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物流管理的供应链质量管理研究

2023-10-18刘宇骁邵元頔

中国市场 2023年29期
关键词:供应商供应链顾客

王 磊,宋 磊,刘宇骁,邵元頔

(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工程研究院,北京 100094)

1 引言

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日趋激烈。顾客需求不稳定性、产品品种增加,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都成为当代企业面临的直接问题。企业竞争由初期的价格战,发展到质量竞争,以及当前需提供高质量且价格合适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赢得市场。质量被认为是实现经济增长或关系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力最重要因素,是企业品牌建设的重点和关键。当今社会,任何企业仅凭自身内部的成本、质量控制、改进,很难取得经营的持续成功。

企业要赢得竞争,并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必须和上下游企业开展紧密协作,将市场竞争的主体由单个企业转为产品供应链的竞争;将市场竞争的内容从单一的价格竞争,上升到质量、交货期、服务等更高层面的竞争。因此,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在价格竞争的同时考虑质量竞争是任何一个企业不可回避的问题。近些年,供应链质量管理成为物流[1]、网购[2]、大型客机研制[3]等领域研究重点。

2 供应链质量管理

2.1 供应链管理及特点

供应链最早源于“价值链”“经济链”。供应链管理多指生产制造企业内部,将采购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经过劳动和智慧的附加后,销售给客户过程的管理,即企业内部“始于供应的源点而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的管理。随着企业竞争加剧,供应链管理逐渐将物流上下游企业纳入管理体系,“通过物流和信息流的沟通,将涉及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分销和最终用户的主体有机联系成为一个整体”,涵盖供应商、销售商和客户。

全面规划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3-4],达到缩短资金周转时间、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实现盈利增长,即控制成本,实现增值。可见,供应链管理的主线为物流的管理。

2.2 质量管理及特点

质量管理是控制产品质量的管理行为,其理论发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全面质量管理强调开发、设计和服务的全过程,通过质量的研制、维持和改进相结合的质量管理活动,形成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最终达到用户的满足,其核心以顾客满意为指导思想[5],以过程控制和持续改进为方法,使得产品达到价格、质量最佳,即质量管理由事后检测转为事前策划及过程中控制。

2.3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内在关联

供应链管理是对整个供应链系统从顶层设计到具体实施,进行协调、控制和优化,涉及物资的供应、采购、存储、生产、质检和销售各个环节;质量管理是在企业质量体系的基础上,以质量职责和质量方针为纲要,在研发环节实施质量设计,在供应、采购、存储、生产环节实施质量控制,在销售后服务环节落实质量改进。

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都是通过工作过程来实现,是企业同一工作过程的两个不同的管理方面[6-7],两者相互交叉,又具有一致性: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两者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即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提供给客户,实现管理增值;两者实施环境一致,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均面临相同的组织文化、客户需求、绩效考核等背景;两者的着力点一致,均落实于业务的过程管理中。

将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系统地研究供应链质量管理,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手段。详见图1。

图1 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的结合点

2.4 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

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基于供应链管理和质量管理诸多一致性的基础上,将两者相结合,借助质量控制手段,建立以过程管理为基础的质量管理体系,以顾客满意为目标,全面规范物流,全员参与、全环节控制,实施高质量发展策略,降低经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达到管理增值,实现降本增效。

供应链质量管理策略在于以物流管理为主线,实施全过程质量管理,包括事前质量策划设计、过程中质量控制和事后质量改进。以物流管理为核心的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按物资流动过程分为供应商、制造商的质量管理,企业内部采购、存储、生产、销售的质量管理及销售商、顾客的售后质量管理等。各环节质量管理以质量体系、质量方针、质量保证、质量规划为纲领,以质量标准、质量技术为手段,通过基础的质量检验、错误检查等控制各环节实施的质量,最终实现满足客户需求的产品被客户所选择,完成企业经营“资金—物—资金’”的转换,资金’>资金,实现增值。供应链质量管理着眼于过程。

3 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识别及顶层设计

3.1 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识别

传统实体企业,供应链的过程是以物流为主线,包括产品的设计、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运输、生产、存储、销售等各环节,互相衔接而又相互独立。供应链各过程前者是后者的上游,前者的质量决定了后者的根本质量水平,如设计质量缺陷是产品的先天不足,在供应链后续过程中,无法通过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运输等环节的质量控制所改善,上游质量决定了下游质量控制水平;后者的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必要环节,任何过程质量失控,均会导致失去全供应链的质量保证。详见图2。

图2 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策略

3.2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开展顶层设计

在过程识别的基础上,实施供应链质量管理,第一步要开展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质量管理的顶层设计与企业经营理念息息相关。企业对“为顾客提供满意产品”理解角度和深度不同,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理念、企业文化,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方针及质量规划,即影响了企业质量管理顶层设计的广度与高度。

企业在自身经营理念的基础上,建立的质量体系,确保影响产品质量的技术、管理、人的因素处于受控状态;物流各环节无论是硬件、软件、物流性材料,还是服务,所有的控制应针对减少或消除不合格品,尤其是预防不合格品,以实现企业规定的质量目标。企业建立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质量方针、质量规划、质量保证等。

3.3 规范企业质量标准,确立质量控制实施依据

质量标准分为外部标准和内部标准。企业外部质量标准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等。企业经营活动应符合其相应的强制性规定。内部标准是指企业标准。对企业来说,为了使生产经营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应从供应商管理,到原材料入厂、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必须有相应标准作保证,包括各种技术标准、管理标准等,以确保各项活动的协调进行。

企业质量标准是在识别各个过程的基础上设立,是过程质量控制的重要依据,一般通过质量程序文件

来体现。企业质量标准是强制实行的质量控制准则。符合标准就是合格的质量,合格质量并非意味着质量好。原因在于标准有合理和不合理之分,不合理的标准,即使符合标准质量也不能认为好。同时,标准格式化的语言,不能将客户的各种需求或期望形象地表达出来,所以企业质量标准需要不断完善,持续改进。

开展ISO 9000质量体系认证建立并实施质量控制有效手段。借助专业的质量管理技术团队,认证企业质量体系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合理性,并检查其执行到位性,并通过程序文件的形式持续发挥其管理力量,为企业质量管理提供系统化和规范化的参考指南。

4 供应链质量管理过程控制

过程质量控制的出发点是以增强顾客满意为导向的预防不合格。从产品的设计出发,历经供应商的选择、采购、运输、生产、储存、销售等过程。各过程之间相互关联、互相作用,如销售过程中获得的顾客对产品的需求,反馈给设计,继而完善、更新产品,持续改进、连续控制,是企业发展源源不断的动力。

4.1 明确客户需求,产品设计零缺陷

物流,源自产品,产品源自产品设计过程,产品设计的基础为顾客的需求。加强顾客需求研究,明确顾客满意的产品,确定产品质量目标,依据企业内规范的产品设计程序,实施以顾客需求为导向、以技术为支撑、以质量零缺陷为指导思想的产品设计,防止盲目开发而造成不适合市场需要而滞销;通过开展设计评审、项目验证、试制等,杜绝设计质量问题,从源头预防不合格。

4.2 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

任何一个企业都不可能处于供应链的顶端,不需要其他单位提供原材料或零部件,凭借自身的力量完成产品的生产。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或零部件的质量及交货期、服务等直接影响该产品的质量和进度。为此,加强供应商质量管理,是产品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供应商质量管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通过合格供方评审选择高质量的供应商;二是与供货商定义工序流程,确定质量目标,明确质量责任;三是开展现场质量控制和交货管理。同时,建立供应商黑名单,将质量、货期等不能保证的供货商纳入黑名单。对于核心供货商,还可以签订战略协议,形成战略联盟,将企业与供应商的利益一致化,共同维护产品质量。

4.3 开展物资A、B、C类管理

根据原材料对产品质量影响的大小,建立物资A、B、C类管理机制。A类物资为关重件,对产品的质量起决定性作用。该类物资在采购管理上,要求供应商具有质量保证能力,经过企业评审通过,属于合格供方,产品交货后需进行质量检验;B类为一般物资,对产品的质量有一定的影响;C类为辅助物资,其质量对产品质量无实质性影响。

通过建立涵盖供应商供应资格、质检要求、存储管理的质量体系程序文件,规范关重件物资重点管理,辅助物资一般管理,实现物资质量管理需求,同时简化普通物资日常管理强度。

4.4 加强企业内部过程质量控制

企业内部过程包括设计、采购、存储、生产、销售以及质检各环节。其质量控制是以质量体系程序文件为规范,利用质检,确保产品质量符合要求;防止不合格的外购产品投入生产,防止不合格的工序产品转入下道工序,防止将不合格的成品交付给客户。包括:采购时按要求选择合格供应商、到货检验等进行采购质量控制;存储时提升仓库现场安全水平,按物资的存储要求,进行温度、湿度、离地高度、防静电等控制;生产时不断改进生产方法,选择合适的生产设备,加强作业人员培训,特种作业持证上岗以及多重质量检验等控制生产质量;在销售过程及时跟进客户质量投诉,客户对产品的认可度,了解产品使用过程中质量缺陷等。质检方法及标准依据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及本企业的质量体系进行。

4.5 全过程质量持续改进

顾客需求的变化、产品技术的更新迭代、定型产品的质量缺陷等均要求质量的持续改进。建立全过程质量持续改进机制,首先,在企业日常经营过程中,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如果发现不合理的质量目标,及时调整,尽量剔除已经过时、可轻易达到或不可量化的目标,科学地设定质量量化目标,不断完善质量体系。其次,通过计划、执行、监督、评价等过程落实质量控制方案,促进企业质量循环上升。

5 供应链质量管理组织方法论

供应链质量管理组织方法论是指从组织、技术、设备等方面落实供应链质量控制。组织是指企业的经营组织、人力资源保障等。供应链质量管理实施在组织方面,应以供应链各过程组织架构为基础,由员工、顾客和供方全员参与,所有部门基于共同任务与愿景,作出质量保证。并辅以激励措施,促进全体员工为质量建设全力投入。在组织方面,员工是基础,领导是关键。技术是质量控制的手段,在技术方面,采用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如全面、全程、全员管理的“三全”原则,质量螺旋图,因果分析法、PDCA循环法等,开展供应链质量控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实施精益管理,提质增效。

信息化平台即指实施质量控制的仪器设备、手段等属于组织方法论的材料设备。借助信息化平台控制质量实施关键环节,监督质量管理过程,沉积质量过程数据,实现产品质量追溯。选用先进的检测设备、检测方法,采用信息化技术手段等高精度实施质量检测,控制质量检验过程,确保质量。

6 结论

基于物流的供应链质量管理是当前企业解决市场竞争中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与价格合适产品的最有效办法。依托供应链管理与质量管理共同的目标、着力点以及相同的实施环境,建立以过程管理为基础供应链质量管理体系。

从顶层设计出发,以物流为主线,以信息化平台为手段,借助过程识别、过程控制、组织方法论研究等,开展质量追溯,实施质量控制,以改善产品设计,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经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最终实现管理增值,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猜你喜欢

供应商供应链顾客
“一站式”服务满足顾客
海外并购绩效及供应链整合案例研究
为什么美中供应链脱钩雷声大雨点小
益邦供应链酣战“双11”
益邦供应链 深耕大健康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以顾客为关注焦点
供应商汇总
顾客是我们的上帝品质是顾客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