疾病者。②存在MRI或超声检查禁忌症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者。
1.2 子宫畸形分型 应用美国Stryker宫腔镜配合电视显像系统进行宫腔镜检查,参照相关指南[4-5],对子宫畸形进行确诊及分型。
1.3 方法 超声:应用美国GE公司Vosion 730 超声诊断仪,经阴道探头频率5~9 MHz,取样线平行于宫腔内膜,行冠状面三维表面成像,以观察宫底及宫腔形态结构。MRI:应用SIEMENS AVANTO 1.5T MRI扫描仪进行检查,先行常规定位扫描及校正扫描,包括矢状面T2WI层厚4 mm,层间距0.8 mm,FOV250 mm×250 mm,横断面T1WI、T2WI层厚4 mm,层间距0.8 mm,Fov350 mm×350 mm及冠状面T2WI层厚4 mm,层间距0.8 mm,FOV350 mm×350 mm。在常规矢状位、冠状位或横断位T2WI的图像上对3D序列进行定位,按照子宫冠状位进行定位扫描,扫描时间5 min,3D序列扫描参数FOV256 mm×256 mm,层厚1.0 mm,TR2000 ms,TE126 ms。3D扫描层厚为l mm,图像传至后处理工作站,对扫描图像进行观察及重建。
2 结果
2.1 先天性子宫畸形检查结果 287例疑似先天性子宫畸形患者经宫腔镜手术证实确诊239例,其中子宫未发育或发育不良9例、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腔38例、双子宫53例、双角子宫21例、纵膈子宫111例、弓形子宫5例、管状子宫2例。
2.2 超声及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检查结果比较 MRI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结果的一致性(Kappa=0.746)高于超声(Kappa=0.574),见表1。
表1 超声及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检查结果比较[n(×10-2)]
2.3 超声及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 MRI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AUC大于超声诊断,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诊断(均P<0.05),见图1、表2。
图1 超声及MRI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ROC曲线分析
表2 超声及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价值分析
2.4 超声及MRI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P<0.05),见表3、图2。
图2 先天性子宫畸形的MRI检查图像
表3 超声及MRI对不同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比较[n(×10-2)]
2.5 典型病例 患者女性,12岁6个月,下腹疼痛2周就诊,临床诊断为子宫发育畸形(双子宫),左侧宫腔、宫颈管及阴道积血、左侧输卵管扩张积血。盆腔两侧各见一单角子宫影。左侧子宫下段及宫颈管区扩大成囊状,内部呈短T1、稍短T2信号,上方宫腔扩大、内见短T1、稍短T2信号,DWI及ADC图均呈稍低信号。右侧子宫颈管受压拉长呈细线状,尚通畅。
患者MRI检查图像,见图2。
3 讨论
子宫是由副中肾管演化而来,发育时受不同因素影响,可造成不同类型的子宫发育畸形[6-8]。超声等为诊断宫颈疾病的主要手段,可准确显示子宫形态,但其对子宫畸形的检查具有一定局限性,其中经阴道超声可直接显示宫腔内部结构,但不能观察子宫外部形态,难以区分纵横子宫及双角子宫[9-12]。B超可显示子宫外部轮廓,但不能准确显示宫腔内部结构,故诊断纵横子宫及弓形子宫的局限性较高[13-14]。相关研究[15]指出,患者给予三维超声检查,可提高诊断准确率。经三维超声检查时,应尽量选择患者月经周期分泌期检查,可更好的呈现子宫内膜与肌层,以保证成像质量。但相关研究指出,超声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仍偏低。有研究[16-17]发现,MRI对先天性疾病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本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了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效能高于超声,其原因在于MRI扫描时平行于宫体长轴的冠状位成像,可清晰显示宫腔内部结构。本研究结果显示,MRI诊断先天性子宫畸形的AUC大于超声,表明MRI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提示可将其应用于子宫畸形的临床诊断中。
胚胎发育时副中肾管短时间内停止发育会形成始基子宫;如对侧副中肾管未发育或发育不良,可形成单角或残角子宫。相关研究[18-20]指出,先天性子宫畸形可导致不孕、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且子宫畸形的类型不同决定着存在不同的治疗方案,故提高对不同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率至关重要。超声检查时视野小,且其诊断准确率与超声医师的主观性有关,故可能会出现误诊现象。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超声高,可清晰显示不同类型子宫畸形的形态结构,有助于对子宫畸形进行诊断[21-22]。本研究发现,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高于超声,说明MRI对纵膈子宫的诊断价值较高。另外,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对其他类型先天性子宫畸形的诊断准确度无显著性差异,这可能与双子宫等类型子宫畸形患者的例数较少有关,故后期需增加样本量以进行进一步分析。相关研究[23]指出,MRI对弓形子宫的诊断准确率较高。MRI可清晰的显示宫底外形、子宫腔至阴道内分隔组织,但超声仅根据解剖关系内膜形态来进行诊断,故会影响诊断结果。但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检查方法对弓形子宫的检出率相当,与上述研究结果存在差异,故后期需进一步分析两者对弓形子宫的诊断价值。
对MRI误诊病例进行分析发现,有1例双子宫因两宫体MRI信号不一而被误诊为子宫肌瘤;Ⅲ型单角子宫与单角子宫同样被误诊因子宫信号较低而引起误诊。
4 结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MRI对先天性子宫畸形具有诊断价值,且其对纵膈子宫的诊断准确率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