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一代“社交悍匪”,正在做你不敢做的事情

2023-10-17罗拉

女友 2023年10期
关键词:悍匪社恐丝巾

罗拉

人类的社交差异到底能有多大?当广大社恐们还在为电梯里偶遇同事到底要说什么而脚趾抠地时,社牛们已经脑洞大开,发展出了和陌生人社交还顺带赚钱的技能。

他们给陌生人当“付费的限定朋友”,陪伴对方拍照、探店、看病、参加公益活动等,带领并鼓励对方勇敢尝试各种不好意思单独做的事。一种由社交达人主导的轻型社交关系开始流行,“用社交能力赚钱”已经不是天方夜谭。

新鲜说:“社交悍匪”的新称呼“e人”了解下

今年夏天,在社交观察综艺《五十公里桃花坞》热播时,网上不时能看到“鸟鸟在演i人的我”、“当i人和e人社交 ”等词条。不熟悉网络热门的人看完,容易满头雾水:i人是什么?e人又是什么?

“i人”和“e人”来自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人格分类的简称。MBTI是上世纪40年代创建于美国的一种人格类型测试工具,测试结果分为内向或外向、实感或直觉、思考或情感、判断或感知,并取各倾向的英文名称首字母,将测试人群大致分为16种人格。早前,在美国、韩国等地,很多人喜欢以MBTI分类作为自己的社交名片,标签化的特征便于快速与陌生人开展社交。

其中,最显著的就是i(introversion内倾)型和e(extraversion外倾)型,“i人”和“e人”就是这两种类型人格的简称。“i人”注重自我,通过独处为自己充能;“e人”热爱社交,与人群互动是他们保持能量的方式。

生活中如何简单区分“i人”和“e人”?周末“出门会死”的是“i人”,“不出门会死”的是“e人”;在海底捞被过生日,双手捂脸尴尬社死的一般是“i人”,原地起立拉着服务员一起手舞足蹈的八成是“e人”;当交流场合有陌生人时,“i人”觉得“不认识怎么讲话”,“e人”认为“不讲话怎么认识”。

“社交悍匪”是在“i人”、“e 人”流行之前,网上对社交达人的一种普遍戏称,顾名思义,就是比社牛更强悍的社交达人。他们常常是外倾型性格,天生自来熟,无论与什么人交流都能打开话匣子,即使遇到尴尬的状况也可以利用自己的大心脏化解,毫不“社死”,就像悍匪一样猛。可以说,活跃度高的“e人”,就是“社交悍匪”。

新鲜潮流:“社交悍匪”用自己的社交能力赚钱

当代年轻人的社交潮流快速更迭,永远不乏新奇体验,昨天还在全网找搭子,今天就流行起了付费的“限定朋友”。“社交悍匪”们脑洞大开,发展出了和陌生人社交还赚钱的技能:售卖陪伴服务。

几月前,一位小红书博主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次陪拍体验。所谓陪拍,按字面意思就是陪伴加拍摄,是一种主要在女性之间流行的轻型社交关系。

为什么会有人需要陪拍?对“i人”来说,生活中总有些不容易独自做到的事,对心仪的下午茶店慕名已久,但一个人探店拍照觉得无所适从;难得化一次美美的妆,却不好意思麻烦别人给自己拍摄。即使是日常不社恐的人,也很容易有“熟人尴尬症”,鼓起勇气想要做出一些改变或者想要获得一些鼓励,在熟人面前反而放不开。这时候,付一点点费用就能拥有一个社牛做几小时的“限定闺蜜”,不仅提供满满的情绪价值,还不涉及私人生活,无疑是一种恰到好处的、更具安全感和舒适感的社交关系。

来自上海的女生波妞最近正在做陪拍师。她是一位喜欢二次元的95后社牛,陪拍时会把自己打扮成喜欢的动漫角色。她说:“有一次我戴着美少女战士假发,溜着滑板去陪拍,约我的女生看见我这个‘显眼包,人都僵了,恨不得原地爽约逃跑。”之所以打扮成美少女战士,是因为在约拍之前的沟通中,波妞了解到对方也喜欢二次元,但从来不敢在公共场合表露出来,她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对方。陪拍过程中,波妞全程对约拍女生花式夸不停,在轻松自然的氛围中,女生逐渐放松,鼓起勇气完成了以前从来不敢有的拍照尝试。“我是从来不会尴尬的人,摆pose被围观?就当自己是巨星。”波妞笑嘻嘻地说道。

波妞的这段陪拍vlog在社交平台上获得了十几万赞,社恐网友纷纷表示:“虽然我做不到,但我太需要波妞这样的社牛陪拍了。”“35元一小时,找一个又会夸人又会化妆的摄影师兼导游,这样的服务谁不想要呢?”……

“社交悍匪”们售卖的服务不只陪拍一种。在闲鱼的海鲜市场,众多热衷社交的年轻人把自己作为“社牛体验师”挂上平台,每小时30~40元,陪你探店、看病、参加公益活动,帮你拒绝公共场合的搭讪,为你怒怼那些不公平的遭遇,替你扮演猫狗绝育坏人承受宠物的“仇恨与报复”……如果你想体验一把和“纸片人”恋爱,接委托的社牛也可以扮成你喜欢的二次元角色,让你沉浸式享受“二次元男友照进现实”的完美约会。总之,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从日常琐事到精神需求,只要是你不敢或不好意思单独去做的事,“社交悍匪”们都能陪你完成。

可以想见,在不久之后,一定还会有更多脑洞大开的社交服务诞生,成为年轻人群中的新潮流,毕竟,这是一场“i人”和“e人”的双向奔赴。对“社交悍匪”来说,售卖的服务是否挣钱并不重要,能够在有趣的社交体验中认识到更多样的人、探索更丰富的世界,才是更重要的。而對于“i人”,更加正视自己的内心需求,在“e人”的陪伴下学会勇敢表达,找到更自由的自我,是非常普遍的需求。

新鲜转变:年轻人从嫌弃“大妈”到理解“大妈”

当脸皮薄的“i人”小心翼翼地探出触角,学着尝试在生活中向“社交悍匪”看齐时,恍然发现,“社交悍匪”并不是这代年轻人的独创。

有一群人,早在几十年前就在实践强悍又自由的人生了,那就是我们身边随处可见的大妈大姨们。

成都的00后女生丝丝,最近解锁了“大妈式生活”的快乐。丝丝一直习惯独自旅行,有一次,旅行中的她被几位大妈拉住请求帮忙拍照,社恐的她来不及逃走,手里就被阿姨们热情地塞了个手机,只好表面镇定、内心慌乱地开始帮她们拍照。说来也怪,本来尴尬到无所适从的丝丝,看着镜头前几位花红柳绿的阿姨旁若无人地摆pose、原地飘丝巾,仿佛被阿姨们的自在感染,感觉不那么尴尬了。

拍完照后,阿姨们看她“孤零零一个人游玩,都没人给拍照”,就热情地邀她一起逛。其中一位阿姨拿起自己的玫红色丝巾送给她,看她腼腆拒绝,直接帮她套到了脖子上,并且告诉她:“别不好意思要,丝巾也不贵,就前面店里15块钱一条的。”她想起自己在同一家店给妈妈买的同款丝巾,被店家要了85元,瞬间觉得不敢讲价的自己太废物了,对阿姨们肃然起敬。

如今,许多年轻人与“大妈”近距离接触后,会自动“血脉觉醒”,逐渐放下对“大妈”的刻板印象,理解大妈,甚至成为大妈,大家恍然发现,大妈群体才是“社交悍匪”的鼻祖。

以前,我们觉得大妈们的大嗓门、斤斤计较看起来太市井气、不够优雅体面;但当我们走入职场、独立谋生后,慢慢才明白,大妈们的市井气息,恰恰是她们历经岁月和生活打磨而生出的大智若愚、大巧若拙。

她们活得自在,爱穿什么穿什么,爱怎么拍照怎么拍照,绝不会因为旁人异样的眼光而畏手畏脚;她们内核稳定,去超市排队试吃牛排大大方方,因为试吃食物和试穿衣服是一样的道理,根本不需要纠结;她们勇敢,面对不公平果断呛声,随时能怒怼插队与乱丢垃圾的游客;她们精力满满,不内耗,下午在菜市场吵完架,晚上能若无其事地去跳广场舞……这样的松弛感,让跟同事争执两句三天后还在内心默默复盘又气愤的年轻人羡慕不已。

久经沙场的大妈,只要没损害他人利益,做真实的自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但许多年轻人,在工作、社交、消费等较为复杂的场景下,总是容易因为脸皮薄、缺乏经验、胆子小、性格内向等而不敢展露真实的自己,從而加重精神内耗,置自己于焦虑疲惫的境地。

好在,理解大妈、想成为大妈的年轻女孩们,在逐渐“大妈化”的体验中,发现了更加自由的自己。有人在菜市场试吃水果后,不喜欢就坦然不买,不再像以前一样,脸皮薄到即使味道不满意也要硬着头皮带回家;有人戴上怪异图案的脸基尼在沙滩上撒欢,反正“只要我不尴尬,尴尬的就是别人”;有人面对工作中的不公平,大胆维权并取得了成功。

难怪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戏称:二十多岁成为大妈,人生少走三十年弯路。

归根结底,“理解大妈、成为大妈”的背后,是年轻人在探索自我的过程中,面对复杂的外部世界,想要更勇敢一点的心理诉求。只是要做到这一点,还需要沉入生活,勇敢去历练。

猜你喜欢

悍匪社恐丝巾
你也“社恐”吗?
瘦 身
新语
湖州师范学院艺术学院作品精选
校园社恐人的real one day
“社恐”:再想想,你真的要躺平吗
“悍匪”往事:九十年代的法子英和劳荣枝
瞬间打结的丝巾
漂亮的丝巾
“盗柜悍匪”落网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