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爱丁堡,去街头捕捉创意灵感
2023-10-17
用文字固化一段城市游历记忆,哪怕是发一个朋友圈,尽量让“后劲”持续、延长、转化。
在他乡留学,有人埋头苦读,有人将其当成一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机会。在一年多的求学时间中,鲁佳在小小的爱丁堡,从哲学、文学、文化产业角度,去观察一个城市,独自探索出几十个观察视角,还把这段经历写进了书籍《勇士、诗人与魔法:看见苏格兰》。鲁佳认为,对增长见识、开阔视野、丰富体验来说,阅读文本和阅读景观都很重要,把心得和思考记录下来,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学习。
这里是最适合做专业实践观察的城市之一
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思想家卢梭说,“我只有在徒步的时刻,才想得这么多,活得如此鲜活,体验如此丰富,能尽情地做回自己。走路的魔力,可以刺激和活化思想。”在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攻读硕士期间,鲁佳时时想起这句话。
鲁佳所学习的专业是“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s),这个专业跟文化地理和文化遗产都有一定关系,在鲁佳心中,爱丁堡是最适合做专业实践观察的城市之一。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有近八百年的建城历史,是苏格兰启蒙运动发源地,有六百多年历史的爱丁堡大学诞生了无数思想大家。看到这座城市古老的城堡和中世纪风格的街道建筑,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哈利·波特》《福尔摩斯》《金银岛》等会在这里被写出来。
爱丁堡不大,但文化景观非常密集,鲁佳每个周末都会穿上舒适的衣服和鞋子,开始自己的探索之路,挖掘这座城市的文化脉络。他说:“我只是觉得爱丁堡这座城市的每一条街道、每一座建筑、每一个景点,都值得去看。”
启蒙运动背后的“创意共生”街区
用鲁佳的话来说,“只要来到这里,潜伏在头上的天线就会自动打开,随时都可以捕捉到创作的灵感。爱丁堡街头的空气中都泛滥着艺术和文学的因子。”
在爱丁堡老城区游走时,他常常遇到哲学家大卫·休谟的塑像。塑像右脚趾素有“幸运脚趾”的传说,很多考生考试前会赶来摸一摸,希望沾沾历史上著名学霸的好运。休谟生前是个无神论者,最反对偶像崇拜,没想到如今被人奉为“考神”,历史总是喜欢开玩笑。
在著名的“皇家一英里”大道徜徉时,鲁佳会联想起爱丁堡的“黑历史”。一直到18世纪,拥挤的爱丁堡都没有排水系统,当地人处理污秽物,简单粗暴的方法就是从窗户往外倾倒,所以富人都尽量住在中高楼层。当时爱丁堡城区的面积非常小,人与人扎堆聚集在一起,没有居住隔阂。很多知识分子、文人学者组成俱乐部,包括亚当·斯密(《国富论》作者)、艾伦·拉姆齐(画家)、凯姆斯勋爵(苏格兰启蒙运动核心人物)、大卫·休谟,他们一起探讨哲学政治,间接推动了文化启蒙运动的滋生。用鲁佳在北大《文化产业导论》课堂上学到的现代词来形容,这个就叫做“创意共生”。
爱丁堡各大纪念品商店都会卖五彩格子纹产品,这被视为苏格兰文化符号。蓝绿格搭配红白细条纹的“麦肯齐”、深浅蓝灰格子搭配白条纹的“班诺克班银”,店员会告诉你哪些格子代表军团、哪些格子代表皇室家族。鲁佳说,事实上,不同格子代表不同家族和组织的传统是最近两百年才产生的,是当地族群历史记忆、构建文化自觉的典型代表。对于研究文化产业的人来说,苏格兰格子,既是永恒的时尚潮流,又是绝佳的研究对象。
对城市的种种记录与思考,并非轻松涌入鲁佳的脑海。每次他出发之前都会查阅很多资料,在路上产生问题会随时记录,有些问题会现场就用手机查阅,有些问题会在回来以后再进行深度检索。最后,他会把途中发生的故事、观察到的景象、产生的联想、查到的资料,融合在一起,写一段感想或写成文章。“这样就留住和固化了这一段精彩的历程,产生的‘后劲会持续、会延长、会转化。”鲁佳说。
很多故事就隐藏在街头的某一个酒吧、某一家旅店、某一道城墙背后
为了获得更为丰富的资料,鲁佳有时会去参加由当地旅行社组织的专业团。旅行机构能够提供多种主题,比较受欢迎的有“《哈利·波特》路线”“爱丁堡传说之旅”“爱丁堡幽灵故事之旅”。
据鲁佳观察,报名人数最多的,还是《哈利·波特》路线,在这个团里,偶尔还能见到几个中国留学生。而其他的团,他参加了好几次,从来没有遇到过中国面孔,参团的大部分是欧洲人。“参团、听历史故事”的爱丁堡旅游方式似乎被大多数中国游客忽略。
其实,了解城市的故事,整座城市才会生动立体起来,才能收获更多可以回味的精神記忆,当地很多故事就隐藏在街头的某一个酒吧、某一家旅店、某一道城墙背后。为了不留遗憾,鲁佳会把探知过程中的见闻、扎实的历史资料、对“文化景观”的思考,系统地总结出来,并且划分出多条主题路线,算是一本爱丁堡的“活点地图”。
鲁佳多年来一直记得在北京大学学习时,向勇教授在课堂上的一番话,“一个优秀的文化创意者应该坚持经典阅读和身体行走的习惯,把身体流放到一个异域的地理环境,让生命的体验在一个特殊的生活空间中产生冲击。身体行走不是简单的生活旅行,而是一种基本的精神诉求,行走者不断去调整、去缝合、去创新,爆发出蓬勃的创意能量,最终得到巨大的创意启迪和生命开示。”
在鲁佳看来,这段阐述,可以看作是对今年流行的“城市漫游”话题的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诠释和期待。
Q&A
除了專业人士引领,还有哪些能系统了解当地历史人文的简单方式呢?
鲁佳:1.尽可能地去寻找跟这座城市有关的历史人文书籍来读。最好是系统地读,延伸地读。比如要了解爱丁堡,就不能只读关于这座城市的书,还要读关于苏格兰历史的书,甚至要读欧洲史和世界史,要搞清楚这座城市在整个人类文明历史长河中的地位和位置,从更大的视野去观察和研究这座城市,一切就更为清晰。
2.读关于当地的文学作品或报纸。还是以爱丁堡为例,司格特和史蒂文森的作品中就有很多关于苏格兰历史文化的介绍,通过他们的讲述,会让我们对爱丁堡这座城市的历史和人文更为了解。如果没有时间读大部头的书,可以找地方性报纸来看。我以前每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就习惯性地买一份当地的报纸来读,当地人关心什么、看重什么,马上就有了一个基本的印象。
3.到人群中去,沉浸式地体验,真实地生活。哪怕只是短暂地旅行几天,也要争取尽量深地介入这座城市,去当地人经常去的地方,跟当地人聊天和互动,参加当地的娱乐和节庆活动,吃当地人认为好吃的当地美食……换句话说,就是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人物介绍:鲁佳
北京大学艺术硕士,曾供职于中央电视台总编室、办公室。曾赴英国爱丁堡大学艺术学院与英国伦敦大学金史密斯学院学习“文化景观”与“文化产业”, 著书《勇士、诗人与魔法:看见苏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