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维视角解读《桃花源记》“不复得路”的原因

2023-10-19林静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多维视角桃花源记

林静

摘 要 《桃花源记》属于记事类古文,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集中在作者对美好生活的情境描写层面,欠缺对文本内涵的多维度挖掘。本文从多个维度着手,以“不复得路”的原因为切入点,尝试论证《桃花源记》的丰富内涵。

关键词 多维视角  立体解读  文本内涵  “不复得路”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短短四百字,将一个幻想中最美好的世界呈现在读者眼前,以简单、平实的语言讲述神奇秘境,将读者带入人类的终极幻想世界。但陶渊明作为东晋辞官归隐的士大夫,他笔下所写的不仅仅是一个渔人的奇幻经历,更体现对当时社会环境、政治现象的讽喻。而这种隐藏极深的讽喻就见于文章结尾处的“不复得路”。本文以多维视角解读,力求将“不复得路”的原因窥得一二。

一、情节构思维度:曲折情境下的桃花林

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的契机非常精妙,他是在“忘路之远近”时,忽然看到一片美丽、无边的桃花林,与他日常捕鱼时见到的自然情境完全不一样。所以,他才会感到“甚异之”。好奇心驱使他“复前行”,想要看看这片桃花林是不是有尽头。在文章第一段,作者用文字来描绘的并不是桃花源,而是这片桃花林。这也是武陵人进入桃花源的前期心理铺垫,带领读者从世俗社会逐步向着理想世界迈进。

武陵人欣赏着“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不知桃林之广,不知溪流之长。就在他“欲穷其林”,在这一场意外之旅看似要结束时,迎来了更大的惊喜:迎面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小口,隐隐约约看到的是“光”。而正是这处“光”引领武陵人进入到真正的桃花源。一段不知远近的桃花林隔断了世俗与理想,武陵人“从口入”时也经历了“初极狭,才通人”的磨难。但待他走过这些曲折道路后,迎来的是“豁然开朗”。这也是作者为描绘桃花源的幽深与隐蔽进行的铺垫。陶渊明用极简的笔触,仅靠寥寥数语便向读者展示出一个难以探寻的理想他乡,使得接下来对桃花源的描写也就不会显得突兀。

从“土地平旷”开始,作者用四十八个字描绘出武陵人眼中的“桃花源”。一幅层次清晰的农耕美景画卷在读者眼前展开。此时,武陵人的心境从迷路到“忽逢”再到“豁然”,行为从“缘溪行”到“复前行”再到“从口入”,一路上行船、攀山、钻洞。陶渊明笔随心动,读者心随笔动,跟着武陵人经历了一番曲折而离奇的探寻桃花源的旅程。

《桃花源记》的情节跌宕起伏,让读者的目光从世俗社会顺利转移到作者描绘的理想国度。作者以曲折的笔触让读者感受到桃花源的隐秘,为后文“不复得路”做出一定暗示。因为桃花源如此隐秘、难寻,即便武陵人“处处志之”,太守“遣人随其往”,也只落得个“遂迷”的结果。而最后一段的刘子骥同样“未果”。一个好游山泽的“高尚士”也不能找到,其他人又如何寻觅那样美好的世界呢。

二、表达指向维度:不加雕琢下的避乱处

《桃花源记》有着独特的语言魅力。作者在不加雕琢的白描写景中勾勒出自得其乐的田园农桑美景。这是陶渊明的理想,也是当时社会民众的理想。正因如此,陶渊明在文章中使用的语言非常质朴,似乎处处都能找到世俗生活的影子。从文章第一段用“晋太元中”起笔,就能看出他是以纪实的文笔在记事。这种表达指向的写作方法,让《桃花源记》成为之后数千年文人骚客的理想盛景。而“桃花源”也成为人们躲避现实的避乱处。

更令人赞叹的是这篇文章虚实结合的表达指向写法。真实与虚幻看似相互矛盾,却被陶渊明恰到好处地融合在一起,勾勒出一个虚实难辨的田园世界。他用文字严丝合缝地臆想出桃花源的所在,用武陵人的眼睛搭建一个处处都是真实的情境,却又在文章结尾虚晃一枪,用“不复得路”终结读者的畅想,留给人们无尽的怅惘与唏嘘。这种强烈的浪漫主义与写实手法结合,迸发出了真实感人的力量。

文中的“实”于时间、地点、人物、职业上得以体现,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性。武陵人进入桃花源是“误入”,这给了读者无尽想象的空间。似乎桃花源处在某个极为隐蔽的空间,只要像武陵人一样幸运,任何人都能再次寻往。在描写桃源人的生活时,从“土地平旷”到“黄发垂髫”,句句白描写实,俨然就是田园农耕生活。而这些桃源人的来历也非常真实,不过是“先世避秦时乱”,找到这处“绝境”后“不复出焉”,天长日久就“遂与外人间隔”。一切看似有理有据,但开篇的一个“忽”字就已经预示了桃花源是“虚”写。东晋社会动荡不安,战火频仍,这样怡然自乐的生活场景与现实构成极为强烈的冲击。陶渊明知道,这样美好的避乱处只能“不复得路”。

三、内涵哲学维度:虚无生命下的人性论

陶渊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与价值,不仅来自他文学作品的审美情趣、文笔斐然,更重要的是来自他的哲学思想性。从《桃花源记》中武陵人发现桃花源的经过来看,作者在第一段写到的迷路恰恰是他在迷茫中寻得桃花林的契机。这一段隐含的哲学意义与文章结尾相互辉映,表达出作者认为人生的美好会在无意中探寻得到,与之对应的就是武陵人“处处志之”后,却再也“不复得路”。

第二段“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预示着未知世界。武陵人能觅得桃花源就在于他有着极为强烈的好奇心,即便是要“从口入”,经历“初极狭,才通人”的紧张,他也坚持下去,才会迎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的美好。陶渊明在有意无意中用笔写出人生追求美好的真諦——只有做到“便舍船”的适当舍弃,才能看到“怡然自乐”的理想盛景。生命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是自然萌生的,但作为曾经能进入桃花源的武陵人,最后为何在太守的帮助下“不复得路”呢?这涉及了陶渊明想表达的哲学思考——纯真人性的消失。

作者用浪漫色彩和真实笔触描绘出一个真假难辨的虚幻世界,让读者对桃花源产生无尽向往,但这一切都会在贪婪面前荡然无存。正如武陵人已经答应桃源人“不足为外人道也”,却在离开后“处处志之”,立即去向太守告发。文中并未表示武陵人如此行为的原因,但他的所为终归是打破了他曾经的诺言。文末以“遂迷”来写武陵人找不到来路,这何尝不是他在贪婪中迷失自我的象征?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诞生于他辞官归隐后的田园时光。他在官场中看到的黑暗、腐败、民不聊生几乎无处可解。在愤懑、悲观的心境下他用文字描绘了一个安享农耕生活的世外桃源。他用笔为读者创造了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却也知道这样的美好生活并不真实。在文章结尾处他隐秘地将心中的悲凉用“不复得路”点出,表示他已经看透世事沧桑,却依然抱有理想。

猜你喜欢

多维视角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
名家硬笔抒写《桃花源记》
凸显数学练习的生命价值
多维视角下的新建应用型本科院校激励模式重构研究
新形势下高校互联网金融产品的多维视角分析
英语课堂话语的多维视角分析
《曲终人散》中黑色幽默叙事技巧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