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效果

2023-10-19刘付龙陈罗西梁俊豪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10期
关键词:电针脊髓穴位

刘付龙,张 鑫,陈罗西,刘 岩,任 玲,梁俊豪

(1. 四川省骨科医院康复科,成都 610041;2. 四川省骨科医院医务部,成都 610041;3.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康复科,成都 610041)

不完全脊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可导致患者发生感觉障碍、二便障碍、运动功能障碍及多种类型的营养代谢异常,严重影响患者预后,增加了家庭及社会负担。接受常规西医治疗方案包括手术、营养神经药物、康复运动后,仍有部分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治疗效果较差,遗留多种后遗症[1]。中医学认为,不完全脊髓损伤的病因病机为督脉虚损、血脉推动无力,最终血瘀痰阻、肢体萎软无力,治疗应以祛瘀散结、扶正祛邪为主[2-3]。电针疗法可疏通经络、通畅气血,在多种神经疾病中均有应用,电针穴位及参数的选择是影响针刺疗效的重要因素[4]。目前,连续波电针针刺传统普通针灸取穴、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在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的应用效果对比报道较少。基于此,本研究选取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56 例纳入研究,分析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对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1 年9 月-2022 年10 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56 例,取得患者知情同意,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8例。对照组,男16 例,女12 例;年龄18 ~71 岁,平均(48.13±6.12)岁。损伤程度[5]:B 级7 例,C级16 例,D 级5 例。观察组,男19 例,女9 例;年龄19 ~78 岁,平均(46.290±7.23)岁。损伤程度:B 级9 例,C 级15 例,D 级4 例。2 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1)符合《脊髓损伤神经学分类国际标准》[6]中不完全脊髓损伤的诊断标准,为B、C、D 级不完全脊髓损伤者;2)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7]的萎证诊断标准,肢体弛缓或强直、活动受限,肌肉萎缩,舌质紫暗、边有瘀斑,脉沉细而涩者;3)成功完成脊髓减压、脊柱内固定等手术治者;4)造血功能及凝血功能正常者等。排除标准:1)晕针或针灸部位存在皮肤疾病,不耐受治疗者;2)合并精神疾病、药物成瘾史者;3)合并四肢骨折者;4)肝肾功能不全者;5)安装心脏起搏器者;6)合并严重骨质疏松、骨肿瘤等影响运动功能疾病者;7)合并艾滋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者等。脱落与剔除标准:1)同期接受其他研究者;2)切口不愈合者;3)未完成全程治疗者。本研究获四川省骨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理审批号:KY2020-042-01)。

1.2 方法

2 组均给予神经营养药物及康复治疗,在同一组康复治疗师指导下根据患者自身恢复情况进行良肢体位的摆放、肌力训练、转移训练、站立和步行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等。

对照组,电针选择连续波,主穴取督脉循经穴及夹脊穴,根据病情选择,腰椎夹脊穴、下肢后方、前方循阳明经取穴;患者先后选择仰卧或者俯卧,局部穴位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的华佗牌一次性针灸针治疗,规格0.25 mm×40 mm,采用KWD-808Ⅱ型脉冲电疗仪(常州市武进长城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压峰值设置为6 V,使用频率15 Hz、连续波模式,电流刺激强度范围为0 ~10 mA,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密切观察反应,留针20 min。观察组,采用关键肌及神经干选穴方式,利用疏密波进行电针治疗,根据腰部及下肢神经解剖结构,选择胸腰部、臀部关键肌、神经丛走形区穴位大肠俞、阳陵泉、冲门、环跳,肾俞、气海俞、委中,穴位针刺后需要产生下肢神经走行区串麻感。先后选择仰卧和俯卧,局部穴位消毒后,采用华伦牌一次性针灸针及KWD-808Ⅱ型脉冲电疗仪,压峰值设置为6 V,使用频率15 Hz、疏密波模式,电流刺激强度范围为0 ~10 mA,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密切观察反应,留针20 min。2 组均每天治疗1 次,每周5 次,均治疗4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下肢运动功能 治疗前、治疗4 周后,根据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SIA)下肢运动评分[8]、Berg平衡量表[9]、改良Ashworth 分级[10]评分评价2 组下肢运动功能,ASIA 下肢运动评分评定依据为患者双下肢5 对关键肌肌力总和,总分为0 ~50 分,得分越高患者下肢运动功能越好;改良Ashworth 分级包括大腿内收、屈膝及踝背伸肌张力评价,每部位0 ~5 分,双侧总分0 ~30 分,得分越高肌肉痉挛紧张越严重;Berg 平衡量表通过14 个动作项目来评价患者的动态和静态平衡,总分为0 ~56 分,得分越高机体平衡能力越强。

1.3.2 生活质量及心理应激 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改良Barthel 指数(MBI)[11]、焦虑自评量表(SAS)[12]、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13]评价2组生活质量及心理应激,MBI 得分0 ~100 分,得分与生活质量呈正比;SAS、SDS 均包含20 条目,总分0 ~100 分,得分越高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

1.3.3 血清学指标 治疗前、治疗4 周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3 mL,离心处理(3 500 r·min-1,15 min)后,采用免疫散射比浊法检测血清C 反应蛋白(CRP)水平(湖南华曦医药有限公司),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湖南明德医疗器械有限公司),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3)水平(美国罗氏公司)。

1.3.4 肌电图指标 治疗前、治疗4 周后,采用Keypoint 9033A07 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内特斯制造有限公司)对患者进行下肢运动诱发电位检测,表面记录、参考电极、地极分别置于胫前肌肌腹、肌腱处、脚踝部位,刺激部位为皮质腿区、腰骶部,刺激强度为120%的运动阈值,记录Cortical 波和Lsp 波潜伏期、波幅,分析双侧髂腰肌在最大收缩力下的均方根值(RMS)。

1.3.5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分析2 组治疗期间皮肤溃破感染、皮肤过敏、晕针、内固定松动以及跌倒发生情况。

1.4 临床疗效

治疗4 周后,根据患者治疗后ASIA 损伤分级改善程度判定临床疗效。显效,ASIA 损伤分级提高2 级及以上,或恢复至E 级;有效,ASIA 损伤分级提高1 级;无效,ASIA 损伤分级未改善甚至加重。总有效率(%)=(1-无效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5.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使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例(%)表示,χ2检验、校正χ2检验进行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

见表1。

表1 2 组临床疗效结果比较(n= 28)例

2.2 2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比较

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比较(±s ,n= 28)

表2 2 组治疗前后肌电图指标比较(±s ,n= 28)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Cortical 波Lsp 波RMS/(μV)潜伏期/(ms)波幅/(mV)潜伏期/(ms)波幅/(mV)对照组治疗前36.03±3.420.50±0.1223.33±5.221.03±0.32 84.12±9.59治疗后29.54±3.33#1.11±0.46#18.14±4.43#1.91±0.66#106.83±15.23#观察组治疗前35.86±3.460.48±0.1524.27±6.240.96±0.35 82.68±8.45治疗后24.03±3.36#△1.68±0.50#△11.43±2.36#△3.48±1.20#△128.87±14.41#△

2.3 2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比较

见表3。

表3 2 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比较(±s ,n= 28)分

表3 2 组治疗前后下肢运动功能比较(±s ,n= 28)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ASIA 下肢运动评分Berg 平衡量表改良Ashworth 分级对照组治疗前 18.93±4.5922.80±4.420.29±0.11治疗后 22.36±6.59# 32.91±3.36#0.68±0.20#观察组治疗前 18.57±3.7623.76±4.350.28±0.10治疗后 28.75±7.01#△37.18±3.58#△ 0.43±0.12#△

2.4 2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应激比较

见表4。

表4 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应激比较(±s ,n= 28)分

表4 2 组治疗前后生活质量及心理应激比较(±s ,n= 28)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MBISASSDS对照组治疗前 29.68±6.9536.78±8.1735.87±6.46治疗后 39.47±8.28# 25.89±5.68# 26.57±3.68#观察组 治疗前 31.25±7.6434.23±7.2836.92±7.57治疗后 58.04±9.21#△ 19.05±4.32#△ 19.23±4.36#△

2.5 2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

见表5。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n= 28)

表5 2 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比较(±s ,n= 28)

注:与治疗前比较,# P <0.05;与对照组比较,△P <0.05

组别时间CRP/(mg·L-1)PCT/(μg·L-1)25-OH-D3/(ng·mL-1)对照组治疗前 34.80±4.550.81±0.3819.14±2.75治疗后 25.64±6.67#0.41±0.12#19.43±2.44观察组 治疗前 35.56±4.800.79±0.3218.47±2.76治疗后 15.69±4.73#△ 0.09±0.03#△ 18.96±2.57

2.6 2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6。

表6 2 组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8)例

3 讨论

不完全脊髓损伤属中医“痿证”范畴,患者脊总督一身阳气,督脉受损,可导致瘀血阻滞,筋脉肌肉失于气血濡养;“肾主骨生髓”,肾经受损引起经络不通,可致瘀血内留,腑气不畅,导致肢体萎软无力、麻木等,而成痿证,治疗应以疏通经气、祛瘀行血为主[14]。连续波电针针刺传统普通针灸取穴根据传统理论主穴取督脉循经穴及夹脊穴,可调补肝肾、补中益气、活血通络,减少气机受阻,再根据病情选择,腰椎夹脊穴、下肢后方、前方循阳明经取穴,可发挥镇痛镇静之效,但连续波波形单一,刺激容易麻木,且未针对下肢肌肉及神经进行干预,对运动功能恢复有限。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在取督脉循经穴及夹脊穴的基础上,选择胸腰部、臀部神经丛及坐骨神经干走形区穴位,可疏通下肢气血经络,益气固本、通经活络,发挥通经络、止疼痛、提高肢体功能的效果,减轻疾病对患者的影响[15];疏密波更接近于人体生物电,对感觉和运动神经可分别引起即刻以及延迟的抑制效应,相当于“补法”,可强化穴位调和气血、疏经通络之效,改善患者对疾病的不适感受,改善心理状况[16]。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下肢ASIA 功能、Berg 平衡量表、MBI 评分高于对照组,改良Ashworth 量表升高幅度、SAS、SDS 得分评分更低,提示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应激,疗效确切。

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脊髓组织受损严重,加之手术操作存在损伤,可刺激血清CRP、PCT 等促炎因子表达增加,加重脊髓神经元的凋亡,导致神经信号传导通路中断,使得脊髓到达胫前的肌电位Cortical 和Lsp 延迟、强度降低,降低运动单位的募集和兴奋节律的肌电信号RMS,使得下肢运动无法髓受创,损伤的病位与督脉、肾经联系紧密,督脉同步化[17]。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4 周后,观察组血清CRP、PCT 水平,Cortical 波、Lsp 波的潜伏期更低,Cortical 波、Lsp 波的波幅,RMS 均更高,提示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疗效确切,可能机制为调节血清学及肌电图指标。关键肌及神经干周围穴位针刺可增强大脑皮层运动区的兴奋性,通过神经反射的途径,改善损伤部位神经细胞的再生活性,促进神经信号传导的恢复,调节肌电图指标;还可增强穴位的能量代谢,可减少炎症因子释放,促进CRP、PCT 等炎性因子代谢,消除水肿,提高患者疼痛阈值;疏密波刺激,还可增加动脉的弹性及神经肌肉的兴奋性,促进患肢血液循环,最大程度促进肌肉收缩,减轻肌肉及血管痉挛,提高机体能量及新陈代谢,改善运动功能,促进脊髓损伤的修复[18-19]。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2 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接近,提示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可改善不完全脊髓损伤患者下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心理应激,分析机制为调节血清学及肌电图指标,疗效确切。本研究选取患者均来自我院,未对患者进行长期随访,样本量也有限,疏密波电针针刺下肢关键肌及神经干穴位治疗不完全脊髓损伤的效果及机制,仍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予以验证。

猜你喜欢

电针脊髓穴位
人工3D脊髓能帮助瘫痪者重新行走?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姜黄素对脊髓损伤修复的研究进展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25例
间歇导尿配合温和灸治疗脊髓损伤后尿潴留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