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注射液背后的故事
2023-10-19孟红
孟红
柴胡是中国百姓耳熟能详的一种中草药,具有解表退热、疏肿解郁的作用,常被中医用于治疗感冒发热。但说到柴胡注射液,可能大家就不是那么熟悉了。柴胡注射液堪称世界制药史上第一支中药注射剂,它诞生于抗日战争的烽烟中,是八路军医药工作者的心血结晶。其诞生的过程见证了共产黨人对中医药的传承和发展,更凝结了人民军队与人民群众水乳交融的深厚情谊。
缺医少药,八路军重视中医药发展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展民族解放战争以来,一直面临着缺医少药的困境。红军时期,伤员常因细菌感染而不治。1930年,红军攻打吉安,毛泽东恳请名医戴济民救治伤兵,后者回忆说:“揭开伤员的盖衣,只见骨折伤口和腹部伤口不仅流脓,同时成堆的蛆,粘遍伤口,已有三天无医无药,无人护理。”他感叹道,此时此地“铁石人见到这种情况,也无有不感同情的!”井冈山时期,猛将张子清被誉为“红军中的关云长”,他在战斗中脚部受伤,但他将消毒食盐让给重伤员,最终自己因细菌感染到腹部而不幸牺牲。
抗战时期,八路军在战场上与日军血战的同时,还遭受着疟疾、伤寒、流感、痢疾、回归热等传染病的围攻。“打摆子”是疟疾的典型症状,轻者卧床不起,重者癫狂错乱,九死一生。饱受疟疾折磨的八路军,却极缺治疗疟疾的特效药——奎宁。与此同时,日军还向抗日根据地投放霍乱、伤寒、赤痢、鼠疫等恶性病菌。据记载:1942年秋,日军“扫荡”北岳区后,群众染病达10万多人,河北省平山县等地死亡1万多人。瘟疫也蔓延到冀南。1943年9月,巨鹿县病死3000人,曲周县东王堡村150户人家病死600人,邱县梁二庄300户死去400人,20余家成了绝户。1943年,仅河北兴隆县就有6000多人死于伤寒。
腹背受敌的八路军,于是奋然逆袭,从历史悠久的中医药中寻找治病良方,温暖熟悉的草木是他们最忠诚的伙伴。
八路军特别善于向群众学习。每到一地,都虚心向当地药房学习制作丸散膏丹的工艺,还组织采药队向药农学习如何识别草药,了解各种药材的用途。在太行山区,八路军医务工作者采集上党地区的党参、首乌、苍术、枸杞、枣仁、甘草等制成党参膏、补力多、党参丸等成药和10余种酊水剂,更仿照古代药方,制成著名的“八卦丹”(即“行军散”),由战士们随身携带,具有清热解毒、滋补强身等多重功效。缺少阿司匹林、磺胺、奎宁等西药,八路军医务工作者就深入钻研中医,他们用大蒜、大黄治疗痢疾,效果不逊于西药;用花椒水或茄子秧洗脚治冻伤,用烟叶水治下肢溃疡,效果极为显著;用黄连、黄芩等几种草药汤头控制伤口化脓也收到了良好疗效。
1939年,时任八路军总卫生部副部长的孙仪之受朱德总司令的指示,从卫生部医训班抽调了刘英桂等几名同志,组成了前卫制药所。孙仪之明确指出,制药所的具体任务是自力更生制备军用药品,并要求利用太行山区丰富的药材资源进行开发研制。在前卫制药所成立的同时,八路军总部卫生部还命令一二九师也组建了制药厂,由当时的一二九师卫生部部长钱信忠主导。制药厂用当地中药材加工制备的紫草膏等数种中药制剂,因其疗效显著,受到了医生和伤病员的好评。
1940年5月,八路军前方总部卫生部制药所进行了扩大生产,改称第十八集团军(即八路军)卫生材料厂,下设生产股、材料股、总务股。当时该厂除生产丸、散、膏中药制品外,还以土法制作卫生材料纱布、脱脂棉、急救包。1940年12月,为适应百团大战后形势的变化,进一步改进部队勤务工作,十八集团军卫生部与一二九师卫生部合并,时任前总卫生部政委的孙仪之主持机构整编工作会议,决定在八路军前总卫生部卫生材料厂的基础上,合并一二九师卫生部制药厂,合并组建后的卫生材料厂驻扎在山西省武乡县安乐庄,定名为“第十八集团军前总卫生部卫生材料厂”。
克服万难,柴胡注射液应运而生
当时,疟疾等急性高热传染病是抗日军民面临的致命顽疾。然而,由于日军及国民党军队的双重严密封锁,奎宁等特效西药很难运进根据地。药品异常缺乏导致病号一天天增多,严重影响部队的战斗力和根据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时任前总卫生部部长的钱信忠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急中生智,将目光投向了太行山区种类繁多、数量充足的野生药材。事实上,在当年缺少成品西药的情况下,中草药便作为替代品早已被广泛用于救治伤病员。钱信忠了解到太行山盛产柴胡,也十分熟悉柴胡的药效,他大胆设想:“柴胡具有消炎、增强免疫机能和抗病毒的作用,一定能治住疟疾。”
柴胡为伞形科、柴胡属植物的统称,属下100余种植物,广泛分布于华北、西北、东北地区,作为中药柴胡原料的约有20种,其中包含北柴胡、红柴胡、黑柴胡等。柴胡味辛苦性微寒,具有解表、退烧作用,是抗病毒、提高人体免疫力的良药,对结核杆菌、流感病毒均有抑制作用,在我国是历史悠久的药用植物。但按传统中医的用法,柴胡需要现煎现服,汤剂不可长期保存。
钱信忠根据当地中草药资源的分布情况,号召并带领广大医务人员上山采集柴胡,清洗后熬成汤药给病人服用,果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为了方便服用和携带,制药厂的科研人员又设法将其制成柴胡膏或片剂,但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用柴胡做成的膏剂或片剂治病效果并不理想。
为此,钱信忠开动脑筋,思索良策。他提议对柴胡进行蒸馏提取,制成针剂,并责成卫生材料厂研究室主任韩刚和李昕等立即带领一些人员着手设计方案且牵头研制。就这样,科研人员开始了柴胡注射液的研制工作,在着手攻坚中,困难接踵而至。
要制造针剂,首先要提取挥发油。可是由于当时药厂根本就没有专用的蒸馏设备,无法提纯。负责试制的大学生李昕等人迎难而上,先试着用废白铁皮焊成水蒸气装置,把蒸汽导入,通到盛放柴胡的罐中,再连接冷却器装置,终于收集到了蒸馏液。
可是,这样提取的蒸馏液由于稳定性差,出现变色混浊,而且上面漂浮着一层油脂。科研人员经过反复研究试验,对其进行第二次蒸馏,终于提取到透明的柴胡液体。
但是,这种柴胡液的可靠性安全性仍无法保证,疗效也不明。为此,韩刚便用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将试剂注射到自己体内观察效果,确保安全无误后,又在药厂职工中与战地医院里推广,反复进行退热试验,扩大临床观察,直到越来越多的八路军战士验证了其疗效,证明该药治疗疟疾及一般热病,其镇痛退热效果显著,同时也没有什么明显的毒性反应或毒副作用。
至此,中医药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支中药注射液,终于在八路军简陋的制药厂里应运而生。当时研制出来的这种药剂还被大家取了一个洋气的名字叫“瀑澄利尔”。
要做针剂,还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需要密封包装。换句话说,柴胡蒸馏成水剂后,非用瓶装不可。恰在此时,卫生材料厂下属玻璃厂的安瓿项目试制成功。好消息传来,卫生材料厂马上派人去联系,并最终确立了生产工艺流程:玻璃厂先冶炼出玻璃,再将玻璃化成液体,冷却瞬间吹成瓶,装药水封口。在今天看来这种工艺十分简单,可是在当时那种艰苦困难的条件下,制药厂能造出注射用针剂堪称奇迹。
1941年5月1日,柴胡药剂被正式命名为“柴胡注射液”,它不仅可以治疗流行性感冒、回归热、产褥热、肺结核发展期之发热等,还有代替奎宁医治一般疟疾与顽固疟疾的功效。发明人韩刚也被八路军衛生部授予“创造发明家”称号。
柴胡注射液是中药西制的首创,也是中国第一种大范围使用的中药针剂,速效、安全、可靠,改变了传统中药不能用于急救的弊端。
闻听这一喜讯后,老百姓纷纷奔走相告,好奇又关心地了解详情,有的人还智慧总结其制药流程,编成了这样通俗易懂的顺口溜:“碾子碾成面面,机器压成片片,玻璃化成水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柴胡注射液神奇的生产过程。后来,由于疗效较好,柴胡针剂曾以每月10万盒以上的数量投入生产,为根据地将士提供了强有力的医疗保障。柴胡注射液的诞生及其规模化的生产,打破了敌人的医药封锁,满足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战时急救的需要,给前方将士和根据地军民带来了福音,有效支援了抗日战争。
1942年1月,八路军野战卫生部决定,卫生材料厂的药品不仅供应部队,也要服务老百姓,为此,将厂名定为利华制药厂,取“有利中华”之意。1943年5月,《新华日报》太行版发表了题为《医学界的新贡献——利华药场发明注射剂》的报道,盛赞这一重大创举。
解放战争开始后,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进攻,我军前方部队和医院急需大量药品和卫生材料,制药厂调整组织机构、扩大制药规模,开展药品生产突击竞赛支援前线,有效缓解了药品短缺窘境,为人民军队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
之后,利华药厂的一部分人员随刘邓大军转战南下,于1949年秋进驻武汉,建立了制药厂。该厂后几经改名,于1953年定名为国营武汉制药厂。新中国成立后,柴胡针剂的生产也逐步走上规模化、工业化发展的道路。1954年12月,武汉制药厂对传统柴胡注射液进行了重新鉴定,并投入大批量生产,使之成为国内工业化生产的第一种中药注射剂。(题图为药岭山八路军利华制药厂旧址)
(责任编辑:徐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