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谁是一枝独秀的理想之城?

2023-10-18殷陈萱

现代苏州 2023年18期
关键词:领军苏州工业园区园区

见习记者 殷陈萱

理想的生活图景

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这样阐述他对理想城邦的美好愿景:完整性和均衡性存在于整体之中,以正义和智慧的名义构建起理想之邦。这部西方最早的哲学著作中所描绘的理想之城,如今在东方的神州大地上化梦境为现实。新时代“强富美高”的姑苏繁华图,正在苏州工业园区这片“人间天堂”徐徐展开。人文与科技、产业与城市完美融合的“乌托邦”,已无需再仅存于哲学家们的幻想中,而早已成为这里生活着的人们每一天生活图景的真实写照。

人才领军非凡之城

育材造士,为国之本。据统计,截至2022 年底,园区集聚院士团队72 个,各级领军人才近3000 人。这样庞大的数字背后既是城市对人才的重视,也是人才对城市的积极作用。

2007 年,苏州工业园区便启动实施科技领军人才创业工程,首届评选出的15 位领军人才中,有多位已带领他们的团队和企业完成了科技成果转化、打造完善产业链的梦想,实现了从初创团队到世界一流创新型公司的华丽蝶变。

他们中有不少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字。

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系的江必旺,在远赴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后,带着他的研究成果回国创建了纳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公司的飞速发展,让他不得不寻觅一个更具发展潜力的城市,在三次搬家后,他和团队选择了苏州工业园区成为纳微的新家。在江必旺看来,正是园区对人才的厚爱深深地抓住了他。园区针对人才安居落户的周到关怀,解决了他与家人住房、教育等方面的生活难题,让他能毫无后顾之忧地投入到科创工作中去。

得益于中科院苏州纳米所的支持,江必旺带领的团队能长期专注于纳米产业中的高性能微球材料的产业化。历经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斗,他们攻克了技术研发难关,成功开发出世界首创的单分散硅胶色谱填料,打破了海外长期以来的垄断。2021 年6 月23 日,纳微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挂牌上市。而江必旺也成为了苏州工业园区纳米行业飞速发展的见证人。

截至目前,苏州全市纳米新材料领域拥有中外院士28 人、“国家重点人才引进”专家83 人,聚集省双创团队5 个、姑苏领军人才企业102 家。而在其中国家氮化镓顶尖人才80%集聚在苏州工业园区。而园区也已成为国家纳米产业和人才集聚度最高的区域,成功跻身全球五大纳米产业集聚区之一。

现任思瑞浦公司CEO 周之栩,毕业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他曾在国外顶尖公司从事微电子的器件与工艺研发长达十余年,而后,他决定带着自己积累多年的芯片设计开发经验,回国创业。2007 年获评科技领军人才时,他曾表示,园区科技领军人才创业的相关政策是促使他落户的关键因素之一。园区解决各项问题时的高效率让他印象深刻。定居苏州十几年后,他仍然对园区创新创业环境与人才服务质量给出了高度的评价。园区的大力支持让彼时刚回国的周之栩能快速投入到集成电路技术研发与企业管理中,他铆足了劲,立志要让公司成为全球半导体行业的影响者。2020 年9 月,思瑞浦成功在上交所科创板发行上市。他们自主研发的模拟芯片,已出现在信息通讯、工业控制、监控安全、医疗健康等领域。

在不懈努力下,思瑞浦许多核心产品的综合性能达到了国际标准,部分技术早已领先业内,成功融入全球5G 基站系统的供应链中。这一切既离不开周之栩及其团队的努力,也离不开苏州工业园区在集成电路产业等领域的前瞻性布局。截至2022 年,这里已集聚了200 余家集成电路企业,产业规模突破800 亿元。依托于“领军登峰”“企业撷英”和“青春园区”三大主干政策,未来,我们有望看到更多相关领域人才来到园区,为集成电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燃烧激情与活力。

安居才能乐业,园区丰厚的科技领军人才优惠政策,以及不断完善引才、育才、留才、用才机制,让如江必旺、周之栩一般的创业者们愿意来到这里,留在这里。人才与城市的双向奔赴,让创业者们在实现个人梦想的同时,引领城市迈上发展的新征程。

筑巢引凤,百年树人

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探索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苏州工业园区从鱼米之乡蝶变为创新高地的前进动力。不断优化人才政策,完善人才服务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高素质人才,构成了这里有激情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激情有活力的创新创业生态

今年4 月,科技部主办的2022 年全国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正式落下帷幕,经过层层角逐,74 个项目从2800 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而这其中,有8 个项目来自于苏州工业园区。这样喜人的科技创新成绩背后,是33 所中外知名高校及研究院、15 家“国家队”科研院所、5000 多家科创企业及多个国家级高能创新平台的珠联璧合。

2002年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陆续在独墅湖畔设立校区和研究院,新加坡国立大学、牛津大学、蒙纳士大学等国际顶尖高校也纷至沓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高校集群生态,让来自世界各地的人才齐聚园区,在这片创新沃土上,学习、钻研、探索。

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的李同学表示,他和他身边的不少同学在校期间就有机会接触到国家级研究资源及科创企业。未来,他们也想继续留在这里,将梦想与热血播撒在这片土地上。依托高教资源之丰、研发机构之密、高科技企业之多,园区为人才成长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空间。

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如何顺应更多样化、创新化、高端化、国际化的人才需求趋势,成了新的难题。而这个问题,早在2008 年,苏州工业园区就交出了自己的答卷。高等教育区升级成为科教创新区,从“为产业培养人才”向“以人才孵化产业”的转变,用优质的人才服务体系及科创环境吸引全球人才来到这里追梦,让产才融合成就星辰大海。

9 月14 日,苏州盛科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敲锣上市。随着这家苗圃企业的成功上市,园区的上市公司总数已达到了64 家,其中科创板19 家,稳居全国第一梯队。“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让在这里发展的企业得到了各方力量的保驾护航。2019 年底上市苗圃工程开始实施,积极整合有关部门、交易所、专业机构、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上市公司等多方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首创了上市服务品牌。三年多来,这一工程已培育出了30 家上市公司,达到了帮助企业“从早从小”规范、提升资本市场认知、上市少走弯路的目的。

9 月16 日,2023 年上市苗圃学院开学典礼在苏州工业园区隆重举行。重磅升级为“苗圃2.0 服务计划”,将打造全新的苗圃“一伙伴、一专区、四平台”综合赋能体系,打造全生命周期的企业服务体系,让科技与资本携手共创企业发展更璀璨的明天。

从“苗圃”到“育林”到“参天”,在园区,企业发展的每一步有着有关部门的悉心呵护。从初创团队起步到成长壮大,从招才引智、科技创新、产业集群到资本赋能,“多轮驱动”的组合拳,用实实在在的帮助赋能企业发展,有力推动了园区、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

宜业更要宜居

一流的环境聚拢一流人才。蕴藏深厚文化底蕴的苏州,有着园林、苏绣等世界知名的文化遗产。这一张张亮丽的文化名片,在吸引全球人才目光的同时,也浸润着这座城市的“气质”。即便经济飞速发展,苏州工业园区仍然坚定选择将金鸡湖畔的“C 位”留给了文化。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金鸡湖美术馆、电影院、文化馆等环湖而建,构成了苏州文化新地标,也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更丰富的精神生活选择。

每个周末,独墅湖公园的“一棵树”旁,总能看见许多散步、遛狗、露营的人。初秋日落时分,当夕阳染红整片天空,这里总能看见不少坐在露营椅上,手捧一杯咖啡,观赏露天电影的人们。而这样的场景,并不只出现在独墅湖的一隅。在园区,无论是月光码头、李公堤,还是大型商业综合体或社区广场,自由享受城市景观之美,积极参与文娱体活动的市民几乎随处可见。

一位来自法国的“新苏州人”这样描述他的园区生活,过去他和家人认为只有上海才有正宗的法餐,所以几乎每个周末,他们都驱车前往上海只为品尝一口家乡的味道。而现在,仅仅是轨道交通1 号线“时代广场站”旁,就遍布着世界各国美食,纯正的家乡味道、轻松惬意的氛围与近在咫尺的距离,让国际友人们体验感“拉满”。如今,他有了更多时间带着孩子围金鸡湖骑行,体验更具地方特色的中国美食,园区也已经成为了他们眼中的第二故乡。

不仅是文化,园区完善的城市设施和开放包容的城市氛围也吸引了更多人才选择这座“理想之城”成为他们的新家园。得益于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对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高度重视,目前,园区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84.92 岁,人均期望寿命、孕产妇死亡率和婴儿死亡率,三大健康指标持续保持发达国家水平。2023 年9 月17 日,苏州禧华妇产医院落成庆典顺利召开。随着“禧华”的落成,以及独墅湖护理院建设的加快推进,园区卫生健康系统愈发完善,与“开放创新的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相匹配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让在这里的人们拥有了更安心、舒心的生活保障。

苏州工业园区这座实现了产、城、人一体化的中国式“乌托邦”,未来将在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与安全感,让城市成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理想家园。

旖旎的独墅湖风光

猜你喜欢

领军苏州工业园区园区
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星洲小学
苏通园区:激荡开放潮 十年再出发
中新苏州工业园区联合协调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召开!
自贸区4.0来了,苏州工业园区准备好了吗?
公共关系创新领军品牌奖
园区的开放样本
从园区化到国际化
从领军国内到走向世界——中铁一院砥砺奋进的五年
园区开发Ⅱ个股表现
苏州工业园区娄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