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人资”系统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
2023-10-19李娟
李娟/文
随着科技的发展,智能化成为煤矿行业的发展趋势,智能化建设也是未来煤矿企业的发展趋势。通过智能化建设,可以大幅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员劳动强度,降低安全风险,提高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增强其归属感。随着数字化转型的深入推进,煤矿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也进行了积极探索,针对煤矿行业的特点,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化手段,打造符合煤矿企业自身发展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智能化。“智慧人资”系统的建立,极大改变了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尤其是为员工考勤、薪酬核算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也为人才引进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持,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文章对“智慧人资”系统赋能煤矿智能化建设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智慧人资”系统的诞生主要依赖“大数据+”理念,是结合我国煤矿企业的实际情况所研发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该平台以人和工作为核心,将数据采集、数据决策、工作流程等四个模块贯穿起来,以大数据为基础,利用人工智能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搭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移动化、可视化的人力资源管理平台。通过智能化,实现人员招聘的精准高效;通过信息化,提高考勤及薪酬管理效率;通过移动化,让数据多跑路、职工少跑腿;通过可视化,让职工随时随地了解自己的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
打破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自动生成企业人员信息
“智慧人资”系统通过整合企业现有的人事管理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基础信息库、人力资源薪酬库、员工培训档案等,智能检索人员信息,实现了企业人员基础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更新,避免了手工录入的大量重复性工作,也实现了业务流程自动化。同时,“智慧人资”系统可以根据企业自身情况设定业务流程,如员工信息录入、档案管理、考勤管理等。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从人事系统或OA 系统中提取相应的数据。对于人事信息录入、档案管理等需求,可以在“智慧人资”系统中设置相应的权限。例如,当员工离职需要转移档案时,可以在“智慧人资”系统中设置档案管理权限,将员工的档案信息由OA 系统转移到“智慧人资”系统中,在“智慧人资”系统中设置权限后,可直接提取员工档案。
人岗匹配
在传统的工作方式下,由于企业内部人员结构复杂、人员类型繁多,因此企业管理层面临着许多相似岗位、相同类型的员工,且岗位人员流动性较大,从而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人力资源浪费。“智慧人资”系统中的人员基本信息模块,可以根据员工的任职资格查询员工的相关信息,如学历、专业、岗位类别等,同时可以查询员工的过往经历,帮助管理者快速了解员工的职业背景、工作经历等,为管理者选拔人才提供依据。
人员信息整合
在煤矿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人员信息数据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和核心,也是各个模块的基础。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升级和优化,原有的信息系统逐渐暴露出诸多问题。一是系统接口不统一,功能模块之间数据无法共享;二是数据安全等级不一致,未实现与其他业务系统无缝集成;三是人员基础信息管理不全面,未实现动态维护;四是人员信息和业绩考核指标不统一,人员信息无法与业绩考核数据关联;五是人员基本信息、考勤信息等多维度数据不一致;六是人员职业资质、技术资格等关键能力要素未实现动态管理。
但是在“智慧人资”系统中,通过整合原有系统数据,统一管理人员基本信息、业绩考核指标等多维度数据,打破了原有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人员基础信息数据的共享与统一。具体实现过程为:一是与其他业务系统(如人事管理系统、薪酬管理系统)进行无缝集成,实现人员基础信息数据的无缝集成;二是建立统一的人员数据标准,为后续业务流程处理提供数据基础;三是建立人员业绩考核指标数据库,实现人员业绩考核指标数据共享。
灵活配置岗位
“智慧人资”系统将岗位管理与绩效考核、薪酬激励、员工培训等内容相结合,并与安全管理相融合,形成了一套完善的岗位配置和绩效考核体系。
第一,以安全管理为导向,以岗位职责为依据,根据煤矿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实际需要,制订岗位配置计划,并按规定的程序调整岗位。第二,建立包括工作任务、工作量变更等多维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使绩效考核工作客观、公正、科学、合理。第三,在薪酬激励方面,设置安全业绩奖、安全效益奖等多种激励模式,在不同层面给予员工合理的激励,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第四,将企业安全管理工作融入日常培训中,利用“智慧人资”系统开展培训管理工作,改变以往按照部门、工种进行的培训模式,实现“一个系统、一套流程”的统一,更好地满足不同层级、不同岗位的员工培训需求。
打造移动端,让数据多跑路
移动端培训管理,实现学习内容在线化
煤矿企业对培训管理的需求非常大,但由于业务繁杂,没有一个可以支持多个部门协同的平台,因此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不能有效共享,无法实现统一的培训管理。
“智慧人资”系统整合了企业培训管理所有的业务功能,贯通了从员工入职到离岗的整个生命周期。基于移动端开发技术,打造了一个移动端培训管理平台,实现员工培训学习、考核、评估、记录全过程管理。一是员工可以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学习,系统自动记录培训信息;二是员工在线学习和考试时可查看自己的学习状态、考试成绩等;三是企业根据员工学习情况及时考核并记录员工的档案信息;四是企业可以对员工培训进行数据分析。
煤矿企业在使用移动端培训管理平台时,要与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综合办公系统等业务系统整合,在统一的培训管理平台上完成相关的业务流程,并打通员工培训全过程。企业可以通过培训管理平台对培训学习内容进行在线化,并在不同的场景中应用,如员工学习时,系统自动记录员工学习情况、员工考核成绩等信息;企业在考核员工时,可利用移动端培训管理平台对员工进行在线考核;当企业需要统计员工培训情况时,可以通过移动端平台快速统计企业所有人员的培训情况,并进行数据分析。
移动端考勤管理,实现考勤数据可追溯
在考勤管理模块,根据企业管理模式的不同,可以设计不同的考勤管理方案。
管理人员可以对员工进行基础信息录入、打卡、请假等操作,完成人员考勤信息的实时采集,为管理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其他人员可以通过移动端APP 或PC 端进行在线打卡,并进行在线请假等操作。系统自动将打卡记录实时上传至数据中心服务器,并根据相应规则将打卡记录反馈至移动端APP 或PC 端。系统还可以筛选考勤记录,并根据相应规则自动关联打卡记录,实现对员工考勤信息的追溯。同时,可以在移动端APP 或PC 端的考勤记录详情页面查询考勤记录。针对不同类型的考勤记录,系统设计了不同的查询条件,并通过算法实现对人员考勤记录的筛选。例如,可以根据员工的缺勤时间和缺勤类型筛选员工的缺勤记录;或者针对不同部门或岗位设置不同的查询条件,并根据条件实现对人员考勤数据的筛选。另外,当人员请假时,系统自动将请假申请提交至管理人员审批,管理人员可直接在界面上对请假信息进行审批。在员工请假成功后,系统自动上传该员工的相关考勤记录,实现对员工考勤数据的追溯。
移动端绩效考核,实现考核过程可视化
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员工日常工作业绩的综合评定。考核的目的在于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使员工以旺盛的斗志和精力投入工作。
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存在工作量大、任务分散、重复度高、考核周期长等问题,影响了绩效考核的效果。“智慧人资”系统通过移动端进行绩效考核,实现绩效考核流程全部在线化、透明化,实现绩效管理全程可追溯。一是查看员工日常工作任务清单及任务进度,二是查看员工任务完成情况,三是查看员工个人业绩管理情况。“智慧人资”系统利用移动端数据采集功能,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实时同步,保证考核过程中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例如,通过移动端APP 实时查看考勤结果、工时统计、值班记录等,同时可以查看日常工作任务完成情况、个人业绩管理情况等,也可以查看员工工作任务清单和任务进度。
移动端人力资源政策管理,实现政策管理移动化
根据公司人才政策的需要,将政策内容移动化,通过移动端完成政策管理,减少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在公司内部查询和整理数据的时间成本,实现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工作的移动化,提升工作效率。
公司人才政策包括员工招聘、培训、晋升、降薪及其他员工福利等相关政策。企业可在“智慧人资”系统中进行相关政策的创建、修改和删除等操作,实现对人力资源政策的集中管理和移动化。在创建或修改人才政策时,支持根据企业情况、业务范围设置相应的修改条件,包括增加或删除特定条件等操作,避免人力资源管理人员重复录入相关信息。
规范流程管理,让职工少跑腿
规范人事管理
煤矿企业为员工办理各项业务,都可以通过“智慧人资”系统在线办理,解决了以往需要专门人员线下办理的问题,让员工在家就可以轻松办理各项人事业务,减少了不必要的人力和时间成本,也提升了工作效率。“智慧人资”系统还促进了煤矿企业内部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实现了人事信息、合同管理、绩效考核等数据在企业内部的共享,减少了数据重复录入,提高了工作效率。
完善培训体系
打造线上线下结合的培训体系,满足不同岗位人员的培训需求,建立以岗位培训为核心的员工培训管理体系,包括员工教育管理、专业技术人员教育管理、技能人才培养与认证、职业能力发展等模块。针对员工的培训,系统支持多种培训管理,包括培训需求管理、课程资源管理、培训过程管理、课程考试管理等。同时,针对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在线考试模块,实现对员工的岗位技能和专业知识进行考核评价。
完善人才信息库
“智慧人资”系统可通过建立人才信息库,实现对企业人员数量、年龄结构、学历结构等信息的统计分析,以“智慧人资”系统为基础,提供岗位科学配置、人员合理流动、员工有效激励等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对人才信息的整合分析,结合业务场景,提供辅助决策、辅助考核等功能,打造完整的人才管理应用生态,为企业提供人才决策支持、人力资源数据分析、人才画像。
完善薪酬管理
“智慧人资”系统能够完善薪酬管理,优化企业薪酬体系,按照不同职级、不同岗位,精准管控员工的薪酬,同时为员工提供多样化的薪资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提升企业对员工薪酬的管控能力。
以岗位绩效工资为基础,建立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新的薪酬管理体系,按照“岗位设置、工作内容、工作量、考核结果”四要素原则,对岗位价值和绩效进行评估,实现工资的分级核算;通过与银行签订《工资支付协议》,以工资收入为主要依据,以银行代发工资为支付方式,确保员工工资及时准确发放;通过与劳动用工和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以实际用工单位为发放主体,保障职工权益;通过与社会保险机构签订《社会保险代理协议》,建立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为主的社会保险体系。
应用大数据,提升管理效能
实时更新人力资源数据,保障人才队伍建设
通过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及时更新各岗位员工的基本信息、个人技能、培训经历、奖惩记录等,动态反映员工的素质、能力和业绩,实现人力资源数据实时更新,保障人才队伍建设,为公司提供更精准的人才信息,为管理者科学决策提供重要参考。
具体来说,“智慧人资”系统能够帮助煤矿企业及时了解员工的动态信息,为企业科学决策提供数据支撑。例如,可以实时掌握员工的身份、学历、工作经历等基础信息,还可以通过学习、培训等,掌握员工能力、业绩的提升情况。同时,通过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和岗位信息,可以统计出员工的年龄分布、学历分布等,方便企业领导快速了解员工的情况,并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员工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配置,从而更好地完成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健全人才信息库,为企业战略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第一,健全人才信息库,全面掌握各岗位人员数据,实现人员信息的集中管理、动态维护和多维查询。第二,通过分析各岗位人员的岗位技能、知识水平、专业特长、职业兴趣等情况,为人才评价提供准确的依据。第三,建立人才培养档案,实现人员信息的集中管理、动态维护和多维查询,实现对人才队伍的建设与管理。第四,建立岗位胜任力模型,从能力、绩效、知识和态度四个维度构建评价模型,进行岗位胜任力评价。第五,建立人才地图,全面掌握人员分布情况。第六,利用数据分析技术统计分析人员信息,形成以人为中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指标体系和信息体系。
应用大数据,提升人员配置效率
第一,人力资源管理大数据中心。基于人才信息库数据,实现人力资源管理各环节数据的集成、分析和共享,分析人才的能力、潜力,为人力资源战略决策提供支持;对员工的素质、能力和潜力进行评估,为员工培训和晋升提供支持。第二,人员配置优化管理。通过分析企业各部门员工的岗位职责,找出岗位空缺,提出人员配置优化方案。第三,人员调配优化管理。根据岗位空缺情况,通过系统将信息反馈给人力资源部,为相关部门提供人力资源调配建议。第四,人员培训优化管理。根据岗位空缺情况,通过系统及时调整员工培训计划。
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智慧人资”系统建成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智能化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应用的全过程,通过信息化手段,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
第一,实现人力资源信息的有效共享,打破“信息孤岛”。系统通过数据交换接口与各业务系统实现无缝连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与各业务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整体效能。第二,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人力资源管理流程再造。通过流程再造,整合和优化原来分散、独立的信息系统,统一管理各类人、财、物,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体系。第三,实现人力资源数据的集中管理。通过与OA 系统、CRM 系统进行整合,建立统一的数据管理平台,实现各类信息资源的统一管理,实现人力资源数据集中、统一、共享。第四,促进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保证企业员工信息安全。通过应用企业门户等系统,实现员工信息的统一管理和集中共享,提升企业对员工的统一管理能力,使员工信息在企业内部共享,并得到充分利用。第五,推动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人力资源管理转型升级。通过信息化建设,形成以“智慧人资”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从而提升人力资源管理效率和水平,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创新。
“智慧人资”系统的建立,为煤矿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为员工考勤、薪酬核算等方面提供了便利,也为人才引进和管理提供了更加准确、真实的数据支持,实现了人力资源管理从粗放式向精准化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