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
2023-10-19武潇斐
武潇斐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动力。”这一论述深刻阐明了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在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特点和成就的基础上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更好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更好地发挥改革作为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第一动力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丰富和完善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深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特点和成就得出的规律性认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次伟大革命,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40多年来,我们党接续努力,以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进行这一伟大事业,使改革开放经历了从试点突围到全面展开,再到系统推进的发展历程。其间,有思想观念之惑,有攻坚克难之艰,有夺关过坎之险,但党始终带领人民风雨无阻勇往直前,把解放思想与推进改革结合起来,把分领域改革的单项推进与改革的整体谋划结合起来,把推进改革与扩大开放结合起来,不断加深对改革开放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深化对推进改革开放与实现现代化关系的认识。
在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全社会形成了支持改革开放的思想自觉、价值共识和情感认同。经过亿万人民的共同努力,改革开放取得了前无古人的伟大成就,中国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伟大历史转折。改革开放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的历史进程,深刻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历史征程,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使新时代的改革体现出更加鲜明的时代特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时间表、路线图。为了加强对改革的顶层设计,党中央先后组建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在宏观层面设计、指导和推进改革,将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推进改革的强大合力。改革坚持人民至上,更加突出民生保障,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摆在突出位置,使群众能够分享更多的改革成果。改革坚持系统观念,注意增强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协调性、协同性、配合性,使改革系统集成、协调发力、积厚成势,形成整体性推进、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的生动局面。改革坚持问题导向,着眼于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把解决现实问题与建章立制结合起來,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以法治建设有力保障改革推进。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相互配合,积极推动要素流动型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实现了思想理论、改革组织方式、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在中华大地上书写了新的改革篇章。
新时代十年取得的成就彰显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作用。改革红利充分释放,为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伟大飞跃,党、国家和人民呈现出昂扬向上的发展面貌发挥了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在短时间内实现了大范围、大规模、大力度的改革,创造了新的令世界刮目相看的伟大成就。无论是与自身发展历史相比,还是进行同期国际比较,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的全面深化改革都创造了世界改革史、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显著优势,体现出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
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此后,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地方考察等不同场合,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式现代化又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增添了新的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与中国式现代化关系的深刻阐述,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问题。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属性。改革开放以及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都是党为了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采取的战略举措,是在党的领导下有效推进和实施的,服务于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着眼于解决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顽瘴痼疾,寻求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体现出社会主义相比于资本主义的优越性。全面深化改革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初心使命,进一步凸显改革创新对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作用,使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属性更加鲜明。
全面深化改革与彰显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紧密相连。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这是从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时代十年的成功实践中提炼总结出来的。无论是党带领人民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还是敏锐把握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无论是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坚持文化自信,还是提出实现“第二个结合”的重大理论命题、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无论是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推动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还是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和平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体现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精神追求和实践成果,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
全面深化改革呼应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全面深化改革,成功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也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在领导力量、道路选择、“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发展要求、国际影响和文明形态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坚持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力量和发展方向,而无论是在国内高标准完成“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建设要求,还是在国际上体现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深远影响及其在人类文明进程中的历史涵义,都需要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动力发挥保障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是继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面对影响国家长远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必须继续发挥改革关键一招的作用,向全面深化改革要动力、向高水平对外开放要活力、向高质量发展要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在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探索性事业,还有许多未知领域,需要我们在实践中去大胆探索,通过改革创新来推动事业发展,决不能刻舟求剑、守株待兔。”这无疑对在新征程上更好地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必须更好地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作用,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改革创新的澎湃动能。
党依靠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仍然需要依靠全面深化改革走向美好未来。当前,我国正处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与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相互交织的关键历史节点,国内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美西方对我国的打压遏制不断升级,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这就要求更加积极主动地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开辟新赛道、塑造新优势,创造中国式现代化的新空间。
必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更好地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杜绝刻舟求剑、守株待兔的侥幸心理,摒弃不思进取、自鸣得意的满足情绪,破除得过且过、懒散无为的躺平心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探索性事业,正确对待不断开辟的未知领域,勇于突破思想观念的桎梏、打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善于总结改革攻坚期积累的经验,推出新的改革举措,续写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新篇章。
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发扬斗争精神。实践中有所需,改革有所应。要聚焦实践遇到的新问题、改革发展稳定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国际变局中的重大问题、党的建设面临的突出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把脉问诊、对症下药。要不断突进改革深水区,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敢于面对新矛盾新挑战,增强前瞻性、预见性、创造性,科学谋划、积极推进各项改革,抓好重大改革任务攻坚克难的牵引带动作用,争取以点带面实现新的突破,攻克改革难关,不断开创我国的现代化事业新局面。
必须把全面深化改革与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刻总结改革与开放相互促进的成功经验,使新征程上的改革和开放相互激励,以全面深化改革解决体制机制方面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不断释放改革红利,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广泛参与全球产业分工和合作,参与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稳定,实现全面深化改革與高水平对外开放更高程度的互动和补益,使改革创新和开放创新并举,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实践创新和理论创新。
必须弘扬调查研究优良传统,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要认真落实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改进调查研究,把全面深化改革与新形势下的调查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加大改革抓落实力度,完善落实机制和督查举措,使改革落地见效。把推进改革与不断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结合起来,以群众的深度参与营造支持改革、推动改革的生动局面,使顶层设计与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同向发力、综合发力,从而充分激发全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更好地赋能高质量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不竭动力。(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