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画中“逸格”的审美探析
2023-10-19扈明增
文_扈明增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院
内容提要: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逸格”审美观念在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重要地位,主要涉及“逸格”审美观念的诞生背景及发展流变等方面。除此之外,本文探讨了“逸格”山水画的审美追求,揭示了其对中国山水画发展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逸格”是中国传统绘画审美品格之一,主要体现为简洁、淡雅、清秀、温润等特质。在美学范畴中,“逸”恰如其分地传达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高雅、开阔、超然、潇洒的生活情趣和审美理想的追求,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逸格”是文人士大夫绘画中品性和精神追求的极致,对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艺术创作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山水画中,“逸格”所提倡的难以言喻的理念和情感通过文人精妙的笔墨语言得以体现,在山水画的创作过程中与山水形象实现了完美融合。
一、“逸”与山水画的渊源
先秦时代,便有一些隐士回避尘世,寻求自我的愉悦,这些隐士可以看作最早的逸民。逸民的行径与当时的道家思想不无关系,庄子提出“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1]的思想,可以说准确地概括了逸民群体追求的生活,而庄子的精神可以说是超越尘浊的“逸”的精神。由此可知,最早的“逸”指的是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精神追求。魏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不安,儒家思想衰落,呈现出文人个体精神上比较自由的社会文化形态。“六朝庄老学说盛行,当时之文人含有超世界之思想,欲脱离物质之束缚,发挥自由之情致,寄托于高旷清净之境。”[2]文人群体的人生与艺术实践反映了当时个人精神的觉醒与解放。从唐朝到清朝的1000多年里,社会矛盾异常复杂,文人群体所遭受的政治失落和民族压迫令他们受到极大的挫折。这种境况导致“儒而仕,道而隐,释而遁”的思想在文人之间广泛流行,也由于这一历史背景,绘画中的“逸格”艺术得到了文人群体的极力推崇。当文人士大夫在仕途中遭受到挫折和打击时,追求隐逸生活和回归自然的情绪便显现了出来。“逸”这一美学范畴的产生,直接与古代专制政治给民众造成的巨大压力有关。在封建社会中,人性的自由发展受到了限制,文人士大夫便将逸趣寄托在书画艺术活动中,通过山水画的形式表达自己对清静自然的追求和对现实社会的不满。他们将自然景观和内心体验融为一体,用笔墨表现出自己试图超脱世俗的情感。这样的画作追求的不是精确的细节和造型上的准确性,而是通过意象和具有象征性的符号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因此,这些画作常常使用淡雅的墨色和超乎自然的构图,营造出一种脱离现实的氛围。
中国山水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魏晋时期。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打破了春秋以来山水“比德”的惯例,提出山水画之美在于“以形媚道”,这意味着山水画的发展是建立在对道的理解上的,道家思想在中国传统山水画中具备了重要的地位。宗炳云“圣人含道映物,贤者澄怀味象”,山水的形象是一种表达上层“道”的方式。“于是在山水所发现的趣灵、媚道,远较之在具体的人的身上所发现出的神,具有更大的深度广度,使人的精神在此可以得到安息之所。”[3]人们必须体察山水、品味山水,才能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因此,魏晋文人笔下的山水画可以被视为“取之象外”的体现,山水画自诞生之际便与畅神抒情密不可分。自隋唐以来,中国山水画呈现出多样的风格,展现了成熟的艺术创作理念。北派山水以雄浑壮观为特色,而南派山水则展现出流畅秀美之感。宋代文人苏轼提出了一些见解,如“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等,这些观点成为文人山水画追求的审美风格。元、明、清三朝中,山水画长期占据主导地位,许多画家不仅画艺精湛,而且具备文人士大夫独特的文化修养和精神素质,他们的艺术创作对山水画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古代文人都秉持着“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思维方式。当他们失意于宦途,选择退隐山林时,他们相对减弱了儒家思想中的利益意识和积极进取的态度,而道家思想则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开始追求脱离功利现实的逍遥自足状态,向往在山水之间徜徉,寄情于自然,并注重顺应自然、注重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在创作中,山水画成为文人士大夫将现实与理想、生活与精神相融合的文化媒介。同时,山水画为隐逸之士提供了广阔的表现空间,成为中国古代绘画中追求“逸”美学标准的催化剂和推动者。
二、作为审美批评标准的“逸格”
中国古代绘画以“逸、神、妙、能”构成了独特的画评体系,其中“逸”被看作最重要的标准。这一标准引导着山水画的创作和欣赏,使其能够达到超凡脱俗、纯净无染、超越寻常的“逸”境和品位。明确“逸品”在中国绘画审美中的地位可追溯到唐代的朱景玄,而宋代黄休复在《益州名画录》中将“逸品”置于“神、妙、能”三品之上,并详细解释、给出定义:“画之逸格,最难其俦。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4]因此,“逸品”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绘画中的美学地位,成为重要的审美标准和绘画批评体系,为山水画提供了新的创作视角和空间。在宋代,绘画注重法度和追求细腻之美,“逸品”成为一种独立于传统画法之外的自由、潇洒和超脱感的境界,为文人的创作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氛围。元代画家倪瓒(图1)提出了“逸气”的概念,将“逸格”从艺术风格和创作观念扩展为一种创作态度和精神境界。元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为绘画创作中“逸”风格的潜在创造提供了条件,“元四家”的画作都展现出了“逸”的特点。在明清时期,“逸”受到了高度评价和影响,这使得画家更加注重画面中“逸气”的表现,凸显自然的气息和精神的从容感。随着明清时期文人画的发展,绘画理论得到了更加完整深入的探讨研究,“逸格”这一山水境界和审美标准也得到了更加清晰的诠释。
图1 元 倪瓒 六君子图61.9cm×33.3cm1345 上海博物馆藏
明代唐志契认为“逸格”是最难以描述的绘画风格之一,包括清逸、雅逸、俊逸、隐逸、沉逸等不同类型,但他从未见过“逸而浊、逸而俗、逸而模棱卑鄙”的情况。他认为“逸”虽然与奇异接近,但并不仅仅在于奇异之处。在绘画的笔墨和画面中,“逸格”常常体现为忽止忽行于气韵之间,带有出人意料的感觉。欣赏“逸格”作品时,观者能够自由地发散想象,感受到一种从容冷静的意境。这些特点足以使一件作品成为逸品。王世贞认为高彦敬、倪元镇、方方壶等画家才华横溢,属于逸品大师。清代恽寿平认为,逸品要求画家摆脱常规的画法,保持无意为文的天真状态。他认为这些品质是不能被意识模仿的,只有天真无邪的心态才能达到“逸格”的境界。龚贤认为金陵画家中,髡残和程正揆是最能表现出逸品风格的画家。总的来说,明清画家对逸品的定义更加明确,并且强调淡墨轻扫和视觉图式的简洁与清新。山水画中的“逸格”要求画家摆脱常规,保持天真无邪的心境,表达一种超越常规的自由、淡雅和天真状态。由此可知,“逸格”成为明清文人画境的高度,也推动了山水画的进一步发展。
“逸格”与画家的非凡生活态度和卓越品质密不可分,画家在尘世中寻求超越,亲近自然,在文化形式中追求精神自由和性情的表达。“逸格”强调从另一个角度重新演绎山水画所传递的信息,更多关注的是作品所唤起的内在情感和启示。在“逸格”画作中,画家不仅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多的是表达了他们的思考和感受,以及对生活的理解和追求。“逸格”的艺术境界在艺术创作中具有非常高的地位,可以激发观众的心灵,启迪人类的文化自我认知和价值追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逸格”的艺术价值已经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成为中华文化的重要遗产。在中国文化史上,“逸格”不仅仅是一种绘画风格,更是一种哲学的、审美的和精神的表达。它表现了中国文化中一种深邃的思考方式和精神追求,既是传统文化的瑰宝,同时也是对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贡献。
三、“逸格”对当代山水画发展的意义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逸格”山水画的审美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在现代化的语境下重新审视和诠释“逸格”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和内涵,开拓其新的审美领域,让它重新焕发出文化精神的活力,才能更好地展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深沉与积淀。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逸格”山水画仍然有很高的价值,它在行为、主体、审美等方面的纯净性、超脱性、自由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等方面,能够为当代山水画的创作者提供新的启示。总之,“逸格”山水画是一种历史的、文化的、艺术的和美学的产物。虽然它有着一定的封建文化局限,但其在艺术精神与绘画传统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在当下,我们需要继承和发扬“逸格”山水画的优良传统,以其所蕴含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和诗情画意,推动中国山水画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在当下,我们需要在深入挖掘“逸格”山水画的文化底蕴和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上,探索其在当代艺术中的应用和创新。例如,我们可以将“逸格”山水画的表现形式与当代绘画语言相结合,通过科技手段的运用、多元化的材质选择和结构安排,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化和具有现代感的艺术形式。另外,在“逸格”山水画的思想与精神内涵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整合当代艺术的视野和内涵,进一步深化和丰富其人文精神和审美意义,让它在当代艺术中更加葆有活力和生命力。总而言之,“逸格”山水画是传统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珍品,是中国山水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艺术精神及价值观念的重要体现。在当代山水画创作中,我们需要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借鉴和吸收现代艺术的理念和方法,用创新的视角和思维方式,去发掘和表达“逸格”山水画所传达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魅力,推动中国山水画向着更加开放、现代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