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意象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重要性探讨

2023-10-19蒋敏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古典诗词初中

蒋敏

摘 要 古诗词是初中阶段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教师要对教材中的诗词意境进行深入挖掘,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古诗词学习氛围,以提高学生文学修养。教师实施意象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把握诗词意境,进而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水平。

关键词 初中  古典诗词  意象教学

古诗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在文学方面的全面发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诗词鉴赏习惯,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教师在进行古诗词意象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的教学方法的探究,以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文学审美。

一、运用诵读感受意象之美

古诗词的表达方式只有文字,并无直观的视觉感受,这就需要读者自主将文字中的情感转化成画面。学生想要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首先要读懂诗词的内涵,通过鉴赏诗词来实现意象感悟。教师在进行诗词讲解时,要引导学生通过诗词朗读,感悟词句意象的含义。

例如,《蝶恋花》中有一句“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由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该句中的意象进行思考。菊花与兰花本身是无情的,但是在当时的意境之下,作者却感受到了菊与兰的哀愁。作者看到菊在烟雾中被笼罩着,似有无尽哀怨,兰花上面缀着露珠,似在悲伤哭泣。作者将自身的哀愁赋予花草,让本无感情的植物也变得情深意切。当寒意笼罩时,作者又瞥见那对燕子飞向远方。哀怨的菊花与哭泣的兰花在这双燕飞去的景象中,显得更加感伤。而后句中的“明月不谙离愁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更是令人黯然神伤。明月不懂得人世间的离愁之苦,月光依然照在窗户上,不问人是否能够入睡。学生只有在对文章进行通读之后,才能够结合前后词句,感受整首词的含义,还要将整首词进行串联,具体了解相关词句,才能走进词的意境中。读是一个人欣赏,诵是一群人品味。当学生在阅读《蝶恋花》这首词时,用艺术的语言进行诵读,便可真正使思想与情感互相交融。由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知识讲解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诵读,打开声音,用自己的情感去触碰这篇文学作品。学生只有真正走进诗词当中,才能够将自己的思想与作者的思想进行交融,才能够真正体会到词句中的哀伤之意。学生在进行诵读时,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的诵读节奏,并且对个别不够投入或不够专心的学生进行纠正和提醒,这样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走进词的意境中,进而使其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理解意象的美感。

诵读能够帮助学生感受诗词中的平仄起伏和不同意象表现出的情绪。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增强文学语感,提升文学素养和思想境界。

二、利用联想填补意象空白

学习古诗词时,学生不能切实看到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眼中的景象,但可以通过感悟文字来进行解读。古人用文字来对景色和思想进行描绘,而学生需要对其加以联想,才能够看到作者眼中的真实世界。

意象这一词汇是抽象的,学生要想走进一首诗词,感悟词句当中的意象,就需要有依据地进行联想。意象的外在表现是物象,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诗词讲解时,可以引导学生对词句中的物象进行延伸、联想,从物象的表现来感悟作者当时心中所想,以此实现由具象到抽象的转化。这需要学生在学习大量的诗词之后,通过分析不同的表述方式实现鉴赏。[1]教师在引导学生感悟意象时,可以用一些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物象作为参照物。以“明月”这一物象为例,学生在学习《水调歌头》时,其中的“明月”是美好的,它寄托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愿终有一天人能够长长久久地在一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亮。通过对月亮的描述,学生能够想象出作者当时的心境。而当学生学习《望月怀远》时,“明月”的含义则不再代表美好:在茫茫的大海之上升起一轮明月,我们遥望月亮,而此时的你我,却远在天涯。这里的明月是哀伤的描述,没有希望,只有落寞。教师利用“明月”对学生进行联想引导,能够促使其将文字中的物象进行外延、扩散,将情感寄托于物象之中,以物表情。学生通过阅读和联想,讲述自己感受到的情感,可以提高自身的想象力,加深与诗词内容的情感互通。

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有意识的联想式引导,让学生结合自己对物象的理解,将物象转化为意象,进而感悟作者当时的心境,能够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并释放自身的情感表达。

三、通过探究建立意象体系

教师教的本质不在于教授,而在于引导。教师要通过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探究,使其从原有的知识储备中,构建起新的知识体系,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其主动走进知识当中,形成自己的完善的文学意象体系。

教师在讲解诗词意象时,可以利用引导学习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以李白诗歌的意象为例,教师让学生通过探究学习找出其中的意象体系。首先,教师要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这个过程能够充分展示学生的学习特点。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思维,教师可以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对其进行适当的指点,引导学生从课内知识延伸到课外知识,找寻一些李白诗词中常会提到的意象,分析每组诗词中的同一意象表达的不同内涵,再运用自己的思考,理解李白的意象体系。学生通过自主分析,挖掘诗词中的含义,可以生成自己理解的文学思想。李白诗中的“明月”,有无穷的向往、孤单的陪伴、思想的寄托,也有故乡的思念。学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也能够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最终在发现問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李白诗词中的真谛。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对学生认知中的意象加以完善。当学生的自主探究基本完成时,教师可以就这一主题,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每组5~7名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学生通过组内的探讨与交流,实现思想意境的提升。在小组合作探讨时,教师要给予学生一定的指导和帮助,当组内学生遇到思想阻碍时,要及时进行点拨。每位诗人的写作风格与其个人的性格都是有关联的,所以当学生探究出诗人的诗词意象时,基本就能够了解到这位诗人的性格特点。小组探讨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建立思想意象群,使其在互相交流探究经验和结果的同时发现自身的缺陷,随后进行自我修正与完善,这样便能够帮助学生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

无论是自主探究还是合作探究,都能够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知识体系。自主探究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索,合作探究的目的在于促使学生对自主探究的结果进行提升。综合应用这两种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还能够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对初中阶段的学生进行语文古诗词的意象教学时,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来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不仅要让学生习得古诗词的基本知识,更要帮助学生理解、感悟古诗词的美好意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古诗词表达能力和文学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晶晶.“意象”架起言和意的桥梁——文化诗学背景下的高段古诗词教学[J],教育观察,2020,(19):90-91.

猜你喜欢

古典诗词初中
古典诗词在广告文案写作中的运用探讨
趣从诗中来
高中语文古典诗词鉴赏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