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依赖框架视野下“非一流学科”的发展困境与突破策略*
2023-10-18朱雪莉
伍 宸 朱雪莉
(1. 宁波大学 教师教育学院,浙江 宁波 315211;2. 浙江传媒学院 国际文化传播学院/英国研究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8)
“双一流”建设“坚持以学科为基础”,将“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并列,凸显了学科建设之于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性[1]。2022 年2 月,《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的通知》中公布了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简称“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其中共147 所高校的435 个学科入选,另外赋予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自定学科的权力。除了这435 个入选学科外,在147 所入选高校中还有大量未入选的学科,在新的发展阶段这些学科将面临哪些困境,以及采取了哪些可资借鉴的举措规避非重点资助带来的不利影响,需要得到学术研究的关照。 本研究基于学科建设的资源依赖框架,通过对几所“双一流”建设高校“非一流”学科负责人的实证调研,洞悉这些学科在上一个建设周期的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建设成效,并基于此对国内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问题提出
随着新一流大学与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的正式公布,我国高等教育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国家重点资助部分高校和学科的方式进一步推进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此名单公布后,出现了不同资助对象,以学科为基本单位看,主要包括:一流大学中的“一流学科”和“非一流学科”。 不同学科自此有了不同的身份、发展机遇和使命。 就“一流学科”来说,其目标就在于借助“双一流”建设计划率先实现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目标,是世界一流大学和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基础和核心力量。 但对于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来说,在新的发展时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 2016 年国内某知名大学将某学科所属学院撤销,相关教师和学生分流到学校其他机构,在高校和学术圈一石激起千层浪,国内相关学科,特别是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感受到了发展危机。 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在学校整体发展规划中有被边缘化的危险,“非一流学科”将不是学校重点发展方向,学校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资源配置上不会给予倾斜。 二是面临学科办学资源短缺的问题,在当今学科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学科发展的基石就是充裕的办学资源。 三是在资源短缺情况下影响学科发展能力的持续提升,最终被边缘化甚至被撤并。 为此,“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对于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来说,挑战大于机遇。 而其中的关键问题即为办学资源紧缺,“非一流学科”不仅不能获取一流学科建设专项经费,同样难以获得学校配套建设经费,发展空间会被不断压缩。 为此,在全面进入“双一流”建设新阶段,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要正视现实,不断调整办学思路,以更积极主动的办学态度为学科发展赢得更大空间和办学资源。 基于典型性原则,本文选取了3 种不同类型的高校,分别是综合性、理工类和文理类“双一流”大学,所选取“非一流”学科也分别对应为综合类大学中的综合类学科、理工类大学中的工科以及文理类中的文理类学科。 分别编码为Z、C、N,对其学科主要领导(学院院长或学科带头人)进行访谈,以探究“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其学科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以及如何应对,同时为其他类似学科的发展提供重要参照。
不同的学科由于自身学科发展逻辑在资源获取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无意细分不同学科,仅依照学科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从整体上分析学科发展所需的资源、“非一流学科”的资源困境及其困境化解策略,以此提高学科发展能力。
二、学科建设资源依赖框架分析
要建构学科资源拓展策略,首先需建构起学科建设所需的资源依赖模式或框架,在此框架下分析学科发展的资源拓展策略。 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要素,是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基本载体,学科建设与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协同发展[2]。 因此学科发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大学办学水平。
(一)学科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B.R.Clark 认为:“学科明显是一种联结化学家与化学家、心理学家与心理学家、历史学家与历史学家的专门化组织方式。 它按学科,即通过知识领域实现专门化”[3]34,即为一定范围内的学者在相对确定的知识领域内开展活动,以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等职能的一种划分。 而学科建设,可以理解为建设学科或发展学科。 它是指学科主体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规律,结合自身实际,采取各种措施和手段促进学科发展和学科水平提高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4]。简言之,学科建设是由具备特定知识和技能的人,借助一定的平台或机构,在耗费一定资源情况下产出新知、培养人才以及开展社会服务的一种基本的学术活动。 基于此,在一定时期内决定某个学科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包括如下几点:一是拥有一批具备学术创造力和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以及若干具备学术发展潜力的青年学者,这是影响学科发展的人力基础。 二是积累起系统的学科知识基础并具备若干前沿的研究方向,能对实践活动起指导作用并产生实践价值,这是影响学科发展的知识性基础。 三是拥有较为充足的学科发展所需办公经费、场地等资源,这是影响学科发展的物质基础。 四是拥有较强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和能力,这是影响学科发展的声誉或能力基础。 为此,总结起来我们可以认为影响学科发展水平的核心要素包括:人力要素、知识要素、物质要素和声誉要素。 这四者各司其职,各有功效并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时期内共同决定某学科的发展水平,其中人力是根本、知识是前提、物质是基础、声誉是学科发展的外延力量。
(二)学科发展资源依赖框架
学科发展要实现既定目标就要围绕人力、知识、物质和声誉这四大要素构建资源依赖框架,以得到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相应地,决定学科发展水平的资源同样包括四大基本资源:
1. 人力资源
所谓高校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培养专门人才而作用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或体力的劳动者的各种能力的总称[5]。 高校人力资源在使用过程中呈现出独特的两重性: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需要“消费”自己,即运用自身已拥有的智力、能力等去培养受教育者;另一方面,高校人力资源为社会培育出了新的人力资源——各专业的毕业生,他们都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后备力量[6]。 学科发展所依赖的核心资源之一也是人力资源。 学科发展离不开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人才,无论是创造新知、培养人才还是服务社会都需要由人开展和实施。 学科发展相关的人力资源也具有双重属性:一是作为输入要素的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公开招聘和引进人才作为学科建设的人力基础。 二是作为输出要素的人才通过学科平台创造新知、培养人才和服务社会,使人才得以资源化。 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更应强调人才作为输出要素的人力资源价值,而不仅仅把人才本身作为评估学科发展水平高低的核心要素,不持续创造新知、培养人才和开展社会服务的人才不能简单地被资源化。
2. 知识资源
人类自诞生之日起便在不断创造、保存和传播知识。 进入人类经济社会活动领域的知识,或在经济活动中产生的知识,可以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对象和手段,从而具有资源的意义[7]。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后,知识作为一种资源的特征愈加明显,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资源,知识“变现”的途径更多元和便利。 为此知识作为一种重要资源是构成大学学科核心竞争力的核心要素。 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8]。 美国高等教育专家B.R.Clark 也认为高等教育机构是“控制高深知识和方法的社会机构”[3]11。 此外,J.S.Brubacher 在《高等教育哲学》一书中也强调“高等教育研究高深学问”,高等教育“关注的是深奥的学问”[9]。 大学学科研究高深学问,生产随时代发展并能有力推动时代发展的新知是其拥有的核心资源,但知识资源不能为某学科天然拥有,是一种潜在资源,是不断探索、创新和创造的结果。 一个学科是否拥有属于学科领域内的定理或理论,出版多少该领域的权威书刊,发表多少在国际国内权威期刊的论文,以及拥有多少相关专利等都是其拥有知识资源丰富与否的基本判断标准。 与此同时,知识资源也具有双重属性:一是知识资源具有消费属性,即需要消费一定的人力物力之后,通过研究者具有创造性的努力工作后产出的知识产品。 因此想要有知识的产出,首先就要有一定的人力物力投入。 二是知识资源具有生产性。 也就是说知识资源是指人类的智力劳动发现和创造的,并以一切形式表现的,经物化可为人类带来巨大财富的创新成果,包括科学知识资源、技术知识资源和信息知识资源[10]。 因此,在学科建设中,知识作为一种宝贵资源,能够为学科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3. 物质资源
高等教育的资源就是各级各类高等学校用于维持高等教育活动正常运行和维护教育事业不断发展的办学空间、财、物等资源要素,其中物质资源是高校教育资源之中的基础性资源,即以实物形态存在的高等教育资源,包括土地、房产、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的设备、后勤管理设备以及图书等,是高等教育活动及自身发展的物质基础[11]。因此,在高校的学科建设过程中,也需要一定的物质资源做支撑。 一流学科建设需要高度重视人才高原的形成,依靠汇聚一流名师来提升学科水平[12]。 人才队伍通过学科平台开展学科建设,实现学科建设预期目标,在此过程中需要有物质资源的不断输入做保障。 诸如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的费用和日常工资,开展科学研究的实验设备和场地,购买科学研究的耗材,开展学术交流的经费等。 在当前对学术研究前沿性和交差性要求越来越高的背景下,对学科发展物质资源的依赖性也越来越高,需要更高质量的人才队伍,更高端精细的实验设备,越来越多的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等。为此,物质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科的发展水平。 特别是以自然科学研究为例,在当前这种越来越强调做出前沿性和原创性科研成果的背景下,对科研平台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一些大科研平台需要耗费巨额资金。
4. 声誉资源
声誉资源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企业营销等领域。 声誉资源是指企业在市场中的形象和名称综合,一般包括公司声誉和品牌资产[13]。 声誉资源能帮助消费者形成差异化的产品认知,引发较强的消费动机,并促进消费者正向评价产品[14]。 由次类推,学科发展到一定程度也会形成声誉资源。 即一所大学内某学科经过不断积累和发展之后,在学术圈形成的良好形象、声誉和学术品牌资产。 学科声誉资源也能够帮助利益相关者(同行、社会、生源、政府)等形成差异化的学科认知,引发较强的学科认同感并促进利益相关者正向评价该学科。 与学科声誉资源直接联系便是学科的学术声誉。 学术声誉是指一所大学以科研水平为核心的办学实力,在社会上尤其是学术界影响的深度与广度[15]。 学科的学术声誉由多重要素构成,包括拥有一大批具备影响力的专家学者,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培养高水平的学生,提供优质的社会服务公共产品等。 在当代对学科的评价中,也越来越重视对学术声誉的评价。 学术声誉是学科发展的产品,与此同时也是学科发展所依赖的重要资源,本文称之为声誉资源,即学科通过良好的声誉获得学科发展所需的其他资源,诸如招聘到高水平的师资,获得社会捐赠,吸引高水平生源,得到国家重点资助等。 在学科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某学科是否拥有优质的声誉资源也愈加重要,不断发展声誉资源是获得其他学科发展所需资源的重要手段。
三、“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资源困境分析
基于上述分析,我们建构了学科发展所依赖资源的4 个维度:人力资源、知识资源、物资资源、声誉资源。 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构成学科发展的硬实力,而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构成学科发展的软实力。 学科硬实力决定学科发展软实力,但学科发展软实力反过来又助推学科硬实力的增强,四者相互促进,共同构成学科发展的资源依赖框架。 基于学科发展资源依赖框架,我们进一步分析“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资源困境,以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一)非重点资助对象导致学科缺乏物质和人力资源
“双一流”建设总体方案中明确提出坚持以一流为目标。 引导和支持具备一定实力的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瞄准世界一流,汇聚优质资源,培养一流人才,产出一流成果,加快走向世界一流。 与入选一流学科资助对象相比,非一流学科在办学经费上不能获得额外资助,进而导致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缺乏竞争力而导致人力资源缺乏。本文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例①,分别选取3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为例进行比较分析,其中前3 所为“一流学科”,而后3 所则为“非一流学科”。 从师资队伍规模、高层次人才(院士)、国家级科研平台、科研经费等方面相比存在的差距较大(见表1)。
表1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相关数据
从表1 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对于一流大学中的“一流学科”来说,无论是科研经费、高层次人才还是国家级科研平台等都处于明显的领先地位,而对于一些“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非一流学科”来说,其基本学科建设资源则较为缺乏,特别是在高端师资以及国家级科研平台上短板明显。 “不得不承认的是,‘双一流’建设工程自实施以来,本人所在学科由于未能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在学科建设经费,特别是专项建设经费上的确捉襟见肘。 此外,学院在人才引进上也更缺乏自主操作空间,更多需要借助学校的一些特殊用人政策予以推动。”(受访人:Z 机构人员A,博士、教授、院长)
(二)学科人力和物质资源缺乏导致知识和声誉资源积累乏力
由于“非一流学科”不能获得国家专项经费重点资助,难以获得充足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为此缺乏硬实力。 学科发展的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并非天然获得,而是一种潜在性资源,需要由人基于学科平台并耗费一定资源的基础上不断开发和积累而获得。 高品质的学术成果需要高水平的研究者做出,同时也需要一定量的学科经费支撑。与此同时,学科的声誉资源也是通过不断的知识资源积累和传播并产生影响力和实践价值后的产物。 为此学科发展硬实力不足,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科软实力的积累。 这种学科软实力的积累不足,主要体现在对高端师资以及对优质生源的吸引力乏力等。 通过对几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中的“非一流学科”所在院系领导的访谈,可以发现“非一流学科”难以受到国家及学校的重点资助,学科在一些重点研发项目以及重大人才引进等方面乏力。 与此同时也因为是“非一流学科”,对人才的吸引力无论是师资还是生源都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本人所在学科由于是‘非一流’学科,在与其他同类‘一流学科’争夺高端人才资源上明显吃亏,这既有学科影响力和声誉的问题,还有就是我们缺乏更多可供支配的办学经费。”(受访人:C 机构人员B,博士、教授、院长)
(三)知识和声誉资源缺乏影响学科人力和物质资源的获取能力
学科发展不仅需要外部直接的人力与物质输入,并在此过程中通过学科建设获得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 当某学科有一定的知识和声誉积累后,就会进一步转化为知识和声誉资源,并通过对其有效利用获得学科发展所需的人力和物质资源。 诸如,某学科具备良好的社会声誉,在人才队伍建设上就有优势,因为人才队伍在选择就业平台时,会将学科声誉作为最重要的考量标准。 为此“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存在明显的资源困境,主要表现在:非重点资助导致人力和物质资源缺乏而影响学科功能的有效发挥,诸如知识生产、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 而学科功能难以有效发挥就会影响其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的开发和积累,而学科要具备一定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后才具备获得更多人力和物质资源以增强学科办学硬实力的机会和能力。 为此,这就形成了一个“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资源依赖困境循环圈。 “由于本人所在学科未能纳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学科声誉的确受到不小的影响,这体现在我们对横向和纵向课题的争取上与其他‘一流学科’相比存在明显的劣势。尤其是在国家一些重大研发项目的争取上,难度越来越大。”(受访人:N 机构人员C,博士、教授、院长)
为此,新时期“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如何打破这一循环圈,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并突围,需要得到理论与实践的观照。
四、“非一流学科” 突破资源困境的“3C 策略”
从短期看,“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面临的资源困境,很难在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上得到突破,因为一定时期内学科发展所需的人力和物质资源是有限的,“非一流学科”要想突破资源困境就必须在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突破上下工夫,并以此作为吸纳更多人力和物质资源的资本,最终实现学科突围发展。 为此,本研究提出“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3C 策略”,坚持“内涵”(connotative)、“特色”(characteristic)和“创造性”(creativity)发展。 即以学科内涵式发展模式为根本方向,凝练学科发展特色,并以增强学科创造性为目标。
(一)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以弥补学科人力与物质资源短板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既是我国高等教育在今后一段时期总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思路,也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非一流学科”的发展导向。 “内涵式发展”是以事物的内部因素作为动力和资源的发展模式,表现为事物内在属性的发展,如结构协调、要素优化、质量提升、水平提高、实力增强等[16]。 相对于“外延式发展”,“内涵式发展”更强调对事物内部潜力和生产要素的发挥与挖掘,强调不以过多外部资源输出为基本动力的发展模式。 根据前文分析,“非一流学科”在新的发展时期必然面临外部人力和物质资源输入缺乏的问题,在此背景下就不得不以“内涵式发展”作为其基本发展方式。 具体来说,首先需要聚焦学科发展方向,在学科发展方向上有所取舍,要重点发展有学科基础且有一定前沿性的学科方向,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聚焦特定研究方向,力争实现某个研究方向上的突破甚至引领。 其次,要不断提升学科发展质量,以质取胜,不断提高学科在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上的获取能力。 “虽然我们学科在上一个建设周期中未能被纳入‘双一流’建设行列,但我们依然坚持高质量的发展之路,积极克服资源不足、平台不高的困难,依然在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得到了国际国内同行的认可与肯定。”(受访人:N 机构人员C,博士、教授、院长)。 最后,要坚持对学科潜力的挖掘,诸如对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对办学资源的高效利用等。 总之,内涵式发展模式是“非一流学科”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必然选择,需要系统地设计积极的行动,并将其落到实处。
(二)坚持特色发展道路,以提升学科知识与声誉资源开发积累能力
世界没有一所大学能在所有学科领域都做到顶尖,在办学过程中都必然有所取舍,只能在某个或某一些领域做到顶尖,形成特色并成为优势[17]。 大学的特色是指在一定的办学思想指导下和长期办学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独特、优质和富有开创性的个性风貌。 特色发展同时也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指导思想。 对于学科发展来说,同样需要坚决贯彻特色发展之路。 “非一流学科”的发展由于受到物质和人力资源短缺的限制,更需要坚持特色发展道路,并在特色发展过程中不断增强学科软实力,增强对知识资源和声誉资源的开发积累能力。 具体来说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做出尝试:一是在学科发展方向上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建立起学科发展的比较优势。 二是在学科社会服务时形成优势特色,文科类学科注重智库功能的建设,提高对国家决策的服务能力,理工类注重专利技术的转化,提高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 我国现正在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而高校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产学协同创新关系对我国的高质量发展和创新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18]。 在强调市场经济的今天,产学合作在开放创新环境下的高校创新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由于我们在国家重大研发项目的竞争上处于劣势地位,因此我们积极转变科研方向,除了做好基础理论研究外,不断加强科学研究的横向转化,一方面弥补国家资源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也能不断提升本学科的社会美誉度与贡献度,为下一轮‘双一流’建设夯实基础。” (受访人:C 机构人员B,博士、教授、院长)三是人才培养上形成优势特色,坚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诸如探索科教融合等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战略的内核,是高校办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的核心任务,创新人才培养是贯通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建设任务的重要纽带[19]。
(三)增强学科发展创造性,提高学科自发展能力
要实现“非一流学科”的内涵式和特色发展都离不开学科发展的创造性,墨守成规和按部就班难以应对时代发展的需求,对于“非一流学科”来说更是会面临发展危机,国际国内大学一些学科被撤销已不是个案。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双一流”建设的推进,资源会进一步聚集,一流建设大学内部非重点发展学科所面临的危机会进一步加剧。 在此背景下,增强学科发展的创造性,提高学科自发展能力是必然之举。 所谓学科发展创造性,即以创新的学科组织形式开展创造性的学术研究,产生前沿创新的学术知识。 首先,要创新学科组织形式,在跨国、跨区域,跨学科、跨领域开展学术研究日益成为时代基本特征的大背景下,通过创新学科组织形式是提高学术研究能力的应有之义。 诸如组建跨学科的联合研究中心,组建跨国或跨区域的联合研究所等等,在学科资源共享上探索新的体制机制。 其次,要不断提高学科对知识的创新能力,这是学科发展所需知识资源积累的必要前提。 并通过提高知识创新能力占领学科发展制高点,提高学术话语权并赢得学科声誉资源。 再次,要充分利用一流学科建设资源的溢出效应,“非一流学科”要主动对接“一流学科”的建设,为其服务好的同时也获得发展所需的资源和空间。 “‘双一流’建设工程对我们这种‘非一流学科’来说也是重大的机遇,我们在过去的发展中充分利用‘双一流’建设带来的这种溢出效应,积极与相关‘一流学科’开展科研与人才培养的交流与合作,这也实实在在促进了我们学科的发展。 此外,这种倒逼机制,也促使我们更加努力发展好、建设好自己的学科,力争将来有机会进入‘一流学科’建设行列。” (受访人:Z 机构人员A,博士、教授、院长)最后,需提高学科多渠道获取办学资源的能力。 多渠道获取办学经费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规律,对于我国“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的“非一流学科”来说,需要积极并创造性地开展筹资活动,以弥补政府直接拨款不足的缺口,同时也能在此过程中增强办学活力,提高办学能力。 一流学科建设要让市场力量介入学科的资源配置,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自由选择机制,以优质资源适当“倾斜”的方式加快一流学科建设[20]。 总之,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一流大学内的“非一流学科”要坚持“3C 策略”,坚持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方向,以特色发展求生存,以创造性发展不断增强学科自发展能力。
五、结语
大学是一个深受内外部环境影响的组织,时代变革、国家盛衰、市场兴替与社会稳定无不强烈地影响着大学的办学行为,也在形塑大学的发展理念。 大学作为一个复杂性组织,在实现一流的过程中需兼顾教育本质与社会需求,在自觉与他律中协同并进,实现多元、有特色而又不失灵魂的卓越[21]。 “双一流”建设是新时期党和政府在高等教育领域部署的重大国家战略,其目标就在于重点资助一批大学和学科率先实现世界一流目标,为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目标起核心关键作用。“双一流”建设的主角是入选的各一流大学和学科,理应乘势而为做大做强,为高等教育强国做出更大贡献。 未入选的大学或学科在新的发展时期会面临各方面的压力,最直观的表现便是办学资源的困境。 特别是对于一流大学中的“非一流学科”来说,所面临的校内外冲击会更大。 “非一流学科”应该正视现实,积极调整心态和办学策略,以内涵式发展、特色发展、增强学科创造性发展能力作为其突围和应对困境的基本策略。 但在现实中,由于不同学科之间的发展基础和机遇不同,面临的情况也千差万别,更需要相关学科审时度势,不断努力寻求自身发展的最佳方略,在“双一流”建设大背景下求得生存并不断寻求新的发展机遇,共同为中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 正如某位“非一流学科”所在学院院长所言:“‘双一流’建设整体上来看,成效还是很显著的,明显提高了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竞争力,也进一步转变了高校学科发展的思路,能够进一步形成良好的学科发展生态,不同层次类型的学科有各自不同的定位与发展目标,各尽其能并均有所发展。” (受访人:Z 机构人员A,博士、教授、院长)
注释:
①由于各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诸如软件工程等一级学科并存于一个学院,因此在数据统计时难以精确区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与其他学科,故做了整体性统计,但不影响数据的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