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细读教学谈略

2023-10-19谢慧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3年9期
关键词:朝花夕拾文本细读教学设计

谢慧

摘 要 文本细读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种方式,它能够引领学生通过推理、论证等手段,发掘文本中的隐藏信息和语言深意,进而把握文本的人物特点、思想主旨。笔者以《朝花夕拾》为例,利用“细品语言”“关注留白”“片段赏析”三个策略,搭建文本细读的教学框架,引领学生在细读文本的过程中,了解文本的整体语言风格,明确其折射出的思想情感,最终加强初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和指导的深度。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文本细读  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收录了极富生活情趣的十篇散文,体现了鲁迅先生的真挚情感和文学功底。语文教材的编写者将其作为名著阅读的重要资源,编排到七年级上册的“名著导读”板块中,力图让学生从中习得一定的名著阅读方法,为课内外的阅读活动储备经验、奠定基础。学生细读《朝花夕拾》,不仅能够深入解读名著的“言有尽而意无穷”,还能获得独特的阅读感悟和体会。为此,教师以文本细读作为《朝花夕拾》的阅读方法,让学生在细品名著语言、关注文本留白以及赏析名著片段的过程中,实现深度阅读、高效阅读。

一、细品语言,把握人物特点

在整本书阅读中,学生通常会在初读阶段概览整本书的内容,了解整本书的行文框架和逻辑结构,但是仅仅停留在概览阶段是不够的,要想真正读懂、读通名著,学生还要深入文本进行细读,细致品析其语言元素,并在此基础上把握人物的基本特点,如此才能真正实现“读懂”的目标。[1]

在细品语言要素时,教师要指导学生抓住整本书中的关键词或者关键句,以特殊的语言材料或者语言现象为素材,展开文本细读活动,这样方可解读出语言元素中蕴含的深意。《朝花夕拾》是一本散文集,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十篇回忆性散文,其文笔深沉隽永,蕴意深刻,体现了鲁迅先生对于生活、时代、民族的感触。在学生初步了解整本书的主要篇章、构成要素后,为了让学生领会鲁迅先生深沉隽永的文笔特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聚焦书中的单篇文本,细品文本中的语言元素,并在层层推理和细致分析的过程中,建构起一个立体的人物形象,以便更好地理解整本书的内容。

以《五猖会》一文为例,在学生展开细读活动之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个针对性的阅读任务,如“父亲突然提出让‘我’背书的要求,但是却没有人进行劝阻,这是为什么呢?在原文中找出与之相关的词汇和句子进行批注和标记”。围绕这一任务,学生对《五猖会》的文本内容进行批注和标记,从“谨肃”二字可以看出工人的脸色和神态十分恭敬,足见他们对父亲的畏惧;从“默默地静候”等词语和句子中也不难看出,包括母亲和长妈妈等在内的全家人,对于父亲让“我”背书的这一决定,都是不敢劝阻的,这从侧面显现出父亲的威严形象;从“去拿你的书来”等命令式的语言中也可以推断出父亲在家中的地位,以及他对“我”的严格。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通过细品整本书的语言,可以勾勒和描摹出父亲的形象,也能感受到书中的人物关系,这也为后续理解文本的情感主旨奠定了基础。

二、关注留白,理解文章主旨

读书时,我们不仅要关注书中写了什么,更要探索书中没写什么,即整本书中的留白,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主旨和核心思想。在整本书细读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关注留白,并将其作为切入点,让学生链接生活和阅读经验,从而向整本书的内核层进行探索[2]。

《琐记》是《朝花夕拾》中的第八篇回忆性散文,记录了鲁迅先生为学习新知识而出国求学的真实经历,体现了先进思想对新青年的影响。在此篇文本的细读教学中,要想体会鲁迅先生力图冲破封建束缚、接受新思想的全过程,学生便要重点解读文本的前半部分,了解他想要外出求学的导火索,追溯根本原因。文章前半部分的重点人物为“衍太太”,从表面上看,学生可能认为“衍太太”是一个和蔼可亲的人,但关联上下文后,学生自然会发现“衍太太”表面上的善良是伪装的,这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补足“衍太太”的心理活动,如针对“闹出乱子也不会告知父母”这件事,学生可根据“衍太太此时想:‘他们闹出乱子来关我什么事,只有我的儿子乖巧听话就好了,其他人可与我无关。’”等语句展现出其心理活动的过程;再如“鼓励吃冰”这件事,可根据“这些又蠢又笨的孩子,你们快多多吃冰吧,活该你们肚子痛”等语句再现其隐藏的内心活动,由此勾勒出一个心术不正、虚伪阴险的人物形象。

而正是因为如“衍太太”这般的封建社会代表人物大有人在,鲁迅先生产生了“外出”的愿望,他渴求通往外面的世界,了解外面世界中的新知识和新思想。从以上分析和研究可以看出,教师指导学生补足文本的留白,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还能使其自主探索出文本的思想主旨。这对于拓展文本细读的深度、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等起到重要作用。

三、片段赏析,领悟文本魅力

在文本细读中,除了关注特殊的语言要素、语言现象以及留白之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重点解读和赏析文本中的某一个重点片段,让学生在片段赏析的过程中领悟文本的魅力,了解文本的艺术风格,从而增强文本解读和感悟的能力。

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为例,“长妈妈”为“我”讲述了一个故事。这是整篇文本的重点,也是十分出彩的地方,教师可将其作为重点片段,引领学生进行赏析和解读。在学生展开赏读活动之前,教师可以引出“这段文本中包含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以哪一个视角出现在故事之中?”这一问题,让学生对这段文本展开细读。此段文本共包含三个人,分别为长妈妈、童年鲁迅以及成年鲁迅,其中,长妈妈是讲故事的人,童年鲁迅是听故事的人,而成年鲁迅则是将故事写下来的人,作者运用了多重叙述视角,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可读性,使得整篇文章既富有人情,又具有强烈的幽默感。通过对这段文字的赏析和解读,学生自然就能感受此篇文本乃至《朝花夕拾》整部书的艺术魅力[3]。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教材中的“名著导读”板块,从细品语言、关注留白和片段赏析三个角度展开文本细读教学和指导,让学生把握名著中的人物特点,理解不同篇章的思想主旨,领悟其艺术魅力,并将核心素养理念逐层落实到阅读教学中,构建完善的阅读教学体系,使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热爱阅读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刘秀芳.寻花且向迥路行——散文整本书《朝花夕拾》閱读教学指导[J],中学语文教学参考,2022(6):65-67、97.

[2]汤飞平.《朝花夕拾》“单篇”与“整本”关联的三个维度[J],中学语文教学,2021(7):22-25.

[3]王 芳.基于整本书阅读的高阶思维培养策略探究——以《朝花夕拾》为例[J]. 语文教学通讯·B刊,2021(2):18-21.

猜你喜欢

朝花夕拾文本细读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文本细读教学研究
小说文本细读的策略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