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乡村居民的图书馆健康科普服务研究*

2023-10-18李淑敏

图书与情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普及科普居民

李淑敏

(1.西安医学院图书馆 陕西西安 710021)

图书馆作为满足公民基本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是社会公众开展科普教育服务的重要阵地,其承担科普服务的责任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及《公共图书馆服务宣言》等政策法规中有明确要求。在当前背景下,图书馆的科普教育、社会服务、文化交流等职能越来越凸显[1],所开展的各类科普教育服务逐渐吸引公众视线,在乡村振兴、健康中国等战略实施中也承担起更为重要的职责。学者们也对图书馆在新时期如何高质量开展科普服务等给予了关注与研究,但由于研究侧重于科普实践,较少关注图书馆科普服务带来的社会效益和成果,使得公众长久以来放大了图书馆的社会教育职能,而忽略了图书馆科普服务与时俱进的服务实施和设计。本文以图书馆开展科普服务的法理逻辑及学理逻辑作为切入点,提出健康服务是图书馆科普服务的新领域,随后在乡村振兴这一国家战略背景下分析了乡村居民的健康服务需求特征,最后从服务普及、馆员队伍、机制协同等方面提出了图书馆健康科普服务的实施策略。

1 新时期图书馆科普服务的基本逻辑

1.1 图书馆提供科普服务的法理逻辑

2002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正式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2]。此后,我国各个领域通过科普讲座、科普活动、科普著作等方式或途径积极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发挥了科普主力军的作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的颁布,旨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022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印发了《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指出科普是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认为我国科普事业蓬勃发展还存在对科普工作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高质量科普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等问题,提出了新时代新要求下加强科普工作的指导意见[1]。同年,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2022 年度立法工作计划》安排,科技部启动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工作,并于2023年4 月14 日发布“关于公开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改草案)》意见的公告”[3]。

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的图书馆是社会科普生态系统的前沿阵地和基层平台,在国家不断强化科普工作的背景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图书馆应当发挥科普教育的作用[4]。由此,我国在立法上确立了图书馆成为科普宣传工作的主体之一。2006 年,中国图书馆学会正式成立“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图书馆界的科普工作具有了专业化指导。2017 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第二十七条也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充分利用公共文化设施,支持开展全民阅读、全民科普等[5]。2020 年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印发的《2020 年全民科学素质行动工作要点》指出,实施“高端科研资源科普化”计划应当推动科技场馆、科普教育基地等与青少年宫、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基础设施联动[6]。由此可见,图书馆是科普工作的重要主体。这些逐渐完善的科普法律法规,为图书馆普及科学技术知识、倡导科学方法、传播科学思想、弘扬科学精神提供了法律指引。图书馆凭借完善的图书馆服务体系及专业化服务,通过科普讲座、科技传播、阅读推广、文化宣传等多种方式,在近20 余年来为全民素养提升、缩小区域科普发展水平、解决城乡科普实践发展不平衡做出了重要贡献,积极响应和贯彻落实了我国有关科普工作的顶层设计。

1.2 图书馆提供科普服务的学理逻辑

图书馆承担科普重任,面向公众提供科普服务也有着基于图书馆学经典理论的学理依据。早在1994 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有关“公共图书馆的任务”内容里,其中9-12 条针对公众的信息素养教育,占据该节三分之一,它们分别为:确保居民获得各种社区信息;向当地企业、社团和利益集团提供必要的信息服务;提高利用信息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支持和参与并在必要时组织不同年龄组的扫盲活动与计划[7]。在将科学技术和人类社会的变革纳入其中、充分征求全球图书馆和相关领域成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修改发布的《公共图书馆宣言》2022 版,也强调推动可持续发展,在人民的思想中树立和平观念和丰富人民大众精神生活重要工具的公共图书馆是开展教育、传播文化、具有包容性和提供信息的有力工具[8]。

作为信息素养教育的一大主体,图书馆有多级阵地优势,在虚假信息识别、有效信息筛选中大有可为。图书馆近年的服务实践,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健康信息服务实践都充分说明,通过已搭建的线上线下平台,提供嵌入式信息培训、阅读推广等科普服务,培育公众的信息素养及科学技术水平,不但能够提升图书馆的公共价值,还能够增强社会影响力。值得一提的是,随着《国务院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 年)的通知》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制修订科普条例,制定科普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办法,开展评定工作,将科普人才列入各级各类人才奖励和资助计划[9],全国一些省市如北京市在图书资料系列专业技术中首次增设科学传播专业职称[10],不少省份也陆续落实并开展相关职称的设定与评聘。

1.3 健康服务是图书馆科普服务的新领域

2016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把国民的身心健康问题提升到国家高度,并明确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是全面提升中华民族健康素质、实现人民健康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国家战略,是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履行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承诺的重大举措。”[11]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的指导下,公众健康需求与“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发展健康产业”等战略规划联系密切。特别是健康中国建设主要指标中对健康水平、健康生活、健康服务与保障、健康环境、健康产业做出了具体要求,使得健康信息制定、获取、传播、宣教成为图书馆科普、参考咨询的一大重要服务内容。

伴随近年来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公民对医疗、健康等信息获取的逐渐重视,健康服务成为人们增长最快的需求,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教学辅助、科学研究支撑服务设施,应将健康服务写入图书馆事业发展政策或规划之中,利用自身特色及优势资源,通过跨机构合作等方式开展健康服务科普,以倡导健康理念、引导健康行为、促进健康生活方式、提供权威健康信息、提升健康素养的健康促进和健康服务活动[12]。近年来,图书馆界对公共图书馆开展健康服务投入浓厚的兴趣,健康服务与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正在产生越来越多的关联,越来越多的公众逐渐开始认可公共图书馆健康服务的价值,由此驱动着更多图书馆将健康服务列为了未来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及服务内容。

2 乡村振兴中的乡村居民健康服务需求特征

2.1 乡村居民健康信息获取呈多元化趋势

乡村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传统来源有政府、医院、村民、亲朋好友,也有报纸、图书、广播、电视等。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健康信息的传播与获取更趋向于网络化。网络媒体成为乡村居民获取健康信息的重要渠道。当前,一些不良自媒体为了博取流量获取私利,将伪健康信息包装成生活化的小故事、广告片或者利用专家学者的头衔诱导宣传。如保护心脏从一杯葡萄酒开始;每天吃一把葡萄干,甩掉心脏病;花椒是新冠病毒的克星,劝大家出门时含几粒;秋葵是糖尿病的真正克星等。乡村居民整体文化水平较低,他们面对这些被精心包装过的伪健康信息缺乏正确的判断力,甚至在无形中成为这些伪健康信息传播链新的传播者,从而导致伪健康信息在乡村地区不断蔓延,让更多的乡村居民蒙受其害。

2.2 乡村居民与健康信息之间存在数字鸿沟

健康信息往往专业性、系统性强,不具备一定医学专业知识或常识的人一般很难全面理解。随着健康信息传播载体和渠道越来越网络化,我国乡村居民受地域及经济发展程度等多层制约,与健康信息之间产生了天然的数字鸿沟,想要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3],就必须提高自身健康素养水平,而乡村居民与健康信息之间的天然数字鸿沟,使得他们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偏低。健康素养水平是衡量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重要指标。从国家卫健委网站公布的最新五年中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情况数据可以看出,近五年我国乡村居民的健康素养水平虽然逐年增长,但是相比城市居民仍处于较低水平(见表1)。在当前信息社会背景下,乡村居民的数字鸿沟,有可能会被快速发展的信息通讯技术进一步放大,进而与城镇居民群体的信息差距出现扩大的趋势[14]。

表1 2017-2021 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3 乡村居民有健康信息服务的内在需求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乡村居民在物质生活水平稳步提高的同时,健康、养生、长寿等方面的美好生活需求持续高涨,希望获取更多健康信息以帮助提高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水平,更好享受社会进步带来的幸福生活。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健康信息服务的内在需求表现得更为突出。此外,与城市居民相比,乡村居民地处交通、经济落后地区,真正有用的健康信息对他们来说不仅可以救死扶伤,也省去了病患与家属在经济、时间、精力上的损耗。特别是一些慢性病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患者,可以通过获取正确的健康信息,合理调整饮食、适当锻炼,以此更好地控制病情,节省家庭支出。所以,对乡村居民来说具备基本的健康信息知识,拥有良好的健康信息素养能力是他们创造、享受美好生活的内在需求。

2.4 乡村居民健康信息服务缺乏主导力量

当前Web3.0 时代,人人都是信息的发布者、传播者和使用者,信息的传播更为便捷和广泛,但同时大量数据的快速产生也导致很多信息鱼龙混杂、真伪交杂。正是由于新媒体缺乏必要的信息审查监督和去伪存真机制,很容易把健康信息的甄别责任转嫁给健康素养水平不高的乡村居民。面对网络中铺天盖地、且呈几何倍数增长的与健康相关的信息,乡村居民依靠原本单一的问询式甄别方式进行信息筛选显然既不方便也不现实。对他们而言,亟需有专门的机构或社会力量帮助他们提升健康信息素养能力,更好树立正确健康观念、掌握科学健康常识、形成良好生活习惯等,以此走出健康信息困境。

3 面向乡村居民的图书馆健康科普服务策略

3.1 多维度推进健康信息普及服务

伪健康信息在乡村地区的肆意传播,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健康信息普及的范围和深度还不够。图书馆在健康信息普及方面应该担负起应有的社会职责,整合自己的资源、人力、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健康信息深入普及到乡村居民中,净化健康信息环境,提升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遏制伪健康信息的生存空间。图书馆可以在图书馆网页设置健康信息普及专栏,充分发挥微信、微博、抖音等新媒体优势,多渠道为乡村居民推送健康信息,科普健康常识。资源的类型不仅限于文字,还可以做成图片、视频等乡村居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形式,方便用户反复查看学习。图书馆要注重互动式的健康信息传播,鼓励馆员与乡村居民信息互动,并积极为乡村居民提供个性化的健康信息。图书馆还可以创建用户交流区域,鼓励乡村居民分享健康信息甄别经验、意见建议,通过交流促进健康信息在乡村居民中的有效传播。此外,图书馆在开展健康信息普及的过程中,除了积极开展线上服务,还要不断拓展线下健康信息普及模式。利用乡村现有设施,如村里的橱窗、公告栏等大力宣传健康知识,还可以依托乡村图书室、农家书屋、文化中心等场所为乡村居民提供健康类图书,开展公益性质的健康信息讲座等方式。

3.2 设立健康信息馆员团队

图书馆可利用丰富的馆藏信息、大量的用户群体、极佳的服务实施优势,聘请医疗卫生专家学者或组织动员图书馆读者群体中的医疗卫生专家作为兼职健康信息馆员,与图书馆工作人员组成专兼职结合的健康信息馆员团队,以更有效帮助乡村居民提高健康信息素养能力。同时注重培养专职的健康信息馆员,通过医学及图书馆学专业培训,打造复合型人才,负责整合健康信息资源、健康信息素养培训、研发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等。健康信息馆员一方面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将复杂的医学术语转化为通俗易懂的健康信息传递给乡村居民,消除健康信息与乡村居民之间的信息鸿沟;为乡村居民就医、用药、医疗政策方面提供有效的健康信息建议;通过健康信息素养培训的方式提高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另一方面,健康信息馆员在与乡村居民接触过程中可以更全面、深入地掌握到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了解乡村居民切实的健康信息需求、掌握影响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甄别能力的影响因素。健康信息馆员了解到的这些事实数据,又可以为推进健康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各项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3.3 构建多方合作协作机制

图书馆虽然具有丰富的健康信息资源、强大的专业人才队伍等优势,但在助力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提升方面仍然存在覆盖面窄、整体队伍力量小等短板。积极寻求社会各界多方合作,不仅可以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也是扩展社会服务的有效途径。因此,图书馆需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寻求与其他机构如医院、卫计委、妇联、报社、老年协会、基金会等进行合作[15],协同助力乡村居民健康信息素养提升。以公共图书馆为例,我国公共图书馆已经基本建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中宣部“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发布数据显示,截至2021 年底,我国目前共有公共图书馆3215 个,村级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57 万个,农家书屋58 万家[14]。因此,图书馆特别是公共图书馆开展面向乡村居民的健康科普服务,不但有服务体系保证,也有地域及数量优势,但也需要协同相关机构及个体,构建起一套面向乡村居民的图书馆健康科普服务协作机制。如在科普服务中,除了动员和整合自身的优势及资源外,图书馆可以充分用好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这一平台,积极组建学生志愿者团队,深入乡村基层宣传医药卫生知识,开展爱心义诊等活动,将健康信息传播给乡村居民,提升他们的健康信息素养水平。

4 结语

良好的乡村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是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农业强国和健康中国的坚实基础,提升健康信息素养是提高乡村居民健康素养和健康状况的有效途径。图书馆面向乡村居民提供健康科普服务,不但有着法理和学理依据,也是当前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施健康中国等战略背景下的时代使命。面对新形势下乡村居民健康科普服务的新需求,图书馆需要在服务设计、馆员建设、机制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策略,科学、高效地开展健康科普服务,进而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效能的提升,为建设健康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猜你喜欢

普及科普居民
石器时代的居民
5G手机打响“普及战”
科普达人养成记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
微科普
1/4居民睡眠“不及格”
天文知识普及
引导发展 推广普及
抓普及、促提高、创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