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经验带来的幸福感
2023-10-18王娇蓉
记者 王娇蓉
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自我实现是指个体的各种才能和潜能在适宜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个人理想和抱负的过程,亦指个体身心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境界,这或许能一定程度上给“幸福”一个定义。
毫无疑问的是,自我实现需要个人的努力,而给努力的种子一片肥沃的土壤,也同样重要,二十九年来,一个又一个寻梦人证实了,园区就是这样一片可以让自我得到实现的土壤。
看到未来成长的可能性
2008 年,独墅湖边方兴未艾,创办两年的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成为了第一家入驻创意产业园的企业,当时公司员工将通往创意产业园的唯一一班公交车戏称为“欧瑞班车”。
十五年过去,欧瑞大厦周围产业园、学校、商业、住宅齐备,已经很难与2008 年时萧条的景象联系在一起了,轨道交通、公交、隧道等出行方式也正随着“打工人”通勤需求的升级越来越便捷多样。
一个又一个寻梦人证实,园区是一片可以让自我得到实现的土壤
如今的园区是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
“这么多年来,我在园区最大的感受就是看到它从一个产业区变成了一座新城。”苏州欧瑞动漫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赟说。伴随着城市的成长,欧瑞动漫也逐渐完成了自己的转型升级。
2012 年起,欧瑞动漫开始了创作国际文化交流作品的探索转型之路,得益于园区国际化开放的环境氛围,欧瑞动漫的转型无疑是非常成功的,如今,欧瑞动漫成已是国家动漫企业、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目前已出品5 部动画电影、11 部电视动画,作品多次荣获国家、省级重要奖项。
赵赟称,动漫产业是文化产业的一个分支,动漫出海的核心和本质就是文化出海。在欧瑞大厦一楼大厅最显眼处,有一幅写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大型山水画,而这也是欧瑞动漫多年来带着动漫出海的愿景和努力方向。“我们现在反复强调要文化自信,其根本就在于文化认同,在国际交流合作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彼此文化的认可,是文化交流的核心,也是促成其他层面合作的基础。”
2013 年,欧瑞动漫将西亚北非作为自己动漫出海的第一个区域,经历十年的经营,欧瑞动漫成为了阿拉伯地区经营最好的中国文化企业之一,其制作的《孔小西和哈基姆》更在当地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在八月底举办的中国——阿拉伯国家动漫产业论坛上,欧瑞动漫作为此次论坛的执行方之一,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和在国际合作方面的成功经验,推动中国和阿拉伯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达成务实合作项目,阿拉伯国家文化部门代表、企业代表、高校代表和来自中国的文化部门政府代表、企业代表、高校代表近200 余人参加了此次论坛。而欧瑞动漫今年也将受邀参加多个在阿拉伯地区举办的文化和影视节展活动。
在赵赟看来,这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种体现:“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已经比较通畅的基础上,将中国先进的技术、文化理念、以及多年形成的标准和规范带到阿拉伯世界,那么之后就能促成更多中阿之间的文化合作项目。因此未来三年左右的时间,欧瑞动漫的文化交流重点,依旧会放在阿拉伯地区。”
从产业园区到集工作、生活、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城市,从小小的办公室到一栋动漫大厦,从园区到整个阿拉伯世界,赵赟认为,对于有产业梦想的人来说,园区赋予他们最大的幸福感就是“大胆追梦的勇气”,因为在这里,能看到一切未来成长的可能性。
献给下一代的都市田园
“你为什么出国?”“为了个人的学习和发展。”“那为什么回国呢?”“为了下一代。”在于不少海归教师的对谈中,以上问题的答案总是出奇一致。
2014 年,邝献文从丹麦回国,在园区从事大学教师工作,初到园区,他就感觉这里“可能是中国最宜居的城市”。大片的湖面、随处可见的公园绿地和安全的儿童公共娱乐设施,让他很难将这里与“工业园区”四字联系到一起。
不少外国同事到园区来,都会感慨园区的与众不同,在他们看来,这中现代化的都市不是困在拥挤高楼之间的水泥森林,而是真正会呼吸、有松弛感的人居城市。
在这种接近自然的城市格局下,生活节奏也被营造得张弛有度。
对邝献文来说,国内多数特大城市过于繁华和热闹,求学多年的北欧又因为人烟稀少而过于寂静,到了园区,才能找到在都市中“耕读”的感觉。
工作间隙,他常会约上要好的同事或朋友,沿湖边散步或是到附近的公园晒晒太阳。到了周末,朋友们眼中“超级奶爸”的他大多数时间都花在陪伴孩子上。“我们家孩子特别喜欢到园区的公园游玩,园区的整体环境对儿童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和成长。”
随着城市管理越来越精细,园区变得越来越适合年轻人生活和工作,年轻人的下一代自然也没有被忽视。无论是每个社区可见的游乐设施、图书室、儿童活动室,还是儿童旧书摊、非遗体验活动等,都让孩子们在园区拥有了美好舒适的童年回忆。
到了园区,才找到了在都市中“耕读”的感觉
园区安静的工作环境和舒适的生活状态,也给了邝献文足够多可以安静思考和进行学术研究的空间。邝献文说:“城市能够在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不使城市中的人有压迫感,这是难能可贵的,而园区的城市性格,必然也会吸引那些有同样性格的人聚集于此。”
正是因为在园区有自然、有希望和有沉淀,那些热爱生活和需要平衡生活和工作发展机会的国际化人才才会不远千里,跨越山海而来,而他们创造的生活,也将为下一代铸就一座理想之城。
便是他乡胜故乡
作为江苏外籍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之一,苏州工业园区有常住境外人员近1.7 万人,其中常住外籍人员约1.2 万人,约占全市的50%,虽然与上海、北京等地相比,园区外国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存在一定差距,但对于在园区生活工作的外籍人士来说,这里不仅是适合拼搏的地方,更是适合生活的第二故乡。
2000 年,来自新加坡的陈伟立出于工作需要,开始频繁往返中国和新加坡,也是在那时,他在城市展厅看到了与新加坡城市规划思路很相似的园区规划。这个怀抱“野心”要建成自己祖国模样的园区让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基于不错的第一印象,陈伟立接受了一份园区的工作,就这样,他开始了自己在园区的生活。
回忆刚到园区工作的经历,陈伟立坦言有不少不习惯的地方:“首先是语言,那时苏州的本地人都不怎么说普通话,导致沟通有些困难。加上很多本地人说园区比较偏僻,也让我当时有不少疑虑。”带着这份疑虑,陈伟立暗下打算工作个三五年就回新加坡。
2008 年,印象城购物中心建成开业,这让陈伟立突然发现,园区的整体环境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年那个“鸟不生蛋”的地方,也确实跟随着规划图的描绘,一步一步朝着现代化城市成长着。
即便心中的五年之期已到,陈伟立依旧选择了留在园区。
2009 年陈伟立开始担任新加坡商会的副会长与秘书长,并参加了圆融集团和新加坡商会江苏分会携手打造的新加坡体验周活动,无论是日常周到、便捷的政府服务,还是新加坡周上苏州市民的友好热情,都让他感受到了城市的友好和包容,也因此决定长期留下居住。
回首过去的二十三年,陈伟立感慨,自己将最好的青春献给了苏州、献给了园区,看到了政府为了人民理想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也看到了这片土地逐渐越来越像家乡,甚至在很多方面超越了其他国家或城市。如今,陈伟立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留在苏州,甚至直言自己也变成了大半个“苏州人”。
由于工作需要,陈伟立去过全球很多国家和地区,但对他来说,最理想的生活之城还是园区。无论是部门办事效率、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态度和专业度,还是电子支付、智慧交通等带来的生活便利度,园区对于想要在工作生活之间达成平衡的人来说,是一座“综合得分”很高的城市。
“原本来这里,只是为了讨生活,这么多年过去,园区已经成为一座有生活的城市。”二十多年前的陈伟立,恐怕没想到自己会将家安在园区,二十多年后,他依旧喜欢在工作之余到处逛逛,这座带给他惊喜的城市,依旧保持着充满生命力的更新状态,而那些新的变化和发现,让园区人的生活越来越便捷、越来越舒适。
最理想的生活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