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2023-10-17沈文云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多媒体信息技术内容

沈文云

(永靖县太极镇中庄中心小学 甘肃 永靖 731600)

信息技术在网络时代的小学数学课堂上,已经成了教师最常用,也是最优选的辅助手段之一,它既能营造课堂气氛,创造更加适宜的教学环境,更能运用其智能化的优点,把抽象的知识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激活了学生的灵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同时,还能优化教学过程,促进学生参与,让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得更加有趣、丰富,为学生打通了更多思路,更多捕捉知识的灵感,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从而促进学习质量与教学效率的提升,为学生成长式学习打基础。

1.引导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完成课前预习,为教学打基础

预习是学生了解新课内容,发现疑问,为课堂学习做准备的主要手段,既能缓解学生的焦虑,减轻学生压力,还能增强学生的信心,让学生对课堂学习更有目标性、针对性。但是由于以前条件限制,学生的预习只能靠课本,借助课本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能划出来等待课堂上解决,问题一多就会让学生产生“这一节内容很难”的偏面认识,弱化学生信心,给课堂教学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网络时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大胆、科学地借助信息技术课件、网络资源等进行课前先学,帮助学生高效完成预习的同时,为学生的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比如,在学生预习“观察物体(二)”这一节时,教师用书本上现有的配图很难满足学生观察,也无法让学生快速从不同角度观察到一个物体的不同面,所以影响观察效果与学习效率。在信息时代,学生只要运用多媒体课件,或者网络上关于“观察物体”的小视频,就能360°地在不同的角度观察物体。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为学生展示相关的预习题,如出示不同角度观察到的某一个图形的某一面,让学生观察、辨别是从正面、后面、左面、右边,还是从上面、下面观察到的等等。这不但改变了学生的预习方式,丰富了学生思维,增强了学生学好“观察图形(二)”的信心,还使学生对图形观察有了较深刻的了解,让学生放下压力,轻松应对课堂学习,保证学习质量的同时,也提升教学效率。

2.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态度决定一切,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态度同样重要,同样能左右教学结果,影响教学效率。因此,作为信息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走进小学生心里,想他们所想,才能根据学生需要运用信息设计导入内容、呈现内容,优化导入过程,让学生看到不一样的数学,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

首先,在课前导入环节,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与新课有关的情境问题,或者呈现与新课有关的图片等,吸引学生,增强学生的学习热情。比如,在“认识钟表”的导入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几张活泼可爱的卡通钟表图,并配上文字:“小朋友,知道我叫几点吗?”小学生看到这样生动的图片,再结合问题,不但能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强烈地想知道钟表上的时间,促进代入感,还能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学习。

其次,教师还可以在导入环节,运用信息技术回顾旧知,增强学生迁移知识的意识,训练学生思维。众所周知,以前没有信息技术与网络,教师在教学前要想帮助学生回顾和复习一下上一节的课内容,只有简单的提问。显然,这种课前回顾和温习只能满足一部分学生,对于基础差,反应慢,能力不足的学生来说只是个过程。但是信息技术的出现,教师可以把上一节课的内容做成思维导入、表格等,也可以用上一节课的课后小结进行回顾,教师还可以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章节的知识总结与归类引导学生回顾等。这不但能让学生不同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再次进行复习、巩固,补充笔记,还能扎实学生的基础,为学生对新课的有效学习打好基础。

3.运用信息技术优化过程,让学生发现学习的乐趣

如果说问题是数学的灵魂,那么笔者认为兴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钥匙,它能打开任何知识的大门,把学生带进丰富的数学世界。可见,兴趣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为了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发现乐趣,激发热情,就要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从备课、课件设计、内容选择与整合以及呈现方式,都融入信息技术,借助信息技术无可替代的教学功能与呈现功能,优化教学过程,降低知识难点,让学生轻松参与的同时,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

首先,为了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吸引学生,激活学生兴趣,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进行可视化的教学,让学生通过生动形象的图说,或者教师对于知识再设计,使抽象的内容直观化,让学生容易理解。比如,“认识图形一”的教学,之前教师只能用教材上有限的图片配合教学。现在教师只要在备课时做好充分的准备,在课堂上就能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看到丰富多彩的图形,长方体、圆柱、正方体、球体或者直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生活中的这些图形,如长形的鱼缸、铅笔盒(长方体);篮球、足球(球体);魔方、围棋盘(正方体);笔筒、蜡烛、水泥柱子(圆柱体)等等,这不仅活化了教学,让教学可视化、生动化,还有利于学生重新审视数学,观察数学,有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从而为学生课堂学习中探索知识创造条件的同时,也促进教学,提升教学效率。

其次,小学数学虽然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它也有数学的抽象性,有些知识难点教师是用语言无法向学生讲述清楚,让学生明白的。以前遇到这种问题,就只能凭学生自己的悟性,所以导致一部分学生听不懂、不明白,影响教学效率。现在有了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遇上抽象的,较难理解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把知识用直观的方式呈现出来,或者用生动直观的方式剖析难点知识,让学生看到知识的形成过程,既能化解教学难题,提高学习效率,也能增强学生信心,拓展学生的空间思维,提升学生数学素养。比如,在为学生讲“圆的认识”这一节的内容时,有些学生虽然对圆的概念有了初步的理解,但是把圆与实际生活无法结合,使所学的圆的相关知识无法解释生活中看到的圆或者一些相关的现象,如“像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类问题,学生还是无法解答。为了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并明白为什么车轮是圆的,不是方的、长的、三角形的,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把自行车车轮换成三角形、长方形等,让学生看它们是怎么行走的,再把自车车轮换成圆的,让学生进行对比。这样学生就会明白,也能解答“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个问题,不但知道圆的车轮不但又稳又快,还能知道它为什么又稳又快,从而理解圆的特性。可见多媒体不但能让抽象、笼统的知识具体化、可视化,增强学生理解,还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的难点,促进教与学的提升。

4.借助信息技术做好课后复习,提高教学效率

如果说预习是进入课堂新内容的开始,那么课后复习和各种练习就是巩固堂内容,升华课堂内容的途径。信息时代,作为小学数学教师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集成性、整合性、记忆性,在复习环节,为学生设计多种形式,有梯度、有层次的练习,用信息技术生动、有趣的呈现方式展示给学生,吸引学生参与复习过程,深入理解的知识,巩固知识。

首先,课后练习阶段,教师可以紧扣教学内容的难、重点设计生活化的练习,并用多媒体集声、图、像、文、色于一体的方式展示。比如,“认识人民币”的课后练习,笔者就为学生设计了小动物去超市购物的小动漫,如小熊在超市选了一块橡皮2.5、一个作业本1.5、一支钢笔12元,问小熊用20元买付款够吗?小学生看到这种自己非常熟悉的题,再加上这两节课学习了“认识人民币”,他们就趁热打铁试一试学习效果,所以他们会投入练习,在完成的过程中检验自己学习效果,这既巩固了课堂知识,还能激发学生兴趣,保证了教学效率。

其次,为了吸引学生练习,巩固学生所学,提升学生灵活用知识的能力。教师可以在校园网上为学生设计积分制的打卡练习。每天给学生不同的几道题,让学生完成打卡,并让学生在完成打卡的过程中,熟悉多种题型。由于这个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期坚持,再加上有积分的功能,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还能让学生带着平常心、责任心,坚持练习,从而在不知不觉间提升学生数学成绩,促进数学教学。

结语

总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中的运用,改变了原本枯燥、单一的教学环境与模式,课堂教学变得多样化、多元化,不但激活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也增强了学生的参与热情与探索精神等。尤其是信息技术可视化的教学,能让学生通过观察拓展空间思维,发现知识形成的过程,还能更好地把课本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有所悟,有所用。所以,作为信息时代的小学数学教师,要在具体的教学中避免盲目运用信息技术,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目标性地科学运用,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的教学作用,深化教学,促进学生理解,提升学生数学素养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多媒体信息技术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新一代信息技术征稿启示
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主要内容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