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发生机理研究*
2023-10-18韩艳芳郑光纯高春芝
韩艳芳 闫 慧 郑光纯 高春芝
(1.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北京 100872)
(2.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信息科学学院 厄巴纳-香槟 61820-6211)
(3.中邮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 100808)
CNNIC 第51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1]显示,截至2022 年12 月,中国网民数达到10.67 亿,其中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以绝对的优势居于上网设备的第一位,比例达到99.8%,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电视分别占比34.2%、32.8%、28.5%、25.9%。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以其小巧便携的特性,跨越了时间和空间障碍,对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境的介入程度越来越高,提升了ICT 行为的复杂度以及ICT 行为与其他行为同时发生的概率。人类对智能手机的过度依赖也催生了一大批“低头族”。日常生活随处可见在进餐、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步行、骑行、驾驶、课堂、工作会议、学术会议等活动进行的过程中,看到同时使用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的现象,超过了经典技术使用规律的解释范围,需要新的技术行为理论。
目前研究重点关注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消极影响。一部分从物理危险的视角切入,当行人在马路行走低头看手机时,容易形成视野盲区;对于驾驶员而言,驾驶时使用手机会分散注意力,增加交通事故发生的风险。另一部分则从心理危机的角度出发,研究问题性手机使用,重点关注过度的、不受控制的、会产生消极影响的手机使用行为[2-3],且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为主[4],分析手机成瘾、手机依赖、病理性手机使用、手机依赖综合征等问题。
本文将通过考察目前普遍存在的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现象,深描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发生的动机、条件及结果,形成对多任务情境下ICT使用行为的整体解释理论框架。
1 文献回顾
1.1 多任务情境相关概念
多任务的概念。关于多任务行为概念并未形成一个统一定义,常见的有两个视角:在时间角度,部分学者将多任务行为定义为在一个时间段内同时进行两项及以上的活动[5],常见于交通情景。还有学者认为人无法像电脑多线程运行一样同时处理两件以上的事务,因此认为多任务行为只是用户在不同任务或者活动之间相互切换,是一种交替处理不同任务的行为;在认知心理学角度,关注不同任务或者活动的资源分配问题,任务被认为是需要占据一定的物理、认知、情感资源的行动。如Aagaard 将多任务定义为大脑处理两个及以上的认知任务[6]。这一定义将多任务行为从表象深入到本质,分析多任务行为发生的内在机制。
学者对于多任务行为所涉及的任务或者活动也存在不同的意见,分为两类:其一,所有任务或者活动均可成为多任务情境中的任务之一,包括背景任务或者自动任务;其二,将不占用认知资源的背景活动(任务)排除在外,认为行为只存在主动(active)和被动(passive),而无意识的活动不包含其中。由此,多任务的类型划分为:伴随任务和交替任务。伴随任务指的是ICT 行为与其他日常行为同时发生,积极任务与消极任务组合为伴随任务;交替任务则是多个任务交替进行,积极任务与即时任务或者积极任务的组合同时需要占用认知资源和物理资源,属于交替任务[7]。
情境的概念。情境这一概念在计算机领域早有研究和应用,其中一个重要方面体现为对情境感知的关注。情境感知的概念源于普适计算领域,1994年,Schilit 等较早定义了情境感知,提出了情境的三个重要概念:用户所处的位置、用户周围的人、用户可访问的周边[8],此后学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1999年,Abowd 等将情境定义为用于描述一个实体周围环境的任何信息[9],大大丰富了情境的内涵。ICT 情境的定义和类型因研究目的不同而存在差异。如Kim等认为情境是影响人们使用移动技术的所有个体和环境情境[10];Verkasalo 根据外部环境将情境分为家庭、办公和移动[11];杨水清等将互联网的使用情境分为时间、位置、个体和社会[12];Belk 提 出 情 境 因素包括物理环境、社会环境、时间、任务特征和先前状态五个维度[13]。归纳之,ICT 情境分为时间、地点、个体(含先前状态)、外部社会环境(群体、家庭、办公)、任务特征等。
文章研究多任务是为了从多种多任务场景中分析ICT 使用行为的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因此将多任务情境定义为在一段时间内,行为人同时或交替从事至少两项活动,其中一项为主任务,如出行、就餐、学习、工作,另一项为ICT 相关的活动。
1.2 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研究
由上述多任务情境概念可知,文章研究的多任务情境指行为人在相对较短的一段时间内同时/交替从事两项任务,其中主任务为就餐、出行、学习、工作等日常生活和学习工作相关活动,次任务为ICT相关活动。因而,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研究将从日常生活情境中的ICT 使用行为、学习与工作情境中的ICT 使用行为两方面进行文献回顾。
日常生活情境中的ICT 使用行为。目前对于多任务行为的研究多集中在出行情景。出行情景下的多任务行为通常将出行或者旅行作为多任务同时处理的活动之一。针对出行方面多任务的研究,由于大多数积极的多任务活动只有在作为乘客旅行时才可能进行,公共交通出行受到了最大的关注,而驾车旅行时多任务的研究却很少。现有的少数研究集中在商务旅行者将汽车作为第二工作场所[14-15]和驾驶时使用电话[16]的情形。另外,步行、骑行等情境也鲜有涉及,仅有个别研究提到某些多任务活动可以在步行的同时进行[17]。
学习与工作情境中的ICT 使用行为。在工作/学习情境下,学者更关注涉及ICT 行为的多任务处理对工作/学习的效果产生负面影响,如学生学习效果[18],干扰阅读效率[19]等。Fried[20]通过分析课堂中使用笔记本电脑对于学习的影响,发现在课堂上使用笔记本电脑的学生花了相当长的时间进行多任务处理,对自己和同学都造成明显干扰,而且会对学生课程材料的理解以及整体的课程表现产生负面影响。Mueller 和Oppenheimer[21]突破对多任务处理和分散注意力的解释,揭示了手写笔记与笔记本电脑记笔记间的差异,认为笔记本电脑记笔记会导致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浅处理,在概念性问题上的表现较差,倾向于逐字抄写讲课内容,不利于学习。除此之外,也有学者探索工作情境下的网络闲逛行为(cyberloafing),测量和分析工作时间以及工作场所内与工作无关的ICT 使用行为及其影响因素[22]。
在日常生活情境中的ICT 使用行为研究更关注出行情境,且多聚焦公共交通出行,而对占用认知资源和物理资源较多的步行、骑行、驾驶等出行以及衣食住等情境关注较少。学习与工作情境中ICT 使用行为的研究多集中于多任务处理对学习/工作效率的影响,少部分研究分析课堂中的ICT 使用行为及其负面影响。但目前较少有对此现象的全面描述以及该现象本质的揭示研究,因此,本文将重点研究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理论框架,全面描述相关现象,揭示其发生的内在机理。
2 研究方法
2.1 数据收集方法
(1)网络民族志。针对本研究所需,利用网络民族志方法打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通过抖音、快手、今日头条等平台收集网络上公开发布的与多任务情境相关的视频/图片数据,用于分析发现多任务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ICT 行为内容(所持电子设备等)、ICT 行为结果、是否有他人在场、他人与被观察者之间的关系描述以及互动情况、被观察者与手机的互动频率、被观察者是否有采取一定的策略应对多任务行为场景。
(2)访谈法。访谈法的采用作为补充,收集网络民族志无法获取的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动机、结果以及行为细节,帮助研究获取行为详细个案,以更加深入地描述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动机、行为结果等。
2.2 数据分析方法
(1)内容分析法。针对深入访谈所得文本,对行为人在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行为结果三方面的质性文本内容进行编码,通过个案分析发现相互之间的影响关系。
(2)视觉资料分析。行为的发生依赖特定的情境和背景,图片、视频等视觉资料的分析能够充分发掘具体行为、物理环境和社会交互[23]在实际的多任务实践中的作用,可为本研究提供更多的细节,如一些可见却未被注意的细节、情境特性等,从而发掘环境特性、行为表现之间的相互影响。
3 研究结果
3.1 样本基本情况
文章通过网络民族志方法获取到多任务情境样本共80 个视频/图片(见表1),其主任务主要涉及日常生活情境(就餐情境20 个;出行情境20 个)以及学习与工作情境(学习情境20 个;工作情境20 个)两类;通过访谈法补充16 个个案样本,以了解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动机—行为—结果关系。
表1 样本概况
3.2 情境相关因素分析
(1)物理环境。物理环境作为最显而易见的情境因素,无论在日常生活情境还是工作情境都具有最直接的表现与影响力,如所处位置、声音、光线、天气等外在客观环境。此外,笔者还记录了观察时间段内环境的改变、ICT 设备及其支持物,如耳机、手机支架等工具的存在情况(观察所得的基本结果见表2)。
表2 物理环境
样本的出行情境包含各类交通出行工具以及场所,路边、人行横道、十字路口、楼梯、扶梯、电梯、马路中间、高速路、地铁;进餐情境以餐厅和家里为主;学习情境以教室、图书馆场所为主;而工作情境发生的物理位置取决于行为人工作内容,主要是流水线工厂车间。
在不同的多任务情境下,物理环境的变化与否会对ICT 使用行为产生差异化的影响。一方面,不同的物理场所本身的环境特征就存在差异;另一方面,行为人进行ICT 使用行为时可能面临的环境变化也会有差异,因而,不同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表现及结果也不尽相同。出行情境中的物理环境相对复杂,公共交通的出行环境相对稳定,但步行、骑行、驾驶等出行方式则会出现周围环境随时随地变化的情况,如广告牌、电线杆、路边的水池、交通标志牌、过往的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等会因行为人的位移而发生变化,因而需要在行进过程中对周围环境投入足够的心理资源。进餐情境和学习情境下的物理环境则相对稳定,对ICT 使用行为的影响较小。
声音对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也会产生影响。在工作情境下,嘈杂的工作环境会促使ICT 的使用,样本D7、D8 的视频显示,机器的嘈杂声,环境的逼仄促使行为人通过蓝牙耳机(设备)占用听觉通道来获取声音信息,以隔绝嘈杂声音带来的不适感,从而调整情感状态以更好地投入工作。
由上述可见,物理环境相关因素通过其本身的特征如位置、设施、声音、物理环境的突然变化等综合影响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行为表现以及行为结果。
(2)社会环境。社会环境指行为人当前所处的社会关系,包括是否有其他人在场、在场者的特征、与行为人的关系(或者其显而易见的角色)以及正在发生的人际互动等。已有研究表明[24],是否有同伴的陪同是影响多任务行为的因素之一,且有同伴的旅行者更容易进行多任务活动。研究发现,不仅是否有同伴在场会影响多任务行为,而且在场者的身份、角色以及与行为人之间的关系和互动都会影响多任务行为(见表3)。
表3 社会关系
由表3 可知,对80 个视频/图片样本进行分析,共获取到6 类社会关系,同伴关系、亲属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平等工作关系、路人关系。其中同伴关系更容易产生多任务行为,同伴能够通过提供工作配合、语言和肢体配合来实现个人的物理资源的扩展。而亲属关系、师生关系、上下级关系和平等工作关系更容易产生对非主任务的监督。
目前多数研究将社会规范划分为描述性规范和指令性规范两类[25]:描述性规范指大多数人的行为,周围人的行为表现;而指令性规范则是指人应该如何做。部分社会角色使用了指令性规范,如老师、父母、领导、交警等监视、监督行为人的ICT 使用行为,随之产生顺从。如A10 交警监督、制止自己所见的可能产生危险后果的多任务行为,消除ICT 行为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
行为人与社会角色的互动类型可根据对ICT 使用行为的作用方向划分为两类:第一类为有利于ICT行为继续发生的互动,如工作配合、互动、眼神交流、互不干预;第二类为不利于ICT 行为继续发生的互动,如提醒、监督、服从、训斥、反感、拦截等,实现从多任务行为向单任务行为的转化。
3.3 任务相关资源分析
任务相关资源涉及主任务行为与ICT 行为各自所占认知资源、物理资源、时间资源等,所需感官配合,以及行为人的情感状态等。因此,多任务行为亦可定义为一种多感官行为,而所需感官不同的任务发生组配可能会对生产力和效率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当进餐、搭乘公共交通工具等资源占用相对较少的行为发生时,多任务行为的可能性更大,相较于出行情境中的驾驶、或者学习情境等,ICT 相关的次任务的行为内容更加丰富。文章将从物理资源、认知资源、时间资源三个维度分析多任务行为的资源需求情况。
(1)物理资源需求。ICT 使用行为的发生需要依托一定的物理资源,如ICT 及其辅助设施、人自身感觉器官(如眼、口、耳、鼻、手、脚等)等,只有当物理资源的供给能够超过ICT 使用所需的基本条件,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才会产生。行为人在本身的就餐、出行、学习、工作情境下需要占用嘴巴、四肢、眼睛、耳朵等物理资源,而ICT 使用行为基于不同的使用内容则会产生不同的物理资源基础需求,当两种活动物理资源可相互匹配利用时,ICT 使用行为则具备了其发生的物理基础。ICT 及其辅助设施,如蓝牙耳机,手机支架可以扩展感官通道,甚至有研究显示青年人已将手机视作自己心智和身体的延伸[26]。
(2)认知资源需求。认知资源的观点认为,一个人拥有执行不同任务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负载则表示其所需要的认知资源的数量[27]。认知资源的分配可用于解释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发生的内部机制。人的认知资源是有限的,当下情境中的行为占据行为人全部的认知资源时,行为人将无多余的认知资源处理ICT 使用行为。通过观察和访谈样本获取到四种类型的认知资源,具体为视觉接收资源、听觉接收资源、操作资源以及响应资源。其中,操作资源是指操作自己的肢体时需要的心理资源;响应资源是指当环境改变或者情况突发导致个体需要应对时所需要的心理资源。
(3)时间资源需求。时间资源是多任务情境中任务得以完成的时间保障。当时间资源有限时,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与主任务行为则会存在时间资源的争夺,行为人在综合考量行为动机与行为结果的基础上会适当分配时间资源,以保证关键任务或者具有优先级的任务得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这一资源在工作、学习情境中尤为重要。
笔者从时间资源重叠/非重叠的角度分解80 个网络民族志观察样本中的行为,梳理样本在单线主任务/ICT 行为(交替进行)以及双线主任务/ICT 行为(同时进行)情况下的资源使用情况。其中,单线主任务/ICT 行为指主任务与ICT 行为分别进行时行为人的资源使用情况;双线主任务/ICT 行为指主任务与ICT 行为同时进行时行为人的资源使用情况。其分析的关键在时间资源是否存在重叠复用。通过总结物理资源、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在主任务与ICT 行为之间的分布情况,发现观察样本和访谈样本可根据其资源分配情况进行模式划分,具体分为资源互补型ICT 使用行为和资源竞争型ICT 使用行为。其中,资源竞争型ICT 使用行为根据各类资源在时间维度的重叠/非重叠可进一步划分为认知负荷超载的ICT 使用行为、资源交替型ICT 使用行为。还有一种横跨两大类的特殊行为即资源交替+互补型ICT使用行为(见表4)。
表4 各类型多任务情境下的资源利用情况典型示例
其一,资源互补型ICT 使用行为。即主任务和ICT 行为之间不存在关键认知资源和物理资源的冲突,不仅能帮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促进主任务效率。如工作情境下的观察样本D4 和D8,其主任务行为的关键资源为认知资源中的视觉接收资源和操作资源,物理资源中的眼睛和双手,而ICT 行为所占用的关键资源为听觉接收资源,因而当主任务行为与ICT 行为在时间资源方面存在复用(同时进行)时,其过程中存在认知细分资源的互补以及认知资源与物理资源的互补,实现了闲置资源利用。D4 和D8 在蓝牙耳机等物理移动辅助设备的支持下,不仅帮助行为人隔绝了繁杂的空间噪音,创造了较为舒适的工作环境,而且充分利用了主任务非关键资源——听觉接收资源。
其二,资源竞争型ICT 使用行为。一是认知负荷超载的资源竞争型ICT 使用行为,即行为人在多任务情境下的操作在物理资源、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方面均存在超负荷现象,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存在交叠现象,具体表现为ICT 行为以及主任务行为共用相同的感觉通道,如观察样本A1~A10 存在视觉接收资源(完成任务过程中从视觉通道获取信息所消耗的心理资源)和操作资源(完成任务过程中感觉操作自己的肢体对认知负荷造成的影响)在同一时间下的重复使用,同时导致主任务行为和ICT 行为时长叠加超过统计时长。如A1,A2 环境的改变以及状况的突发对行为人产生额外的响应资源、操作资源等认知资源的新需求,而沉浸在多任务情境中的个体的认知资源以及物理资源使用殆尽,无法及时应对突变的外部环境,进而导致个人财物受损(A9,A15,A16,B4 等),身体健康受到威胁(A1,A2,A19,B2,B7 等)等危险结果的发生;二是资源交替型ICT 使用行为,即尽管主任务与ICT 行为之间存在各方面资源的竞争,但行为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存在时间重叠,进而使认知资源、物理资源、时间资源在主任务和ICT 任务之间交替分配,这种类型ICT 使用行为观察样本多出现在工作情境和学习情境下,由于主任务对各类资源的需求较高,一般难以做到各类资源在主任务行为与ICT 行为中的同时利用,进而呈现各类资源在任务之间的交替分配以及主任务行为和ICT 行为的交替发生。如观察样本学习情境下C18 以及工作情境下D12 两个样本,尽管存在认知资源(视觉接收资源,操作资源)以及物理资源(眼睛,手)的竞争,在时间资源方面不存在复用,各资源呈现在任务之间的切换和交替分配。
其三,资源交替+互补型ICT 使用行为。即主任务行为与ICT 行为之间存在资源竞争,关键资源呈现交替分配,时间复用过程中呈现资源互补,且产生的认知资源和物理资源负荷小,细分资源不存在冲突和复用。如B1 在就餐过程中,主任务行为以及ICT行为之间存在对认知资源(视觉接收资源)、物理资源(手)以及时间资源(时间重叠4 秒)的争夺,但由于整个观察过程大致呈现主任务行为与ICT 行为的交替进行,视觉接收资源、操作资源等认知资源以及手等物理资源两大类关键资源在单线任务进行过程中呈现交替使用;在双线任务进行过程中,ICT 行为所占用的视觉接收资源和主任务行为所需要的操作资源以及手、鼻、口等物理资源之间也不存在冲突和交替使用现象,二者互为补充资源,充分利用资源。
3.4 不同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动机分析及结果评价
(1)动机分析。情感动机、认知动机、社交动机和习惯动机四类是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产生的四大动机。其中,情感动机指出于娱乐、放松、消磨时间等原因;认知动机则是为了获取信息、学习或者工作;社交动机分为私人关系的社交和职业关系的社交;习惯动机指的是行为人在无意识情况下产生的对电子设备的查看情况。
其中,情感动机、社交动机是就餐情景下ICT 使用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甚至有被访者表示吃饭就是为了可以没有心理负担地看看视频,放松一下,表现出极强的娱乐情感动机。而在学习和工作情境下,社交动机以及认知动机更明显,情感动机相对较低。除此之外,习惯动机普遍存在于各种场景,一般与被访者个人行为特点相关,如被访者#7/#3/#10 表示,自己经常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拿出手机查看,有时候仅仅是看时间,有时候是看网上又有哪些热点新闻,无论在何种情境之下,这种无意识查看都非常频繁。
另外,在访谈中发现多任务行为产生的动机也可分为自发产生与外部刺激产生。其中,自发产生是行为人由于情感、认知、习惯等内在需求促使其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的发生;外部刺激产生则来源于环境或者他人的刺激而被动产生ICT 使用的需求,如突如其来的领导电话、随时随地需要保持联系的客户、为回避特定人群而利用手机作为避免尴尬的工具等情况,都会使行为人被动产生多任务行为(见表5)。
表5 多任务情境下访谈ICT 使用行为动机分析
(2)行为结果评价标准。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评价呈现多元化,其评价标准可从时间利用维度、工作效率维度、个人满意度、安全维度等方面进行考虑。
通过观察发现,ICT 使用行为在行为人主任务进行过程中出现时间空隙时发生频率最高,在等待用餐、等待红绿灯(包括行人、驾驶者)等过程中,行为人会使用电子设备,使个人的时间在多任务过程中得到了叠加,以充分利用等待时间。但从安全维度来分析,该类行为的消极影响显著。据被访者提及,其开车在等待交通信号灯的过程中因为查看手机,会沉浸其中,忘记关注交通灯的变化而导致自己车后的车辆频繁鸣笛;另外,行人也会因ICT 使用行为而不关注周围环境的变化,当ICT 行为过度占据其认知资源和物理资源时,他们将处于危险的境地之中。学习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的相关研究将关注点放在ICT 对学习效率的影响,且其研究结果基本以消极影响为主,但却少了从使用—满足理论的视角去解释此类现象的出现。而实际的现象是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会使用耳机来听音乐,部分研究显示其对学习效果会产生消极影响,但当情境因素发生变化时,可能会带来不同的影响结果。如在嘈杂的环境中,带耳机听音乐不仅可以帮助行为人与当前的嘈杂环境隔离,而且能够平复情绪,带来相对较好的工作/学习效果。
4 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描述框架
通过对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得出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描述模型(见图1)。
图1 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描述模型
4.1 模型剖析
行为人在情感动机、认知动机、社交动机、习惯动机等不同动机的促使之下会产生在多任务情境下使用ICT 设备的意愿。动机不仅是导致行为发生的原因,而且会成为行为结果评价的标准,即是否满足其行为出发点(行为动机);而ICT 行为结果与主任务行为结果是否有积极影响或者是否满足其需求会进一步影响行为人自身状态,进而影响ICT 使用行为动机。
但意愿和倾向是否会产生ICT 使用行为以及行为人的具体行为表现则取决于其物理资源、认知资源、时间资源的使用情况,即是否具备发生ICT 使用行为所需的各类资源基础。多任务行为的发生所需的资源可能存在互补、竞争等不同状态,根据物理资源、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的不同组合会产生不同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类型,资源互补型ICT 使用行为和资源竞争型ICT 使用行为。其中资源竞争型ICT使用行为可进一步划分为认知负荷超载的ICT 使用行为、资源交替型ICT 使用行为。其中,认知负荷超载的ICT 使用行为更容易导致危险结果的发生。资源交替+互补型ICT 使用行为是由资源互补型与资源竞争型这两类ICT 使用行为交叉而成的特殊类别。
同时,外部的物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会作用于行为发生的整个过程,包括行为的起源——行为动机,行为表现——ICT 使用行为,以及行为结果及行为人自身评价,从而影响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当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已产生自动化过程的行为会因此而需要额外的响应资源(认知资源)以适应其变化,由自动化进程进入到控制化进程,而控制化进程则意味着更多的认知资源需求,从而促进认知资源再分配,影响其ICT 使用行为。如当行为人对物理环境足够熟悉时,步行任务本身即可成为自动化进程,需要的认知资源、物理资源等都能够保持较低水平,一旦物理环境发生突变(突然出现的障碍物或者声音),会导致行为人外源性注意的产生,行为人需要重新调用并分配其物理资源、认知资源和时间资源,以决定是否在该情境下使用ICT 以及使用ICT 的具体内容和策略,同时会对ICT 使用行为的结果产生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社会规范、社会角色以及在场社会关系及其互动行为,会对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产生影响。在本研究中,行为人因情境的不同,会受到不同程度的规范约束,如道德规范、生活规范、学习规范、工作规范以及法律规范等的制约,不同的规范组合构成了当下情境的社会规范环境。而在场社会关系及其行为互动表现也会影响ICT 使用行为的表现。在场社会关系人一方面可能会为行为人的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提供资源支持,如感官延伸,搀扶行为人走路,避免碰到障碍物,规避危险;另一方面,其他社会关系在场会在无形之中构建出一个微观社会环境,双方的社会角色以及互动行为会导致不同的ICT 行为表现。如亲密关系在场的行为人倾向于更多的ICT 使用行为,而长辈、公司领导或者老师的存在,则会产生一定的社会和心理约束,使行为人减少ICT 使用行为,增加双方之间的当下沟通,促进双方关系进一步发展。
4.2 研究意义
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结果显示,ICT 使用行为会与其他主任务行为相互影响,不仅其使用过程会对其结果产生影响,使用动机也会影响行为人对其ICT 使用行为的评价。多数行为人表示在多任务情境下使用ICT 设备产生消极结果,但与此同时,也有行为人表示自己在情感动机、社交动机等方面却能够获得较大的满足。当ICT 行为与其他主任务行为目标一致时,且各类资源能够得到合理分配时,该行为结果会相互促进,产生积极影响。因而,对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结果及其评价应该更加多元化。不仅仅从生产效率的视角进行分析,而且从情感、认知、社交、习惯等多维度动机及其与三类资源的匹配度进行分析,且针对不同情境中的过程与结果进行个性化评价。
研究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对图书馆及其相关信息职业来说富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图书馆作为公共信息空间代表,不以经济利益为目标,关注和维护社会以及公众利益,在信息社会构成中占据重要地位。尤其图书馆职业能够与信息市场力量构成天然制衡,关注个人和社会的数字福祉,弥补技术扩散规律与市场主义带来的数字不平等和信息不平等等消极后果[28]。数字化时代,注意力资源成为商家竞相争夺的关键资源,注意力资源即代表了市场份额和利润所在,图书馆在注意力争夺战中更需要清晰定位自身的角色地位,不仅仅要帮助用户实现技术的从无到有,而且要协助个人武装从有到优的技术使用能力,实现对ICT 的合理使用。
4.3 图书馆思考角度
图书馆可从环境、资源和服务三个视角为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提供硬件支持、资源支持和服务引导。
(1)环境。图书馆能够为积极多任务行为的发生提供必要的公共物理空间环境。实体图书馆空间强化策略的实施,以新技术为依托充分开发图书馆空间[29],有利于促进图书馆空间功能多元化发展,既提供支持社交互动的空间,又维持以安静氛围为主的空间,以满足不同用户的多样化行为需求[30]。多任务行为频发的当下,图书馆空间再造可将用户多任务行为的需求纳入考虑,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一方面,可通过空间再造提供专用的空间以及设备来支持资源交替型ICT 使用行为以及资源互补型ICT 行为的发生,如图书馆电话亭、多媒体专用空间、ICT 辅助设备(如蓝牙耳机等)等;另一方面,通过物理隔断以防止社会环境因素可能触发不必要的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如无设备学习专用区(空间隔离)、座位隔断等,帮助在馆用户在物理层面隔断可能促使被动多任务行为发生的外部因素,如他人在场使用ICT 设备可能触发行为人查看手机。而图书馆作为公共空间,可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支持ICT 行为的发生,如在场的图书馆员以及周围用户可能成为用户ICT 使用的技术支持者。
(2)资源。数字化时代正在进一步强化图书馆一直以来的资源优势,尤其是为用户提供主任务发生情境的资源保障,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支持用户的学习与工作情境高度依赖富有特色、结构合理、组织有序的信息资源,由此构成的资源环境与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共同营造多任务行为的发生情境。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建设应充分考虑多任务行为用户的多样化动机需求,将认知、情感、社交和习惯等动机纳入到资源建设的原则中,为用户拓展积极多任务行为所需要的物理、认知和时间资源。图书馆在传统图书、期刊、报纸、数据库等资源形态基础上,增加各类ICT 设备资源馆内使用空间与外借服务、供给高质量网络服务,是对用户积极的多任务行为的有益支持,也是为用户在多任务行为与单任务行为之间的高效转换提供有力保障。
(3)服务。出行、就餐、学习以及工作等四类情境下发生的ICT 使用行为已成为常态,多数用户因习惯动机以及娱乐动机而使用ICT 设备。习惯性手机使用、问题性手机使用频发的今天,部分个体开始意识到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可能带来的危害,如认知负荷超载型ICT 使用行为极有可能对行为人造成不可逆的健康损害。在如何协助个体实现适时合理的ICT 使用行为方面,图书馆有其不可多得的优势。图书馆员可通过开展包括断连素养在内的数字素养培训,提高用户的数字福祉,提升用户屏幕时间管理能力,以应对技术发展带来的智能陷阱,有方法有策略地应对注意力资源被争夺的现状,让技术更好地服务于用户,而非被技术裹挟,迷失于技术的海洋,忘记自己人生的主任务。图书馆还可以提供有利于用户开展积极多任务行为的服务,如融合了传统媒介与新兴ICT 媒介的听书、看书与评书相结合的立体阅读服务活动,结合社交活动与ICT 使用行为的新型共享空间服务,提供将音乐背景与学习环境相融合的服务等。
5 结语
本文采用网络民族志、深度访谈等方法获取四类情境下行为人的ICT 使用行为数据,从行为动机、情境相关因素、任务所需资源相关因素、行为结果评价四个方面构建并验证了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的描述框架,不仅从资源利用角度深度描述其分类,而且通过行为动机和行为结果评价等方面对该类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和了解,更加全面客观深刻地分析多任务情境下的ICT 使用行为。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既可能产生积极正向的行为结果,也可能产生消极负面的行为结果。因此,笔者倡导对多任务情境下ICT 使用行为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客观分析,并从图书馆及相关信息职业角度系统思考如何助力或者矫正多任务情境下ICT 行为,倡导更加积极、健康地使用ICT 设备,避免消极、会产生危险结果的ICT 使用行为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