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新课改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

2023-10-17杜彦忠

今天 2023年18期
关键词:形式图形新课改

杜彦忠

(白银市靖远县东升镇新联小学 甘肃 白银 730600)

数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涉及到计算、函数、运算法则、几何图形等众多的内容,包含了许多复杂的算理知识,要求学生不仅要认识数字,而且要求他们知道运算的方法和图形的概念。近年来,教师发现了课堂教学面临的困难,主动寻找解决方式,提出新颖的教学形式,以创新性的创新方法改变课堂教学的氛围,改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方法和态度,使学生爱上学习,主动掌握教材内容所涉及的原理和方案,知道每一个计算规律和结合规律,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新课改对小学数学课堂创新提出的全新要求

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课堂教学的方向[1],转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师分析新课改的内容,发现新课改内容与课堂教学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新课改内容出发精心设计教学的目标,提出教学的要求,推进课堂的改革与发展。

首先,数学教师需要满足联系的教学要求,做好课上与课下的联系,做到学习与生活的联系[1],将课堂内容与日常生活做好联系,认真分析教材中所涉及到的生活内容,找寻可以应用到现实生活中的知识点,分析出生活化元素,使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图形构造,认识计算形式,明确假设方法,知道如何应用数学知识,在点滴中学习和应用知识[1],知道知识点在买菜、价格、打折活动、日期、重量、建筑构造等方面的应用。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认识到人民币,知道各个面额不等的人民币,知道这些人民币的价值,明确1元、2元、5元、10元、20元、50元及100元人民币能够买到的相等价值的东西,感受到每一种人民币的应用,观察到它们在颜色、图案上存在的区别,加深对各种人民币的印象。

其次,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认识到全面性的教学要求,找寻到综合性的培养方案,以众多新型的教学形式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此基础上提出多样化的教学目标[2],设计出综合性的目标内容,促进学生得到综合性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改革之前设定出全面的教学目标,首先,注重设定出学科教育的目标,加强知识内容的传授,改变知识传授的形式,引导学生加深对公式的记忆与应用,学习到知识的原理和内涵[2]。其次,教师注重设定出劳动化的教学目标,引入与劳动相关的内容,使学生在劳动中思考与教材相关的内容,比如,在植树过程中思考“植树问题”,分析树与树之间的间距,真实体验到100米可以种植的树木数量。最后,教师注重设定出与社会责任感相关的教学目标,注重对学生责任感的培养,使学生担负起社会的责任,拥有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形成正确的道德理念,成为正直善良的人,成为为社会做出奉献的人。

最后,在小学阶段,教师需要认识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新课改要求[3],认识到传统的教学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当前课堂教学的要求,了解到课程是在不断改革和变化的,知道课程改革的方向,将创新教育引入到课程构建过程中,对课堂提出改革和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拥有更多自主发挥的空间,自主探索教材中的文化内容,思考全新的学习策略,按照自身的理解创新学习的手段,提出创新性的想法,创造与教材相关的手工艺品。例如,学生在学习与“图形的变换”相关的内容时发挥想象,不断创新,改变图形的图案,改变图形的构造形式,对折图形变换为新的图形,改变图形边框的形成形式,以多个图形搭建成新的图形,在创新中发现图形的奥秘,认识图形周长和面积的求解方法。

2.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面临的主要问题

在新课程改革下,许多教师仍旧面临很多的教学问题,受到众多的教学阻碍[4],无法全面课堂的内容,无法提出新颖的教学手段,进而无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

首先,一些教师仍旧采用较为单一的教学形式[5],以传统的教学思想解决当前新课程改革的教学问题,无法达到实质性的教学效果。同时,很多教师在新课改下仍旧受到传统教学形式的影响,认为自己是数学课堂的主宰者,认为课堂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教”,认为“教”才是最为主要的形式,才是课堂上的重中之重,而忽略了学生的“学”,忽视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将他们作为课堂的负载体,完全脱离了学生本质而开展教学活动,进而忽视了他们的个性化发展。例如,有的教师在传授“加减法”的内容时过度关注到传授的内容,一味传授“加减法”的知识,教导加法和减法的运算形式,忽略了学生对加法和减法运算的认识,忽视了他们对加减法的应用[6],未能给予他们更多思考加减法的时间,使学生死记硬背下一些加减法题目的答案,并没有认识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在题目内容变换时便会得出错误的答案。

其次,许多教师并未对教学方法的创新产生全新的认识,未能正确认识方式创新的理念,不知道如何开展创新,不知道怎么改变课堂教学的形式,甚至认为一些陈旧方式也是创新性的教学方法。同时,很多教师产生错误的教学方法创新理念,对教学方法稍作改动便认识这就是创新,认为创新就是与他人存在区别,而不注重教学形式的本质改变,未能关注到教学方法创新的本质所在。在此过程中,教师无法认识到教学问题的所在,在固有的教学世界中守旧,将思想尘封于传统教学形式上,这大大限制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发展。

最后,在数学课堂上,很多教师虽然想要创新教学的方法,但是却没有形成明确的目标,对教学目标产生模糊的认识,认为目标的设定只是一个教学任务,而忽视了目标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未能结合课堂教学的现实状况设定目标,直接延用优秀教师的目标,认为他们提出的教学目标便是最合理的,而无法将目标与课堂活动、教学计划、方案改革联系在一起,造成课堂教学形成一盘散沙的现象。在此过程中,很多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分析学习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但是却没有发现目标在活动中的体现,甚至会产生迷茫,不知道学习的目的。

3.在新课改下小学数学课堂创新实施的具体措施

3.1 提出情境创设方式,丰富学生学习体验

情境创设逐渐步入到教师的视野,成为了教师最常采用的教学手段之一,对数学课堂的改革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在小学阶段,教师发现情境创设丰富了课堂教学的画面,将五颜六色的画面呈现在情境中,将各具特色的故事融入到情境中,更展现出与教材相关的动物、卡通、人物、树木等题材,构造出生动形象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到人文性的学习方式,获得更多的教学资源。例如,教师在讲解《一 圆柱与圆锥》内容时构建出实物化的情境,将电线杆的图片展示给学生,向他们讲解圆柱的构造形式,同时,引导他们发现生活情境中所涉及到的与圆柱相关的事物,使学生发现情境中笔筒是圆柱形式的,观察到手电筒、电池、粉笔、蜡烛都是圆柱形式,分析这些事物呈现出圆柱形式的原因,认识到圆柱的表面积和体积等数学内容。在此过程中,学生还在情境中找寻呈现出圆锥形式的物品,从多媒体上观看到沙堆的构造方式,认识到圆锥与圆柱之间存在的区别,认识到漏斗、屋顶、粮仓等都是圆锥的形式,总结和分析这些事物的共同特点,发现圆锥各个面的构成,以圆和扇形便构成了圆锥的形状,还在情境中通过剪纸的方式自主制作出圆锥。在情境中,学生增加了对数学文化知识的认知与理解,不再停留在文化的表层含义,而是更加注重深层次、重理念的内容,对新知识加深理解,增加学习的感受,发现文化的魅力。

3.2 培养学习习惯,增加学生学习效果

习惯的养成成为了教师较为关注的问题,也是当前学生需要学习的主要内容,可有效地增加他们的学习效果。在课堂上,教师注重对学生习惯的培养,改变他们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知道如何学习,知道怎样学习,明确学习方法的应用,学会独立地思考,掌握到学习的精髓所在。例如,学生在学习“二 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内容时养成图形结合的学习习惯,将图形与公式结合在一起,一边认识三角形的构造,掌握四边形各个边的关系,一边学习各个公式,了解到内角和的求解方法,认识到边长的计算公式,明确各种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在此过程中,学生将公式与图形对应起来,从图形出发思考公式的构造形式,思考公式中每一个字母的含义,明确边长字母的含义,知道角度、弧度所代表的意义,认识到各个图形的内角和面积的相关性,明确两个三角形最终可以构建出不同的四边形,可以以三角形的计算方式计算四边形的面积,掌握到数学图形和公式计算的方法,养成数形结合的习惯。再比如,学生在学习“五 方向与位置”内容时养成合作化的学习习惯,与班级中的同学展开合作,共同商讨合作策略,一同研究物体的方向,合作完成方向和位置的规划形式,在班级中整体构造出方位图,与其他同学在班级内的构造图中绘画出学校内各个建筑的位置,或者绘制出城市内重点建筑物的位置,在合作中学习和进步,形成合作学习的意识,拥有合作化学习的手段与策略。

3.3 渗透数学思想,增加对数学知识的思考

数学思想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反应出学生学习的主要思想,也是经过他们思维活动而产生的重要结果,呈现出数学本质,增加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思考与认知,提高他们的本质认识。在新课改下,教师在改革课堂教学策略的基础上将数学思想引入到课堂讲解过程中,呈现出函数方程思想、整体归纳思想、建模思想等,使学生认真学习这些思想,掌握这些数学思想的应用领域,在学习时调用这些数学思想,更为快速地解决课堂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七 用方程解决问题”内容时以函数方程数学思想引领学生建立与问题条件相关的方程,带领他们找准问题中所涉及的条件,使学生根据条件列出有对应关系的方程,知道数字、代数与实际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函数关系解决实际的问题,比如,在做“姐姐拥有的作业张数和弟弟拥有的作业张数共计300张,而且姐姐的作业张数是弟弟作业张数的三倍,那么姐姐和弟弟的作业张数分别为多少呢?”这一问题时应用函数方程的思想,思考过程如下:“假设弟弟的作业张数为x张,那么姐姐的作业张数便是3x张,列出的方式:x+3x=300,求解得出:x=75张,所以弟弟的作业为75张,姐姐的作业为225张”,通过函数方程的方法解答出问题的答案。再例如,教师在讲解“一 圆柱与圆锥”内容时应用建模的思想,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展开建模,为他们提供剪刀、彩纸、胶水等工具,让学生自主进行建模,通过这些美术工具建立圆柱和圆锥的模型,在不断尝试中发现圆柱和圆锥的构造形式,认清它们的底面、侧面和高,知道如何构建数学模型,学习到建模化的数学思想。

3.4 应用多媒体技术,增加教学的现代化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现代的教学目标,增加了课堂教学的现代化气息,丰富了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以多媒体技术创设直观化的教学形式,一方面直观地呈现出教材的内容,使学生集中注意力于屏幕展示上,随时知道教师所讲解的内容,知道教师讲解的关键点。另一方面,教师还在多媒体上呈现出复杂的思维导图,构建错落有致的思维框架,使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的思维导图了解到知识的关联性和差异性,知道各个章节之间的前后联系,以前面章节的内容作为新知识的基础,深入挖掘知识的本质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二 分数混合运算”内容时在多媒体上呈现出思维导图,展示出“一 分数加减法”、“三 分数乘法”、“五 分数除法”、“五 分数的意义”等相关内容,使学生充分认识分数,了解到分数的概念,知道分数的每一种运算形式,同时,还学习到“一 混合运算”,将普通数字的运算方式应用到分数运算中,了解到分数运算与普通运算之间存在的差异,注意到分数运算中分子和分母的意义,领悟到分数运算的真谛。

3.5 创新游戏形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

游戏化教学模式增加了学生对知识学习感情的投入,构造出趣味性的数学课堂。近期,教师喜欢上游戏化教学模式,认为游戏教学方法的引入增加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提供给他们丰富的学习体验。例如,教师喜欢以游戏导入课堂内容,在讲解“二 轴对称和平移”内容时导入移动化游戏活动,在班级中以地上的地板砖代表一个个小格子,让学生站在格子中,听到教师所下达的指令:“向左移动格,再向前移动4格,最后向右移动3格”,随着指令的发出做出相应的动作,找寻到自己将要占据的格子,享受与平移活动相关的乐趣。例如,教师在讲解“六 组合图形的面积”内容时一边介绍图形,一边引入图形组合活动,将七巧板带入到游戏活动中,让学生自主组装七巧板,通过七巧板构建出不同的图形,进一步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有的学生将等腰直角三角形和拥有60°的直角三角形拼接在一起,构建出新型的多边形,通过多种方法计算多边形的面积,有的学生以七巧板构建出房子的模型,计算所构建房子模型的面积。很多学生都融入到七巧板拼接游戏中,感觉游戏充满了乐趣,在欢乐的氛围中解决了难点的组合图形面积问题,通过组合降低学习的难度,简化图形的构造,快速求出图形的面积,这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质量。

3.6 应用微课平台,提高教学效率

微课平台的引入有效地改变了他们接受知识的方式,增加了他们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在平台上提前接触到章节的内容,自主观看各个章节的视频,联系课后的题目,主动支配每一天的学习时间。比如,学生主动在平台上了解到“二 图形的运动”的内容,探索“千克、克、吨”的相关关系,认识到“五 面积”这一章节中图形面积的求解方法,认为数学拥有好玩的特点,更加热爱学习。学生不仅在课堂上听取教师的讲解,聆听老师传授的内容,而且还在课下自主在微课平台上对知识内容展开练习,反复地学习教材上的内容,利用课余时间巩固文化知识,形成夯实的基础。

结束语

数学教师需要形成深刻的危机意识,认识到时代在发展、课堂在创新、理念在变革,在不断创新和改革中收获良多,得到进步,在技能、教学、情感上都得到升华,呈现出完美的、高效的教学课堂。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从实际教学出发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手段,使学生主动学习文化知识的本质内涵,认识到数学理论基础的应用内容,逐步形成较高的学习水平,拥有较高的学习能力。

猜你喜欢

形式图形新课改
新课改下关于学生减负的几点思考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新课改下的幼儿教育策略初探
分图形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找图形
图形变变变
图形配对