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实践探讨

2023-10-19过蓓芳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基础课程校本课程中职语文

过蓓芳

摘 要 现阶段,中职院校的课程体系改革集中在专业课程上,基础课程的改革,尤其是针对基础课程的校本课程开发还处于起步阶段,以致基础课程对学生的指导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基于此,本文以中职语文学科为例,分析了中职院校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现状,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探讨了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策略和途径。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校本课程  基础课程

随着社会对应用型、综合型人才的需求增多,中职教育在职业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越来越高。国家和政府层面也相继制定和出台了多项政策和措施以推动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但中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与社会需求之间的差距依旧客观存在。而这种现象的出现与课程设置有着必然的联系,尤其是基础课程体系改革的滞后性极大制约了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成效。因此,积极推进基础课程改革、加速推进校本课程开发是现阶段提升中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

一、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促进中职课程体系的完善

中职院校积极推进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对健全和完善课程体系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语文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助于丰富语文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促进语文学科课程改革的发展,使学科发展与中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奠定中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基础。

2.缓解学生的语文学习压力

现代教育更加注重对学生的个性化培养。对于语文教学来说,使用统编教材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教学要求,却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而校本课程的优势在于更贴合学生的发展实际和学校定位,更有针对性和实用性,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由统编教材学习难度大、内容实用性不强而造成的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问题,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3.提高教师创新教学的积极性

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是一项全局性的工作,要求全部语文教师共同参与配合,深入分析学生特点,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制定教学内容,以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为核心设计教学方案,拟订教学计划;脱离对统编教材的依赖,制订出与本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能满足社会和就业市场需要的教材内容。这个过程可以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以及增强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探索精神。

二、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分析

1.体现课程的基础性

统编教材的特点和优势在于具有系统性、理论性和完整性。统编教材虽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但对于综合素质差异较大,且发展存在较大差异的地方中职院校而言,难以满足学生的素质发展需要。因此,开发适合本校学生的语文校本课程,制订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符合的教材内容,是促进中职学生人文素养发展的基础和关键。教材内容的选择既要注重实用性,充分考虑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客观现状;又要注重基础性,即所选内容要能够承担起衔接中学语文知识的重任。教师可以从阅读、表达、实践三个层面入手,有针对性地扩充教学内容。以“苏教版”中职《语文》下册为例,第一单元中阅读与欣赏教学模块所选择的文章就很有代表性。首篇文章选取了胡适先生的《我的母亲》,从题目就可以了解到文章必定与母爱有关。该文章选题与学生的联系较为紧密,比较容易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第二篇文章选取的是汪曾祺的《多年父子成兄弟》,描述的是父子关系。两篇文章描述的都是亲情,然而作者所处年代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描写手法、情感表达方式上的不同。而这也是教师在教学中应该传递给学生的,即通过写作背景的不同,带领学生对文章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提高学生对文章的感受力。这也是学生提升人文素养的过程。

2.突出课程的应用性

语文实际上是一门以应用为目的的学科。在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中职院校,突出语文课程的应用价值显得尤为重要。而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逐步提升社会适应能力,并使学生养成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习惯和能力。“苏教版”中职语文教材更是在每个单元中单独设置了实践模块,围绕单元主题,建立起“阅读—表达—实践”的语文闭环学习模式,力求打造集全面性、系统性、针对性、个性化为一体的语文课程教学体系。如“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低碳生活”“走上舞台”“生活中的文化冲突与融合”这些实践主题,既与单元中的阅读和表达内容保持统一性,又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既体现了教材内容的时代性和进步性,又突出了实用性和应用性。以“社会热点问题调查”为例,其目的在于带领学生突破语文学习空间局限,将目标和思维转向社会,进而通过挖掘和分析当下热点话题和新闻,增强深入思考、善于分析的意识,并能够从热点问题中挖掘背后的原因。

三、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实践探讨

1.强化语文学科的指导性

“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是对职业教育发展方向的最佳诠释,“学以致用”是对职业教育最好的概括,也是培养目标。因此,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应从知识学习本位转变为应用本位,突破教材局限,带领学生在实践中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社会观,增强社会责任感。事实上,中职语文校本实践主要以拓展阅读及活动课的形式展开,以期持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学作品欣赏能力,为学生全面发展、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明确中职教育目标以及中职语文课程定位后,中职语文校本课程开发者可以将职业素养、心理教育、创新意识等渗透到语文教学中,强化语文学科对学生思想、心理和品德方面的引领和激励作用。例如,引入一些品格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阅读文本,如《发现自己》《信心是成功的力量源泉》《技术工人也是人才》《人生与规划》《创新的天梯》等等,利用它们帮助学生了解中职教育,进而建立自尊与自信,明确自身定位,做好未来规划。

2.突出语文学科的专业性

中职语文承担着彰显职业教育特色、突出专业优势、强化就业功能的责任。以往的中职语文教育更侧重知识传授,忽视与学生专业的融合,造成语文学习与学生的生活、专业脱离。对此,在语文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要相对弱化语文的知识性,强调语文对专业发展的指导性,以此构建全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充分融合、衔接,成为学生职业能力发展的助力。

以“低碳生活社区宣传活动”为例。教师可以将此项活动打造成集体性的活动,吸引全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参与,由不同专业的学生承担不同的任务。比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策划、统筹活动,做好流程规划和分工;数控技术应用专业的学生更倾向于承担起维护和保障设备的职责;美术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学生在活动LOGO设计、场地规划方面更能凸显其专业性。

总之,教师要在保障学生参与度的前提下,淡化学科之间的界限,突出专业性和整体性,充分彰显专业特色,让学生能够在具體的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专业学习的意义,同时强化学生的协同配合意识、创新意识。

猜你喜欢

基础课程校本课程中职语文
自动控制类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
影响中职数学教学效果的因素与对策研究
培养有民族文化根基的现代中国人
动漫专业基础课程课堂教学模式探讨
中职语文教学的艺术魅力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以学生为本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中职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有效策略探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