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汉语外来词成因及构词形式的审美特征
2023-10-17王静欣
汉语外来词是在语言交流过程中从其他民族语言中借来的词,是汉语中的外来成分,也是我国与外来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产物。外来词的使用是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迁移的过程,对其他民族语言的语音、词汇、语义等各个层面进行改造,在汉语中表现为外来词本土化过程,同时也对汉语产生了影响。外来词的构形方式传递了汉语的独特魅力,反映出了汉语兼收并蓄的功能。而汉语是表意文字,除了表意,还兼具审美功能,进入汉语交际的外来词更能凸显汉字的审美意蕴。
一、汉语外来词引进历程
汉语历史上经历过三次大规模引入外来词之热潮。
(一)汉唐时汉语外来词的引入
汉唐时期,经济、文化发展较快,各个民族间的交流也极为频繁。这一时期是汉语发展的转折时期,此时,汉族文化和外来文化产生了巨大碰撞,大量外来词正是在文化碰撞中被引入汉语之中的。这一时期的外来词,多为当时未曾见过的动植物、食品,以及乐器之名称,比如葡萄、石榴、苜蓿、骆驼、琉璃、琵琶,以及唢呐等,很多已成为汉语中的重要词汇。这些外来词进入汉语后,不仅丰富了汉语词汇,还促进了当时的经济文化交往。
(二)晚清民国时汉语外来词的引入
晚清民国时期是汉语外来词大量涌入的重要时期,对现代汉语词汇体现的形成产生了重大影响。许多从未见过的事物、观念出现,许多反映新鲜事物的词汇也相继出现,有直接生动反映科技发展成果的词如“蒸气机”“火车”“电话”“手表”“咖啡”“盘尼西林”等;反映设施的词如“议院”“交易所”“证券”“银行”“公司”“公园”“卫生局”“警察署”等;反映观念的词如“科学”“进步”“文明”之类的词。文化、艺术、体育方面:卡通、蒙太奇、马拉松等;日常生活方面:夹克、香槟、吐司、派司等。这一时期,大量专业术语从国外引入国内,扩展了汉语的词库,推动了汉语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三)改革开放之后汉语外来词的引入
这一时期,汉语词汇发生了巨大变化。语言和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和思维工具,语言时刻反映着社会的变化,在语言的三要素中,词汇对语言的变化最敏感。社会的发展决定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追求富有新色彩、新格调的词,在语言运用方面具有敢于创造的热情和创新的能力。这一时期,汉语外来词集中体现在科技领域,科技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同时,科技也承担了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当然,语言有继承性,科技领域中原有的外来词依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各个领域中的专业术语基本上在沿用固定的表述形式,而大量的外来词汇具有多元化倾向,这对汉语词汇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这使得汉语必须主动或者被动地创造出新词以表达各类新概念与新事物的含义。这一时期外来词的特点有词汇涉及领域扩大、以科技发展为主要来源、出现了一些较难理解的专业术语等,比如克隆[英:clone]和基因[英:genes],厄尔尼诺[西班牙:Elnino],先锋霉素[拉丁语:cephalothin],那达慕[蒙古语:nagadum]等。
二、现代汉语外来词形成原因
(一)语言认同是引进外来词的基础
语言发展的过程离不开吸收不同语言中的词语,对这些外来语言进行改造,以期适应本民族或本地区的语音系统,这是语言发展的自然规律。外来词的本土化与语言认同密切相关。语言认同是跨文化交际中各方对语言进行的系统性调整,消除分歧和排斥,接纳吸收其他语言中的元素,从而实现本土语言持续性的自我更新的过程。在不同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过程中,外来的语言被本民族语言认同,在汉语中以汉语的形式广为流传,成为汉语语言的一部分。
汉语中外来词语言地位得到了汉语使用者的广泛认可,并成为汉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得益于语言环境优势,对外来词的认同也相对优于其他语言,外来词对汉语仍保有较高的忠诚度,能够传承并延续中华文化。
(二)外来词的引入立场体现汉语开放性
中华文化之所以绵延不绝,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明始终保持着鲜活的生命力。中国自古以来一直尝试着与外来文化进行交流沟通,对外来文化也呈现出兼收并蓄的态度。大众的家国意识以儒家文化为代表,这是我国群体文化基因里家国情怀的体现。
近代以来,一大批有识之士积极尝试把西方思想引入中国,东西方文化经过不断的碰撞与融合,出现了一大批外来词。这些外来词的引入既是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体现,也是外来词语汉化过程的体现。这一时期引入的外来词,无论在数量,还是词汇内容等方面,都远远超过汉语史上的任何时期。引入的外来词语在和汉语词汇系统融合的过程中,受到语言内部的因素与文化因素的双重影响,在语音、词汇构形和语义等方面得到了改造,成为汉语一般词汇的重要組成部分。
三、汉语外来词构词形式的审美特征
外来词进入现代汉语都要经历本土化过程,外来词构词形态的变化与语言的社会功能有很大关系,汉语在书写和构词造句模式上的特殊性及社会文化心理因素体现了汉语的审美创造。
(一)音译外来词体现了汉语的表意美
汉语是表意文字,而其他大多数语言属表音文字。从翻译史料看,与汉语形成语言接触、产生外来词的语言,如梵语、英语、法语、俄语等,都是表音文字,与表意文字的汉语之间存在巨大差异。表意和表音这两种文字不存在转写的基础,汉语与其他表音文字民族语言的差异,必须借助音译汉字才能完成语码转换的工作。
当一个外来词通过音译的方式进入汉语时,在语音层面上要符合现代汉语具有双音节词占优势的特点,词形的音节长短、元辅音音素等要符合汉语语音系统特点,三音节以上的多音节词通常削减了音节数量、缩短词形,单音节词通常增加了音节数量、增长词形的方式构形。与汉语相比,外语中多音节词的数量很多,简化成了音译词音节调整的主要形式,杨锡彭提出音节简化是音译词在汉语中“扎根”的重要方式。汉字具有见形知义的特点,音译词形中所选用的某些汉字,可以通过字形知晓其意义,如鸸鹋[中:ér miáo]源于[英:emu],能够从字的形体看出和词义相关的意义。
(二)意译词体现了汉语的韵律美
汉语历来讲究韵律的平衡与和谐,对于汉语的使用,意译词是指从意义上解释或模仿外来词的一种造词法,在表意明确的前提下追求音节的平衡与和谐。意译词产生之初并未特意追求韵律的平衡与和谐,但是在说话行文时却不得不受到韵律的制约而对语言形式做出调整。外来词在词形上不能产生联想义,仅仅是在语音上与外语词对应,想要深层次地融入汉语词汇系统会非常困难,其汉化程度通常比较低,如巧克力、卡路里、蒙太奇等。这些外来词即使进入汉语的历史比较久远,但是外来词的印记很深。反之,表意明确的意译词可以更快地融入汉语的词汇系统,汉化程度更高。
意译词的构词方式:(1)语素组合,也就是使用汉语中现成的语言材料对引入事物的性质、状态、用途进行说明,如铁路[英:railway],从字面就很容易理解其是用铁轨铺成的路,既表明材料,又说明用途,这种类型的意译词最为普遍,词义明确、易理解。(2)词义引申,通过改变词义表达范围表示新事物、新概念是一种常见的方式。如路演[英:road show],原是国际上广泛采用的证券发行推广方式,指证券发行商通过投资银行家或者支付承诺商的帮助,在初级市场上发行证券前针对机构投资者进行的推介活动,现在多用于宣传媒体或商业公司组织的巡回演出的一种方式。(3)比喻或借代,通过修辞手法让人们联想起具体熟悉的事物。如空巢[英:empty nest],原指空寂的巢穴,比喻小鸟离巢后的情景,借用为子女离开后的家庭。(4)缩略,缩略形式受汉语双音节化的影响,自然地、无意识地将某部分省略掉,以此达到“最经济”形式,读起来更具韵律感。(5)借形,主要是利用汉字意译西方新事物、新概念。如经济[英:economy],现指社会生产活动,和古代汉语中的“经世济民”之义相对应,即治理国家,后又引申为耗费少而收益多之义,其他使用此法造的词有“文明”等。
意译词的形成是汉语在发展过程中兼容并蓄、全面发展的最好体现,而且能够使人们更好地探讨本民族文化的发展融合关系。意译词的数量非常庞大,而且意译词已经很好地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意译词运用了汉语的语素和构词方法,和本族语言固有词汇在语音和书写形式上也没有区别,这就是意译外来词容易被人接受的原因。透过形式,看到它们各自在文化内涵上的不同,以及它们在构词理据上的区别。意译词的构词依据是本民族的语言和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在构词过程中,更多体现本民族的人对世界的认识方式和对本民族文化成果的积累。比如黑马[英:dark horse],原指比赛或竞选中本无望而爆冷门获胜的人。虽然中文里早有“黑马”一词,但表示新秀、爆冷门的意思却来自英语,该词的词义源自英国历史上发生的赛马事件。可见,汉语词“黑马”的新意是对英语词“dark horse”的模仿。
(三)音意兼译外来词的意合美
外来词大多数是名词,普通名词和专有名词。意音兼译法要求在意译外来词的同时兼顾音译,在词汇中巧妙地将外来词的意和音合二为一。音意兼译构成形式:(1)保留原词的语音或部分语音。(2)引进外来语语音的同时,给出简明的意义,可避免纯音译引起的误会,填补音译的语义空白,维护汉语的纯洁性。(3)赋汉字以新义,形成新的语素和构词成分,丰富汉语语汇。谭汝为认为,“音意兼译”是“外来词翻译的最高境界”。周有光认为:“‘现代汉字体系是‘表意和表音文字,简称‘意音文字。”
汉语中典型的音意兼译的外来词有“基因(gene)、血拼(shopping)、引得(index)、乌托邦(Utopia)等,这些词表现了汉语意合性特征。不仅在语音形式上与外语原词有联系,其“意”也与外语原词的意义有关,即所谓“音意兼译”之“意”与外语原詞意义相通,音意兼译外来词是汉语词汇意合法的结果。如“血拼”源于英语“shopping”,购物。“血”在某些方言中有“很”“十分”“非常”之义,可以修饰动词。“拼”这个词的意义是“豁出去”,这两个汉字放在一起,很形象地说明了“血拼”不是一般的购物,它是对疯狂购物、抢购、有发泄倾向的购物形象的描写。这个外来词既符合音译原则,又是汉语语素“血”“拼”的义项意合,还与人们对“血拼”这个词的认知相同。
汉语音意兼译外来词体现了汉语词汇形成的意合美,意合法既考虑声音上的联系,又考虑汉字或汉字组合的意义与外语词的意义相关联,音、意两个方面的联系缺一不可。
四、结语
外来词是“特殊身份”的汉语词,受汉语语言习惯和文化心理的影响,外来词既传递了外来文化,也反映出了中外文化间的差异。外来词来源广泛,涉及经济、文化、科技等诸多方面,我国一直以包容开放的姿态接纳吸收外来文化,新词的产生,除了受当时环境与外来文化的影响,本民族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语言规则也会起到一定影响作用。汉文化和外来文化交流碰撞产生的外来词丰富和补充了汉语词汇。纵观汉语外来词的发展历程,外来词的构形提升至了美学的范畴,逐渐融入我国语言中,其发展逐步得到认同,外来词构形的审美创造成为汉语外来词研究的一个关注点。
参考文献:
[1]史有为.汉语外来词[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史有为.外来词:异文化的使者[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
[3]魏慧萍.汉语外来词素初探[J].汉语学习,2002(01):28-32.
[4]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李彦洁.现代汉语外来词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6.
[6]杨锡彭.汉语外来词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国家情怀、世界眼光结合下的汉语外来词的民族文化心理研究”(项目编号:2020SJA055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王静欣,女,硕士研究生,金陵科技学院,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
(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