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科研单位青年工作的思考与实践
2023-10-18吴巍陈中涛李宝忠陈高升周彤刘思佳邢心语
吴巍,陈中涛,李宝忠,陈高升,周彤,刘思佳,邢心语
(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045)
0 引言
2022 年,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青年团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指出“青春的力量,青春的涌动,青春的创造,始终是推动中华民族勇毅前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磅礴力量!”[1]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论述引领新时代中国青年运动书写崭新篇章[2]。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青年工作,抓住的是当下,传承的是根脉,面向的是未来,攸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深刻揭示了党的青年工作的重要地位,是事关红色江山、薪火相传和民族永续发展的政治工作[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全党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深刻阐明了党的青年工作在党的事业全局和新时代新征程中的重要地位。
科研单位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基地,是促进高科技产业发展的基地,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4]。科研机构中的青年科研队伍是最具创新活力的生力军,是开展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攻关的主力军,是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中坚力量[5]。要把培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作为做好新时代青年工作的目标。做好青年工作有利于青年不断完善自身价值观,明确人生目标,增强工作动力,促进青年培养全局意识,将人生目标融入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蓝图中,激励青年快速成长。做好青年工作可以为青年员工营造积极、健康的良性竞争氛围,激发青年员工的创造力[6],促进青年更好担当生力军作用。做好青年工作可以帮助青年员工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与良好的道德意识,关注社会动态,关心国家发展,投身社会志愿活动。
1 新时代科研单位青年特征
1.1 知识储备丰富,学习能力强
科研单位青年员工普遍学历层次较高,博士硕士学历占比较大。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有独立或联合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和潜质。有部分拥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科研工作经历[7]。
1.2 多元化、个性化、网络化
新时代科研青年思想活跃个性张扬,更崇尚自我,对新思想、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比较强。有些青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存在好高骛远、急功近利的现象,或在科研实践中的抗压能力较弱[8]。新时代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强大使得网络化交流更加突出,社会化观察更加自主,个性表达更加直接和有效,信息获得更便捷。新媒体特征在青年员工的日常生活和交流中日益显著。信息网络的高速发展改变了青年的生活方式、交流方式和行为方式。但个别青年的鉴别能力有限,思想意志不够坚定,容易被外界的思想风气诱惑,甚至被人利用[9]。
1.3 有成就欲望和利益诉求
青年员工关注个人及单位的未来发展,对科研工作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在工作中发挥突出作用,实现自身价值,对自身尽快成长成才的愿望十分迫切。青年员工的经济能力和社会经验有限,大多在购房安家,赡养父母教育子女等问题存在紧促感和疲惫感,对薪酬福利和政策帮扶有较大的诉求。在能力提升、职业发展、兴趣爱好等方面也有较高的需求[10]。
2 科研单位青年工作存在问题
2.1 思想引领需要进一步加强
部分科研单位对党的创新理论学习掌握不够,对理论知识宣讲、解读不到位。没有及时准确把握青年思想动向,思想政治工作不够丰富、少有创新。对青年员工教育引导不到位,没有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正确看待人生不同发展阶段的成败得失,导致青年员工信念缺失、随波逐流、盲目跟风、禁不起挫折,甚至远离自己的理想目标。
2.2 队伍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部分科研单位的青年工作队伍建设不完善,缺乏专职专员,或对青年工作不够重视,基层团组织处于被忽视被冷落的边缘化境地,缺乏凝聚力和战斗力[11]。某些基层团组织没有发挥出桥梁纽带作用,工作方法模式化,组织活动单一化,不能调动青年员工的积极性[12]。或工作内容覆盖不全面,仅以开展各项文体活动替代团组织全部工作,不能围绕科研单位发展中心工作谋划推动青年工作。
2.3 服务作用需要进一步发挥
部分科研单位对青年员工关注不足,对青年员工的“急难愁盼”没有良好的政策帮扶,无法保证青年员工把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成果产出中去。在科研工作中,资源配置不到位,对实验设备、项目分配和经费资助等方面的科研资源配置上没有给予充分的支持,从而影响科研成效。或存在学术风气不佳现象,青年员工由于年龄小,资历浅,没有话语权、学术观点得不到重视,削弱其科研积极性。或评价体质不健全,导致青年员工把获奖、专利撰写、发表文章等作为科研目标,缺乏正确的科研动力。
3 新时代做好青年工作的探索实践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石油炼制研究的科研单位,中石化(大连)石油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连院”,前身为成立于1953 年的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自成立时,就由30 多名青年组成的科研团队经8 年的潜心研发实现了油页岩及页岩油加工和综合利用34 项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截至目前,大连院围绕“建设世界一流能源化工科学研究院”的愿景目标和洁净能源解决方案引领者的阶段目标,确立了“十四五”时期5 大领域,9 个二级领域发展方向。大连院环保所作为国内第一个石油化工环境保护技术研究所,发展至今,成功开发出石化废水治理、废气治理、固体废物无害化处理、环境监测等方面的50 余项特色技术,同时,主持完成十余项国家和行业标准。大连院现有35 岁以下青年员工245 人,其中环保所青年员工32 人,占全院青年员工的13%,每一个科研开发项目都有青年员工奋斗的身影。在历届党委的高度重视和两级团组织的努力奋斗下,青年工作也取得良好的成绩,为科研单位做好青年工作提供可借鉴可推广的经验。
3.1 突出思想政治引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时代树立正确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十分要紧,不仅要树立,而且要在心中扎根,一辈子都能坚持为之奋斗”。坚定的政治信念和高尚的道德修养是青年员工立身之本和成长之基[13]。科研单位青年工作作为党领导下的青年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积极主动与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工作提出的要求对标,适应新时代特色。加强思想政治引领,使青年坚定理想信念是青年工作的根基。
大连院深入开展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引导青年员工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奋斗目标。近几年来,院团委连续开展高质量的青马工程培训班和青年政治轮训班,用符合新时代青年工作要求和院青年人才发展需要的务实举措,分批带领近200 名青年到延安、梁家河、旅顺口区、丹东、大别山、抚顺等地的教育基地,邀请中央党校等名师开展理想信念教育,鼓励青年把人生理想积极融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奋斗中去,融入到保障国家科技发展、担当国家科技力量火热实践中去,实现科技自立自强。大连院环保所党支部扎实做好党建带团建工作,利用党课、团课、主题活动等方式带领广大青年强化理论武装、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先进典型[14]。鼓励青年员工参与到党委和团委组织的各类培训当中,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如:学习强国、石化党建平台等,积极主动地学习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方法,引导广大团员青年为打造世界一流能源化工科学研究院努力奋进。
3.2 加强组织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必须始终代表广大青年、赢得广大青年、依靠广大青年,用极大力量做好青年工作”,要求“各级党委要拿出极大精力抓青年工作、抓共青团工作,切实尽到领导责任”[15]。
大连院党委把青年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支持院内两级团组织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健全党委青年工作机制,把团的建设纳入党建总体规划,不断提升青年工作实效。大连院环保所党支部将形势任务教育纳入团员青年思想教育,把团支部建设纳入支部工作计划,指导团支部做好换届工作,形成党建带团建的强大合力,促进青年更好更快成长成才。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邀请团支部青年员工一起参加,更有意的将青年员工作为活动主角,展示青年风采,锻炼青年能力。通过各种党建带团建的学习和活动,时刻督促广大青年要做到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指引下奋勇前行,爱党爱国、奉献石化,勤学力行、建功石化,实干力行、奋进石化,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石化青年。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带领下,环保所团支部青年工作取得实效,获得“中央企业五四红旗团支部”、集团公司“青年文明号”及大连院“青年文明号”等多项荣誉。
3.3 强化服务作用
聚焦广大青年实际需要,围绕建功立业、提升能力、彰显价值等青年“急难愁盼”问题,强基层、增活力,不断增强青年对单位的归属感和工作获得感,竭尽所能为青年办实事、解难事,坚持问题导向,做到青年有所呼,政策有所应,为青年实践创新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3.3.1 协助青年员工制定职业发展规划
青年员工入职后对单位发展和自身在单位的发展密切关注。在进行青年工作时,应结合青年员工自身素质能力、个性特征及心里愿景,并按照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引导协助他们制定切实可行的短期职业发展计划和长期职业发展计划。让青年员工找到工作目标,更好的推动青年员工的持续进步。
大连院团委开展新员工入院培训,深化落实“师带徒”制度,邀请各层级专家担任业务导师,为青年员工创新成才之路指引航向、解疑释惑。大连院环保所党支部在此基础上对青年员工开展谈心谈话,党支部书记与每一位新入职员工进行亲切深入地沟通,了解新员工的思想动态,性格特点,专业方向,目标理想等。引导青年尽快转换角色、适应岗位、融入单位,帮助青年找准人生坐标,制定适合的职业发展规划,鼓励青年把理论知识与科研探索有机融合,在科研攻关中大展身手。
3.3.2 提供科研和沟通平台,提升青年职业地位
“要不拘一格、慧眼识才,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为他们奋勇创新、脱颖而出提供舞台。”[16-17]重视青年员工科研创新,对有理想有能力的科研青年给予充分信任,将其放在较为重要的岗位中并施以政策扶持。对青年骨干给予鼓励支持,赋予研究自主权,自由选择课题,培养其成为学术带头人。不断提升青年的职业地位,帮助青年创造有利于思维发散的科研环境,加大青年员工参与国家重大课题的力度,为青年员工搭建高起点的科研平台。为科研青年进行常态化、接力式服务,做好科研青年的服务支撑,确保科研进度不受阻碍。此外,运用网络和新媒体手段,搭建与青年员工沟通的平台。青年员工可以随时随地在平台上与组织进行沟通和交流。通过平台可以掌握青年诉求、意见和思想动态,能够第一时间为青年员工解决问题或提供帮助。
大连院环保所党支部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大连院青年科技创新培育试行计划,鼓励35 周岁以下青年员工立项开题,培养和鼓励青年科技人员勇于探索、敢于争先精神。鼓励青年员工参加地方科技研发奖励的评选。日常中,环保所鼓励青年员工积极参与大连院举办青年科研论文交流会,还在部门内部开展一系列交流活动,包括论文交流、PPT 制作交流、读书交流等。在交流中,青年科研人员充分展示自身的才华也提高了青年员工的知名度和职业地位。面向全部门青年员工开展调查问卷活动,掌握青年员工需求,积极服务青年员工帮助青年员工解决各项困难。近年来,在党支部的培养下,环保所7 名青年员工曾荣获中国石化科技进步奖。环保所8 名青年员工获得过“大连市青年才俊”荣誉称号,4 名青年员工荣获大连市技术发明奖,2 名青年获得大连市群众性技术创新优秀成果奖,1 名青年员工获得“大连市科技工作者创新争先大赛一等奖”等。青年员工的奋进努力和丰厚成果,为大连院推进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3.3.3 制定合理的评价机制
建立合理、公正、分层分类的动态评价机制,侧重考察青年科研潜力,弱化成果数量。2018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要求完善有利于创新的评价激励制度[18]。目前在很多科研单位中还存在过度使用定量评价的办法。这可能是由于定性评价不好操作,管理人员或同领域专家也不能完全了解或客观的判断某一项研究工作的质量,或存在人情问题的隐患等。所以只能通过简单的论文、专利、获奖情况等进行定量评价。因此,建立合理、公正、分层分类的动态评价机制是做好科技青年工作的重要前提。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有一些青年扎根在基础研究的实验探索中,有些青年却在科技成果的推广和经营上成绩突出。分类考核评价能体现不同特长的科研青年的成绩,让从事不同类型科研工作的青年都能被充分认可,拓宽科研青年的职业生涯发展。
3.4 着力号召动员
3.4.1 发挥青年突击队创新示范引领作用
建立青年突击队,健全青年突击队的工作制度。尊重青年独立自由的思想、个性鲜明的表达,根据青年的时代特性,创新青年活动的形式和载体。运用青年喜欢的风格和元素,精心策划和组织青年品牌特色活动。发挥科研创新先锋作用,将青年突击队打造成为新时代科技建设最耀眼的青年组织,为广大青年树立先进榜样。
大连院号召青年要当仁不让地自觉成为研究院创新发展的生力军、主力军;要葆有坚忍不拔和钉钉子的精神,积极作为。大连院环保所突出抓好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工作,全面提升青年科研人员岗位胜任能力和解决科研问题的能力。环保所水处理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开展“深入企业、驻扎一线”活动,大大提高了青年科技人才队伍的创新能力和技术服务能力。大连院参与共建的“工业废水无害化与资源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作为院新增的一个重要的国家级科研平台,环保所水处理技术青年创新团队在平台建设中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环保所催化燃烧班组组建的废气治理技术青年创新团队,致力于挥发性有机物废气催化燃烧治理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为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和蓝天保卫战作出积极贡献。今年该班组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极大地鼓舞了科研青年士气。环保所分析检测团队获得“辽宁省巾帼文明岗”称号,充分肯定了女员工的工作能力和岗位奉献精神,也极大地振奋了青年女员工的工作热情。此外,环保所副所长兼党支部委员王学海同志获得国家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为青年员工树立了榜样。
3.4.2 融入社会组织,打造多彩生活
大连院始终坚持石化传统与志愿精神有机融合来教育青年、陶冶青年、愉悦青年,成立中国石化大连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分队,环保所青年积极参与到各项志愿者活动中。多年来,大连院环保所党支部主持“六五”世界环境日系列专题活动,面向社会积极宣传环境保护常识等,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和节约意识。近几年,环保所党支部协同团支部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有序地加入疫情防控志愿服务、院区绿化、老铁山护鸟等工作,积极在社会活动中弘扬社会正能量,提升科研青年社会责任感。
4 结语
新时代科研单位青年工作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根据新时代青年特点和青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特点,持续提高青年工作质量,切实做到引领凝聚青年、组织动员青年、联系服务青年,为碧水蓝天贡献力量、为石化发展贡献力量、为担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