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统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特征及其启示
2023-10-18李昊婧
摘 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的核心概念,主要来源于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其概念起源于中国近代国家转型时期“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发展于全民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历史性锻造,成熟于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整体性熔铸,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时代性、认同性和世界性。应该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引领力和影响力。
关键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特征;启示
[中图分类号] D633 [文章编号] 1673-0186(2023)009-0068-012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码] 10.19631/j.cnki.css.2023.009.005
作者简介:李昊婧,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刻体现中华民族作为一个整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既是国家统一之基,也是民族团结之本,更是精神力量之魂,凝铸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伟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1]。强调了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纲”,擘画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这就需要从学理上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属性,以便在实践上为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和谐、共同繁荣提供意识支撑。
一、问题提出与学界研究进展
纵观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程,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始终关乎国家的安全稳定发展大局。从“大一统”思想到“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再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全民一体”属性深深嵌入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正因此,加强中华民族国族一体化建设一直是我国民族理论政策发展的主要方向。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国内外发展的全局视野和战略高度出发,着眼于推动新时代我国民族工作新发展,创造性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念,这是对我国民族理论与实践成果的继承、丰富与升华。2021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2]由此可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已经成为党在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纲”。因此,加强对“中華民族共同体意识”重要性及特征等基础性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是不断完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与实践研究体系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梳理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现状,研究成果主要聚焦在三个方面。第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研究。这一研究,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主要形成了“心理活动说”“身份认同说”“民族观说”等多种界定。青觉、徐欣顺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一种“秉持共善价值规范与能动维护意愿的复兴凝聚心态”[3]。严庆、平维彬将其界定为“多民族国家建设所要依托的国民认同”[4]。陆卫明、张敏娜认为其是“一种理性的民族主义精神和正确的民族观”[5]。第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思想由来研究。闫丽娟、李志勇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来源于中国传统“天下观”、西方“民族主义”思想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6];赵红伟却认为来源于马克思的共同体思想和孙中山、毛泽东、习近平的中华民族思想[7]。第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史视野研究。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萌芽于秦汉“大一统”,形成于近代各民族共御外辱,巩固发展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分期基本达成共识,但对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基本内涵、特点及发展规律的研究相对薄弱。
从现有资料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研究成果集中分布在概念内涵、理论依据、历史渊源等问题上,基本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研究的体系框架。在概念内涵的界定上,学者们从不同理论视角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丰富内涵,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基础性问题进行了多重维度的探索性研究。但不足之处在于,学者们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概念界定众说纷纭,尤其对其概念落脚点“共同体”一词蕴含的丰富内涵和伦理价值阐释不清,挖掘不够。此外,学界在其理论来源上也存在一定分歧,并没有达成共识。而且,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在于对“共同体”理论的价值定位,“共同体”作为人的类本质实现的基本载体,在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马克思等思想家的理论体系中具有特定的理论内涵和价值,所以不管是对其概念内涵,抑或思想由来的研究都应以“共同体”为基本单位展开研究。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一成不变、孤立静止的,而是一个内涵极其丰富、不断动态演变的复杂意识体系,只有通过追溯其概念发展的演变历程与理论依据,归纳总结不同社会历史时期的内容、特征及发展规律等,才能从整体上准确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质内涵与核心要义。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及其重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是从天而降的飞来峰,其形成与发展是一个长期沉淀的历史过程,蕴含着对中华优秀传统思想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进理念的自觉继承,在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以及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理论基础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并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对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的价值承继、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应用,以及习近平民族工作思想的原创性贡献,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与理论基础。
1.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的价值承继
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是推动中华各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原初动力,促进了各民族在价值体系、情感态度、行为准则和利益目标等各方面的深度融合统一,将中华各民族紧紧凝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即便历经磨难愈加团结紧密、生生不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之所以能够形成、巩固并不断发展壮大,正是源自中华传统“天下一家”思想的历史文化积淀,对其“兼容并包、天下大同、整体统一精神”的价值承继。《礼记·礼运》言曰:“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8]《论语·颜渊》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9]《荀子》中也多次提到“四海之内若一家”的思想理念。中国儒家对“天下一家”社会理想的倡导与推崇,促进了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数千年的团结合作中不断互动交融,最终形成了分布上交错杂居、情感上相互亲近、经济上相互依存的多元一体格局,同时,也涵育了中华民族追求“天下一统”理想社会的价值目标,“华夷一家”民族关系的价值理念,“修齐治平”理想人格的高尚精神追求,赋予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仁爱、平等、和平、团结等价值底色。
2.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成果应用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指导下开始探索“无产阶级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将消除民族间的压迫和歧视、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确立少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民族工作的基本路线。新中国成立前夕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将“民族平等团结、民族区域自治、禁止大汉族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10]12作为民族政策正式写入其中。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创造性运用“家国一体”的中华优秀传统历史文化资源,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进行了大家庭模式的情感治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在重要场合使用“兄弟民族”的称呼,毛泽东同志更是用“兄弟般的团结”描述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成员关系。1954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正式确立了“我国各民族已经团结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民族大家庭”[10]521。随着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入新发展阶段,中国共产党在推进党的民族工作与时俱进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理念,以及“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等创新理论成果,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共同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不断深化发展。
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的理论指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因应国内外发展形势,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方向,在继承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与时俱进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中,形成了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民族工作要以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国情和家底为基本依据,明确指出“多元一体”格局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寶贵财富,将各民族间的关系定义为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深刻总结了新中国成立70年民族工作经验的“九个坚持”,深刻阐明了伟大祖国是由各民族共同缔造、巩固和发展的历史事实,确立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格局是宝贵的历史财富。2021年,他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系统概括了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的“十二个坚持”,同时,深刻阐明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并将其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纲”,强调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必须正确把握“四对关系”,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积淀与传承,也是对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期待与展望,是中华民族的思想、情感、道德、意志等在时空交汇凝聚形成的产物,具有指引方向、调解矛盾、激励凝聚等价值功能,对于新时代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社会进步与个人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精神力量
从群体认同的视角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同意识,反映了各民族的内在心声和共同夙愿,在历史发展中积淀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资源和丰富的精神谱系,是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和丰厚养料,蕴含着对中华民族共同体价值体系、身份归属、历史记忆和利益目标等认同意识,其中包括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和发展理念等。自秦汉以来,“大一统”便成为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最高目标,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流互补、团结合作和交融共生中,始终将维护国家独立统一、社会安定团结作为基本准则。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遭遇西方列强殖民侵略后,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意识赋予了各民族维护团结统一的内生动力,并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现阶段,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伟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目标任务,需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激励与引导各民族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将国家与民族的整体利益置于首位,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使命意识将自己的人生理想融入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前途命运之中,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民族复兴和强国建设的时代任务,为实现民族复兴与强国建设的千秋伟业贡献源源不断的精神力量。
2.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内在纽带
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而言,如何在尊重各民族差异性的前提下实现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是一项重要课题。虽然由于地理环境差异等因素造成各民族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存在差距,但各民族之所以能够手足相亲、守望相助、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正是由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挥着引导约束各民族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上逐渐趋于一致的重要作用。当前,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面临着民族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以及民族分裂、宗教极端等错误思潮带来的现实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着各民族的共享价值、共同历史、共有身份和共通情感等共同性。是联结各民族历史与未来、精神与现实的内在纽带,关系到中华各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因此,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助于各民族凝聚价值共识、唤醒历史自觉、强化情感纽带、深化身份归属,整合各民族共同的价值目标、精神理念与价值规范等,以此调和各民族间因发展不平衡、风俗习惯差异等造成的分歧和矛盾,使中华各民族紧紧凝聚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包容力。新时代,要在尊重各民族差异性的前提下深化各民族的命运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起源与发展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在中国近代社会百年历史演进中不断拓展、丰富与升华。伴随着近代国人民族共同体意识觉醒,“中华民族”的概念在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中应运而生,逐渐取代中国传统“华夷一体”的民族叙事,在党带领各族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百年理论探索与实践锻造中升华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下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创新与实践研究的重要概念。
(一)起源:近代中国国家转型时期“中华民族”的国族建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源于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潮兴起下中华民族概念的诞生。鸦片战争爆发后,梁启超受西方民族国家思想的影响,试图建构一个能融聚国内各民族于一体的“中国民族”,“组织完备之政府,以谋公益而御他族是也”[11]。1902年,梁启超在《论中国学术思想之变迁大势》一文中正式提出“中华民族”的概念[12]。随后,他又在《政治学大家伯伦知理之学说》和《历史上中国民族之观察》等文中相继指出,“中华民族是合汉、合满、合蒙、合回、合苗、合藏,组成一大民族”[13],“现今之中华民族,自始本非一族,实多数民族混合而成”[14]。在当时民族压迫、歧视极为严重的社会背景下,梁启超对“中华民族”国族的阐释与建构引发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杨度在《金铁主义说》一文中从“中华”一词入手,指出中华民族是以礼教为标准,经过数千年混杂的数千百人种[15]。杨度的“中华民族”思想淡化了“种族”分歧,对促进“中华民族”内涵的丰富发展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1912年元旦,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身份,正式提出“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的民族统一思想,并在《对外宣言书》中正式使用了“中华民族”一词,随后“中华民族”出现在国民政府的教科书中,成为近代中国国家转型和民族关系重塑的重要载体,有力促进了近代国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与发展。
(二)发展:全民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历史性锻造
“中华民族”成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理论建构的核心概念后,在全民抗战时期“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探索与实践锻造中得到进一步发展。1939年,顾颉刚在《中华民族是一个》中提出“中华民族是一个”的观点,他指出:“自古以来的中国人本只有文化的观念而没有种族的观念。”[16]他认为,中国人的血统早已相互融合,已没有单纯血统存在,最后郑重强调只有一个中华民族。在帝国主义企图利用边疆民族问题分化和瓦解我国的危急局势下,顾颉刚提出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利于激发各族人民的命运共同体意识,获得了白寿彝等众多学者的广泛赞同。但费孝通却反对以消除民族的界限谋求政治统一。此时,“中华民族是一个”的中华民族理论建构陷入分歧。而中国共产党则在深入各民族地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实践基础上,从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历史国情出发,将“中华民族”的内涵界定为涵盖中国境内的所有民族,由包括汉、满、藏、回、苗等几十个民族共同构成。中国共产党灵活运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指导我国民族工作,以各民族平等、团结,尊重各民族文化习俗等为基本原则,通过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将中华民族凝聚为一个团结紧密的有机整体,由此,“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带领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与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实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的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历史性锻造。
(三)成熟:新中国成立后“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整体性熔铸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按《共同纲领》中确立的“建立各民族友爱合作的大家庭”[10]12的民族工作目標,对“中华民族大家庭”进行了整体性熔铸和民族关系的情感性重塑,将中国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民族隔阂、分歧逐渐消除,使中华民族成为一个自由平等的大家庭,进一步加强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整体性意识,推动我国民族团结事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1962年,我国考古学家夏鼐在《新中国的考古学》中提出:“今日大家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17]周维衍在《谈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完成形式——兼与黎澍同志商榷》中详细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主要方式[18]。2011年,彭南生在纪念辛亥革命系列文章《辛亥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新开端》中阐释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涵[19]。中国共产党用国家法律法规和民族理论政策保障了各民族一律平等,赋予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当家作主的权利,给予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教育、文化等各方面的大力扶持,在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发展中强化了各民族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意识。
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成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具有不同层次、不同形态和不同视野,不断动态发展演变的复杂意识体系,蕴含着中华民族独特的思想观念、浓厚的民族情感、集中的意志表达,在不同社会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形态。
(一)中华民族的生成
“中华民族”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获得中国政府官方认定的56个民族的统称,由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在数千年交流汇聚中融合而成的民族实体,近代以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革命、建设与改革的百年历程重塑而成的现代民族共同体。中华民族在形成之初,是以“汉族”为主体民族不断向周边扩散融合发展形成的。秦汉王朝建立后,中华民族在传统的儒家政治文化思想影响下开始以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态发展演进,直到近代中国遭遇西方列强的殖民入侵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争取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的伟大实践中团结一心、共御外侮,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指导下,逐渐打破“夷夏之辩”的传统民族观念束缚,建立起平等团结和谐互助的社会主义“中华民族观”,中华民族内部的结合方式也由统一多民族国家性质向社会主义性质蜕变。正如费孝通指出:“中华民族作为一个自觉的民族实体,是近百年来中国和西方列强对抗中出现的,但作为一个自在的民族实体则是几千年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20]1-2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历史传统、现实国情相结合,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开拓奋进的实践历程中再次得以巩固发展,它的基本性质、指导思想、核心理念和发展方向等诸多要素,已经随着时代的发展演变发生了巨大变化,是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和风格的新型现代民族共同体。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构
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是由“中华民族”和“共同体”共同构成,意在用定语后置的形式强调中华民族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形态。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从“共同体”的理论视野出发重塑中华民族的分析工具,它与中华民族概念相互联系、彼此区别,反映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发展到更高层次的有机命运共生态,具有丰富的时代价值、理论内涵与实践意义。
一般而言,“共同体”常被用来描述具有某种共同性的人类群体,如学术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国家共同体等。当其在特定的规范意义上被使用时,“共同体”代表某种特定的人类组织形态。比如,在马克思的“真正的共同体”思想中,“共同体”是消除了阶级和阶级对立,能够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联合体[21]。而在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看来,“共同体”是一种有别于社会形态的人类结合方式,是一种持久、真正的共同生活和生机勃勃的有机体[22]。“中华民族”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中华传统伦理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有机结合而成的新型现代民族共同体,既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伦理价值意涵,还蕴含着马克思主义关于全人类解放的深切关怀和价值导向。以“共同体”的理论视野解读“中华民族”的深刻意涵,有助于通过强调各民族在血缘、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共同纽带,凸显各民族之间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命运共生态,以此增强全球化时代背景下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包容力,更能够以“共同体”为理论分析工具,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运行模式或中国的历史文化背景,拓展深化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理论研究论域与实践路径,彰显马克思真正的共同思想在中华民族建设中的当代实践,凸显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的中华民族所承担的伟大使命、具有的显著优势贡献了理论视角。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共同体”一词与“中华民族”概念之间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其本质是中华大地上的各民族经过数千年交往交流交融凝聚而成的血脉交融、政治统一、文化共生和经济共享的民族共同体,自近代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后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历经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伟大斗争,以中国传统伦理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有机结合的意识形态体系为价值内核,重构而成并肩负实现民族复兴伟业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复合互嵌型有机命运共同体,主要包含有民族、历史、政治、文化、社会、利益等不同的共同体面向。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特征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由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积淀与未来发展趋势交汇凝聚而成,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发展不断演进,呈现出民族性、时代性和世界性等特征。
第一,民族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性体现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独特的传统历史文化,肩负民族复兴使命的革命文化和推进现代化建设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风格,这是区别于其他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特征。“六合同風,四海一家”的“天下一家”思想塑造了中华民族始终追求团结统一的精神品格,造就了中华民族政治统一、文化交融、疆域整合的历史格局;“舍生忘死,艰苦奋斗”的革命文化铸就了中华民族坚定的共产主义崇高信仰,缔造出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统一多民族国家;“生机勃勃、守正创新”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了中华民族不断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开拓进取精神,激发中华民族创造出举世瞩目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成就。所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民族性,既表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多元一体性,还表现为革命文化的敢于奉献、敢于牺牲、百折不挠等革命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开拓进取等先进性。中华各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历经数千年互动交融与团结合作,铸就了国家统一、疆域完整、民族团结、文明永续的共同信念,共同确立了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是各民族命运所系的基本共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在不断发展演变中锻造而成的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团结统一、爱好和平、革故鼎新、牺牲奉献和开拓创新等精神品质,共同熔铸成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特色。
第二,时代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客观存在、发展状态与主流意识等内容。主要体现当下时代主题、时代发展、时代任务。中国古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中国儒家传统政治文化思想主导下,主要表现为国家建设层面的“大一统”意识、民族关系层面的“华夷一家”意识、个人修养层面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道德规范意识、对外交往层面的“崇和尚合”外交思想等价值理念。近代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传统的儒家政治文化思想遭受严重冲击,中国共产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探索中,带领各族人民为实现民族独立与人民解放进行了百年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锻造出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孕育出“五四精神”“伟大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等。新中国成立以后,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时代精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体系,经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逐步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繁荣发展,共同团结奋斗取得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不可逆转的光明前景,共同谱写了以“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伟大梦想精神”为核心的新时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能脱离时代土壤而存在,深受时代发展的客观制约,具有特定历史时代的鲜明特征。
第三,认同性。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另一个重要的特征是认同性,集中表现在中华民族群体对共同的历史、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认同。集中体现在,一是对历史文化的认同。作为世界上唯一赓续五千年的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璀璨的文化传统,包括文学、艺术等,这些共同的历史文化元素将中华民族紧密联系在一起。二是对地缘的认同。中华民族对自己生息繁衍的地理区域的归属、情感依恋与认同。三是对价值观的认同。中华民族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基础,包括协和万邦、诚信守义、忠诚爱国等观念,这些共同的价值观念使得中华民族群体在思想上具有共通的契合点,形成了共有的文化根脉。四是对国家的认同。有学者认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就是国家意识,即公民对国家的认知态度、价值选择、责任心和自豪感[23]。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群体对我国国家的归属感、认同感和忠诚度,这其中包括对伟大祖国、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烈认同。
第四,世界性。贯穿于中华民族整体历史发展的“天下情怀”,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宽广高远的世界眼光和人类情怀的生动体现。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大同社会的理想追求,“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和合外交理念,“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崇高精神境界,塑造了中华民族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和优秀品格,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蕴含的对全人类生存发展的深切关怀。“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外交理念体现了中华民族崇尚睦邻友好、天下和谐的传统价值追求;而“天下一家、万物一体”的理想追求则描绘了一幅不分民族、信仰、文化、地域等差异的人们亲如一家的美好生活图景,体现出中华民族胸怀天下万物的高尚情怀。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外交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在深刻把握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基础上,立足人类前途命运等重大课题,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理念,带领中华民族积极弘扬践行“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人类共同价值,为推动建立互联互通、团结合作、休戚与共的新型国际秩序、倡导世界各国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贡献中国力量。由此可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从来都不是封闭保守的,而是始终立足全球人类发展的世界性课题,致力于推动全球人类实现和平安宁、共同繁荣发展的美好生活。
五、启示与建议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政党文化中国化实践在时空交汇凝聚而成的思想产物,在社会发展的不同历史阶段,往往呈现为不同的内容与特征,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应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发展的新主题,充分利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功能,促进国家、民族、社会和个人四位一体共同发展进步。这就需要在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引领力、影响力等方面做文章、下功夫。
第一,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动态发展中形成的不同层次、逻辑严密、内外连通的有机统一的意识体系,反映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在特定时代的共同价值目标、价值理念和价值准则等,凝结着各民族在共同团结奋斗中形成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贯通了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当下与未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力,对于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应该从历史的纵向对比中全面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演变的时空脉络,通过梳理不同历史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内容、外在表征和发展趋势,构筑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系统内容谱系,丰富发展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为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建设奠定共同思想基础;另一方面,应该科学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中的“变”与“不变”,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往往反映了特定时代中华民族的精神风貌、社会潮流和时代精华,伴随着社会进步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但同时,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与生俱来始终坚持的优秀思想理念和精神品质。因此,不仅要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当今时代相契合的核心价值与目标导向,还要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积淀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精神,充分发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凝聚、导向、激励、规范等能动作用,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发展。
第二,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真正的共同体思想同当代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需要在解决中华民族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中不断丰富升华。从我国民族理论的发展脉络看,中国古代的“天下一家”思想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历史格局,中国共产党的马克思主义“中华民族观”重塑了近代以后的中华民族关系,费孝通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多元”与“一体”共同发展,而习近平总书记的“中华民族共同体观”则是以“共同体”的理论优势,从共同体成员的理论视角统合公民身份和民族身份,能够有效缓解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社会发展与个人发展之间的理论张力,有机统合国家、民族、社会、个人四位一体共同发展。在国际反华势力对我国意识形态渗透攻击的现实挑战下,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引领力,对于中华民族的国族一体化建设等具有重要促进作用。费孝通在《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中指出,各民族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需要发挥团结互助的精神达到共同繁荣发展的目的,期望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基础上向更高层次发展[20]35。进入新时代,各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济、情感、理念和社会生活的相互依存和交融共生更加深入,中华民族内部的凝聚力和包容度不断增强,在国际社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日渐增长。由此表明,中华民族的多元一体格局已经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需要向有机互嵌的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更高层次发展,应该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引领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全面发展。
第三,不断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影响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在不同时代发展潮流中不断丰富,具有不同的时代意蕴、时代价值和时代特征,有助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容在强化“五个高度认同”意識的基本前提下,着重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共同体进入新发展阶段的时代内涵。2021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着重强化中华各族人民共享的历史记忆、价值体系、利益目标、情感纽带等共同性,有助于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激发中华各民族自觉发挥主体性意识,积极融入、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化发展,建设更能凝聚中华民族共同情感意志的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体系。此外,还要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球话语的宣传阐释,我国的全面对外开放决定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绝不是孤立的,而是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与世界各国交流互动中不断丰富发展的。面对当前全球人类亟须解决的共同危机和严峻挑战,中华民族与生俱来的“天下情怀”和责任担当,激励着各族人民勇于承担起传播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更加和谐、包容、公平、正义美好世界的时代使命为己任。因此,中华各族人民在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的同时,还要积极拓展世界眼光与全球思维,将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在世界舞台上不断丰富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内涵,推动建设影响力更加广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22年10月16日)[N].人民日报,2022-10-26(001).
[2] 习近平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 推动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1-08-29(001).
[3] 青觉,徐欣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概念内涵、要素分析与实践逻辑[J].民族研究,2018(6):1-14+123.
[4] 严庆,平维彬.“大一统”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形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8(5):14-18.
[5] 陆卫明,张敏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略[J].贵州民族研究,2018(3):1-6.
[6] 闫丽娟,李智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渊源探析[J].广西民族研究,2018(4):9-17.
[7] 赵红伟.论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养[J].黑龙江民族丛刊,2018(1):20-25.
[8] 礼记[M].胡平生,张萌,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7:544.
[9] 论语[M].陈晓芬,译注.北京:中华书局,2016:195.
[10]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第1册[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11]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2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530.
[12]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3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33.
[13]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4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15.
[14] 梁启超.梁启超全集:第5集[M].汤志钧,汤仁泽编.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78.
[15] 杨度.杨度集[M].刘晴波主编.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9:374.
[16] 顾颉刚.顾颉刚全集·宝树园文存:第4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1:95.
[17] 周维衍.谈谈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完成形式——兼与黎澎同志商榷[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3):107-107.
[18] 夏鼐.新中国的考古学[J].考古,1962(9):453-458.
[19] 彭南生.辛亥遗产:中华民族共同体构建的新开端[J].史学月刊,2011(4):5-5.
[20] 费孝通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1]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22
[22] 斐迪南·滕尼斯[M].林远荣,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44-45.
[23] 巴玉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是国家意识[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1(6):35-39.
[24] 李义天.共同体与政治团结[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39.
[25] 王文光,徐媛媛.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研究论纲[J].思想战线,2018(2):70-74.
[26] 孔亭,毛大龙.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基本内涵[J].社会主义研究,2019(6):51-57.
[27] 商爱玲,朱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底蕴和思想方略[J].重庆社会科学,2019(10):27-34.
[28] 孔兆政.“中華民族”何以成为共同体[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5):20-27+181-182.
The Unification of Historicity and Temporality: The Significance, Characteristics, and Implications of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Li Haojing
(School of Marxism, Southwest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715)
Abstract: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is a core concept in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t primarily draw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all under heaven as one family" thinking, the sinicized results of Marxist national theory, and the important thoughts of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on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ethnic work. Its concept originated during the modern national transformation period of "the Chinese nation," developed during the historical forging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during the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and matured during the post-establish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with the comprehensive integr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 as one big family." The sense of community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a vivid sense of nationality, contemporaneity, identity, and global relevance. It is imperative to fully harness the value and potential of this sense of community, continuously strengthening its cohesive, guiding, and influential capacities.
Key Words: Chinese national community consciousness; Significance; Characteristics; Implic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