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融合发展耦合协调的测度与评价研究
2023-10-19杨震李晓芳
杨震 李晓芳
摘 要:本文以生态文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进步作为生态文明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城乡融合发展是破除我国城乡发展困境的关键,探讨耦合发展的不同耦合路径及其影响因素。基于阶段识别、问题探析与对策梳理等视角,探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优化路径,城乡融合发展之间具有显著的关联性,但并未达到耦合协调状态,难以通过经济的带动作用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乡村振兴;空间布局;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23)09-0013-03
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指明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条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重视环境和生态建设是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耦合模型包括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个体系。新型城镇化建立了包括人口、社会、经济、空间城镇化以及城乡一体化、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化、生活富裕、治理有效等10个准则层共计22个指标的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耦合协调度模型[1]。
1 新型城镇化发展体系
1.1 新聚焦发展模式
城市的快速化、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市城镇化相比,面积上的盲目追求、扩张的城镇化率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而是更加“以人为核心”,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既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其中,县域经济一方面沟通城乡,为城市和农村地区之间资源要素双向自由对流提供了“缓冲带”;另一方面也是扩大内需战略的重要基点和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
县域是我国基本的行政地域单元,是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完整空间载体,在社会治理和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独特地位,充分发挥县域空间载体优势,促进城乡要素合理流动,增强城市和乡村之间、不同区域位置之间的互动,是加快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乡域之间的乡村振兴是乡村发展和乡村振兴的综合性概念,是对乡村产业化、经济化、生态化、文化、综合治理的整体性提升。县域要基于不同的发展基础、功能定位、自然条件,尤其注重发掘地域资源禀赋,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社会转型、生态转型,构建起符合发展规律、符合实际的产业体系,形成优势特色明显的规模化产业。
1.2 产业模式探索
聚焦培育发展乡镇的富民产业,完善乡镇村产业空间布局,推动乡镇农业产业化和第一、二、三产业快速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传统农产品制造业升级改造,运用新理念、新技术、新业态不断延长农业产业链,实现种(养)植、加工、销售全链条融合发展。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生产性和服务业发展水平,休闲观光农业、乡村旅游发展、民宿经济发展等乡村经济新形态。增強重点乡镇集聚功能,推动乡镇农业产业和农商体系建设,优化布局产业园区,推动中小企业向中心城镇集聚,形成规模效应。推动商业体系建设,完善县乡商业系统,降低市场交易成本。要推动乡镇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推广生产生活绿色低碳化,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和生态补偿机制,增加绿色优质农产品供给。
强化乡镇资源整合,合理科学地规划各类资源向中心城镇等特定地区的投入,使尚未实现城镇化的农民能够集中享受相对均等的公共服务,并深度挖掘乡村内涵,完善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等民生保障政策,促进城镇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协同发展。建立县域层面信息监测和集成平台,实现县域内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及时收集各类产品信息和综合信息,利用信息手段的运用打破城乡空间隔阂,增强供需信息产业的对接,开展对市场预警、形势分析、技术推广等,优化农业生产、经营,提高农业产业抗风险能力。加强人力资源整合,开展适合乡村人口的职业化教育和创业式培训,激发多渠道灵活就业,提升农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和能力,提升人力资源素质。
1.3 城镇发展变化的新功能
推进以人为核心、发展绿色生态的新型城镇化,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加快户籍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农村现代化理论首次在十九大上被提出,农业和农村的各个方面比以前的农村现代化更加丰富和全面,包括农村政治、经济、文化、生活、治理等各方面的发展。以县城为主要载体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发展以县城为抓手。将县城作为调配资源,合理布局村镇基础设施,在综合利用上提升村镇服务能力,优化区域统筹布局,创造内需。
农村振兴说到底是发展的问题,产业繁荣是农村振兴的根本所在。提高农村居民利用基础设计、公共服务等方面的便利性和可持续性。一是要因地制宜,确定本村的产业发展策略。根据农村在发展过程中积累的资源优势比较优势,确定自己的主导产业,形成能充分利用的资源,符合市场需求,集中力量发展特色产业结构。第二,促进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村庄建设规划体系,合理引导和功能区和农副主产区的村庄建设与发展。
积极促进城市周边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深入实施乡村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促进现代经济体系空间在发展中整体布局、比较均衡。乡村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科学认识当前乡村振兴的区域格局对于指导政策的制定,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要统筹动态均衡、集聚增长、服务均等安全发展的关系,在农村振兴体系中,生活富裕、乡风文明发展比较突出,然后是生态宜居。产业是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民提高生活水平的重要途径,乡村人民生活水平虽然比较高,但是乡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科技水平不高,市场化程度较低,还需要找准农业产业的发力点形成乡村新业态。目前存在乡村社会治理比较落后,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推进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2 可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化
2.1 基于构建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
基于乡村振兴构建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评价,在全国乡村振兴水平呈现出明显的地域分异特征,其中西部地区整体处于低水平,东部沿海地区则处于较高水平。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发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是最大的不平衡。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城市的工业化、城镇化相比,我国农业农村发展步伐还比较缓慢。
乡村振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从现代化发展的一般规律看,当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就成为实现现代化的关键。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基点,其关键在于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推动各种生产要素的组合在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有机衔接,从而实现循环流转。其中,畅通城乡经济循环,是畅通国内经济大循环、增强我国经济韧性的重要方面。只有促进各类要素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实现高效集聚,才能更好释放巨大的创造动能和消费潜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大动力,实现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3]。
加速城乡建设要素平等置换、双向流动的制度性通道,推动产业、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在城乡间平等交换与良性循环,激活城乡内生活力。在推进乡村城镇化进程和其他产业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发挥统筹协调能力,把握城乡生态文明建设和文化保护体系的导向和态势,把主导和辅助充分,充分考虑当地群众在项目规划和运营过程中的居住、生活、就业等需要,充分考虑当地农民的文化程度和能力素质,妥善安置当地群众。重视当地资源的独特性和不可再生性,在保持生态发展,提升对优秀传统村落等的关注。
加快推进农民持续较快发展科学发展产业、拓展融资渠道的长效政策机制。积极吸收社会资金投入,壮大和培植农村集体经济,鼓励更多的农民回乡创业、建功立业。许多农业企业规模小,市场竞争力弱,应努力培育规模型农业、企业,企业抗风险能力,走规模化道路。吸引金融资本和社会投资,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产业发展资金短缺等问题,为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形成稳定的农民增收致富来源,提供强大动力。
2.2 基于构建的乡村振兴综合发展
推进新时期农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要从农村发展的地域性格局、阶段性演变和主导性因素入手,对城市与农村的交互作用进行深入分析。但与发达国家领先水平相比,我国城镇化领域的大部分技术还处于跟跑或并跑阶段,需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监管有效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和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用途管制为主要手段、以空间优化空间结构为主要内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联系的管理的空间规划体系。同时,城乡建设领域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也需要更多绿色、低碳的技术支持。
乡村振兴战略还明确了一系列举措。耦合协调理论是耦合发展理论与协调发展理论的有机融合,通过构建耦合协调度模型来评价事物或者系统之间的关系,通过外界的干预和调控使事物或者系统达到优质的耦合协调,成为相互融合、相互支撑、良性运转的有机共同体。乡村与城镇的关系正能体现两个系统发展与合作情况,运用耦合协调理论来研究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关联程度,分析其中的矛盾和问题,有利于促进二者高效联动,驱动整体协调有序发展,加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2.3 促进布局新发展的格局
有效地促进城市结构布局进一步优化。优化城市规模结构、空间布局和发展形态是新发展阶段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任务。要优化城市规模结构,要坚持以资源能力为刚性约束条件,要合理控制大城市规模与人口密度,防止“摊大饼”式扩张,要加快推進设市进程,严格控制县改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科学划定城市发展边界,产城融合、生态宜居、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的新模式,推动多中心、郊区化发展,形成符合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体现资源禀赋、文化特色的城市规模结构。
加强城市空间与发展规律研究。加强城市更新与品质提升研究,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要统筹城市中布局的经济需求,构建大、中、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心城市、都市圈、城市群为主体的城镇化格局。加强智能建造和智慧运维核心技术装备研发,优化城镇化新发展形态,县域是连接城市和乡村的关键枢纽,是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区域,是连贯乡村城镇化与都市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加强文化旅游融合与公共文化服务科技创新,使乡村振兴成为城乡居民共创、共享发展成果的过程。
大力推进县域城镇化优化城镇化体系结构,是优化城镇化体系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途径。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健全农业扶持保护体系,通过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等。全面加强城市建设进一步升级提质。提速发力新型城镇化是构建国内循环体系的重要基石,也是推动形成整个新发展格局的重要路径。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城市建设已由速度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进入注重城市升级与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时期。“十四五”时期乃至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城市建设的重心不再是围城圈地、不再是大拆大建,而是要在保护、更新、创新三个方面发力。一是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延续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风貌;二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推进城市生态修复、功能完善工程;三是顺应现代城市发展新理念新趋势,推动城市绿色发展,提高智能化水平,增强历史文化魅力,着力建设绿色城市、智慧城市、人文城市、韧性城市、海绵城市等新型城市[2]。
3 结论
坚持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城市综合治理现代化。提高城市治理能力既是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完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抓手。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只有经济与环境并重,遵循自然发展的规律最具实践意义。一定要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之路。概括起来,中国农村振兴的根本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由此引申,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是农村振兴实践必须正视的重要课题。
生态兴则文明兴。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总基调就是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将我国农村分为集聚提升类、特色保护类、城郊融合类、搬迁撤并类,即是这种差异性的一个体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任务十分繁重,但仍然以最大决心和最积极态度参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真心实意、真抓实干为全球环境治理、生态安全做奉献,树立起全球生态文明建设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的良好形象,提升其在全球环境治理体系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说服力、感召力。
——————————
参考文献:
〔1〕农业农村部.农业农村部关于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EB].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20-07/17 /content_5527720.htm.
〔2〕汤玉权,姜修海.主体互动与关系联结:农村环境治理多元共治的运行逻辑与现实挑战-以鲁南Y村为个案[J].中国农村研究,2021,20(01):119-137.
〔3〕张琦,杨铭宇.空间治理:乡村振兴发展的实践路向——基于Q市“美丽乡村建设”的案例分析[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65(06):12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