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情境教学设计优化策略探究
2023-10-19高新建
高新建
摘 要 情境教学法不仅是一个成熟的教学方法,也是一个伴随着教改与时俱进、创新优化的教学方法。文章以初中语文学科为载体,从教学问题的设计、教学内容的拓展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三个方面对情境教学法的设计、优化与实施进行阐释,意在助推情境教学法发展,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情境教学法 优化策略
情境教学法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承接了传统教学视域下已经成型和成熟的模式,也创新了新教育视野下的一些方法与路径,是值得深入研究,用以提升教学质量的方法。在各类教育观点层出不穷的客观现实下,在让学生真正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与价值的教育需求下,教育者有必要加紧、加深对情境教学法的研究。
一、基于深度学习需求,设计问题情境
初中的语文学习进一步强调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育。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需要基于文本和学情为学生设计一些具备深度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既能因地制宜地学习,又能进一步开发出更多的学习能力,从而实现素养、能力的全面提升。初中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思想深刻的散文,如《春》《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背影》等,特别适合设计深度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以一个优质的深度问题提纲挈领,把学习引向对主题思想和核心情感的体悟,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以《秋天的怀念》为例,教师先请学生回忆并分享自己与母亲一起经历的难忘的事情(场景),分享自己当时的情绪感受,从心理层面代入学习情境中;而后提出问题“这是一篇以母亲为主题的散文,为什么题目却用了‘秋天的怀念’?”让学生尝试站在作者的角度,去揣测题目的用意。有些浅层的用意很容易被学生找到,如散文中的写景、叙事都与秋天有关,所以使用了这个题目。对于一些更深层的用意,部分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理解到位,另一部分学生则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启发。这时教师让学生再度回到母爱深情的心理情境中去思考,把个人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进行对比,继而引发学生对作者对母亲怀念的感情的复杂性、秋天本来的象征意义等层面的思考,推进深度学习的实现。从这个范例可以看出,针对初中生构建的情境不能停留在直观层面,而要遵循他们的认知特点并以有意识地提高其认知水平为目的,去设计一些抽象的情境帮助学生走进文本深处,这应该成为初中阶段运用情境教学法展开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
二、拓展学习的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情境
任何学习都要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语文居于人文类学科之首,更有必要做出这一方面的示范。首先,学生在参与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必须及时地收集、归纳、整理各类知识点,运用自己已经习得的知识去解决新的问题,例如学习了一些阅读理解与分析的技巧后,可以在阅读同类文章时加以运用,逐步熟悉并巩固相应的方法;在学习了表达方法后,有意识地将其运用到习作中,通过反复的练习,提高写作水平。这些看似最基础的语文学习,能帮助学生构建适用于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情境。这种情境和深度学习时构建的情境有异曲同工之处,其不再简单地使用情境教学法,如为了导入课堂时让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收拢,或是激发学生短暂的学习兴趣,而是更看重该类方法对个人学习精确且持久的帮助,并把情境创设的自主性给予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去运用情境教学法。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设计了两个教学任务,一个是阅读理解文本的内容和思想感情,一个是习得本文的表达方法去完成一篇习作。为了完成这两个学习任务,教师让学生以“济南”“冬天”等为关键词搜集相关的资料,并让学生先口述自己眼中某处的冬天,让去过济南的同学分享他眼中的济南。学生经过前期充分的表达,再进入文本时,会自觉地运用对比、分析、补充等学习方法学习文章,并在写作中加以运用。再如,在学习了《新闻两则》之后,学生自行收集社会上的热点事件,运用学到的新闻写作技巧将其变成新闻,再把课堂变成演播室,主动代入新闻主持人的身份进行播报。整个过程中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表达力、协作力等均得到了锻炼。在这些例子中,语文的学习均从文本走向了生活,学生承担了创设情境的任务。而这种创设并不是刻意的,它是伴随着学习任务自然发生的。教师作为旁观者得以收集到更多的学生信息,为接下来的教学设计奠定了基础。
三、与时俱进使用辅助手段,优化学习情境
目前,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但大多停留在播放图片、课件、音视频等浅表阶段,不仅没有充分发挥其价值,而且让情境教学法的内涵变得单薄。为此,教师在教学设计时,应对教育资源进行梳理、整合、优化,使之与情境教学法相适应,发挥其真正的价值。《三峡》是一篇写景抒情散文,教师根据文本的内容制作视频,每讲解一段就滚动播放相应的内容,或是先为学生播放视频,再让学生到文本中找出对应的文字。这种图文紧密结合的做法,既可以让语文学习不脱离本体,又可以让学生多感官参与其中。同样是一篇写景的文章,在《苏州园林》的学习中,教师的教学设计以导游稿的形式出现,邀请去过的学生化身导游,为大家讲解苏州园林,而没有去过的同学则利用互联网做资料的收集与课件的制作。这使得所有学生都参与进来,既是学习者又是设计者。即使全班同学都没有去过苏州园林,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环节,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完成资料收集、课件制作、课上讲解与展示等一系列学习任务,这同样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拓展了学习的空间。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以先通过微信群分享一些相關的优质语文学习公众号,让学生提前了解文本的创作背景、作者的个人经历等;文本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在钉钉群的班级圈中发布一些语文学习任务,让学生打卡上传语文学习成果,这不仅便于教师查阅和收集学生的学习情况,也可为其下一次的教学设计提供客观依据。这种做法不仅是为了更充分地使用信息技术去提高教学的效能,更是为了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养成使用更好的手段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久而久之,语文教学的情境从线上拓展至“线上+线下”,学生也会得到更多锻炼的机会,其利用情境教学法自主学习的效果也会更好。
初中语文学科使用情境教学法具备先天的优势。首先,语文学科的人文色彩浓厚,与情境教学法想要达成的知情意行统一的目标高度一致。其次,语文学科与情境教学方法的多元性高度一致,可以从文本的多个层面、多个角度切入,让学习能力和心理特征不同的学生构建适合自己的学习情境。而把准学习需求,依托学习内容,对学习方式做出创新性的应和,可以让情境教学更好地渗透到教学设计中,为语文学习开创一个良好的局面,进而实现学生综合素养与语文教学质量的双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