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的辅导方法

2023-10-19谢铭姬

都市人 2023年8期
关键词:小辉辅导大脑

谢铭姬

关键字:儿童抑郁情绪 辅导方法 整合大脑 家庭教育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有“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等三處提到心理工作。中共中央国务院《“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第5章第3节提出:加强对抑郁症、焦虑症等常见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的干预,加大对重点人群心理问题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力度。一份近年的《广州市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心理问题检出率约4%-5%。这是一个预警。作为在校老师或学生家长,如果能正视孩子的心理行为,及早给予干预,可以最大限度促进青少年身心良好发展。

一.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的基本定义

情绪障碍指人们在情绪感受中严重脱离现实,以一种妨碍解决问题的操作和自我挫败的方式应付外界事件。它直接影响人的行为,或者使人不能以社会接受的方式行动。

学生(儿童)常见情绪障碍主要是由于自身难以在外部环境所带来的压力下有效调节和应对,总是担心或者害怕受到某种伤害(所想象的影响比实际的要严重很多)。是一种伴有焦虑、恐惧、抑郁等的疾病。儿童情绪障碍(emotional disorders)过去的文献多称为儿童神经症(childhood neurosis),与成人神经症无连续性。

据相关资料显示,儿童情绪障碍男女患病率差别不大。在中小学一些班级中,当学生有抑郁倾向时,教师与家长要及时沟通,及早介入,缓解学生的抑郁情绪,以得到及时的治疗。

二.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原因分析

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的原因复杂,有遗传因素,有神经生化学因素,也有神经影像学等因素。在笔者与所在学校班级接触中发现,更多是心理社会因素以及免疫学因素。

比如在学校里发生的应激事件。小许同学因为大课间没带跳绳,体育老师在大课间后请该班全体男生留下来。该班男同学因为“小许的错”留在操场烈日下,有同学开始窃窃私语责怪小许。一向“犟脾气”的小许,听了很难过,更多的是气愤。渐渐地小许自以为大家都在孤立他,情绪开始激动,甚至离开所站的位置去反驳责怪他的同学。类似的情形据说在过去的一年不断上演。

也有来自家庭环境的原因。比如家庭不完整、家长本身的情绪行为问题、家庭成员间感情冷漠等,或者与孩子早期不良经历有关。小佳的爸爸常年出差在外,对小佳置若罔闻。小佳的妈妈一见到她,就会不断地命令她先做作业、再去吹笛、再去做什么。但在小佳看来,妈妈是“啰嗦的老太婆”。小佳回到学校,见到同学就诉说自己“抑郁”了,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

随着互联网多元文化的发展,社会环境也给学生带来抑郁危机。有个五年级的女生静静,在网上认识了“朋友”,因为家长限制其手机的使用,她天天想着她的“网恋”,甚至到了影响学习以及与同学正常交流的地步。

学生(儿童)是一个正在发育的个体,情绪障碍的特殊行为表现各有不同,但有某些相同的特征。有资料显示许多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似乎是情绪发育阶段的突出化,行为障碍为突出表现,如哭闹、易激动、打人、摔东西。另外,儿童情绪障碍常常多种症状同时或交替出现,如抑郁与焦虑,恐怖与焦感,强迫与恐怖等等。上述可见,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成因复杂,因此辅导方法不限,辅导者对干预对象还得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以做出最合适的干预。

三.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的干预措施与成效

当学生(儿童)行为被情绪支配,表现“目露凶光”或者“不受控制”,教师用所谓的“智慧”来处理已经不够了。此时教师需要化身辅导者,以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知识,以科学、积极的干预措施来帮助学生治疗,以取得一定的成效。本文提及的案例,也仅限于目前所接触的学生以及笔者的实践。

(一)改变谈话的方式

学生(儿童)抑郁症的治疗最基本的办法是认知与行为治疗,改变目前的抑郁症状。当儿童处于情绪时,要让他感受到“被理解”,等他得到了安抚,冷静下来了,再给他讲道理。这就是谈话方式的改变。教师不能以命令式的“你不要干什么”来吼叫学生,而应该是以学生能听懂的、知道你站在他那边的一种谈话。

有一次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文,忽然电话里传来音乐老师焦急的声音“谢老师,您快来!小许又离开座位了……”我三步并做二步,从五楼办公室直奔课室。课室里,小许正跑到第二组揪着一个同学不放,年轻的音乐老师在旁边大声命令“回座位!”。还没弄明白发生了什么,我走到小许身边、摁着他的肩膀,轻轻对他说了一句话,只见小许马上松开了手。我扶着他的肩膀走出了课室。等我和已经平复下来的小许聊完,小许还回课室上完下半节音乐课。课后音乐老师问我:您到底在小许耳边说了什么?他那么听你的。

“我是来帮你的!”

“我是来帮你的”,只要有意识改变一下谈话方式,是能把孩子从“边缘”拉回来的。这一句看似平凡的话,给了正处于应激事件中的孩子迅速整合大脑的信息与时间。当他相信自己是被理解的、情绪平复之后,教师再给他讲道理。

(二)给予选择的权利

在日常辅导中,如果有适当的时机,给予学生(儿童)自己选择的权利,长此坚持,达到治疗的效果。

小佳通过《6-12岁行为情绪量表》来到学校心理咨询室。有一次小佳觉得精神无法集中了,我建议她到室外去跳绳。后来,当她觉得自己做作业“很闷”时,就会自己找个地方跳绳。当然,小佳可以选择不跳,但小佳知道这是“对自己好”。她很喜欢跳绳,喜欢这种肌肉的放松,就算让她跳1000下也不抗拒。学校组织春游,班里可以组成春游小组。我会问小佳:你最愿意去哪个小组?请小佳主动选择或争取。拍毕业照一样,想和谁一个组,只要有选择的机会,就可以给学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

(三)帮助建立家庭教育环境

如果学生(儿童)的病因来自家庭,比如家庭的不健全,家庭教育的不一致等,是需要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谷口雅春说:“孩子的言行就像一面镜子,反映着家庭和父母的精神。所以希望孩子好,首先自己要起模范作用。父母或教育者的日常性言行,对培养孩子的人格有最强的说服力。”家庭治疗和学校支持是必需的途径。笔者建议家长关注相关心理方面的书籍,并且行动起来,与学校教育达成一致。

上述提到的学生小佳,她在周记里跟老师说,她一直有写日记的习惯,常常躲到被窝里写日记。日记里记下的是日常琐事,一些别人看来“很小”的事情,在小佳眼里却是大事,甚至为了与妈媽意见不一的某件事,她有“想死了算”的想法。

在那个学期,笔者每天放学与小佳一起离开学校,和她一直聊到地铁口。另一头,小佳妈妈与我长期保持着联系。这天,小佳妈妈跟我说,她偷看了小佳的日记。我约见了小佳妈妈,建议她与小佳爸爸共同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虽然爸爸半年才回家一次,现代信息如此发达,爸爸与小佳实现视频聊天也不失是个好办法。另外,小佳六年级了,有自己的想法了,尝试稍微“放手”,给小佳自己安排学习的时间。当母女有不同意见时,给小佳自己一个空间。最后,我还跟小佳妈妈说,要尊重小佳,试试不再去拉小佳的抽屉。

有一天,小佳跟我说“我早就知道我妈偷看我的日记了”时,是小佳妈妈告诉我,她按照我说的方法改善了家庭教育环境,小佳现在不仅拉二胡、还主动学习弹钢琴的这一天。当我还诧异小佳怎么知道妈妈的行为时,小佳轻松地说“但我不会告诉我妈妈!”

小佳长大了,她的手写日记终止在那个夏天。成长后她把秘密逐渐记入了属于她自己的手机、电脑,那是她个人的信息空间。那一段家庭教育环境的改善,父母与小佳共同成长的轨迹,家庭与学校老师的努力,一丝都不可磨灭。

(四)教师示范与同伴影响

学生(儿童)抑郁症的病因如果来自学校环境或者人际关系,通过改善,是能达到一定的影响的。学生的人际关系不算太复杂,主要是来自学校的老师与同学,还有托管或课外兴趣班认识的朋友。因此,如果学生信任的老师能有榜样示范的作用,同学朋友的肯定,对学生来说影响极大。

离那节课下课不到三分钟,前后座的小辉和小兰发生了矛盾,而小辉正是班里“最我行我素”的人物。我轻轻抚摸着小辉的头说:“小辉,你尝试冷静下来?这节课后老师一定帮你解决!”下课后我第一件事就是找到俩孩子。原来当时小辉背靠着的放在椅子上的书包掉了,后座的小兰本能地推了一下桌子就打中了小辉的后背。小兰向小辉诚恳地道歉后,我表扬小辉刚才能克服急躁,尽力克制自己冷静下来,“这是多好的品质!”我接着问,“老师说‘下课帮你解决’,老师做到了吗?”小辉抬起眼看着我,眼里多了一层信任:“教师说到做到了。”后来,我在小辉进步的时候尝试给他带队,请他当班的眼操管理员,请他为同伴做好事。“ 你能帮科代表把卷子拿到办公室吗?”“可以!”一瞬间,我分明看到小辉眼里闪着光。这些看似零碎的、不经意的任务让小辉感受到信任、真诚与爱护,感受到助人为乐的愉悦。

学校的教育环境除了教师的示范,改善人际关系、得到同伴的肯定同样重要。喜欢跳绳的小佳,在毕业前夕的校运会,在班级跳大绳一展身手。同学们的喝彩加油,那是多么治愈的声音。改善人际关系后,她那“转学”或“以后到了新的中学”的口头禅已经很少被提及了。人际关系的改善对于抑郁情绪的学生来说真是很重要的方向。

(五)综合(药物)治疗

学生(儿童)抑郁症的病因若是生理及神经系统的缺陷,可以考虑抗抑郁症药品。

四.反思与结语

要教育好孩子,就必须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

从脑科学机理来说,大脑发育有一定的顺序,就像生命本身有自己的规律。孩子在慢慢长大的过程,需要日积月累,是不能“催化”的。在人类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的大脑发展出更高级的区域,前额叶皮层。“左理右感”,大脑前额叶主要能够达到支配运动功能,而且还能够达到支配情绪和管控语言功能的效果。

懂得脑科学机理后,在辅导学生(儿童)抑郁情绪时,辅导者就能找到适合患者的方法,有时也需要多种方法一起使用。改变谈话的方式,实际上是调整大脑的顺序,先用右脑连接,再引导至左脑。小许的案例“我是来帮你的”这句话正是教师的右脑连接小许的右脑,让他感觉到自己是“被理解”的,老师是站在他这一边的,他的抑郁、愤怒情绪迅速得到安抚。除了语言,老师轻轻摁住他的肩膀,让小许感受到“被关心”。当小许情绪稳定下来,再引导到左脑,给他讲道理、定规矩。

给予学生(儿童)选择的权利,实际上是平衡上下层大脑。当学生上下层大脑没达到平衡时,就会被“情绪”劫持。上下层大脑是有区别的,上层大脑能控制许多高级头脑功能,比如决策、控制、共情、道德等。而下层大脑比较本能释放情绪。给孩子选择的权利,让他充分考虑后果、调节情绪,或发展其共情力,最终达到平衡上下层大脑从而约束自己的行为。

在日常辅导中,除了注重学生大脑的整合,并且需要与家长取得密切地联系。上述提到的小佳就是这样一个案例,当她的家长注重心理教育,开始重视自己的家庭结构环境并带孩子进行心理咨询治疗。孩子主动提出要学习弹钢琴,孩子愿意进行跳绳练习,父亲与孩子视频聊天等等,不同的体验能带来大脑内部连接的不同,随着时间推移,就塑造了大脑,孩子慢慢回归一个正常的样子。

弗洛伊德说“人生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可能悔棋”。为人师者,对学生(儿童)抑郁情绪障碍给予原因分析与积极干预治疗,并步步为营帮助家庭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与家庭共同促进儿童少年良好发展。

猜你喜欢

小辉辅导大脑
荷花下的秘密
关爱和理解,让孩子喜欢上语文课
高考前一夜
妈妈干扰我交朋友怎么办?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