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实践研究

2023-10-19马常兰宋敏敏马继伟

科技风 2023年26期
关键词:护理职业等级证书母婴

马常兰 宋敏敏 马继伟

1.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护理学院 江苏南京 211800;2.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商务贸易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最基础的途径,是推动国家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必然要求。江苏卫生健康职业学院积极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成功申报7个项目,参与专业11个,培训和考核学生1070名。《试点方案》指出第三方评价机构负责“X”证书的评价[1],在考试准备、考场考务及督导等环节,组织有序,全程音视频监控,保证了整个考核高标准、高规格,考评员对学生进行了客观公正的评价。学校多次荣获优秀考评站点,多名教师荣获优秀教师和优秀考评员等表彰,200名学生参加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中级)考核,通过率为99.5%,已有6名学生在月子中心从事母婴护理工作,1名在幼儿园从事婴幼儿保健与管理工作。本文对高职院校“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进行总结,为进一步完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推进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工作提供依据和借鉴。

1 解读“1+X”证书制度相关概念内涵,明确改革方向

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2],4月教育部等四部门印发《关于在院校实施“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方案》[3],6月印发《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4],随后教育部教职成司颁发《关于做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通知》[5]等,文件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制订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融合发展的初步方案,要求部署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校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工作,鼓励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1+X”证书制度中,学历证书“1”是职业教育的主体和基础,若干职业技能培训等级证书“X”是“1”的补充、强化和拓展,两种证书的相互衔接和融通是“1+X”证书制度的精髓所在[6]。从职业院校育人角度看,“1+X”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建完整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7]。如何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与专业教学标准融合,如何将证书培训内容与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内容融通、探索专业课程考试与职业技能等级培训考核的统筹,解决学历证书和职业证书“两张皮”的问题,是学校和培训企业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8]。

2 做好顶层设计,完善支持体系

《试点方案》指出院校是“1+X”证书制度试点的实施主体[3]。学校先后出台《关于人才培养方案修订实施方案》《关于推进课程标准修(制)订工作方案》等,多次召开研讨会、推进会及评审会。每个专业均成立由校行企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引入第三方评价机构认证的岗位证书标准。学校设立教师发展中心,推行以老带新,开展行业企业顶岗培训、临床实践、进修、访学研修等项目,不断提升教师双师素质。以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技能实训标准和技能竞赛标准为依据,升级改建实验实训中心和技能实训室等。

3 主要教学改革创新举措

3.1 对接职业标准,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X”证书制度对于建立国家资历框架、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对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的总体设计和规划,以产业需求为导向,围绕专业培养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1+X”证书制度落地奠定基础。教育部遴选济南阳光大姐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作为“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的第三方评价机构,2019年国家发布由第三方评价机构开发的《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母婴护理职业技能培训标准》和《母婴护理职业技能考核标准》等标准体系[9],其中规定母婴护理面向的工作岗位(群)是母婴护理机构的相关岗位。职业技能等级分为初、中和高级,具体的工作领域、工作任务和职业技能要求进行等级划分,高级别涵盖低级别要求,培训标准指出高职院校学生可以考取中等职业技能证书[1,10]。

学校教务处牵头成立工作组,专人负责“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迅速组建母婴护理教学团队,通过对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母婴护理中心、月子会所、托幼机构及产后康复等机构进行调研,分析各岗位能力要求和典型工作任务,研究工作岗位所对应的职业能力,滚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在教学内容中纳入与企业转型升级有关的新要求、新规范、新工艺和新技术,巩固与强化职业素养、技能和知识,进一步拓展职业能力与职业领域,将学生学历教育与社会市场需求进行综合培养,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高素质高端技术型、复合型人才[11]。

3.2 基于岗位典型工作任务,构建“1+X”融合课程体系

秉承德技并修、课证融通原则,对接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课程教学模式—学习能力模块—核心能力要素”为主线的助产专业课程体系。对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所含的素质、知识和技能目标与助产专业教育教学内容进行分析,两者对接度较高。母婴护理是一门综合性课程,需要将多学科知识糅合在一起,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人文关怀能力、隐私保护能力、安全防范意识、操作流畅性等,真正实现职业技能培训与考核的统筹与融通。因此,第1~2学期完成专业所需的公共基础课程及医学基础课程,适当削减医学基础课内容及课时。第3~4学期学习专业课程,将职业技能等级培训相关内容嵌入基础护理、助产学、儿科护理、妇科护理、急危重症护理等专业课程的学习任务中,并增设产后恢复选修课程,对孕产妇及婴幼儿护理相关知识进行拓展,满足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需求,促进毕业生就业后的岗位实战能力。

3.3 加强校企合作,深化“三教”改革

学校及时组织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兼职教师,参加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说明会,线上线下师资、考评员以及考务工作培训等,熟悉职业技能等级标准、考核技能点、评价体系等要求。鼓励校内专职教师参加专业调研、技术服务等活动,旨在提升试点院校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1+X”职业技能培训及考评等综合能力。同时,组建兼职教师资源库,引进母婴护理行(企)业一线专业技术人员和高技能人才,承担技能实操和见习实习指导。

“1+X”证书制度要求将“X”证书的培训内容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内容相对接,学历教育课程体系中已有的内容不再重复,专业课程未涵盖的内容,则通过职业技能培训模块加以补充、强化和拓展[12,15]。重视学生在校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我校在第三方评级机构培训教材的基础上,校企合作共同开发了对接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的活页式校本教材,学习内容来源于行业企业一线真实情景,体现出母婴护理发展的时代性和前瞻性特点,突出教材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根据课程重难点制作微课资源库、图谱库、教学课件及配套试题库等,打造母婴护理在线开放课程等数字化教学资源,并定期在学习通平台发布考试,实时记录成绩,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通过弹性、灵活的教学方式来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综合运用多媒体技术、实验实训、仿真演示、见习、实习及举办母婴护理技能大赛等教学活动,创设职业环境,促进学生灵活运用专业知识。广泛采用任务驱动法、角色扮演法、案例教学法、情景模拟法等教学方式,推广翻转课堂、混合式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培养其综合职业能力,提升学习效果[10,15],为学生实习、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4 优化培训模式,提升培训质量

4.1 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素养

“1+X”证书制度要求考核的内容要反映典型岗位所需的职业素养、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体现社会、企业、学生个人发展需求,强化对学生完成典型工作任务能力的考核[13],提升毕业生就业后的岗位实战能力。母婴护理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覆盖多学科知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母婴护理职业技能中级的主要岗位职责是能够在为孕产妇、新生儿、婴儿提供基础生活照料的基础上,提供针对性的生活照料、家庭专业护理,并对婴幼儿进行教育训练,掌握智能家居等新知识[14]。母婴护理全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强化实践操作能力训练,将各专业课程中相关碎片化知识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多次阶段性测评,成绩合格方可参与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考试。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从而提升培训质量。

4.2 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

由于“X”是“1”的拓展,为满足“X”证书培训需要,学校在原有的高仿真模拟病房、产房、婴儿处置室、手术室等基础上,增设模拟婴儿生活照护室和模拟产后康复实训室,并协调一切可用资源,如营养专业实训室的燃气、炊具等,以满足月子餐制作技能教学和实操训练。不断优化“1+X”实践教学贴合真实工作情景的实训室,以满足模块化教学的需要。加强实践教学信息化资源库建设,以实现虚拟的工作教学现场与真实的工作现场之间的转换,使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符合学生学习和职业教育规律。

4.3 不足及努力方向

课证融通是实施“1+X”证书制度的精髓,还需进一步研究与实践,如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发展的体制机制建设、逐步完善学分银行建设、深化“三教”改革、加强信息化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加强与第三方评价组织合作,建立数字化试题库,培训标准化病人,结合仿真模型设置不同的情境,由学生随机抽取考试项目,增加对学生的道德法律意识、人文素养等综合职业能力考核内容等,保障输出人才的综合能力和社会需要具有高度匹配性,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更好地服务社会。

结语

“十四五”规划及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母婴护理职业前景广阔,能有效促进母婴身心健康,提高妊娠期及产褥期妇女家庭生活质量[15]。高职院校开展“1+X”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培训的实践研究,实施模块化教学,推进母婴护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互通互融,有效地促进了学生成长和就业、创业本领,缓解了当前形势下结构性就业矛盾。

猜你喜欢

护理职业等级证书母婴
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课证融通”方案研究
物流管理、老年照护等成首批证书培训试点
护士职业心理素质教学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
点亮婴儿房,母婴灯具搜集
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
喜忧参半的母婴产品“海淘热”
尿布师:只卖纸尿裤的母婴电商
护理职业教育的探索与实践
中等职业学校护理职业特色教学改革探讨
母婴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