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效率目标的农产品拍卖后物流优化方案评价研究

2023-10-18李鹏展党正茹

中国市场 2023年29期
关键词:货位台车花卉

李鹏展,缪 彬,党正茹

(昆明理工大学,云南 昆明 650093)

1 研究背景介绍

1.1 研究背景

在云南省,由于其独特的气候、地理和物种资源等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云南鲜切花的品种、种植面积、产量已占我国的一半以上,鲜切花产业在云南省已跻身支柱产业行列。为了探索更加有效的鲜切花拍卖交易,在昆明成立了两个大型花卉拍卖中心——K花卉拍卖中心与D花卉拍卖中心。

K花卉拍卖中心经过多年的拍卖实践发展,拍卖中心面积不断扩大,拍卖流程日趋完善。经过现场调研了解到该拍卖中心目前的基本拍卖流程为:每天鲜切花被运到拍卖中心后,拍卖中心相关的工作人员根据鲜切花的品种、等级的差别对其进行分类、复检、组列等作业,为挂牌单位运送到拍卖待拍区,以备拍卖。然后根据拍卖后产生的购买商订单将产品重新组合运送分货场地,按购买商分货并等待购买商取货。拍卖交易速度快、交易量大,而且当天必须分拣完成等待购买商取货,所以拍卖市场对物流的要求较高。因此,这一拍卖市场能否成功运作,内部物流规划是关键因素,而物流流程与布局的合理规划,能够促进资源在交易过程中的合理分配,并提升业务流程的运作效率。

1.2 研究现状

花卉拍卖采取减价拍卖法,先由质检员分级评定花卉品质,参考供货商意见后,定出最高价位,也定出最低价位。拍卖时,鲜花价格由最高价匀速下跌至最低价,买家最快表示购买意向,才有望获得拍卖标的,按键竞拍。

这种能够优化资源的交易方式,是价格发现的一种完善机制,同时也能够减少交易费用,提高交易效率。

为了促进花卉拍卖交易的发展,一些学者提出了种种优化的研究方案。王秀红、刘雪豪(2019)针对传统A*算法中常见的三种距离算法的缺点进行改进,提出路径规划模拟的复杂对角线距离算法。这种方式实现了总任务完成时间最短、路径规划搜索节点数量减少30%、路径长度减少20%的任务分配。周冬青、李青夏(2015)等提出四种不同的拣选作业方案,并建立模拟模型模拟真实拣选作业情形,以应用多区、多横向通道的仓储布局,显示穿越式拣选路径可缩短步行距离,减少拣选时间。李建斌、周玮和陈峰(2014)以TSP为基础进行拣货路径建模,利用蚁群算法对此NP疑难问题进行模型23求解,最终结果显示,该算法节省了13.35%的拣货时间。

文章基于以上优化研究方案,利用模拟方法,建立模型,继续探讨增加分货次数,形成多级分货模式来减少前期分货时间,提高分货效率,节约分货时间。

1.3 研究意义

K花卉拍卖市场的购买商较多,考虑客户满意水平问题,等待时间不允许过长,因而对分货效率的要求也相应较高。影响分货效率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分货区大小、产品的位置摆放、场地的空间利用率、职工的工作热情、设施的健全性、管理的管理性等。由于分货效率的高低与客户服务质量、服务水平以及竞价成本密切相关,因此,为了提升分货效率,一些现有的文献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于布局、存储分配、优化分拣路线等方面。但是对于其分货模式方面的研究较少,文章则从分货模式的方面进行改进。目前,拍卖场采用两次分货模式,即拍卖场把即将拍卖的花卉分类、组列放在台车上等待拍卖,等购买商拍下后根据订单先将某个用户拍下的花卉拉往一次分货区放在对应的台车上,等该台车装满后再拉往二次分货区继续分拣并等待提货。文章基于该种分货模式下提出多级分货模式,来提高分货效率,节省用户等待时间,减少购买商等待时间,降低成本,提高服务水平。

作为云南省花卉行业的核心企业,花卉拍卖交易中心肩负着保障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商流顺畅有效的纽带作用,为云南省花卉产业供应链保驾护航。那么该中心的物流水平直接关系是否能在云南花卉产业中提供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能否为我国花卉行业面临的多种挑战提供借鉴方案,也关系K花卉拍卖市场能否保持在交易市场及直销模式下的竞争力。深入分析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中心供应链物流的现状及其重要影响的因素,提高其物流运作效率,为完善促进K拍卖市场的供应链物流协同发展提供理论的指导作用具有较大的实用参考价值。

2 K花卉拍卖中心的分货现状及问题

2.1 K花卉拍卖中心拍卖后物流流程

K花卉拍卖市场有一套完善的包装、分类、质检规则及定价体系,且拍市能够为种植商提供种植技术支持和培训,行业规则的完善能够加速鲜切花的品牌打造,突出价格优势,拍市通过向供应商和购买商双方抽取佣金的方式盈利。K花卉拍卖市场对于拍卖后场地物流的理想目标是:所有供应商将按照拍市要求进行包装、分级的鲜切花送至指定地点后的运输工作由拍市完成;购买商在拍卖结束后1小时即取件离场。要想实现这样的目标,拍卖后场地物流分货环节需要在保证分货正确性的情况下高效进行。

拍卖市场的场地被分七个区域,在这七个区域中,待拍区负责接收来自供应商的鲜切花。每天上午拍市专门的车队将来自云南省各个州市的供应商供应的鲜切花运到拍市,鲜切花到达拍市后,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根据供货商提供的交货单,对鲜切花的品种和等级,一个供货批次对应一张交货单,鲜切花经确认无误后,装进花桶,桶内装有水和营养液,再存放到台车上,每辆台车最少装6桶,满载时为18桶,同一辆台车上存放的都是同品类、同等级的鲜切花,装车完成后还要安排工作人员进行复检、组列作业,同时对每列台车进行编号,以列为单位运往待拍区等待拍卖。

拍卖大厅共有6口交易大钟,600个交易席位,拍卖每天下午3点开始,直到所有鲜切花拍卖完成后结束。缓冲区是拍卖完成后的台车排队等待分货的区域六口大钟独立分货,因此缓冲区内被平均分为六个区域,每个区域对应一口大钟,区域大小能容纳40辆台车同时排队。分货作业从第一列台车货物拍卖结束之后开始,分货员到打单区使用工号在电脑上打印分货单,根据分货单上提供的信息进行分货作业。

每批次的鲜切花从拍卖完成到等待购买商提货,一共需要经历两级分货,分货区也因此被分为一次分货区和二次分货区,一个分货区的货位很多,每一位参与竞拍的买家都可以将一辆车分在一个分货区,在货位上,一次货区内的一辆车装满后,这位采购商的货就被送到了二次货区内。由于二次分货区是在分货进行一段时间后,有购买商的购买量超过一台车后才会被使用到,为了节约场地建设成本、提高利用率,二次分货区和待拍区共用一块场地。具体分货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分货流程

2.2 拍卖后场地物流存在的问题分析

K花卉拍卖市场自2002年成立至今,随着拍卖成交速度的不断提升、交易批次的持续增加,结合采集的分货时间和台车到达时间间隔数据可以发现目前拍市分货作业还是存在下列问题。

第一,随着拍卖成交速度不断增加,台车到达排队系统的到达时间间隔不断缩小,缓冲区面积由于拍市建设之初的场地规划原因无法改变,则可供台车排队等待分货的排队区域大小不变,分货员的数量也没有增加,使得一次分货的速度逐渐跟不上拍卖速度,排队长不断增加而服务时间不变导致了等待分货的队列占用通道,降低缓冲区的流通性。

第二,二次分货“前松后紧”,在拍市把分货作业分为两次的分货规则下,每个购买商都可以在一次分货区分配到一辆台车,当购买商的购买量超过这辆台车的装载量时,分货员才将台车拉出在这个位置中放入新台车,并向二次发货区发满台车。因此分货刚开始时,两次分货无法交叉并行,一次分货进行一段时间后一次分货区有台车满载后二次分货才能开始,使得分货前段二次分货区分货员空闲,而随着拍卖的不断进行,一次分货区满载台车逐渐增多,二次分货区分货员工作量开始逐渐增加,一直到拍卖结束后都较为繁忙,使得整体分货时间延长,一次分货结束后二次分货还要进行较长时间才能全部结束。

第三,提货等待时间过长。K鲜花拍卖市场给予采购商的服务承诺是,在拍卖会结束后的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分拣作业,由采购商进行提货。但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拍卖于每天下午三点开始,持续到晚上7点左右结束,一次分货的完成时间为晚上8点左右,实际所有参与拍卖的鲜切花完成二次分货时间为晚上10点之后,远远超过了拍卖结束后1小时完成分货的承诺。长时间的等待加剧了购买商抱怨和不满的情绪。

3 K拍卖场分货流程优化方案制定

3.1 方案制定

为了提升分货效率,根据其实际情况,对拍卖场的拍卖后分货环节提出了三种优化方案。

方案一:采用一次分货即直接分货模式,直接按照购买商订单把台车拉往提货区,由于不能提前预测购买商的购买量,只能按平均分配方式分配货位,这样的话,就需要很大的分货场地,但是现有的分货场地是有限的且固定的,这又增加了分货员在分货时的行走距离以及寻找货位的难度,增加了分货时间,降低了分货效率。

方案二:采用两次分货模式即现有分货模式。在这种模式下,分拨场地被划分为缓冲区、一级分货场地、二级分货场地。每个购买商都可以在一级分货区里面分到大小一辆台车的货位,在这个区域中按照购买商进行货物归集。等到货物装满一辆台车后,将台车拉往二级分货区,进行归集以及等待提货。这种分货方式相对可以减少分货的时间,减少了空间的浪费,使得场地更加的灵活。但随着拍卖成交数量的增加,等待分拣的台车数量也会增加,但由于缓冲区面积固定,分货员数量固定,使得一次分货的速度跟不上拍卖的速度,导致大量等待分拣的台车占用通道,降低缓冲区的流通性。同时,由于每个购买商都可以分到一辆台车,但只有这两台车装满后才会拉往二次分货区,腾出新的货位给新的台车。这样两次分货无法交叉进行,使得整体分货时间延长。

方案三:采用多级分货模式。先将购买商随机分为若干大组,组内再分为几个等级的小组,按照划分等级的数量,分为一次分货场地、二次分货场地等几个次序的分货场地。分货时在缓冲区只按照组别把每批次花拉往对应第一个大组分货区,然后到一定数量再拉往二级分货区,到一定数量继续按照分货等级拉往对应分货场地,直到最后送往每个购买商所在的场地。这种分货方式既减少了一次分货的时间,使后面的分货区可以尽快的利用,也减少了分货员的行走路程,分货效率提高了,总的分货时间也减少了。

文章将会根据这几种方案建立相关的模型,利用模型和数据进行模拟仿真,计算每种方案的分货效率,然后对模拟结果进行比较、评价,得出一种较优的方案,根据方案对拍卖场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以提高拍卖场拍卖后物流的运作效率,提升拍卖场的服务水平。

3.2 数据采集与分析

文章对拍卖场交易数据进行处理,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判断台车到达时间,分货服务时间,在此基础上建立三种分货方案,并构建一个程序对每种分货方案进行运营仿真,根据每种方案仿真结果得出相应的分货效率。

首先随机抽取一天,得到拍卖场的当天交易数据,知道了当天交易供货数量、成交数量、购买商数量等信息。其次以一辆台车拍卖结束时间作为分货的开始时间,通过实地调研、考察,随机抽取4个工作日采集数据,对拍卖市场的分货员工作时间进行统计。经过整理,提出无效数据后,分货服务时间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分货服务时间数据

由数据可得出,分货员分货服务时间总体分布与正态分布无显著差异。分货服务时间服从均值为301.5,标准差为74.2的正态分布,可认为分货员的平均服务时间为301.5秒/每车=5.02分钟/车,即平均服务率0.199车/分钟。

4 流程优化方案的评价优选与实施建议

4.1 仿真结果分析

文章选取K拍卖市场某一天某一口交易大钟实际供货量、交易数据,利用程序对分货流程进行仿真,统计仿真分货时间。仿真结果如表2所示。

由仿真结果可以得出,选择方案三时,在分货员人数不变的情况下,分货时间平均减少12.02%,客户等待超一小时比例平均减少24.52%,平均等待时间减少27.57%。

4.2 方案优化分析及建议

由仿真结果不难看出,选择方案三,增加分货流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分货效率,减少了购买商的平均等待时间。通过观察结果,结合拍卖场分货实际情况,尽管分货效率得到提升,但仍然没有达到拍卖市场对客户的承诺。所以,结合仿真结果以及实际情况给出一些建议。

第一,根据购买习惯,提前分配大订单的购买商货位。由于每个购买商的购买量完全取决于购买商的需求,且每天参与拍卖的购买商数量也无法预知,因此拍卖市场对于货位分配是按照购买顺序。可以通过交易数据对比,提前确定购买商中的大单交易者,给他们提前分配货位,其余按之前方式分配,可以最大程度减少分货员在场地中的行走距离。

第二,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提高分货作业标准。分货时每辆台车上的鲜切花都是存放在花桶中,有一定的分量。分货员在分货时需耗费大量体力,可以通过培训员工,教他们最节省体力的动作,减少体力消耗,提升分货效率。

第三,实施信息化管理,提升后勤保障效能。构建及时、系统、全面、准确的信息网络平台,能够为参与者的决策依据提供有力保障,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胜利。K拍卖市场要有专门的电子交易平台进行辅助交易,要有工作服务人员能够对市场交易进行专业的指导。在花卉市场,要有先进的网络设备,相关的电子录入和备份进出市场的人员信息,把供货商和采购商的相关信息完整地记录下来,分析匹配供求双方的信息,在为供货商提供满意卖家的同时,帮助供货商找到合适的采购商。此外,还要对交易的信息进行完整的收集,根据交易的种类和交易量,对产品的未来走向进行合理的预测,这样才能为更长远的经济效益埋下伏笔。

猜你喜欢

货位台车花卉
李鱓·花卉十二开
CW6163B车床在线铣削烧结台车操作实践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货位指派和拣货路径协同优化及算法研究
新区300m2烧结厂台车栏板改造
《花卉之二》
基于蚁群算法的智能生产物流体系构建研究∗
水晶泥花卉栽培技术
基于萤火虫算法的自动化仓储货位优化分配研究
台车式热处理炉控制系统的升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