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与方法探讨

2023-10-17于淑萍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读图能力教师

于淑萍

(民乐县思源实验学校 甘肃 民乐 734500)

引言

作为一门紧密联系生活现象的学科,地理知识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完善学生的知识常识体系,还可丰富学生的生产生活经验。而作为认识现实世界的重要工具,地理知识的阐述过程,往往也需要借助地图的直观演示功能。当前地理教学中,仍存在地图运用不当、识图能力培养缺失等问题,要系统纠正上述问题,教师首先需要正确认识地图对于地理教学的意义,同时还应掌握合理开展地图教学的科学方法。

1.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意义

1.1 有助于地理学习热情的激发

与其他人文学科相比,地理学科的理性思辨特征更明显,其包含的概念知识,往往需要学生经过抽象逻辑思维分析,才能透彻理解、熟练掌握。地理学科横跨文理的特征决定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吸收过程,往往会体验到学习数学、物理的艰难感觉。地图教学的合理运用,显著改善了以上教学困境。一方面,地图教学借助图文结合、形象生动的演示方式,将艰深复杂的地理知识,直观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在保障知识阐释深度的同时,有效简化了学生的思考层次,削减了地理学习的主观难度;另一方面,地图演示过程,往往借助多媒体设备的视听功能展开,斑斓的视觉刺激,壮丽的地理现象演示,都为地理概念解说赋予了趣味性、形象性特点,使学生充分体验到了地理学习的乐趣[1]。总之,地图教学的合理运用,有益于学生学习热情的激发和维持。

1.2 有助于空间逻辑思维的培养

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影响下,初中生正处于智力、思维能力的二次发展高峰,将地图教学穿插于地理课堂教学当中,可以有效锻炼学生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2]。合理的地图教学,既包括解说地理概念时运用的图像展示,也包括科学分析地图信息必须要掌握的识图、读图、作图方法。其中的识图读图,要求学生在掌握地图要素内涵的基础上,能够正确判断地图中包含的相关地理概念,将其中潜在的变量元素,应用到地理问题的解决过程中;作图,则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学习研究需要,将地理问题制作为地理图片,以辅助问题探究。无论是识图还是作图,均考验了学生化抽象知识为想象图片、以地图转换简化理解流程的空间逻辑思维能力。

1.3 有助于地理基础知识的识记

从教学质量的角度看,地图教学不仅是丰富知识展示、强化课堂趣味性的手段,同时也是强化学生地理知识记忆效率的有效途径。在地图教学的辅助下,学生得以从不同的角度,由浅入深地完成地理概念的剖析理解,进而完成现实地理概况、空间分布和书本地理知识间的对应关系。当这一对应关系建立起来时,学生将自然而然地摆脱死记硬背的知识记忆模式,转而采用彼此联系、发散想象的记忆技巧,对相关知识展开识记吸收。结合地图的地理知识记忆,可进一步夯实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记忆持久性,使学生更有效地对抗遗忘曲线效应,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学习过程。

2.初中地理教学中合理运用地图教学的方法

2.1 借助地图教学,培养学生认知能力

对于大部分初中生而言,地理学科的学习过程往往存在一些较为抽象的概念和难以直观理解的知识点。对较为晦涩的文字内容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借助地图展开讲解,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引导学生就文字内容联系实际场景,从而降低学生的地理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地理学习兴趣。在实际的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直观可视的地图对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进行阐释,将抽象的地理概念转换为学生易于接受的图片,借助生动形象的地图对地理知识进行深入讲解,加深学生对关键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3]。例如,在对人教版初中地理“大洲和大洋”一课实施教学时,教师应借助地图引导学生对大洲和大洋以及世界各地的代表性地理事物进行认识和记忆,帮助学生掌握在地图中查找地理事物的能力。然而,对于刚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初中生而言,地理学科的特殊属性以及相对陌生的学习方式导致其难以对抽象性的知识进行理解和消化。针对初中生空间概念薄弱、想象能力有待提升等情况,教师可以利用与学生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地图教学方式,借助地图对“大洲和大洋”的相关知识进行细致解说,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对地理知识的形象思维和具象化认知。特别是在讲解各大洲的地形、地理位置、各自的气候特点以及人文环境时,教师可以合理运用地图教学,对该地区的自然资源、气候环境、经济特点等内容进行深入讲解,引导学生通过地图准确掌握不同地区的地理特点。此外,借助地图教学,教师还可以重点培养学生对地理事物及其形成原因的描述和阐释能力,以“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一课为例,教师可以运用地图对日本的自然灾害以及自然灾害的主要形成原因进行直观讲解。通过观察日本地形图,教师可以请学生搜集图中的信息,并引导学生尝试利用板块构造学说对日本多地震、多火山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和描述,使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和阐释日本自然灾害的类型以及灾害形成的原因。

2.2 注重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绘图能力

在地理学科的学习中,面对概念性较强的知识点,相当一部分初中生在理解、运用过程中遇到过程度不一的困难。为进一步提升初中地理教学效率,有效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不妨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图文结合的教学方式,从教学实际出发,在课堂教学中重点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以高效的地图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4]。例如在人教版初中地理“中国的自然环境”一章的教学中,学生需要运用地形图描述我国的地势及地形特征、通过地图找到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并能准确说出我国主要河流的概况。为此,教师可以在正确解读教材和教学大纲的基础上,运用航空图、地形图、海岸图、交通图、卫星图等多种形式的地图对我国的山脉、河流进行全方位的讲解,使学生对我国自然环境形成立体化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亲手绘制简单的地形图、河流图,以改善以往单一的文字教学难以培养学生深刻印象的问题。为使学生对我国地形产生深刻认知,教师不妨安排学生简单绘制中国地形图,并在地图上呈现出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阶梯状分布的地势特点以及三大阶梯的地理分界线。此外,为帮助学生更为有效地记忆我国的主要山脉和河流,教师还可以请学生在画出我国大致轮廓的基础上描绘出主要的山脉及其走向图、河流干流流经图,在确保学生对重要地理知识产生精确认知和长期记忆的同时,锻炼学生的动手绘图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2.3 结合地图信息,培养学生解析能力

刚刚接触地理知识的初中生大多无法对地图知识进行灵活利用,学生读图能力薄弱不仅严重降低课堂教学效率,同时也将对后续的地理学习产生不良影响。为此,初中地理教学对地图的运用,应以教师对学生的科学引导为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逐步训练学生依据地图信息掌握地图解析能力、建立良好的读图习惯,并重点培养学生的地图运用意识与地理核心素养。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地图教学和传统的课堂讲述相融合,在汲取以往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图像对文字讲解的补充、提升作用,使学生带着对地理学科的学习热情参与到地图的解读和分析之中[5]。首先,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读图习惯。为进一步凸显地理教学中地图教学的优势和重要性,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读图习惯入手,有顺序、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对地图进行解析,使学生有意识地对关注和分析地图中的比例尺、图例等关键性内容。通过培养地图分析意识和良好的读图习惯,教师不仅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足,还可以循序渐进地提升学生自主运用地图、解析地图的能力。其次,借助地图对地理现象进行分析。读图的目的在于提取地图中的有效地理信息,当学生建立正确的读图习惯,教师便可以进一步锻炼和培养学生的地图解析能力。为此,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对多种类型的地图进行收集,引导学生掌握不同地图地理信息的获取方式和提取技巧、帮助学生利用关键性信息分析不同地理现象的产生原因。通过地图解析练习,学生的地理思维不仅可以得到进一步开发,其地理综合能力也可以得到有效锻炼。

2.4 强化读图练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初中地理地图教学中的读图练习不仅是培养学生解题能力的关键,同时也是学生熟悉和利用地理知识的重要渠道。为此,教师应在学生的读图练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地理现象的论证和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借助生动形象的地理图像对地理问题进行阐述和说明,以提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的自主思考意识和创新能力。一方面,当学生对地图中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处理时,教师应对其进行针对性指导,启发学生充分调动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与地理知识储备,精准分析地图内容,积极发掘地图中的潜在信息和隐性内容。另一方面,当学生的读图能力和绘图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教师可以适当调整读图练习的难度,合理添加一些探索性、延伸性较强的读图练习,如利用开放性的读图练习活跃学生的逆向思维和发散性思维,使学生在自主查阅文献、资料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地理探究意识和论证能力。

总结

综上,地图是地理学科知识的重要载体,地图教学的合理运用,是高效地理课堂的必要构成。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应在清晰把握地图教学价值的前提下,秉承科学教育理念,发扬教育创新精神,将读图识图作图技巧,自然融入地理概念讲解、地理实用技巧锻炼的各个环节,力求使学生在轻松融洽的学习氛围中,完成初阶地理知识的全面掌握,为高中的地理进阶式学习打好基础。

猜你喜欢

读图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读图
读图
读图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