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邓小平的西南三线建设调研

2023-10-18梅兴无

文史春秋 2023年6期
关键词:钢铁厂六盘水基地

梅兴无

邓小平高度重视调查研究,强调要把调查研究作为永远的、根本的工作方法。他这样要求,自己也身体力行。1965年,我国三线建设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开展,11月1日至12月7日,受中共中央、国务院和毛泽东主席的委托,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总书记、国务院副总理邓小平到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一线调查研究。

先抓紧时间到下面看看 从1964年开始,中共中央决定在中国中西部地区开展以备战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历时10余年。西南地区是三线战略布局的重点。

1965年11月1日,邓小平同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一起,带领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的主要负责人,离开北京,开始对西南三线建设的调查研究。

邓小平一行到达成都,李井泉、程子华等中共中央西南局和西南三线建设指挥部主要负责人打算先汇报西南三线建设总体情况。

邓小平说,眼见为实,还是先抓紧时间到下面看看。

11月2日,邓小平召开调研座谈会,现场听取二机部(核工业)负责人关于核工业基地在三线地区选址、科研、生产基地建设情况的汇报。当时,对新铀浓缩厂的厂址选定有不同的意见,建设单位认为原定地址布局分散、水源温度不适宜,并重选了一个新址。汇报一结束,邓小平立即带领李井泉、程子华等以及二机部选址组和建设单位负责人,到新址踏勘地形,考察环境情况。经过实地勘察调研,邓小平认为新址背靠大山,地形隐蔽,面临大河,水源温度适宜,能满足工艺要求,且场地平坦,利于厂房合理布局,当场拍板决定改在新址建厂。

接着,邓小平又实地调研784厂、715厂等重点军工企业,对这些三线骨干企业的发展提出指导性意见。

11月4日,邓小平到四川德阳考察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两个三线建设“歼灭战”项目。邓小平看到德阳工业区厂房林立,拥有大量大型先进设备,人口由2万余人增至7万余人,十分欣慰,当即称赞干得好,并嘱托他们要加强协作,把工业和城市都搞好。

在前往成昆铁路建设工地调研途中,邓小平考察了内江的威远油气田项目建设。此前,1965年6月,从全国调集6000余人聚集威远县,开展四川石油大会战。四川石油会战指挥部暨四川石油管理局机关也从成都迁到威远县曹家山。邓小平对这些三线建设开拓者艰苦奋斗,一边搞生产,一边建设会战指挥部,给予充分肯定。

11月9日,邓小平一行抵达建设中的成昆铁路调研。成昆铁路全长1096公里,穿越地质大断裂带,是一条在世界筑路史上堪称奇迹的铁路。这条铁路早在1958年就动工兴建,受经济条件制约,时建时停。1964年,毛泽东强调,如果材料不够,其他铁路不修,集中力量修一条成昆路。

来到成昆铁路的金口河关村坝一线天工地现场,邓小平看到系着保险索的拼装工人正在将最后的钢梁吊起,灵巧地将大桥两边的半拱跨连成一个整体,在两山之间架起一道“长虹”,他笑容满面,频频点头,脱口称赞“人民创造了历史”。

在成昆铁路峨边、金口河车站施工现场,邓小平步履矫健地沿着铁路的枕木走到金口河关村坝隧道建设工地视察,叮嘱铁路建设者要把成昆铁路建设作为三线交通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快工程建设进度,确保工程建設质量,圆满完成建设任务。

摸透情况解决问题 三线建设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以国防建设为重心,将生产要素向三线地区进行战略性大转移,使我国有一个相对安全的战略后方。

11月11日,邓小平乘坐专列,沿着新中国第一条铁路——成渝铁路来到重庆市。他在重庆停留8天时间,这是他这次西南之行停留时间最长的地方。他说,重庆市是我国的重要军工生产基地,有40余家军工企业,要舍得花时间摸透情况、解决问题。

他先后调研了生产轻重型武器装备的重庆建设机床厂、空气压缩机厂和长安机器厂等军工企业,为生产炮弹、坦克装甲车、战斗机、舰艇、火箭及导弹等提供优质军用钢材的重庆江北区第三钢铁厂、重庆钢铁厂、特种钢铁厂等钢铁企业。

邓小平到建设机床厂参观四联车间产品项目,在新办公楼厂部会议室听取厂长汇报;此后他又到重庆钢铁厂调研,听取公司有关生产建设的汇报,参观生产车间,在视察弧形连续铸钢机和行星轧机的试验时,称赞这是两件好事、两件大事。

长安机器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大型军工企业,承担大量战备任务尤其是支援三线建设任务。到长安机器厂要过嘉陵江,当时新建的嘉陵江大桥已经落成,尚未正式通车,当车辆从大桥上驶过时,邓小平兴致勃勃地下车,走上大桥仔细观看,称赞大桥修得好,为重庆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在长安机器厂,邓小平看得专注,问得仔细,肯定工人干得不错,并反复强调,一定要响应毛主席“三线建设要抓紧”的号召,搞好三线建设;鼓励长安机器厂的职工一定要争分夺秒,再接再厉,把战备生产、支援三线建设的任务完成得更好。

在重庆期间,邓小平先后召集5次会议,集思广益,研究谋划重庆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建设,反复强调要建设好以重庆为中心的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并就重庆南线(长江以南)的高炮生产基地、北线(长江以北)的光学仪器和核工业基地、长江沿线的造船基地及配套的研究所等重大事项进行研究论证,要求在重庆周围搞成一个小体系。

在11月17日的会议上,邓小平与国务院副总理李富春、薄一波一同出席,会议由李井泉主持。重庆常规兵器配套建设指挥部总指挥、五机部(兵器)副部长朱光汇报了军工配套生产和建设的问题。程子华发言说,1964年12月,国家计委召开有关部委会议,主要研究常规武器配套生产和基地建设的问题,目前急需国家有关部委为基地建设提供一些关键性制造设备。邓小平听后果断决定,让一机部部长段君毅速飞重庆,共同研究如何支持兵器工业加快发展的问题。在听取段君毅汇报时,邓小平敏锐地指出:机械工业品种不多,新的、精密的、先进的品种更不够;机械工业要搞快一点,特别是精密机床,不然被动得很。为充实三线建设领导力量,邓小平当场决定,调负责华东地区企业内迁到西南大三线的华东局经委副主任钱敏到西南三线建设委员会工作。

邓小平的此次调研,对加快推进重庆三线建设工作,特别是重庆常规武器生产基地建设,进而奠定重庆现代工业基础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搞建设一定要有战略眼光 邓小平一行乘坐专列离开重庆,沿着新建成的川黔铁路继续南行,途中考察了凉风垭隧道和乌江大桥等工程。11月21日,邓小平乘专列抵达贵阳,当天下午,听取七机部(航天)黔北基地建设和六盘水煤矿基地建设情况汇报,在谈到六盘水的开发时指出:“没有电网是不行的。贵州有煤,火电缺。贵州要很好地规划,要综合利用,各行各业在这里搞多少工厂,要些什么,要多少,怎么解决法,都要有个规划。”“物资供应,粮食供应,生活品供应都要跟上去,要全面规划。”

“物资供应只能分地区,不能分部门,尤其是大规模建设的地区,西南、西北两个大三线,一定要这样。”(《邓小平传》,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11月23日,邓小平一行乘坐的专列沿贵昆线贵州段抵达刚刚建成的六盘水关寨车站,他下车接见了铁路建设者,转达了党中央和毛泽东主席的问候,欣然挥笔题写了“关寨站”站名。

次日,邓小平来到六枝矿区的地宗矿坑口考察。那时矿坑口刚刚开始掘进,矿区连个像样的喝水、歇脚的地方都没有。邓小平在一个未建成的澡堂里与工人们亲切交谈,询问他们的生活情况,当得知矿区10万职工长期吃不上新鲜蔬菜时,他立即让秘书给北京打电话,与有关部门取得联系。几天后,调拨的十几车皮新鲜蔬菜运到矿区,上了职工的餐桌,工人们纷纷感叹:“中央来的领导真不错啊!马上就为我们解决困难了。”

现场施工负责人向邓小平汇报说,六盘水煤炭基地建成后,年产4000万吨原煤,东调2000万吨,供应攀枝花钢铁基地1000万吨,贵州留1000万吨。邓小平听后频频点头说:“南方大煤炭基地在贵州。”(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回忆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下同)接着,邓小平在火车上听取了煤炭部、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负责人钟子云等关于六盘水矿区建设情况的汇报。他高兴地说:“看到西南有煤、有铁,就放心了,不然建好多工厂也没有用处。办好西南的两个大型的联合企业就好了,就有希望了。”邓小平指出,六盘水煤矿建设基地很重要,既可满足西南钢铁和动力用煤,又可支援两广(广东、广西),以减少北煤南运。他对六盘水的三线建设工作开展之快,职工情绪之高以及他们“三老带三新”(老矿区带新矿区、老矿井带新矿井、老工人带新工人)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邓小平在调研中,反复强调搞建设一定要有战略眼光。他对六盘水在三线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寄予厚望:“这里的潜在条件太好了!”并指出,“西南少铁,就不是硬三线。”当余秋里谈到要在盘县搞一个钢铁厂时,邓小平当即予以肯定:“这样可以就地消耗煤。”他的这个以煤为中心,在六盘水发展钢、铁、煤、电及其他配套项目的战略思想,对促进三线建设,特别是六盘水建设,产生了长远的重要指导作用(政协六盘水市委员会学习和文史委员会编:《丰碑——三线建设在六盘水》)。

11月24日,他前往六枝煤矿调研。在听取西南煤矿建设指挥部负责人汇报矿区生产建设情况时,他又谈到要适应三线建设的需要,重视和发展能源和原材料。

路再难走也必须去 邓小平乘专列折返成都后,决定到攀枝花考察。当时成昆铁路尚未贯通,去攀枝花得先从成都坐小飞机飞过大小凉山到西昌,再从西昌坐汽车到攀枝花,沿途都是海拔3000多米的高山土路,交通很不方便。李井采劝他等成昆铁路贯通以后再去看。邓小平说,攀枝花钢铁基地是毛主席关注的重点,路再难走也必须去!回北京好向毛主席.周总理报告那里的情况。

11月30日,邓小平乘小飞机抵达西昌后,次日乘坐一辆吉普车,沿险峻的山路,一路尘土飞扬来到攀枝花。12月1日,邓小平不顾旅途劳顿,在冶金工业部副部长、攀枝花基地建设总指挥徐驰等人的陪同下,登上兰尖铁矿的最高峰。邓小平兴奋地说:“今天在山上,面对一比一的天然大地图,听了你们的说明,我们就不必再到各厂址、工地去看了。明天坐下来,专门听取你们汇报攀钢的设计规划和建设安排,还要听听你们在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张鸿春:《攀枝花100问》,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 12月2日,在攀枝花新建的招待所会议室里,邓小平听取了徐驰对攀枝花基地模型沙盘的详细讲解,激动地说,要说在攀枝花搞钢铁,这里真是得天独厚啊!当时对攀枝花钢铁厂选址在弄弄坪存在争议,迟迟不能定案。按设计标准,建一个150万吨的钢铁厂,至少要5平方公里平地,而弄弄坪只是一个2.5平方公里的山坡。邓小平风趣地说:“弄弄坪,弄一弄就平了嘛!”又指出,“这个选址,我看很好嘛!建工厂不占或少占粮田的问题讲了多少年,你们带了个好头嘛!”

(中共攀枝花市委党史研究室:《“这里得天独厚”——邓小平在攀枝花的三天两夜》) 邓小平还仔细听取徐驰关于钢铁、煤炭、电力、水泥、铁矿、石灰石矿及副食品生产基地的厂址和建设方案的情况汇报,认为在这里建设后方钢铁基地的条件成熟,当即代表党中央确定了攀枝花钢铁基地的建设方案。

他斩钉截铁地说:“搞攀枝花,只能打‘歼灭战’!”(陈夕:《中国共产党与三线建设》,中共党史出版社,2014)并强调要考虑攀枝花与六盘水的相互依存关系,攀枝花钢铁厂何时投产,六盘水何时供煤,供应多少煤,成昆线何时通车和铁路承担多大运量,三家都要制定和執行相互配合的时间表。他还说,煤钢联盟,中心还在煤。

邓小平对基地规划问题十分重视,指出:这么多人搞会战,没有一个好的安排、好的计划,怎么行?随后他特意安排随同考察的余秋里等人留下,研究解决办法。根据邓小平的指示,设计人员认真修订完善了建设规划。

根据完善后的建设规划,广大建设者用辛勤的汗水,将弄弄坪山坡炸成4个大台阶平地,辅以先进的多种运输方式和相适应的工艺流程,建成钢铁基地。此种布局,开创了世界钢铁基地建设史上的先例,用地减少了一半,攀枝花钢铁厂被誉为“象牙微雕”式的立体大型企业。

勾勒西南三线“两点一线”蓝图 12月3日,邓小平一行从西昌乘小飞机抵达昆明。从12月4日起,邓小平对云南三线建设情况进行调研。在调研水泥厂时.他指出要重视发展建材工业,云南三线建设需要大量水泥,单靠外地支援是不现实的,就地取材才是解决建设用水泥的唯一办法。在碧鸡关,当了解到云南三线建设项目受交通制约时,他指出云南要加快铁路建设,铁路建设的标准要高些,成昆铁路按年1300万吨运力设计,内昆铁路按年800万吨运力设计。

铁道部部长吕正操向他汇报成昆线南段碧鸡关隧道施工艰险的情况后,他赞扬铁道兵是能够打硬仗的队伍。

在昆明钢铁厂调研时,邓小平要求昆明钢铁厂按照规模生产的要求进行规划建设,提出昆明钢铁厂的生产规模,第一步不搞30万吨而搞50万吨;第二步搞100万吨。针对有的同志担心云南处在边疆,钢铁厂搞大了万一有战争要挨轰炸的顾虑,他说,打起仗来30万吨也是炸,50万吨也是炸,就搞50万吨。如果搞30万吨,以后还要改造,这不好。他还指示新增设备要考虑好一点,要有现代化水平,加大对旧设备改造的力度,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昆明机床厂,邓小平看到该厂新开发成功的“光学坐标镗床”,非常欣慰,指出:“你们制造的精密机床,在全国很有名气,但生产量太少,目前国家还要靠进口。今天我来,主要想解决生产精密机床问题。不然天天叫进口,进口几千台还叫不够,日子不好过呀!今天,要解决精密机床的需求,必须立足于国内生产!”(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回忆邓小平》,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邓小平在昆明光学仪器厂调研了两个小时,不时躬身专注地观察炮镜等仪器,看到齐全的军用仪器,称赞生产搞得不错。他还指出搞科研生产,闭关自守不行,不仅要学习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同时要走军民结合的生产路子。

12月7日上午,邓小平在昆明主持召开会议,对西南地区三线建设作系统性的总结部署。会上,程子华汇报三线建设调查研究和选择厂矿的综合情况;吕正操汇报成昆、川黔铁路规划设计和施工情况;四川、云南、贵州三省汇报各自三线建设项目及投资的情况。

通过对西南三线建设一个多月的调查研究,邓小平对三线建设的战略目标考虑得更全面。他设想要搞好“平战结合”,把三线建设对战备的意义和对经济建设的意义都发挥出来,推动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快速发展。

具体到西南地区的三线建设,邓小平作进一步部署,重点确定勾勒“两点一线”(攀枝花钢铁基地、六盘水煤炭基地为东西两点,成昆铁路为南北一线)西南三线建设的蓝图,提出“煤钢联盟”的构想,从六盘水向攀枝花运进煤炭,同时在六盘水建立钢铁厂,利用向攀枝花运煤的返回空车运回铁矿石,形成“钟摆式”对流關系;要在水城、盘县多搞点火电,可以就地消耗煤炭。从更大范围看,“两点一线”“钟摆式”布局还可以涵盖整个西南,即以四川攀枝花为钟轴,以成昆、贵昆铁路为两摆,向成都、重庆、昆明和贵州六盘水辐射,把攀枝花、六盘水资源与重庆、成都、昆明制造基地紧密联系起来,构筑西南新的经济格局。

邓小平提出的西南三线建设的大布局,对西南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成昆铁路沿线辐射范围13.6万平方公里,包括四川、云南的7个地市和所属50个市县,带动川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提高。如今铁路支线和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企业和科研机构星罗棋布,崛起了西昌、绵阳、雅安、乐山等新兴工业城市。攀枝花集团作为主产高铁钢轨、无缝钢管、特殊钢、钒钛钢铁的企业,延伸到凉山彝族自治州、成都市、绵阳市及重庆市、广西北海市等地建厂;开辟了西昌卫星中心、凉山彝族风情和冰川地貌、丽江玉龙雪山等旅游线路。当年的点线分布,已经扩展为生机勃勃的新经济区。

猜你喜欢

钢铁厂六盘水基地
流翔高钙为党建示范基地锦上添花
关于钢铁厂含锌尘泥综合利用的探讨
钢铁厂除尘灰矿相组成及压球性能试验研究
诗书画苑
地基强夯处理技术在钢铁厂的应用
寻味贵州——六盘水
我的基地我的连
六盘水二题
艺术风味-我的人生
百炼成钢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